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猫 教案+反思(2课时 含单元导学)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猫 教案+反思(2课时 含单元导学)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3 17:3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导学
【单元导教】
1574801143000本单元人文主题“可爱的动物,我们的好朋友”,由《猫》、《母鸡》、《白鹅》三篇精读课文及习作“我的动物朋友”组成,阅读蕴含写法在前、习作指导实践在后。精读课文均为名家名篇,语言精道,章法明了,是学习写作方法的经典范本。阅读教学时,可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抓住关键语句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出动物特点,体会作者言语间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在阅读教学中,可适当关注本单元出现的比较阅读元素:
名家笔下的动物形象,鲜明灵动。这既源于作者细致的生活观察与思考,又源于作者驾驭语言、锤炼文字的超凡能力。教师可引导学生初步体会不同作者的语言趣味,不必深究,旨在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视野。在阅读与习作课例中合理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1、阅读: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图示1)
2、习作: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图示2)
1689103972560
图示 2
图示 1
-3175-729615
【单元教学目标】
字词句:
1、本单元认识43个会认字(含语文园地“识字加油站”),读准4个多音字,正确书写4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36个词语。
2、学习园地“识字加油站”:学会用换偏旁的方法识记生字。
3、学习园地“书写提示”:关注书写行文布局——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4、学习园地“词句段运用”:积累并运用比喻义的词。
阅读:
1、精读课文《猫》、《母鸡》、《白鹅》,注重反复品读、抓住关键词句进行批注、品味语言的趣味、了解写法、积累优美的语句: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的趣味表达。
②理解课文内的“泡泡语”,学会对文本简单批注;学会抓住关键语句,反复朗读,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
③关注课后“阅读链接”,进行比较阅读,大致了解不同作者描写同一种动物写法,不至深究,体会语言风格即可。
2、结合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回顾课文并重点学习反语的写法。
3、积累背诵古诗《蜂》。
表达:
习作“我的动物朋友”:思考从哪些方面介绍自己的动物朋友?试着借助思维导图构思习作;借助提纲理清写作顺序,通过具体的情境写清楚动物特点,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学生互评互改,优化行文,养成完善习作的好习惯。
2、语文园地“交流平台”:学会与同学交流关键语句的阅读感受;重点理解运用“反语”修辞,表达真情实感。
3、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积累并运用比喻义的词语;体会冒号在句子中的用法;理解语气词所表达的效果。
13猫
【课前解析】
关注作家及作品特点: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老舍先生是杰出的语言大师,他善于描述人们的日常,让人从轻快幽默的语言中品味生活的味道。他认为:“没有一位语言艺术大师是脱离群众的,也没有一位这样的大师是记录人民语言,而不给它加工的。”他语言的“俗”,是建立在精细的思考基础上;他语言的“白”,让读者易于理解不拖沓。加工人民的语言、反映人民的生活,文风透着亲切劲儿,这才是老舍先生被称为人民艺术家的原因吧!
像我们今天学习的课文《猫》,描写小猫的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 “蹭”表现了猫的撒娇之态, “几朵小梅花”形容猫的小爪印,喜爱之情溢于言表。再如,“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这里连用的三个语气词,关爱之情就在这看似平常的语气里自然而然。这样天然去雕饰的语言、不着痕迹的修辞在《猫》和接下来的《母鸡》中俯拾即是。
关注本文的写作方法:《猫》的写法有两大特点,一是文章布局清楚明了;二是以具体的事表现猫的特点。
与常见的“形”散神聚的散文布局不同,本文脉络清晰可寻,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到过渡句“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将文章一分为二,关注这样的关键句,理清文意,值得师生关注学习。
老舍先生善于观察,将笔触落于细微之处,通过点滴小事表现猫的特点。写“猫的性格实在是古怪”,以事佐证——“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和“它屏息凝视,一连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猫的“贪玩与尽职”尽在猫身上矛盾的“行事风格”。
关注课后“阅读链接”比较阅读:老舍先生通过具体的事表现猫的性格,言语间透露着喜爱;夏丏尊先生借四邻、路人、妻与孩子对猫的态度表达喜爱;周而复先生描写猫的外貌、神情、动作,直接表达对猫喜爱。三篇文章表达情感的方式不同,然而,作者们都把猫当作孩童般看待,猫的形象被描绘得丰满可爱。
【教学目标】
1.认识“虑、职”等8个会认字,读准其中“屏、折”2个多音字,正确书写“忧、虑”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默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喜爱猫的语句,再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
3.了解课文结构,理清层次,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体会猫的性格有些古怪,满月小猫的淘气可爱,感受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前准备】
325120294005预习提纲: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预习反馈,认识“虑、职”等8个会认字,读准其中“屏、折”2个多音字,正确书写“忧、虑”等15个会写字,正确读写“呼唤、响动”等10个词语。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找出关键句,梳理文章层次。
【教学过程】
一、预习反馈,识记生字
1.教师导入:同学们,一定见过猫吧?有没有养过猫?谁能用一句话说说你眼中的猫?
