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怀仁县巨子高中2020-2021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2.4作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达标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怀仁县巨子高中2020-2021学年鲁科版(2019)必修第一册:2.4作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达标作业(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8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03 00:3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4作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 达标作业(含解析)
1.下列实验过程中正确使用打点计时器的步骤顺序是(  )
①启动电源,用手水平地拉动纸带,纸带上就打出一行小点
②关掉电源
③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的某个点开始,往后数若干个点,如果数出n个点,这些点划分出的间隔数是(n-1),由此计算出纸带从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
④把纸带装好
⑤了解打点计时器的结构,然后把它固定在桌子上
⑥用刻度尺测量出从第1个点到第n个点的距离.
A.⑤④①②③⑥
B.⑤④①③⑥②
C.⑤④①⑥③②
D.⑤④①②⑥③
2.关于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点迹均匀,说明纸带做匀速运动 B.点迹变稀,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C.点迹变密,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 D.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
3.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光滑斜面向上运动,其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连续两段时间m和n内对应面积均为S,则b时刻速度vb的大小为( )
A.
B.
C.
D.
4.如图所示,“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打C点时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为
A. B. C. D.
5.下图(a)为物体甲的x-t图象,图(b)为物体乙的v-t图象,则这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
A.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B.甲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0
C.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它通过的总位移为零
D.乙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方向一直不变,它通过的总位移大小为4 m
6.2018年12月8日7︰30,“全民健步走 文明伴我行”徒步大会在宿迁市政府广场举行.整个队伍的行进路线为:市政府广场(起点)—古黄河生态公园—黄河南岸—双塔公园—黄河北岸—朱瑞将军纪念馆—市政府广场(终点),全程近10km,用时约3小时.若队伍沿黄河南岸的运动视为匀速直线运动,队伍行进的速度为4km/h.以下四幅图可以反映此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
7.一同学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的实验时,发现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而是一些短线,可能是因为(  )
A.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B.电源电压不稳定
C.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D.打点针压得过紧
8.提高对实验数据的利用率,是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之一。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时,打下的一条纸带如图所示,已知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下列对小车加速度的求解,最合理的是(  )
A.由得:
B.由得:
C.由得:
D.由得:
9.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或不必要的是( )
A.长木板的一端必须垫高,使未挂砝码盘的小车拖着纸带恰能在木板上做匀速运动
B.调节滑轮的高度,使牵引小车的细绳与长木板保持平行
C.选择计数点时,可以不从纸带上第一个点开始
D.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后释放小车
10.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中,我们采用的正确方法是 ( )
A.舍掉开头过于紧密的点,找一个适当的点当做计时起点
B.为了实验精确,选取纸带上第一个点计时起点
C.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只能取0.1 s
D.每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可视打点密度而定,可取0.02 s、0.04 s、…、n×0.02 s均可
11.如图1为“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的实验装置。
(1)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开始实验时小车离打点计时器应该远一点
B.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线的处理方法是为了减小偶然误差
D.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线后,量出图线与横轴夹角,由公式求出加速度
(2)在重物牵引下,小车在木板上向左运动,下图给出了电火花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计数点,依打点先后编为A、B、C、D、E、F、G,相邻的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点没画出,电火花计时器所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由纸带上的数据可计算,打E点时物体的速度______m/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____m/s2(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另一同学利用如图2所示的装置测定导轨上滑块运动的加速度,滑块上安装了宽度为d的挡光片,滑块在牵引力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A、B,配套的数字毫秒计(图中未画出)记录了挡光片通过光电门A、B的时间分别为、,若两个光电门A、B间距离为L,则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_,滑块加速度的表达式a=__________(用题中字母表示)。
