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九上化学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九上化学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71.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2 21:5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元素和原子之间有何区别和联系呢?
注意:元素是原子的集合体,是宏观概念,只能讲种类,不能说个数
原子是个体,是微观粒子,既可以说种类,又可以说个数
电解水的实验说明水是由什么组成的?
3、元素的分类(性质不同)
1、金属元素:
4、元素的表示方法—元素符号
b、元素符号的写法:
元素周期表
5、元素符号的涵义
Fe
6.离子的表示:
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标出所带的电荷情况,数字在前,符号在后,数字为“1”时,省略不写。

小结:物质、元素、原子和分子
元素
混合物和纯净物
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110多种元素组成了几千万种物质
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的(含有不同的微粒,元素可能是一种或多种)(氧气和臭氧)
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
(含有相同的微粒,元素可能是一种或多种)(单质、化合物)
交流收获和小结
一、元素
定义、划分、分类、表示方法、符号意义
二、物质简单分类

第一课时
一 .元素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同一类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原子
2.元素的划分依据:核电荷数(质子数)不同.
科学家把以下微粒分为两类你知道他们的分类依据吗?
第一类 O-16 质子数 8 中子数 8 O-17 质子数 8 中子数 9
O-18 质子数8 中子数 10
第二类 C-12 质子数6 中子数 6 C-13 质子数6 中子数 7
C-14 质子数6 中子数 8

思考
水是由什么微粒构成?该微粒又是由什么微粒构成的?
氮元素与磷元素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 )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相对原子质量
练习:
A
2、非金属元素
3、稀有气体元素
一大二小
例:找出下列元素符号书写正确的一项
CA
Na
mG




ag
a、元素符号的读法
O--氧元素
Fe--铁元素
H--氢元素
铁元素
一个铁原子
五个磷原子
P表示什么意义?
磷元素、一个磷原子
5P表示什么意义?
思考
a.宏观:一种元素
b.微观:元素的一个原子
试一试,你学会了吗?
指出下列符号表示的意义:
① O ② Na ③ C
如何表示两个氢原子?
2H
试一试,你会有新的收获!
用符号表示:
①五个碳原子
②两个铁原子
③n个镁原子
④一个氮原子
5C
2Fe
nMg
N
如:Na + Mg2+ Al 3+ Ca2+
Cl - S 2-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类原子
定义
元素
物质
组成
分类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表示方法
元素符号
物质
原子
分子
组成
构成
构成
构成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同类原子
宏观组成:
只讲种类
不讲个数
微观结构:
既讲种类
又讲个数
二.单质、化合物,氧化物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的,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物质分类:
物质
物种数
混合物
纯净物
单质
化合物
元素种类
金属
非金属
非氧化物
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