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汉川市官备塘中学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灭火的原理》综合练习(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汉川市官备塘中学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7单元课题 1 燃烧和灭火—第2课时《灭火的原理》综合练习(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12-03 10:0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灭火的原理》综合练习
1.采取正确的措施,能够避免火灾发生或减少灾害损失,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
A.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B.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C.森林起火,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D.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2.用下列灭火器给图书馆灭火,不会对图书资料造成损坏的是(  )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水基型灭火器
D.高压水枪
3.“火立熄”是一种新型的家用灭火用品,“火立熄”接触到火焰3~5
s后炸开,释放的粉末覆盖在可燃物上,同时放出不可燃物,使火焰熄灭,其灭火原理是(  )
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C.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D.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蜡烛燃烧时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
B.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是利用水吸热来降低燃烧物的着火点
C.使用碳素墨水来书写具有保存价值的档案,是利用了碳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的特点
D.做实验时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
B.贵重设备、精密仪器失火最好用水基型灭火器灭火
C.使用脱硫煤可以减少酸雨的产生?
D.我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测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6.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泼水灭火
B.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时可能发生爆炸??
D.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7.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安全常识
B.
物质用途
加油站:严禁烟火
熄灭酒精灯:用嘴吹灭酒精灯
液态氧:可支持燃烧
液态氮:可用于医疗手术
C.物质的微观构成
D.元素与人体健康
铜:由铜分子构成
氧气:由氧原子构成
缺钙: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缺锌:会导致智力低下
8.某同学根据下图几个实验,获得如下认识,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B.?若实验测得的实验结果偏小,可能是因为红磷量不足
C.?根据实验的现象只能验证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D.?实验中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氧气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燃烧都放出热量
B.红磷常温下在空气中不加热就能燃烧
C.遭遇火灾要及时拨打“119”报警
D.木材燃烧必须达到木材的着火点
10.如图所示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11.餐厅的服务员用盖子熄灭酒精炉,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

A.隔绝空气?B.降低温度
C.清除可燃物?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12.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大块煤粉碎后再燃烧,其目的是延迟煤燃烧的时间
B.如图a,火柴头斜向下时更容易燃烧,是因为降低了火柴梗的着火点
C.由图b中的现象可知,金属镁引起的火灾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
D.蜡烛用扇子一扇即灭,是因为闪走了蜡烛周围的空气
13.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油锅着火用水扑灭??
B.电器着火应先切断电源,再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厨房煤气管道泄气,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其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书馆内图书着火,立即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B.长期饮用硬水可以补钙
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立即关闭阀门,并打开排风扇将煤气排出?
D.元素的化学性质由质子数决定
15.应用灭火的原理解释下列现象或措施。
(1)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用水浇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燃烧的蜡烛在倒扣的烧杯中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扇子扇蜡烛火焰,一扇就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向燃着的蜡烛倾倒二氧化碳使之熄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能源与环境是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1)煤燃烧生成的CO2、SO2、CO等气体中,会引起温室效应的是________?;溶于水会形成酸雨的是________?,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后燃烧更加充分,原因是________?.
(2)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氨气(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氨气在纯氧中可以完全燃烧,只生成水和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
(3)目前,在汽车尾气系统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污染物CO、NO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无毒的CO2和N2

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请根据“在化学反应规程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还原反应”判断,该反应________?(填写“是”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17.根据相关实验回答问题:
(1)【探究一】
小明依据呼出气体成分认为:吹的气流中有较多的________的气体,使蜡烛缺氧熄灭。小聪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________,否定了小明的想法。从而认为蜡烛熄灭是因为吹的气流带走了________,使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
(2)【探究二】
小红依据灭火的原理经过进一步思考认为,也可能因为吹的气流移走了可燃物——蜡蒸气,使蜡烛熄灭。为此她查阅了相关资料并进行了以下两个实验:
查阅资料:蜡烛的着火点大约是190℃,酒精灯火焰的温度在400℃-1000℃;蜡烛燃烧实际是石蜡蒸气在燃烧。
实验1:如图甲,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2:如图乙,先将带柄金属活塞放到左端位置,点燃酒精灯,当温度计的示数达到280℃以上时,点燃右面的蜡烛,把带柄金属活塞从左端位置迅速向右推出,右端蜡烛火焰立即熄灭。
【实验结论】蜡烛一吹就灭的原因________。
(3)【实验分析、讨论】
①实验2中用两盏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②小红为验证自己的想法,做了实验1和实验2两个实验,主要是应用了科学探究方法中的________法。
(4)【拓展应用】下列生产生活中灭火方式与上述实验灭火原理一致的是(??

A.消防用大功率风力灭火机灭火??B.用干冰灭火?
C.用锅盖盖灭油锅着的火????D.用水灭火
18.(1)2015年6月12日,“南博会”在昆明滇池畔开幕.滇池对调节昆明的气候起到重要作用.
①下列做法会对滇池造成污染的是 ________?(填字母).
A.向滇池大量排放生活污水
B.在滇池流域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C.工厂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排入滇池
D.禁止在滇池岸边增建餐馆和修建鱼塘
②某同学在流入滇池的河道口处取水,加入肥皂水并振荡,发现泡沫很少,则该水属于________(填“硬水”或“软水”);若将此水进行净化处理,单一操作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________(填“静置沉淀”、“吸附沉淀”、“过滤”或“蒸馏”).
(2)由于吸烟,不慎引燃被褥,立即用水灭火,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________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