12.小张同学为估测玩具电动小汽车的运动情况,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将输液用过的500mL的玻璃瓶装适量墨水,连同输液管一起绑在电动小汽车上,如图乙所示。调节输液管开关控制墨水滴水速度,使其刚好每隔相等的时间滴一滴。使电动小汽车从静止开始在足够大的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前进,然后他在离出发点不远处,选择墨水滴间距离较大处的一个点为起点,用卷尺依次测量这个点后面的8个点到这个点的距离,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1 2 3 4 5 6 7 8
距离(m) 0.42 1.54 3.07 4.88 6.80 8.73 10.66 12.59
(1)小张制作的装置相当于物理实验室中的___________(填仪器名称)。
(2)通过表中数据,你认为小车在所记录的这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
(3)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小张同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智能手机具有连拍功能,甲乙两同学设计如下实验来测手机连拍时的时间间隔。甲同学在竖直放置的刻度尺旁边静止释放一个小球,同时乙同学按住拍摄按钮不动,可以拍出小球下落过程的多张照片。然后他们将连续拍摄的几张照片叠在一起,如图所示由照片中的刻度尺得到小球在BC、CD间的距离分别为x1=98.0cm,x2=137.2cm,已知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9.8m/s2则:
(1)手机连拍时,连续拍摄两张照片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
(2)小球在C点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
(3)由于有空气阻力的影响,测得的时间间隔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真实的时间间隔。
14.在研究小车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下:
(1)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_(用代号表示).
①电火花计时器、②刻度尺、③秒表、④带滑轮长木板、⑤小车、⑥纸带、⑦天平.
(2)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点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6V的直流电源
B.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
C.点痕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
D.点痕记录了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位移
15.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做“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
(1)实验中,除打点计时器(含频率为50Hz交流电源、纸带、复写纸)、小车、平板和重物外,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是______(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刻度尺 B.秒表 C.天平 D.8V直流电源
(2)取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小车带动的一段纸带进行研究,如图所示。O点为记数点的起点,相邻两记数点间还有四个计时点(图中未画出),该同学因粗心而忘记测量第1个记数点与起始O点间的距离,请根据纸带的数据特点推理S1的长度,S1=______cm。
(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参考答案
1.A
【解析】
【分析】
【详解】
在使用打点计时器时应先进行安装,即步骤⑤;然后安装纸带即④;然后开始实验,要先开电源,再拉动纸带,即进行步骤①;然后关掉电源进行数据处理,故进行步骤②;数据处理时先数出点数,再测量长度,故为③、⑥;故正确的步骤为⑤④①②③⑥,A正确.
故选A。
2.C
【解析】
A. 点迹均匀,说明点间距相同,时间也相同,故是匀速运动,故A正确;
B. 点迹变稀,说明相同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不断增加,物体加速运动,故B正确;
C. 点迹变密,说明相同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不断减小,故做减速运动,故C错误;
D. 当交流电频率为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故D正确.
故选C.
3.A
【解析】
设物体在a时刻速度为 ,b时刻速度为,物体加速度为a,则:


,联立解得:,故选A
4.D
【解析】
【分析】
【详解】
C点的瞬时速度等于BD段的平均速度,则有:;
A.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错误;
B.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B错误;
C.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错误;
D. ,与结论相符,选项D正确;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在x-t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即甲物体在整个t=6 s时间内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不变,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4 m,故AB错误;
CD.由乙物体的v-t图像可知,乙物体在0~3 s内沿负方向做匀减速运动,位移为,在3~6 s内沿正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为3m,总位移为0,故C正确,D错误.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图像A的v-t图像表示队伍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图像B的v-t图像表示队伍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图像C的x-t图像表示队伍做匀速直线运动;图像D的x-t图像表示队伍静止;故选C.
