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牛顿第一定律 课后训练(含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上抛出的物体离开手后,受到向上的冲力作用继续向上运动
B.“风吹草动”草受到了力,但没有施力物体,说明没有施力物体的力也是存在的
C.任何形状规则的物体,它的重心必在其几何中心
D.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但是重心可能在物体之外
2.一向右运动的车厢顶上悬挂着单摆M与N,它们只能在竖直平面内摆动,某一瞬时出现如图所示情景,由此可知,车厢的运动及两单摆相对于车厢运动的可能情况是( )
A.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
B.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在摆动,N也在摆动
C.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M静止,N在摆动
D.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M静止,N也静止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B.牛顿三大定律都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C.笛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他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D.根据速度定义式,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
4.现在两个质量相同的物体,一个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另一个置于粗糙水平面上,用相同的水平力推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相同时间内获得的速度大,所以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B.因为两者受到相同的水平推力,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一样
C.两个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需要的力更大,所以其运动状态难以改变
D.因为两者质量一样,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一样
5.关于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渣土车上加装限速器,其目的是速度越小,惯性也越小
B.宇航员在航天器中因失重而处于漂浮状态,所以没有惯性
C.公交车急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乘客摔倒是因为没有控制住惯性
D.战斗机战斗前抛弃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战斗机的惯性,提高作战性能
6.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之所以会停下来,是因为受到摩擦阻力的缘故。这里的实验是指“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关于该实验,你认为下列陈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在该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均为实验事实
B.该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从而更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C.伽利略通过该实验发现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通过该实验得出惯性定律
7.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密闭装置内部如图1所示,装置内部固定着一根竖直的杆,杆顶有一小球,忽略杆和球间的摩擦,由于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从杆上落下,刚离开杆时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请由此判断装置是向哪个方向运动( )
A.东 B.南 C.西 D.北
8.爱因斯坦曾把一代代物理学家探索自然奥秘的努力比作福尔摩斯侦探小说中的警员破案.下列说法符合物理史实的是( )
A.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首先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B.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时,将落体实验转化为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路程的测量
C.科学巨人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那就是惯性定律
D.安培通过研究电磁感应现象得出了安培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告诉我们: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
9.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跳远运动员想利用这个自然现象跳得更远些,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由西向东跳有利
B.由东向西跳有利
C.由南向北跳有利
D.无论何方,效果相同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亚里士多德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
B.亚里士多德认为无空气阻力时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
C.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D.牛顿首次创立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
11.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不变,则其运动状态一定不变
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也可能不变
D.物体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一定在不断变化
12.关于伽利略对物理问题的研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高度下落的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
B.只要条件合适,理想斜面实验就能做成功
C.理想斜面实验虽然是想象中的实验,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
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
13.关于力与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一定不受任何外力作用
B.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一定不受到外力作用
C.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
D.物体的运动方向不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
14.一汽车在路面情况相同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是()
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
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
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
15.水平路面上,一向西匀速行驶的汽车内有一光滑水平桌面,桌面上一小球静止在点,其俯视图如图所示。某时刻开始,桌面上的小球沿图中虚线从点运动到点。则( )
A.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C.小球相对于地面向西北方向运动
D.汽车相对于小球向东南方向运动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详解】
A. 向上抛出的物体离开手后,向上的物体是由于惯性,保持了原来的速度而向上运动;其受到的是向下的重力,而向上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B. 草受到的力是空气施加的,故B错误;
C. 只有形状规则质量分布均匀的物体,其重心才在几何中心上,故C错误;
D.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但是重心可能在物体之外,如折尺等,故D正确。
2.B
【解析】
【详解】
ABC.根据匀速直线运动与静止情况等效,车厢做匀速直线运动时,M一定在摆动,N可能静止,N也可能在摆动刚刚到达最低点,不会出现二者都静止,故A项错误,B正确,C项错误;
D.车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M可能静止;若N静止,其加速度与M相同,水平向右,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需要合力水平,如静止合力不可能在水平方向上;故D错误.
