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上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 有朋自远方来》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积累交友名言、警句、故事、诗词、成语等,培养收集资料的能力。
2.通过案例阅读、学习交流等方式明确交友的准则。
3.通过自我介绍、同伴交流、辩论等方式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聆听,从而提高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聆听,综合提高听、说、读、写、思的能力;建立正确的交友观。
三、教学难点: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学会聆听,综合提高听、说、读、写、思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
第二单元解析
人文主题:本单元围绕“亲情”主题编排了《秋天的怀念》《散文诗二首》《散步》《<世说新语>二则》4 篇课文。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加深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继续重视朗读,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的基础上,感受和理解各篇课文表现的亲情,唤醒和丰富自己的亲情体验。同时深化理解,尝试读出亲情之外的情感内涵。从字里行间了解不同文章抒情的不同特点:有的显豁直白,有的深沉含蓄。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 解析
人文主题:学习交友之道,并学习展示自我,让同学愿意与你交朋友。
语文要素:能按照主题要求,搜集恰当资料进行分享。学习与他人合作,策划并组织实施小型班级活动。口头表达准确。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1. ??将全班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成员 4 人左右,并且选定 1 个负责人。
2. ??每个小组围绕“交友”搜集、整理相关诗词、名言、成语、典故等材料,以手抄报或摘抄等形式将搜集的材料筛选、归纳。
第二课时
1. ? ?便于展示的A3纸和马克笔。
2. ?? 写着正反方标志的胸牌。
第一课时话题引入
教师语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步入初中以来你一定认识了不少新同学,你能叫出几位新同学的名字呢?当然还有一些同学可能尚未熟悉。你想认识更多的同学吗?你想和大家成为朋友吗?今天这堂课,我们就围绕“交友之道”开展一次学习活动,为大家提供展示自我、互相了解的机会。
【设计意图】
教师可以让学生比一比谁能说出的新同学名字多,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学习形容朋友关系的成语并讲故事
教师语言:首先,让我们来玩一个连线游戏。一次,小明和小白同学到中国古代文学馆参观学习,在展厅的文化墙上看到了以下 7 个形容朋友关系的词语,请你根据积累帮他们完成下列连线。
课件展示:请你根据积累帮他们完成下列连线。
a. 贫贱之交
b. 金兰之交?
c. 刎颈之交?
d. 忘年之交?
e. 竹马之交?
f. 布衣之交
g. 患难之交
①? 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②??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③? 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④??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⑥? 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⑦??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明确:b、c、a、g、f、d、e
教师语言:同学们能够结合其中一个例子给大家讲一讲历史中能与之对应的故事吗?除此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形容朋友关系的成语,给大家讲讲其中的故事。
预设(课件展示):
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泰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洋洋乎若江河。”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吕氏春秋·本味》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世说新语·德行》
知音之交——伯牙子期(高山流水);刎颈之交——廉颇相如(负荆请罪);胶漆之交——陈重雷义;鸡黍之交——元伯巨卿;舍命之交——角哀伯桃;生死之交——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管鲍之交——管仲叔牙;忘年之交——孔融祢衡。
分享交流交友标准
教师语言: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大家搜集的资料,可以小组间共享资料,说一说这些故事体现了古人怎样的交友之道,再说一说你交友的标准是什么。
课件展示:与小组成员分享你搜集的资料,分析这些故事体现了古人怎样的交友之道。再说一说你交友的标准是什么,至少说出两点。
学生活动:与小组同学分享自己课前准备的资料,然后讨论总结古人的交友之道,然后依次发言,谈自己交友的准则。
教师总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由此可见,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确的交友之道会让我们结交良友,成就一生的辉煌;如果交了不好的朋友,则有可能贻害一生。
【设计意图】
?这个环节主要是通过阅读提高学生的分析表达能力,借助资料帮助学生了解古人交友的观念,也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交友之道。
向朋友展示自我
教师语言:说了这么多,同学们是不是都跃跃欲试想要向周围的同学介绍自己了呢?与朋友交往第一步就是要展示自己,让朋友认识你。下面请同学们拟一份发言提纲,向同学们介绍你自己。
课件展示:提纲内容及提示1. ??确定好自我介绍的内容和顺序(可参见课本 P 35 页提示)。
2. ??想办法用一些新颖的形式“推销”你自己,以给同学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3. ??准备时间 4-5 分钟。
