圆的认识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直线图形的认识和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 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到学习曲线图形, 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认识圆, 知道圆的各部分名称。 掌握圆的特征, 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并进行有关圆的简单计算。 学会使用圆规, 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步骤。
2. 让学生从生活中认识圆, 借助动手操作活动, 发现规律, 培养观察、 比较、 分析、综合和抽象概括能力。
3. 渗透“ 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 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通过操作、 研讨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 认识圆, 掌握圆的特征, 了解画圆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画圆的步骤和掌握画圆的方法。
【教法学法】 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圆的特征; 动手操作感知圆的特征。
【教具准备】 PPT 课件、 圆片、 圆形物体
【教学过程】
一、 课堂导入
1. 欣赏一组生活中圆形物体的图片。
2. 提问: 生活中有很多圆形物体, 能说说你在哪里还看到过圆吗?
3. 追问: 说了这么多的圆, 看了这么多的圆, 你想不想亲自动手画一个?
4. 引导学生交流所画的圆, 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5. 提问: 圆和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有什么不同?
二、 课堂导学
(一) 学习画圆。
1. 介绍圆规
2. 画圆: 你能试着用圆规画出一个圆吗?
3. 组织交流:
(二)学习圆的各部分名称
介绍圆的圆心, 半径和直径, 结合介绍在图中画出相应的线段, 标出相应的字母,提醒学生注意每个字母的写法。
(三)探索圆的特征
1. 谈话: 认识了圆的圆心, 半径和直径, 我们就可以进一步研究圆的特征了。
2. 剪圆。
明确圆是曲线图形。
3. 折圆。
圆是轴对称图形, 直径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4. 学生分组交流圆的特征。
5. 精讲指导: 圆有无数条直径和无数条半径, 直径的长度都相等, 半径的长度都相等, 在同一个圆里。 直径是半径的 2 倍。
三、 练习巩固
1. 完成 P58“ 做一做” 。
2. 完成练习十三的第 1 题。
四、 当堂检测
1. 判断。
(1) 通过圆心的线段, 叫做半径。 ( )
(2) 所有圆的半径都相等。 ( )
(3) 在同一个圆里, 半径是直径的 。 ( )
(3) 在同一个圆里, 所有的直径都相等。 ( )
2. 填空。
(1)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的( ) , 用字母( ) 表示, 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 ) 。
(2)( )叫做圆的半径, 用字母( )来表示。
(3) ( )叫做圆的直径, 用字母( ) 来表示。
(4) 在一个圆里有( ) 条直径, 有( ) 条半径。
(5) ( ) 确定圆的位置, ( ) 确定圆的大小。
(6) 在一个直径是 8 分米的圆里, 半径是( ) 厘米。
(7) 画圆时, 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是圆的( ) 。
(8) 在同一个园里, 所有的( ) 都相等, 所有的( )也都相等,( )的长度是( )的 2 倍。
四、 按要求画圆
1. 画一个半径是 2 厘米的圆。
2. 画一个直径 6 厘米的圆。
五、 课堂小结
这节课认识了圆, 说说圆的特征是什么?
【 板书设计】
圆的认识
圆是曲线图形, 是轴对称图形。
在同一个圆里, 直径是半径的 2 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