7.D
【解析】
【分析】
【详解】
A.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交流电源,若打点计时器接在直流电源上,打点计时器不工作,故A错误;
B.点痕的轻重和电源电压不稳有关,电源电压不稳不会导致短线,故B错误;
C.打点周期为,电源频率不稳,只会影响打点的时间间隔,不会影响点的形状,不会造成短线,故C错误;
D.打点针压得过紧,振针和纸带接触时间过长,可能造成短线,故D正确。
故选D。
8.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这两项对数据的利用率较低,所以AC不合理;
B.对公式化简,前后抵消,根本没有参与计算,和性质一样,故B不合理;
D.根据逐差公式
可得
,,
求平均值可得
故D合理。
故选D。
9.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只需要小车做加速运动即可,没有必要必须垫高长木板的一端平衡摩擦力,故A没必要,符合题意;
B.为了保证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连接钩码和小车的细线应与长木板保持平行,故B有必要,不符合题意;
C.在处理纸带时,由于第一点并不清晰,因此常常将前面的点去掉,从清晰可辨的点取点后处理实验数据,故C有必要,不符合题意;
D.操作时为了充分利用纸带,应先开电源在释放小车,故D有必要,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0.AD
【解析】
小车开始运动时速度较小,点迹比较密集,不便于测量,所以舍掉开头过于密集的点,故A正确B错误;选择计数点时,应以测量误差小为依据,不是只能取0.1s,可以选0.02s、0.04s、…、n×0.02s均可,C错误D正确.
11.BC 0.25 0.3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A.为了在纸带打更多的点,开始实验时小车应放在靠近打点计时器一端,故A错误;
B.打点计时器在使用时,为了使打点稳定,同时为了提高纸带的利用率,使尽量多的点打在纸带上,要应先接通电源,再放开纸带,故B正确;
C.利用实验数据画出对应的v-t图线,才可充分利用各次测量数据,减少偶然误差,故C正确;
D.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当纵坐标取不同的标度时,图象的倾角就会不同,所以量出其倾角,用公式算出的数值并不是加速度,故D错误。
故选BC
(2)[2]计数点E的速度为
[3]由逐差法得加速度大小为
(3)[4]由于遮光板通过光电门的时间很短,可以认为滑块在这很短的时间内做匀速运动,也就是说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代表瞬时速度,则有
同理可得
[5]根据得
12.打点计时器 小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匀速运动 相邻两墨水滴滴下的时间间隔T或匀速运动的时间t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小张制作的装置相当于物理实验室中的打点计时器。
(2)[2]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差
Δx1=1.54m?0.42m=1.12m
Δx2=3.07m?1.54m=1.53m
Δx3=4.88m?3.07m=1.81m
Δx4=6.80m?4.88m=1.92m
Δx5=8.73m?6.80m=1.93m
Δx6=10.66m?8.73m=1.93m
Δx7=12.59m?10.66m=1.93m
由以上计算数据可以看出,刚开始时小车在相邻相等时间内的距离差Δx逐渐减小,根据
可知小车的加速度在逐渐变小,所以小车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在相等时间内,距离差相等,小车做匀速运动。
[3]要测量小车做匀速运动时的速度,小张同学还需要知道的物理量是相邻两墨水滴滴下的时间间隔T或匀速运动的时间t。
13.0.20s 5.88m/s 小于
【解析】
【分析】
【详解】
(1)[1]设时间间隔为T,由位移差公式得
解得
(2)[2]小球在C点时的速度为
(3)[3]由上式得
由于空气阻力,小球下落真实的加速度小于重力加速度,由上式可知,真实的时间间隔大于测量值,即时间间隔的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14.③⑦ BCD
【解析】
【分析】
【详解】
[1]在本实验中不需要测量小车或砝码的质量因此不需要天平,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220V交流电源,同时打点计时器记录了小车运动时间,因此不需要秒表.故不需要的器材为③⑦.
[2]AB.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是4-6V交流电源,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使用220V的交流电源,故A错误,B正确.
C.打点计时器每隔一定的时间打下一个点,因而点迹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故C正确;
D.同时也记录了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和某段时间内的位移,故D正确;
15.A 4.00 1.0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在下面的器材中,必须使用的是刻度尺;
(2)[2]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S1=4.00cm
(3)[3]根据可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