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新课标同步授课课件:第19课 月亮上的足迹 (人教实验版七年级上)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4.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05 15:03: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1.了解宇航和月球的科学知识,理解人类登月成功的伟大意义。
2.训练学生快速阅读,并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内容要点的能力。
3.感受科学技术的魅力,学习敢于探索的精神,体会作者蕴含在字里行间的对登月成功的喜悦之情。
学习目标
朱长超,1944年生,上海人,当代科普作家,上海社会科学院信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管理科学院思维科学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人类思维发展史、智力开发和思维训练。
主要著作有《思维的历程》、《思维与智慧》、《开发自我》等,科普文章《月亮上的足迹》《向命运挑战》《玩出了名堂》被收入全国中小学语文课本。
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初组织实施的载人登月工程,或称“阿波罗”计划。这一工程的目的是实现载人登月飞行和人对月球的实地考察,为载人行星飞行和探测进行技术准备。它是世界航天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项成就。工程开始于1961年5月,至1972年12月第6次登月成功结束,历时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整个“阿波罗”工程包括:确定登月方案;为登月飞行作准备的4项辅助计划;研制“土星”号运载火箭;进行试验飞行;研制“阿波罗”号飞船;实现载人登月飞行。
读一读,写一写
观测 指令 合算
海域 畅谈 神往
里程碑 昂首挺立
一叶孤舟 遥遥在望

zhǐ
suàn

chànɡ
shén
bēi
ánɡ
ɡū
yáo
词语积累
(1)形容十分认真谨慎的样子。( )
(2)仰着头直立着。( )
(3)遥遥在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望而不可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小心翼翼(2)昂首挺立(3)形容距离很远但在视线之内,可以望见。(4)只能够望见而不能够接近。
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2),概括介绍美国宇航员拜访了月球。 第二部分(3-16),具体介绍美国宇航员登月的全过程。 第三部分(17-18),评论登月的意义。
1、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 登月全过程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2、登月全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
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向人们道别,进入狭小的指令舱
从观礼台上看火箭升空
眺望火箭升空
从发射架上看火箭升空
一级、二级火箭脱落
  7月20日上午7点32分,登月舱和飞船脱离。
(这是“阿波罗”宇宙飞船的“鹰”号登月舱正向月球表面缓缓降落。天空中悬挂的是地球)
 7月21日凌晨5点17分40秒,登月舱平稳地降落在月球上。
11点51分,阿姆斯特朗走下阶梯,登上了月球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22日上午6点35分,太空船与“阿波罗11号”对接成功。
(登月小艇正要与指挥舱结合,然后由指挥舱载运太空人返回地球)
“阿波罗11号”飞船溅落在预定的海域,被等候在那边的海军救起。
1、宇航员登月后做了哪几件事
2、课文哪一段揭示了人类登月的意义
3、树立登月纪念碑
采集月壤和月岩样品
4.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月球车天线将摄影机的影像讯号传回地球
月面上的激光反射镜
安装在月球表面 地 震 仪
5.插上美国国旗
6.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电话
这是人类伟大的一步
精确时间是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阿姆斯特朗说:“这一小步,对一个人来说,是小小的一步;对整个人类来说,是巨大的飞跃。”
  “阿波罗”登月计划的成功使人类的梦想变成了现实。人类开始走向地球以外的星球,说明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向外层空间发展的水平,人类不会局限于地球,人类的未来是美好的。
本文数字运用较多,有些时间精确到秒,如:“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使读者比较详细地了解登月的具体时间,也表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准确性
科学性
真实性
 这篇报道以平实的语言,真实地记录了人类首次登月的全过程,表达了作者对登月成功的一种喜悦之情以及对人类聪明才智的赞叹。
1、想象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
2、想象一下,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3、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4、文中写道,“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了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你驾驶着一艘宇宙飞船,在茫茫的太空中寻找外星生命。你离开地球已经好几天了。这时,透过舷窗,你看到一个美丽的蓝色星球……
1、完成想象作文。
2、搜集有关月亮的资料。如:月亮的别称、写月的古诗词、与月亮有关的神话传说、月球的起源、构造、月亮与地球及人类的关系、人类登月的历史等。
月球表面
月球上的火山口
插上星条旗
奥尔德林登上月球
在月球上从事研究工作
月球上人类的足迹
当堂巩固,抢答下列问题
1.“月亮上的足迹”中“足迹”是谁的“足迹”?
两个宇航员的足迹——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
2.代表全人类拜访了月球的人是美国的哪些宇航员?
阿姆斯特朗、奥尔德林、科林斯
3.美国的宇航员乘坐什么飞船登上月球的?
阿波罗“11号”
4.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登上月球的伟大时刻精确时间为?
1969年7月21日11点56分20秒。
5、登月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
飞船升空前的准备—飞船飞向月球—登月成功—飞船返回地球
6、宇航员登上月球后做了那几件事
①检查登月器的着落情况。
②采集月壤和月岩样本。
③树立登月纪念碑。
④安装各种仪器进行科学探测。
⑤插上美国星条旗。
⑥与美国总统通电话。
7、宇航员只能在月球上逗留多久?为什么?
四个小时,因为只有供应四个小时的氧气。
8.宇航员从登月到返航经历了多长时间?登月全过程按什么顺序来写的?
195个小时,按时间顺序来写的。
9.两位宇航员登月后与地球通了几次电话?分别在什么情况下通话的?
两次。一次上登月舱后与地面指挥中心通了话;另一次登月后做完一切工作后与美国总统尼克松通了话。
10.人类登月有什么意义?课文哪一段有所揭示?
文中第二段及最后一段有揭示。
11.想象一下,月球上有些什么?
有泥土、石头、高山,没有空气和水
12.科学家为什么要搜集月球上的土壤和岩石呢?
为了科学研究,开发并利用月球。
13.在登月的高空中,宇航员会有什么感觉?
失重、头晕、呕吐、昏厥
14.文中写到“返航时,宇航员将登月舱甩在太空”这样做合适吗?
太空垃圾是人类的一大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