学生活动:1. ??拟写提纲,时间 4-5 分钟。
2. ??自主发言,向同学们介绍自己。
3. ??认真聆听同学发言,然后做一些点评。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学生需要对自己有足够的认识,并且能够条理清晰地拟写发言稿;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新颖的表达可以吸引更多同学注意。当然,学生也必须有聆听的能力,这样才能对别的发言进行点评。教师在总结这一环节时,可以针对以上几点进行点评。
第一课时课后活动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之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和你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呢?课下请同学们基于本次活动,完成以下作业:
1. ? 根据本节课的发言完善自我介绍,写一段不少于 400 字的文字。
2. ? 为自己的小组设计一张征友海报,要求能够展示全组同学的风貌及交友条件。
【设计意图】
?布置本项作业是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写作和创作能力。在海报的绘画上不必要求过高,但是要求学生能够抓住主题,突出每一位同学的特点,同时争取在创作时有自己的想法。
第二课时展示课后活动成果
教师语言:“独学则无友,孤陋则寡闻”,今天我们继续“有朋自远方来”的学习活动。首先请同学们展示昨天的作业。
课件提示:1. ??自我介绍时声音洪亮,语速不快不慢,目光向前,争取脱稿。
???????? ? ? ? ? ? ?2. ??小组展示时可以由一名同学介绍设计理念,准备时间 3-4 分钟。
学生活动:1. ??展示自我介绍。2. ??展示小组海报设计。3. ??适当点评。
【设计意图】
?本环节的目的有以下几点。第一,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第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给展示的同学和小组规定时间,这样可以建立学生的时间观念,同时也防止发言的内容过多或者过少。同时要注意小组合作时成员的分工,争取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分享中。
写网络交友关键词
教师语言:昨天的课堂上我们分析和讨论了很多中国古人交友的故事和名言,随着时代发展,人们交友的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例如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微信、QQ成为新兴的交友工具,利用网络软件交友有利也有弊,下面我们开展一次辩论。
环节 ?:写关键词
要求:提到网络交友你会想到什么?你是否也有网络交友的经历?请你结合你的经历,或者你听说的故事,给网络交友写几个关键词。
学生活动:在事先准备好的纸上写出关键词,张贴在黑板上,寻找高频词。
预设:安全、见光死、耗时、疏远、交流、新鲜、有趣、方便等。
围绕关键词设计辩题
环节:设计辩题
要求:围绕高频词,提出一或两个你最为关心或者感兴趣的问题,写在纸上。
学生活动:设计辩题,写在纸上,张贴在黑板上。
教师预设:
1. ??我们应该使用网络软件交友吗?
2. ??网络软件是否能够帮助我们交到真朋友?
3. ??交友软件是不是让我们疏远了和亲人之间的关系?
教师活动: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选择全班最为关心的话题作为辩题。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看法,自动加入正反两方,佩戴正反方胸牌。
课堂辩论
教师指令:同学们,刚刚我们确定了辩题,并且分成了正反两方。下面我们打乱小组顺序,请每位同学至少和两位不同观点的辩友进行辩论,每次辩论时间控制在 2-3 分钟。
学生活动:寻找身边的辩友,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收集对方的辩论素材。
教师指令:下面,请正方和反方同学分别集合,在接下来的 8 分钟内,你们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 ??选出4位选手代表本方参加随后的辩论赛。2. ??总结本方观点,并作必要的记录。
课件提示:四位辩手的基本职责。一辩开篇立论,陈述本方观点;二辩、三辩提问并回答对方问题;四辩总结陈词。
学生活动:首先选出4位辩手,然后每位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并结合上一轮自由辩论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寻找反击的对策,准备时间 8 分钟。随后进行班级辩论,每位辩手发言的时间在 1 分钟左右。
【设计意图】
辩论是锻炼学生思辨和语言表达能力非常好的方式,学生参与度极高。这一环节既抓住了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又通过辩论这种形式使得他们的思想得以碰撞,可谓一举两得。
课堂收获与评价
教师语言:手机、互联网都是时代的产物,它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的交友方式。通过刚才的辩论你有哪些收获呢?请你用简单的语言总结。
学生活动: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师语言:同学们。老师还想带领大家从另一个角度来总结我们这堂课的收获。昨天和今天的两节课,是我们初中阶段第一次进行综合性学习。你怎么评价自己在这次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呢?请你和小组成员一起完成下列表格,然后做简单的交流。
【设计意图】
首先让学生从感性上谈收获,随后运用量表对自己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进行评价,让学生对自己的课堂表现有更科学和理性的了解。这样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课程中有意地训练自己不同方面的语文能力。
小结
教师小结:同学们,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班里的新同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明确了应该如何交友,同时也尝试通过综合性学习锻炼自己听说读写的能力。希望同学们能够以这节课为契机,学会表达,学会聆听,热爱写作,用正确的交友观,交到更多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