3.B
【解析】
【详解】
A.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故A不符合题意;
B.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来验证,故B符合题意;
C.卡尔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他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故C不符合题意;
D.据速度定义式,当△t→0时,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度,故D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
【详解】
运动状态的变化与惯性有关,而质量是惯性的唯一标准
A. 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相同时间内获得的速度大,由于质量相等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一样,故A错误
B. 运动状态的变化和受到的推力大小无关,由质量决定,故B错误;
C. 两个物体从静止到运动,粗糙水平面上的物体需要的力更大,由于质量相等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一样,故C错误
D. 因为两者质量一样,所以运动状态改变难易程度一样,故D正确
5.D
【解析】
【详解】
A、惯性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与速度无关,故A错误;
B、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所在位置无关,故B错误;
C、公交车急刹车时站在车内的乘客摔倒是由于惯性,乘客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故C错误;
D、物体的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小,惯性越小,所以战斗机战斗前抛弃副油箱,是为了减小战斗机的惯性,提高作战的灵活性能,故D正确。
6.B
【解析】
【详解】
AB.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以可靠的事实为基础,经过抽象思维,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推理得出的结论,故A错误,B正确;
C.伽利略由此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认为力不是维持物体速度的原因,故C错误;
D.牛顿通过前人的研究,得出了惯性定律,故D错误。
7.B
【解析】
【详解】
忽略杆和球的摩擦,装置开始沿某一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小球由于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所以小球会向装置运动的相反方向运动;从图2的俯视图可知,小球由于惯性静止,而相对于装置而向北运动,则说明装置是向南运动的,故B正确,ACD错误.
8.C
【解析】
【详解】
A.笛卡儿指出,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故A错误;
B.伽利略研究落体运动时,将落体实验转化为斜面实验,冲淡了重力的作用,便于小球运动时间的测量,故B错误;
C.牛顿在伽利略和笛卡儿的工作基础上,提出了动力学的一条基本定律,那就是牛顿第一定律,而牛顿第一定律又叫作惯性定律,故C正确;
D.安培定则用于判断电流的磁场方向,不是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是楞次定律的内容,不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故D错误。
9.D
【解析】
【详解】
跳远时,我们可以先助跑一段,利用人的惯性可以跳的更远一些,与跳的方向无关,所以无论向什么方向跳效果都一样;
A.由西向东跳有利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B.由东向西跳有利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C.由南向北跳有利与分析不符,不符合题意;
D.无论何方,效果相同与分析相符,符合题意。
10.C
【解析】
【详解】
A.伽利略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故A不符合题意;
B.伽利略认为无空气阻力时重物与轻物下落一样快,故B不符合题意;
C.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表明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故C符合题意;
D.伽利略首次创立了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的科学方法,故D不符合题意;
11.B
【解析】
【详解】
A.加速度不变,一定具有速度的变化量,则运动状态一定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
B.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B符合题意;
C.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因为速度方向一定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物体的位置在不断变化,则其运动状态可能不变,例如匀速直线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
12.C
【解析】
【详解】
A.伽利略认为,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在同一高度下落的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相同,选项A错误;
BC.理想斜面实验不可能做成功,但它是建立在可靠的事实基础上的,选项C正确,B错误;
D.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采用斜面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验证,选项D错误.
13.CD
【解析】
【详解】
A. 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能不受任何外力作用,也可能受到合力为零的外力作用,选项A错误;
B. 当物体的速度等于零时,也可能受到外力作用,例如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刚刚释放时,选项B错误;
C. 根据牛顿第一定律可知,当物体的运动状态改变时,物体一定受到外力作用,选项C正确;
D. 物体的运动方向与合外力方向不一定相同,即速度方向不一定是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选项D正确。
14.B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的速度无关,故A错误,B正确;
CD. 根据可知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与惯性的大小无关,故C正确,D错误.
15.AD
【解析】
【详解】
AB.若汽车向西运动,小球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小球在水平面内不受力的作用,始终与汽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小球沿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知汽车和桌子的速度慢下来,小球要保持以前的速度继续运行,所以会向前运动。出现如题图的曲线,是因为桌子跟着汽车向南拐弯,而小球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若汽车向东运动,小球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小球在水平面内不受力的作用,始终与汽车一起向前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小球沿图(俯视图)中的虚线从A点运动到B点。知汽车和桌子的速度增大,小球要保持以前的速度继续运行,所以会向后运动。出现如题图的曲线,是因为桌子跟着汽车向南拐弯,而小球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由以上分析可知,汽车一定在减速行驶,同时向南转弯,故A项符合题意,B项不符合题意;
C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小球相对于汽车向西北运动,汽车相对于小球在向东南运动,故C项不符合题意,D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