2.师生交流。
3.教师过渡:从同学们的分享中,我们发现,有的猫温顺粘人、有的猫淘气可爱、有的猫聪明狡黠……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也极喜爱猫。让我们一起看看大师笔下的猫吧!
板书:(猫 作者:老舍),学生读课题及作者。
生自由朗读全文。
5.学生自由放声朗读,按要求边读边圈出字、词,在小组内依序轮读课文,互听互助,字词正音。
6.教师巡视关注各小组学情,相机指导难读生字:
(1)如“蹭、腔、殃”正确读音为后鼻音;
(2)多音字“屏息凝视”的“屏”、“枝折花落”的“折”;
(3)注意语气词“吧、啊、呢”的轻读指导;
(4)“儿化音”的词语,如“一点儿响动”。
7.课件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8个生字,教师指名认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在认读“职、蹭、稿、殃”字可运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
8.辨析多音字“屏、折”。
教师引导学生在句子中认读多音字,理解词义。
(设计意图:对四年级学生来说,在句子里学习多音字,既能区别识记读音,又可理解字音义相连——读音不同、字义不同。)
9.教师引导:我们小组合作识字,看看这些生字,你都掌握了吗?
10.小组合作检读;全班齐读。
11.小组合作按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半包围等结构归类识记。
12.指导书写,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圈注重点笔画。
13.教师提示:“贪”的上面是“今”,不要写成了“令”。
14.教师指导书写:观察字的间架结构,总结要点。同是左右结构的字,“解”、“勃”字左右均匀,在本课出现的其他左右结构的字都为“左窄右宽”。
15.教师引导:“虑”字,注意“虍”的写法,其中的“七”不能写得太大,要给“心”留出位置,且“心”比“七”写得略大。“贪”字,上半部分的“今”的撇捺要舒展,下半部分的“贝”字不要太窄,最后两笔撇和点要托住整个字。板书:(虑、贪)
16.理解词语:指导学生理解词义,疏通文义。
17.教师指名说词语。
18.师生交流,随机分享学生预习词语情况,指导学生在课文中简单批注词义,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疏通文义。
(设计意图:根据四年级学生特点,在识字写字教学环节以归类指导,重点突破为主。识字方面,以小组合作检读,肯定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写字方面,中高年级学生不仅满足于书写正确,还要鼓励学生把字写好看,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字形间架结构;词语方面,注重学生理解运用的能力,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疏通文义,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
二、整体感知,初探作者眼中的“猫”
1.教师引导: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说一说老舍先生眼中的猫是怎样的?
预设1:“古怪”,文章第一句就说了“猫的性格实在是古怪”。
预设2:“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老舍不仅觉得猫古怪,还觉得可爱。
预设3:“满月的小猫们就更好玩了,腿脚还不稳,可是已经学会淘气”。老舍觉得小猫更好玩。
2.教师小结:确实如此!老舍先生眼中的猫既古怪又可爱。板书:(古怪可爱)同学们在文中找出了关键句来帮助思考,这是很好的阅读方法。接下来,我们可以围绕关键句给文章分分段。
3.再读课文,借助思维导图,梳理文章脉络。
4.师生交流,明确落实分段情况:
第一部分(第1、2、3、4自然段)猫的性格古怪。
第二部分(第5、6自然段)满月的小猫淘气可爱。
板书:(古怪 第1、2、3、4自然段
可爱 第5、6自然段)
5.教师引导: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总领第一部分;过渡句“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起到承上起下的作用。这样的关键句是梳理文章脉络的标志。
6.教师小结:这样既古怪又可爱的大猫、小猫,是如何在老舍先生的笔下活灵活现的呢?下节课我们一起继续探索!
