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2 原创课件-5.4变压器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二物理选修3-2 原创课件-5.4变压器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02 23:2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变压器
广东高中物理3-2
第二章
手机电压3~4.2V
洗衣机等家用
电器电压220V
收音机
电压不超过10V
电视机显像管却需要10KV以上电压
思考:如何将家庭用电220V的电压变成设备所需要的电压呢?
常见的变压器
思考:变压器是如何实现变压的呢?当中又遵循什么样的规律呢?
变压器的内部结构是怎么样的呢?
原(初级)线圈
副(次级)线圈
铁芯
思考:在理想的变压器中,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功率以及流过线圈的电流有什么关系?
忽略铜损、铁损和磁损
n1
n2
电路图
n1
n2
U1
U2
I1
I2
R
若在副线圈上加一负载(阻值为R),则:
思考:若不在副线圈上加负载,原线圈会不会产生电流?原副线圈所在的电路会不会消耗功率?
由于能量不损耗,则:

……电流关系
……功率关系
由于穿过原副线圈的磁感线是相同的(集中在铁芯内),故磁通量的变化量也相同。则:
若不考虑变压器的内阻,则:
所以
……电压关系
E1
E2
I2
n2
U2
I1
n1
U1
I3
n3
U3
思考:如果一个原线圈和多个副线圈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
n1,两个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
n2

n3,相应的电压分别为
U1、U2

U3,相应的电流分别为
I1、I2

I3,它们的关系是否满足:

?说说你的理由。
例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交流输入电压
U1
=
220
V,有两组副线圈,其中
n2
=
36
匝,标有“6
V,9
W

“12
V,12
W

的灯泡分别接在两副线圈上均正常发光,求:
(1)
原线圈的匝数为
n1
和另一副线圈的匝数
n3;
(2)
原线圈的电流
I1。
n2
n1
n3
1.电压制约:
当匝数比(n1/n2)一定时,输出电压U2由输入电压U1来决定。
2.电流制约:
当匝数比(n1/n2)一定时,输入电流I1由输出电流I2来决定。
3.功率制约: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P1是由输出功率P2决定的。
变压器的三大制约关系:
例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接高电压,变压后接用电器,线路电阻不计。S
原来闭合,且
R1
=
R2,现将
S
断开,那么交流电压表的示数
U、交流电流表的示数
I
和用电器上
R1
的功率
P1
将分别是
(
)
A.
U
增大、I
增大、P1
增大
B.
U
不变、I
减小、P1
增大
C.
U
减小、I
减小、P1
减小
D.
U
不变、I
减小、P1
不变
A
V
R1
R2
S
例3:(多选)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之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1=220sin
100πt(V),则
(  )
A.当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22
V
B.当t=1/600s时,电压表V0的读数为220
V
C.
开关与a连接,当滑片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
电压表V1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示数变小
D.当开关由a扳向b时,电压表V1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1.匝数比不变的情况:
(1)
由于U1决定U2,不论负载电阻R如何变化,U2也不变;
(2)当负载电阻R发生变化时,I2变化,I2决定I1,故I1发生变化;
(3)I2变化引起P2变化,由P1=P2知P1发生变化。
理想变压器的动态分析问题:
2.负载电阻不变的情况:
(1)匝数比发生变化,U2变化;
(2)R不变,U2变化,I2发生变化;
(3)
I2变化判断P2变化时,P1发生变化,U1不变时,I1发生变化。
例4:如图所示,有一矩形线圈的面积为S,匝数为N,电阻不计,绕OO′轴在水平方向的磁感应强度为B的匀强磁场中以角速度ω做匀速转动,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矩形线圈通过滑环接一理想变压器,滑动触头P上下移动时可改变输出电压,副线圈接有可调电阻R,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矩形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
表达式为e=NBSωcos
ωt
B.矩形线圈从图示位置经过时间
时,
通过电流表的电荷量为0
C.当P不动、R增大时,电压表读数也增大
D.当P向上移动、R不变时,电流表读数减小
理想变压器
①无能量损失(铜损、铁损)
②无漏磁(磁感线全部集中在铁芯中)




功率
原线圈的输入功率等于副线圈的输出功率
电压
两组线圈之间的电压比等于匝数比,与负载情况、副线圈个数的多少无关
电流
只有一个副线圈,电流和匝数成反比;多个副线圈,由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相等确定电流关系
频率
原、副线圈中电流的频率相等
制约关系
电压
原线圈电压U1制约副线圈电压U2
功率
副线圈的输出功率P2制约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1
电流
副线圈电流I2制约原线圈电流I1
例5:(2012全国卷)自耦变压器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原、副线圈都只取该线圈的某部分,一升压式自耦调压变压器的电路如图所示,其副线圈匝数可调。已知变压器线圈总匝数为1900匝;原线圈为1100匝,接在有效值为220V的交流电源上。当变压器输出电压调至最大时,负载R上的功率为2.0kW。设此时原线圈中电流有效值为I1,负载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U2,且变压器是理想的,则U2和I1分别约为(
)
R
A.380V和5.3A
B.380V和9.1A
C.240V和5.3A
D.240V和9.1A
例6:(2014全国卷Ⅱ,多选)如图,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分别为n1、n2。原线圈通过一理想电流表A接正弦交流电源,一个二极管和阻值为R的负载电阻串联后接到副线圈的两端;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用交流电压表测得a、b端和c、d端的电压分别为Uab和Ucd,则(

n1
n2
R
A
c
d
b
a
A.Uab:Ucd=n1:n2
B.增大负载电阻的阻值R,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负载电阻的阻值越小,cd间的电压Ucd
越大
D.将二极管短路,电流表的读数加倍
例7:(2015全国I卷)一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3:1,在原、副线圈的回路中分别接有阻值相同的电阻,原线圈一侧接在电压为220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如图所示。设副线圈回路中电阻两端的电压为U,原、副线圈回路中电阻消耗的功率的比值为k,则
(
)
A.
C.
B.
D.
R
R
例8:
(2016江苏卷)
一自耦变压器如图所示,环形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将其接在a、b间作为原线圈.通过滑动触头取该线圈的一部分,接在c、d间作为副线圈。在a、b间输入电压为U1的交变电流时,c、d间的输出电压为U2,在将滑动触头从M点顺时针旋转到N点的过程中(  )
U1

M
N
c
a
b
d
U2

A.U2>U1,U2降低
B.U2>U1,U2升高
C.U2D.U2例9:
(2016天津卷)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图中各电表均为理想电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R1消耗的功率变大
B.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电压表V示数变大
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向上滑动时,电流表A1示数变大
D
.若闭合开关S,则电流表A1示数变大,A2示数变大
A1
V
A2
S
R1
R2
R3
R
P
例10:(2016海南卷,多选)图(a)所示,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4:1,RT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热敏电阻,R1为定值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原线圈所接电压u随时间t按正弦规律变化,如图(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4:1
B.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的电流强度之比为1:4
C.u随t变化的规律为
(国际单位制)
D.若热敏电阻RT的温度升高,则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
R1
A
V
RT
图(a)
图(b)
u/V
t/10-2s
0
1
2
3
51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