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海的女儿
【课前解析】
《海的女儿》是安徒生创作的童话故事,本文是整篇故事的结尾部分,讲述了主人公小人鱼放弃了美妙的歌喉,忍受把鱼尾变成人腿的巨大痛苦去追求王子,最终放弃自己的幸福化身泡沫的故事,从而讴歌了小人鱼善良、坚强和勇于牺牲的品格。
教学中应注意这是略读课文,指导学生学会抓关键词,提炼文章的主要内容。具体方法:找到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根据时间划分文章的段落,从而总结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围绕“打动自己的地方”进行交流,课堂生成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学生能够按照课文的顺序把感动的地方进行交流。二是不按顺序分享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应相机对学生进行引导、思考、想象或体会。本次教学设计呈现第一种情况。
【教学目标】
自主学习“港、宴”等13个生字,通过熟字带生字等多种方式记忆。
交流课文中打动自己的地方,体会小人鱼美丽、善良和勇敢的形象。
【教学重点】
自读自悟,进一步了解童话的特点,体会小人鱼对人间美好生活的热爱,感受小人鱼的美好心灵。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作者,激趣导学
1.课前导入:有不少同学喜欢读书,经常读书会使我们开阔视野,陶冶情操,还能增长见识,读书的好处可真多,下面老师就考考大家,请你看这些图片,你能说出是哪个童话故事吗?
学生看图说故事名称,课件相机出示。
2.教师追问:那你们都知道这些童话是谁写的吗?对他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交流后教师相机补充:安徒生,丹麦作家,因童话故事而闻名世界,被尊称为“现代童话之父”和“世界文学童话创始人”。
3.教师揭示课题:奇妙的童话,能够带领我们进入神奇的世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读一读安徒生的经典之作《海的女儿》。教师板书(17 海的女儿)
(设计意图:由学生熟知的童话故事入手,唤起学生对童话故事神奇的向往,在对作者安徒生有所了解后,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教师引导:这篇课文是《海的女儿》的结尾部分,有谁读过前面的内容呢?能给大家讲讲吗?
学生交流《海的女儿》前面的故事内容。
教师再次引导:听了同学们的讲述,你是不是更想看看接下来的内容啦,打开课本,快速读一读吧。
(一)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教师提出要求:在读书过程中,注意读准字音,不认识的字标上记号,自己想办法解决。
学生自由读课文,教师巡查,关注个别学生读书情况。
1.组织学生多种形式朗读生字。
教师指导:注意读准翘舌音“圣 帜 陈”,前鼻音“宴 婚 讯 挽 ”,后鼻音“恒 港”。
2.组织学生交流如何识记字形。
教师指导:我们可以根据熟字带生字的方法识记,比如“婚-昏”“免-挽”“巷-港”还可以放在词语中识记,比如:安抚、永恒、仪式、宴会”,有的同学还用到了之前的学到的换偏旁来识记当然也可以。
(二)读懂文意,梳理内容
教师提问:在刚才读课文的过程中,大家有没有注意到表示时间的词语呢?
预设:第一段有第一天早晨,第七段有当天晚上,第十一段有等待晨曦的出现。
教师引导:我们抓住了表示时间的线索就能帮助我们更快的梳理文章内容,如果给课文划分段落,你认为会划为几个部分?在文中标示出来,并想一想这几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第一部分(1-6):写了王子与公主订婚,王子觉得自己非常幸福,小人鱼的心却在破碎。
第二部分(7-10):王子和公主举行了婚礼,小人鱼却只能忍受着痛苦。
第三部分(11-13)小人鱼不愿杀害王子来使自己恢复原形,最终变成了海面上的泡沫。
再读课文,体会情感。
教师引导:作家毕淑敏曾在散文《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中写道,这个悲壮而凄美的故事,是如此的动人心弦,常读常新,不知同学们,你们在读的过程中哪些内容打动了你?在书上圈画内容,然后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1.学生自由读文,圈画内容,交流感受。
2.全班交流打动自己的地方。
预设1:我是读到第五段的时候打动了我,文中说“小人鱼亲吻着王子的手。她觉得自己的心在破碎。”
