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张PPT)
第三节 大气环境(第1课时)
湘教版地理必修1
第二章 自然界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新华社北京10月1日电) “嫦娥二号”探月卫星于10月1日18时59分57秒在西昌卫星中心发射
作为探月二期工程的先导星,嫦娥二号肩负的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对未来嫦娥三号着陆区虹湾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对于载人登月,现在全世界设计的着陆点基本上都集中在月球南极,因为那里有几个特殊的优势:第一,那里96%以上的地方有光照,可以保证能源供应;第二,由于有光照,所以温度不会突变,基本保持在零下60℃左右。
零下60℃
月球是地球的卫星,距太阳的距离与地球差不多,与地球相比平均温度怎么会相差这么大呢?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
地 面
大气上界
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由哪三种波长的光组成?
2.为什么太阳辐射经过大气层后“瘦身了?
阅读教材P44“(一)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和表格“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完成活动题。
大气层
削弱作用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层
对
流
层
高度(千米)
50
12
宇宙火箭 人造卫星
极光
流星
气温垂直分布
积雨云
-100
60
20
-20
-60
1、大气的垂直结构层次和特征
同学们来观察一下,大气层的气温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有什么变化?各层各有什么特点?
①气温随着海拔高度逐渐下降,理论上 0.6℃/100米;
②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③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①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气温升高;
②气流以平流运动为主(适合飞机飞行)
高空有若干电离层分布,能反射无线电波
气温(℃)
一架飞机从新加坡飞往上海,在飞行过程中遇到了强烈的对流天气,要在短时间躲避强烈的对流天气,飞行员应该怎么办?说明理由。
人类的生产生活,基本都是在对流层进行的。对流层的气候变化和风霜雨雪等天气过程,是能量在对流层中传递和转换的表现。
具有选择性
改变太阳辐射方向
无选择
有选择性
特点
散射作用
反射作用
吸收作用
削弱
作用
大气上界
地 面
空气分子和微小尘埃
云层、尘埃
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红外线、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线,可见光吸收很少。
参与的大气成分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地 面
高层大气
平流层
对流层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
二氧化碳、水汽吸收红外线
大气对太阳辐射中能量最强的可见光吸收得很少,大部分 可见光能够透过大气到地面,使地面温度升高
氧原子吸收紫外线
云层、尘埃、空气分子的反射、散射
“太阳暖大地”
保温作用
大气上界
地面
地面增温
地
面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吸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辐射
射向地面
太阳辐射
大气吸收
地
面
吸
收
地面相对太阳来说温度要低的多,太阳以短波辐射为主,地面辐射以长波辐射为主
二、大气对地面的
大气逆辐射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增温的直接能量来源
为什么地球表面温度的昼夜变化不像月球那样明显?
月球
大气
上界
地球
地球表面虽不像月球表面有那么大的温差,但不同的地区地表的温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异。
影响地面获得太阳辐射的因素
纬度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度大。太阳高度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面积越 小,经过的大气路径越短,太阳辐射被削弱越少,太阳辐射强度越大。
1、纬度因素:
2、下垫面因素:地面反射率
3、其它因素:天气状况
日照时间
大气能见度 … …
甲
乙
思考:
甲、乙两种情况下,地面得到太阳辐射强度是否一样?为什么?
太阳辐射
大气
削弱作用
吸收作用
反射作用
散射作用
地面
地面辐射
大气逆辐射
保温效应
直接
热源
直接
热源
太阳暖地面
地面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宇宙空间
通过以上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
1、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3、为什么在十字交通路口通常用红绿信号灯来指示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