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七下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语文七下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3 15:22: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语文七下第五单元《写作 文从字顺》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描述景物,培养学生厘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2. 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描述景物,培养学生厘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
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学生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四、教学课时: 2 课时
五、教学方法:读写结合法、比较推敲法。
第五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选文体裁多样,既包括散文,如《紫藤萝瀑布》《一颗小桃树》,也有诗歌,如《外国诗二首》《古代诗歌五首》。这些诗文蕴含了丰富的生活哲理,直接或间接地表达着作者的人生思考。学习本单元,要感受课文中蕴含的这里,激发对自然、社会、人生的关注和思考。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借助具体文字,感受语言之美,并进一步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运用比较的阅读方法,感受作品的异同,拓展视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写作——文从字顺 解析
人文主题:在书面表达中做到用词恰当,表意明确,句子连贯,思路清楚,连贯得体,繁简有度,前后照应,结构完整,行文通畅。
语文要素:通过观察、描述景物,培养厘清思路、连贯表达的能力。通过交流、修改文章,培养推敲字句的习惯和能力,提升文从字顺的能力。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七下第五单元作文《文从字顺》之“文从”部分。
【课件】“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文从”要做到:句子连贯 、思路清楚、简繁有度、结构完整、行文通畅。
【设计意图】直接入题,了解本节课学习目的。
学习“文从”技法
教师语言:那么,写景文如何做到“文从”呢?
宋朝名家范仲淹在《对床夜语》中对写景的文字有这样的评论:景无情不发,情无景不生。
我们以课文《一棵小桃树》的结尾段为范例,一起关注作者所写内容之间的关联。
例:“像一只天鹅,羽毛渐渐剥脱,变得赤裸的了,黑枯的了。然而,就在那俯地的刹那,我突然看见那树的顶端,高高的一枝儿上,竟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嫩黄的,嫩红的,在风中摇着,抖着满身的雨水,几次要掉下来了,但却没有掉下去……
……明日一早,你会开吗?你开的是灼灼的吗?香香的吗?我亲爱的,你那花是会开得美的,而且会孕出一个桃儿来的;我还叫你是我的梦的精灵,对吗?”
教师语言:细品这部分内容,我们看见作者先详细描写雨中小桃树飘摇、桃花凋零的困境 。后来聚焦到自己的忽然发现:
树顶还保留着一个欲绽的花苞,从而受到震动鼓舞。然后表达自己对风雨中,这一朵桃花坚持与美丽的感激,最后带着读者一起畅想这一朵桃花绽放并结出果实的未来。读来一气呵成,由描写小桃树、花苞,自然过渡到赞颂小桃树坚强不屈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我们读者能体会作者由景入情的通畅,情景交融的美感。
了解“文从”境界
教师语言:那么写景文中,比情景交融还耐人寻味的“文从”境界是怎样的呢?清朝袁枚在《遣兴》中说:“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大自然的万物都有无穷的真谛,静心观察、全心体会,就能获得自然、人生的理趣。
例:
我们以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为例,“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教师语言:作者先绘景,花的衰与盛的转变,由“花”到“我”,感受心底的宁静与沉思,接着感悟到这样的经历与人生的经历何其相似,作者被紫藤萝此时的繁茂旺盛所吸引,进而受到顽强生命力的鼓舞,领悟到“生命长河”“无止尽”的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
这是由景入情再入理的“文从”的表现。
我们来看宗璞的另外一篇散文《送春》,“走到二月兰的领地时,不见花朵,只剩下绿色连到松墙。好像原有的一大张绚烂的色彩画,现在掀过去了,卷起来了,放在什么地方,以待来年。我知道,春归去了。
在领地边徘徊了一会儿,忽然意识到二月兰的忠心和执着。从春如十三女儿学绣时,它便开花,直到雨孱风愁,春深春老。它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迎春人人欢喜,有谁喜欢送春?忠心的、执着的二月兰没有推托这个任务。”
教师语言:作者先写景,前文描写隆重茂盛、尽情尽性、“不动声色地迎春来、伴春在、送春去”的二月兰,此次出门不见了踪迹,只剩下“绿色直连松墙”,接着抒情从二月兰的“收起”感受春归去。再感悟二月兰开放之持久,是对春日的“忠心和执着”,以及愿意“送春”的责任担当。
我们再来看席慕蓉的《白色山茶花》,“从半圆,到将圆,到满圆。花开的时候,你如果肯仔细地去端详,你就能明白它所说的每一句话。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就极为小心地绝不错一步,满树的花,就没有一朵开错了的。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一次春天。