指导书写:
《猫》
作者:老舍
三、板书设计古怪 第1、2、3、4自然段
可爱 第5、6自然段
四、课后作业:
1、区别形近字
乘()虑( )搞( )优( )
乖( )虎( )稿( )忧( )
2、完成词语
无( )无( ) 无( )无( )
尽( )尽( ) 尽( )尽( )
3、有时候,“口语”“方言”在文章中出运用后,更能增添文章的感染力。课文中就有,你摘出一两个来,顺便自己也借助“口语”或“方言”写一两句!
摘抄:
自己写: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品词析句,学习作者是如何把猫的特点写具体的;
2.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复习反馈,导入新知:
1.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字词,认识了老舍笔下既古怪又可爱的大猫小猫。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一起来看看作者是如何具体写猫的。
板书:(猫)
2.检查复习。
课件出示词语,串词描述猫的特点。
(设计意图:既关注学生在描述猫的特点时遣词造句的能力;又为学生进一步品读文本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阅读兴趣。)
品读语句,再探作者眼中的“猫”
1.教师引导: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围绕猫的可爱讲了哪几层意思。
预设:文章分别从大猫的“古怪”和小猫的“淘气”两个部分,分层次讲了猫的“可爱”。
2.教师小结:“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一句话两个部分,前半部分“这种古怪的小动物”,是对前面的再次总结;后半部分“真让人觉得可爱”,是开启后面的文字。像这样的过渡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学们要重视。
板书:(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过渡句)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进行分层品析,进一步体会本文清楚明了的文章布局。重点关注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明确阅读思路)
3.自由朗读第1至4自然段,边读边找出描写猫的“古怪”的关键词。
板书:(老实 贪玩 尽职)
4教师小结:同学们找的关键词很准确,都是围绕“古怪”分层次描写的。
(设计意图:重点启发学生将“古怪”这样的抽象概念通过找关键词具体化地去理解,学生学会以关键词入手的阅读路径。)
5.学习作者“语气词”表达特点,完成小练笔。
6.教师提示:课件出示下面两组句子,比较朗读,体会两种句式语气的不同。
7.教师指名读后,师生交流揣摩语气,学生自由练读。
预设:有语气词的句子读起来感觉到责怪中有喜爱。
8.教师引导:想想你喜爱的小动物,试着用上这样的语气词说一说小动物的特点吧!
预设1:我家的小乌龟,说它胆小吧,的确是呀,稍微一动就把小脖子缩进了壳里。
预设2:小狗,说它淘气吧,的确是呀,每次都把我藏起来拖鞋叼出来搞破坏。
9.教师过渡: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语气中带着对小动物的亲昵,我们再来动笔写一写吧!
10.教师要求:用上红色的词“说……吧……可是……”写一段话。
11.学生练习并分享。
预设:我家的小乌龟,说它胆小吧,的确是呀,稍微一动就把小脖子缩进了壳里。可是谁真惹急了它,它也敢伸出头来咬住不放。
12.教师小结:找出动物的自相矛盾的特点,用上“说……吧……可是……”的句式说清楚,这样就能写清楚了。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朗读带语气词的句子,体验语气词带给人的感受,进一步引导学生说一说,在此基础上再用上固定句式写一写,由说到写,梯度训练,发展学生语言表达能力。)
13.教师引导:默读课文,举例说说可以从哪些地方看出作者非常喜欢猫,再把你的体会有感情地读出来。 (课后第2题)
预设1:“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后面用了冒号,表示后文写猫的温柔可亲。
预设2:高兴时的温柔可亲,不高兴时一声不出。猫像人一样有了脾气,在这里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说明作者非常喜欢猫。
预设3:作者把猫的脚印写的像梅花一样美丽,可爱,可见作者非常喜欢猫。
板书:(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14.师生交流时,教师可顺势指导朗读,注意把冒号、层次、感情等用停顿和语态表达出来。
15.教师引导:试着用一对反义词概括这一自然段中猫的特点。板书:(胆小勇猛)
16教师追问:写猫既胆小又勇敢,具体怎么体现出来的呢?