①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预设:刚上课的时候有同学讲了前面的内容,我知道了小人鱼深爱着王子,因为她失去了声音,不能让王子知道,王子也不知道正是小人鱼救了他的性命,他要和别人结婚时,小人鱼的心都要破碎了,从这里我可以感受到她对王子深深的爱。
②教师继续引导:是啊!一个“心在破碎”,小人鱼此时是多么伤心和委屈啊。板书(心在破碎)
③指导朗读:你再来读读这段话。指导学生抓住小人鱼的心理朗读句子。
预设2:我是读到第九自然段“她于是跳起舞来,飞快地旋转着,就像被追逐着的燕子那样。大家都在为她喝彩,赞美她美妙的舞姿,她从来没有跳得这么美丽。”小人鱼跳舞的场景,小人鱼并没有让王子看到她的伤心,反而欢快的跳起舞,我觉得很感动,心都已经破碎了,但为了王子的幸福,她还是选择了忍耐。
教师点拨:课文这里并没有写小人鱼多么伤心,反而写了一段她美妙的舞姿,小人鱼多么善良啊,她将自己的伤心化作美妙的舞姿,祝福王子和公主,请你来读出她的善良吧!板书(美妙舞姿)
预设3:“小人鱼知道,这是她能看到王子的最后一个夜晚——为了他,她离开了自己的族人和家庭,交出了她美妙的声音;为了他,每天忍受着没有止境的痛苦,他却一点儿也不知道。”我是读到这里非常感动的。小人鱼原本是在海里生活,他为了和王子见面,用美妙的声音换取了人类的双腿,而且每走一步都像走在刀尖上一般痛苦,而王子却一点都不知道,我感受到小人鱼对爱情的执着,这里深深的打动了我。教师相机板书(忍受痛苦)
师引导想象: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小人鱼还可能承受了哪些痛苦?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从而体会小人鱼为了王子承受的巨大痛苦。
预设4:我是读到课文的最后,结尾深深打动了我,我给大家读一读:“小人鱼拿着刀的手在发抖,但是,她马上将那把锋利的刀远远地抛到海里。刀落下的地方,浪花迸发出一道耀眼的红光,好像一滴滴的鲜血从水中喷溅出来。她再一次深情地朝王子望了一眼,然后纵身跳到海里。她感到自己的身体正在一点点地化为泡沫。”教师板书(化为泡沫)
①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②指导学生抓住“发抖”“深情”等关键词语及小人鱼的动作和心理畅谈感受。
③指导学生想象画面,并有感情地朗读。
教师总结:我们都被小人鱼的精神所打动,请你把感动你的语句多读几遍吧!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结合打动自己的语句展开讨论和体会,在结合重点词句和故事前面内容的基础上感悟小人鱼真善美的品格。)
教师小结:虽然故事以悲剧结束,但是我们能够感受到小人鱼的善良和她对幸福生活的执着追求。小人鱼为追求美好而纯真的理想,勇于牺牲的高尚情操深深地打动了我们。(教师板书:善良、执着、勇于牺牲)译者叶君健先生说《海的女儿》是对高级生命的追求,她的坚强毅力和牺牲精神,打动了成千上万读者的心。(选自《安徒生童话》序言)
四、拓展阅读,激趣导读。
教师引导:安徒生已经离去一百多年,他的文字温暖了数代人的心,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
学生交流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阅读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对安徒生的评价,加深学生对安徒生的了解,由课内引向课外,拓展学生阅读,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五、教师小结,布置作业。
教师引导阅读:课后阅读《海的女儿》原著,做好读书笔记,与同学交流读书体会,也可以写一写读后感。
板书设计
心在破碎
美妙舞姿 善良、执着
海的女儿 忍受痛苦 勇于牺牲
化为泡沫
【课后反思】
《海的女儿》讲述了主人公小人鱼放弃了美妙的歌喉,忍受把鱼尾变成人腿的巨大痛苦去追求王子,最终放弃自己的幸福化身泡沫,从而讴歌了小人鱼善良、坚强和勇于牺牲的品格。
成功之处:
1.教学中抓住核心问题“打动自己的地方”引导学生充分地与文本交流,或引导思考,或换位思考,通过抓住文本中关键语句,带领体会主人公真善美的品质,从而走进安徒生的童话故事,更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安徒生,再次感受童话故事的奇特与美好,从而增强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
2.在引导学生交流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感悟到童话故事的神奇魅力以及主人公身上蕴含的美好品质。
不足之处:略读课文还是要和精读课文有所区别,教师起到引导作用,由学生自读自悟,再互相交流,从而体会文章内容和人物情感,教师还是过于不敢放手,在今后的略读课文教学中真正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