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演唱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四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5课《演唱 小溪流水响叮咚》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2-03 16:32: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课 小溪流水响叮咚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在歌唱中体会歌曲所描绘的意境并尝试呢用自信、整齐、富有感染力地歌声演唱。
2、通过学唱歌曲,感受和理解速度、力度、旋律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在音乐中感受大自然的美丽,感悟人与自然的和谐,借而抒发对祖国的深情爱意。
教学重点
感受和理解速度、力度、旋律等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切分节奏 附点音符 弱起 一字多音 长音的演唱
教学准备
打击乐器 音响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1、在《小溪流水响叮咚》的音乐伴奏音声中走进教室
2、师:很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来上这堂音乐课。同学们,现在正是春暖花开,风景如画的好时节。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的时光。听那潺潺流水在欢迎我们。(播放溪流声)。你们想和他交朋友吗?
生:想
师:嗯,这位朋友很想认识我们呢?但是他呀,想先考考同学们的耳朵。请你们听听他的声音,用他的声音告诉我。
二、学习节奏(播放课件)
1、老师用“三角铁”模拟“小溪流水声”有什么不同?你们一边看,一边用耳朵听你听到了什么声音?我们刚才看的这几幅图片都有小溪流水。你再仔细听小溪是怎样流动的?
(1)老师敲节奏
2/4 × ×∣×× ××∣× ﹒ ×∣×× ××∣
叮 咚 叮咚 叮咚 叮 咚 叮咚 叮咚
你发现第一和第三小节有什么不同?
(2)老师敲节奏
2/4 × ×∣×× × ∣× × ×∣× ×∣
叮 咚 叮叮 咚 叮 叮 咚 叮 咚
你发现第二和第四小节有什么不同?
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有了一切分节奏和附点音符。所以小溪流水的景象更加生动和婉转亲切
2、旋律练习
师:哇!小溪的歌声真美啊呀!叮咚叮咚唱不停。咦,你们听这里有两条可爱的小溪在唱歌。如果把他们比作是人的话,你们觉得他们分别是什么样性格的人呢?
(1)2/4
5 4 3 0 ︱1 0 3 2 ︱1 0 6 0 ︱

啦 啦 啦 啦 啦啦 啦 啦
(2)2/4
5 1 2 5 ︱3 · 1 ︱2 1 7 ︱1 — ‖
﹒ ﹒
啦啦啦啦 啦 啦 啦 啦啦 啦
师总结:有了八分休止符这个音乐小精灵。所以欢乐的小溪才会这样生动有趣。
3、就一个“啦”字给他谱上音乐,因为速度、力度、旋律等的不一样,于是塑造这样完全不同的音乐形象。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
三、歌曲教学
1、初听
师:同学们的呼唤声使得小溪迫不及待的想早点来到我们的身边,你们听他开心的唱起了歌(播放音乐)
师:你们听了以后感觉这是个怎样的小溪啊?
生:欢快的、活泼的、优美的
2、再次聆听音乐片段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听听小溪在来的路上都做了哪些事情?都碰到了谁?(播放课件,出示歌谱)
生:撒满了歌声问候太阳、问候月亮和星星……
3、师:同学们观察的十分仔细,小溪很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这首美丽的歌曲。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学唱歌曲《小溪流水响叮咚》给旋律谱上图片。小溪给同学们出了一道题目(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在歌曲中出现了几次“× ×”这样的节奏。
结合老师画的图形谱(出示课件)这首歌曲共有几段?每段有几个乐句?
4、分段学唱歌去
(1)现在老师和大家玩个双簧的游戏,你们随歌词做口型,老师来演唱,我们大家必须配合好才有趣味。第二段学生轻声“Lu”哼唱。
(2)跟琴分段演唱
同学们学的真快,我们一起来跟着音乐轻声的演唱歌曲。
四、处理歌曲
第一乐段 节奏和旋律明快,特别是3、4附点,描绘小溪水欢乐奔流的形象。第二乐段 一弱起进入与前段形成对比,情绪转对热情而舒展,结尾“啦”节奏欢快、跳跃富有特点,既保持了旋律的流畅,又是欢乐情绪的真实
五、拓展表演
给乐曲加上伴奏,多媒体课件出示伴奏节奏
碰铃 × —︱× —︱
双响筒 × ×︱× ×︱
木鱼 O ×︱ O ×︱
六、小结
音乐来源于生活,生活因有了音乐更加美好。这么美的歌词,这么美的旋律,给我们展现这一幅幅美丽的风景。小朋友们心情如何?让我们也带着快乐的心情再去寻找祖国的下一站更美好的风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