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3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新教材】鲁科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03 08:30: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第3节
牛顿第二运动定律
    
结论:1.对质量相同的物体来说,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成正比。 。
 即:


2.在相同的力作用下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即:


复习引入:
一.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及其意义:
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表示:
或者:

表达式:

1.分析说明:k的数值与F、m、a单位有关。
2.SI制中,“牛顿”的定义: 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叫做1N,即:1N=1kg.m/s2
3.表达式为:    。
注:公式为矢量式,既给出数值关系,也给出方向关系(F、a同向)
F=ma
m/s
2
kg
kg
·m/s
2
N
公式推广
:以上公式对物体受几个力作用同样成立。
一般表述: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外力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表达式:F合=ma 
几点说明:
(1)力的作用:物体的加速度是由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引
起的,外力的作用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而不是维持速度。
 (2)同向性:a和F合始终是同方向的。
 (3)同时性:a和F合是瞬时一一对应关系,同时存在,同时消失,
F合变化,a变化,
F合不变,a不变。
 (4)同体性:a和F合必须对应同一个物体。
 (5)同单位制:
 (6)各量相对于同一惯性参照系。
力与运动状况的联系:
由F合=ma,知:
(1)若F合=恒量,则a=恒量,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2)若F合变化,则a随着变化,物体做非匀变速直线运动。
(3)若F合=0,则a
=0,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它们的单位叫基本单位。
由基本量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比如长度、质量、时间
m、km、cm
……
kg、g、t
……
s、
min、h……
比如速度的单位m/s、km/h
……
加速度的单位m/s2、
cm/s2……
力的单位kg·m/s2……
密度的单位
kg/m3、g/cm3……
二、国际单位制
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制定了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叫做国际单位制,简称SI。
在力学中,国际单位制规定:
长度、质量、时间为基本量
米(m)、千克(kg)、秒(s)为基本单位
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单位制。
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物理量名称
物理量符号
单位名称
单位符号
长 度
l
___
__
质 量
m
_____
___
时 间
t
___
__
电 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发光强度
I,(IV)
坎[德拉]
cd
物质的量
n
摩[尔]
mol

m
千克
kg

s
组合单位的读法
1.组合单位的汉文名称与其符号表示的顺序一致.在只有名称而不出现符号的场合,名称的顺序应该与有符号的情况下一致.如单位由相乘构成,无论是否使用乘的符号,名称中无对应“乘”的词,符号中的除(斜线和出现的负指数),名称中对应的词为“每”字,“每”字只出现一次而与分母中的单位多少无关.
2.例如: 密度的SI单位名称为“千克每立方米”(因其符号为kg/m3)
力学国际单位制(SI)在解题中的应用
1.在解题计算时,已知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计算过程中不用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要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
2.物理公式既反映了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各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因此,在解题中可用单位制来粗略判断结果是否正确,如单位制不对,结果一定错误.
例1:质量为500g的物体受力作用后获得10m/s2的加速度,则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多少牛?
解析:先将其单位换成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物体质量m=500g=0.5kg
物体的加速度a=10cm/s2=0.1m/s2
由牛顿第二定律:F=ma
得物体受到的合外力F=0.5×0.1N=0.05N
利用国际单位制运算时,不需要带单位运算,只要在每一个结果的后面写上正确单位即可.
例2:如图所示,质量为46.0kg的雪橇(包括小孩)在与水平方向成37角、大小为100N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面作匀速直线运动,(g=10N/kg,cos37°=0.8,sin37°=0.6.)
(1)求雪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2)雪橇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
G
FN
F
Ff
答:⑴雪橇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80N。(2)动摩擦因数是0.2.?
解:对小孩和雪橇受力分析如图所示,

联立①②③代入数据整理可得:


由题意得:
用牛顿第二运动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是哪个物体
2、对这个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3、建立直角坐标系、规定正方向、求合力F合
4、统一单位
5、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6、注意解题的规范化
1、在牛顿第二定律F=kma式中,比例常数k的数值:(

A.在任何情况下都等于1
B.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大小决定的
C.k值是由质量、加速度和力的单位决定的
D.在国际单位制里,k的数值一定等于1
课堂练习
D
2、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一个方向不变、大小从零逐渐增加到某一固定值的外力作用时,这一过程木块将做(

A.匀减速运动
B.匀加速运动
C.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
D.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
D
3、关于速度、加速度、合外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越大则加速度越大,所受合外力也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为零则加速度为零,所受合外力也为零
C.物体的速度为零而加速度可能很大,所受合外力也可能很大;
D.物体的速度很大而加速度可能为零,所受合外力也
可能为零。
CD
4、F合和a的瞬时对应和因果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只有物体受到力的作用,物体才具有加速度
B.力恒定不变,加速度也恒定不变
C.力随着时间改变,加速度也随着时间改变
D.力停止作用,加速度也随即消失
ABCD
小结:
形式1:
m一定,
    F一定,
形式2: F合=ma
 
(1)同时性
(2)同向性
(3)同体性
(4)同单位制
(5)相对惯性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