预设1:“总想藏起来”看出它“胆小”。
预设2:“遇上蛇也敢来斗一斗”看出它“勇猛”。
17.师生交流,重点关注动词“藏”、“斗一斗”,感受到作者把猫当小孩子来写,有了人的动作意识,说明作者非常喜欢猫。
(设计意图:在品词析句中,一步步地将“古怪”这样抽象的词语通过关键词句具体表现出来,让学生感受到“古怪”一词运用得如此恰当。)
18.自主学习第5、6自然段,一起来看看作者对小猫的喜爱。
学生自由朗读第5、6自然段,找出体现作者喜欢小猫的句子并重点圈注字词,完成后,组内交流,全班分享。板书:(淘气)
19.小组合作向全班分享,师生总结。板书:(耍个没完 胆子变大 抱花枝打秋千)
20.教师小结:作者通过具体的事例细致描述猫的可爱与顽皮,特别用拟人的手法,把小猫当作“小孩儿”来看,字里行间充满对小猫的宠爱与喜欢。
(设计意图:迁移运用,引导学生用解读“古怪”的大猫的词句分析方法,自主品读“淘气”的小猫,通过小组交流,互助完善批注。)
21.教师小结:这样古怪淘气的大猫小猫在老舍眼里那样讨人喜爱,在他的眼里它们就是性格多变顽皮可爱的小孩子。板书:(性格多变 顽皮可爱)
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以文会“友”,认识了老舍先生。 “老舍”是作家的笔名,他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是我国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谁来说一说在这篇课文里,作者的语言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1:没有复杂的字词,通俗易懂。
预设2:课文里有很多语气词,像跟我们聊天似的,特别亲切。
预设3:老舍也用比喻、拟人这样的修辞,用得特别合适。
2.教师小结:确实如此,他擅长用通俗的口语、幽默生动的语言,把自己观察到的日常生活表现出来。这样平易近人、亲切自然的文字,难怪老舍先生被称为“人民艺术家”。
3.教师过渡:还有两位作家也非常喜爱猫,我们也来读一读。
4.教师引导:先默读课后的两段选文,再选择自己喜欢的选文大声朗读。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5.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阅读,自主填表。
如何表达对猫的喜爱?
不同
相同
老舍
用具体的事写出猫的可爱
把猫当成孩子
夏丏尊
用四邻路人、妻子、孩子对猫的态度写出猫的可爱
周而复
直接写猫的外貌、神情、动作
(设计意图:用填表方式更直观地引导学生比较异同,从而了解不同作家对猫表达喜爱之情时不同的写法)

四、板书设计
过渡句
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淘气
耍个没完 胆子变大 抱花枝打秋千
老实 贪玩 尽职
温柔可亲 一声不出
胆小勇猛
性格多变 顽皮可爱
五、课后作业
一、关联词填空。
1.( )谁怎么呼唤,它( )不肯回来。
2.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 )把老鼠等出来( )。
3.( )它又那么勇猛,( )说见着小虫和老鼠,( )遇上蛇也敢斗一斗。
4.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 )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选其中的一组关联词造句。
二、填空: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既( )又( );高兴时( ),不高兴时,一声不出;既什么都怕,又非常( )。
三、小练笔。
读一读,体会这段话的表达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
【课后反思】
《猫》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生动有趣的散文。这篇课文的教学主要突出体现本单元阅读方面语文素养——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我们应关注作家通过长期细致地观察,抓住具体事中猫的性格特点的句子,引导学生回归文本,品词析句,逐层了解作者写法及情感。
1.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对本文的感知,我采取鼓励学生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理清文章结构和层次。本篇散文,结构严谨,总起句“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过渡句“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这样关键的句式有助于学生自主理清结构和层次。
2.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本节课给予学生充分地读,在师生互动交流中,一边解读猫的“古怪”性格,重点词句的品味;一边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字里行间蕴含的情感。重在品读,并相机指导揣摩朗读语气。在此之后,方法迁移,完全放手由学生自主学习余下的部分。
3.类文链接,自主交流。
结合课后“阅读链接”,把不同作者的选文交由学生自主探究。名家名篇,体裁均为散文,语言晓畅,“平淡中见真味”,适合学生自读并交流阅读体会。四年级学生已具备比较阅读的基础,可以给予交流阅读体验的空间。
本节课的教学,从整体入手,再到部分,使学生在品词赏句中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还学到了语文阅读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