所以,我每次走过一棵开花的树,都不得不惊讶与屏息于生命的美丽。”
教师语言:作者先仔细描绘山茶花逐渐成长饱满、开遍全树的过程,融入自己深深的喜爱被吸引的情感,最后感悟到山茶花这样的生命对一生一次的春天的慎重和认真,生命的美丽就在于此。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体会、学习“文从”的方法。
第一课时小结
教师语言:同学们,我们要想把写景的文段写好,“文从”是基本的要求,景物写出层次,由浅入深,仔细描绘景物、景中有情、情中显理,最终达到情理交融的美感境界。
第一课时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写作《墙角的风景》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提升自身写作能力。
第二课时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一起探索七下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之“字顺”部分, 思考如何让自己的写景片段做到文字流畅、绘景如画 。“文从字顺”是人们对书面表达的基本要求。“字顺”要做到 :用词恰当、句子连贯、表意明确 、生动传神。
【设计意图】直接入题,了解本节课学习目的。
学习“字顺”的方法
教师语言:咱们同学平时的习作要达到“字顺”的要求,不闹或少闹笑话,自如畅达地让文字流淌于笔端。首先解决“句子连贯”的问题,要消除语病。
1. 句子连贯【课件】
写作时有一个环节容易被忽视,我们总认为作文写完了,这件事情就完成了,其实如果我们写完以后能够自己放声读一读,就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我们边读边注意:累赘的词语要删除、搭配不当的要更换、语序不顺的要调整。鲁迅先生在谈到写作时说:“我做完之后,总要看两遍,自己觉得拗口的,就增删几个字,一定要它读起来顺口”,连大文豪尚且如此,咱们也要这样重视阅读和修改。文从字顺之“字顺”
教师语言:做到没有语病还不够,我们还要讲究用字、用词。
2. 用词恰当,表意明确,生动传神【课件】
先一起来看个小故事。“福楼拜要求莫泊桑具有抓住事物特征的能力。他对莫泊桑说:“你所谈到的任何事物,都只有一个名词来称呼,只有一个动词来标志它的动作,只有一个形容词来形容它。因此,就应该去寻求到迄今还没有找到的这个名词、这个动词和这个形容词,而决不应满足于近似的、决不应利用蒙混,甚至是高明的蒙混的手法,不要利用语言戏法来逃避困难。” 我们写文章也要和莫泊桑一样,在观察时用最富特征的字词准确描绘事物的特点,避免用字用词错误或不够准确,从而不能明确传神。
用词明确传神有哪些方法呢?
(1)要做到语句准确,避免歧义。
有个故事我们一起来看,大家体会一下斯大林为什么要纠正一个词?苏联卫国战争进入 大反攻时,一位将军向斯大林报告说:“敌人撤退了!”斯大林立即纠正道:“不是敌人撤退了,而是敌人在逃跑!”相信聪明的大家已经看出“撤退”与“逃跑”的区别了,是的斯大林把“撤退”换成“逃跑”,准确地说明了本国战胜的战况。
(2)注意词语的情感色彩。
我们以课文《一棵小桃树》的语段为例。“我才恍然记起了是它:它竟从土里长出来了!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第二天才舒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成。我却不大相信,执着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我们一起来注意,小桃树蓄着“我”美好的梦当见它在风雨中挣扎,用了“很委屈”、“弯”、“紧抱”、“瘦瘦的”、“黄黄的”等一系列饱含怜惜的词,而旁人就完全不同了,大家是“笑话”它,奶奶也说它“没出息”,我对小桃树的“怜”与别人对小桃树的“嫌”,传神地展现了小桃树顽强的生命力触动了我,从而让我对小桃树充满感激,对理想和幸福充满希望。
(3)我们用精准的词描摹物状。
大家跟我一起看陈创的《野菊花》。“这枝被折去,更多的芽箭立即射出,迅速占领周围的地面,把墨玉般羽状分裂的叶片扩张开来,铺展如苍鹰翼翮(hé翅膀),拥护着黄花......今年崖头岭上的几株,明年一定发展成簇;今年篱前坎下的数丛,明年一定繁衍成龙,星散的,要汇集;成块的,要连片。然后,在荒滩野坡,在贫瘠却是自由的土地上,左冲右突,向着四面八方扩张,挺进,步步为营,为营步步。不知是山野滋育了她的野性,还是她的野性诱发了山野的野味野情。”同学们一定注意到了标红的词,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抓住了野菊花的枝条生长的形态、蔓延的趋势,传神地向我们展示了野菊花无所畏惧、不断扩张、野性成长的旺盛生命力。
(4)用词能够同中存异。
张晓风《魔季》里这样写道:“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是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我走在绿之上,我走在绿之间,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大家一定关注到了作者写山抓住了一个“绿”字,但山上不同植物作者抓住了它们各自不同的绿,互相之间不可取代,不容模糊、各有神韵。
【设计意图】读写结合,体会、学习“字顺”的方法。
第二课时小结
教师语言:描写景物要做到“字顺”,一定要仔细观察景物的重要特征,用合适、准确、生动的词来展现。写完,自己出声读一遍,修改读起来拗口、含混、不顺畅的部分,让所描绘的景物明确传神、如诗如画。
第二课时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修改《墙角的风景》,达到“字顺”的要求。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落实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