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5《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3 15:3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语八下《5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借助关键性语句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说明的事理。
2.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顺序。
3.改写比读,体会文章典雅的语言。
4.参考地图设计赏花路线,运用物候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借助关键性语句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说明的事理。
2.改写比读,体会文章典雅的语言。
三、教学难点:
1.梳理文章结构,理清段与段、句与句之间的逻辑顺序。
2.运用物候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改写比读法
第二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的四篇课文涵盖物候学、地理学、生态学和古生物学的问题,分别是《大自然的语言》《阿西莫夫短文两篇》《大雁归来》《时间的脚印》。通过学习,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我们也能体会到科学小品朴素优美的语言特点。
语文要素: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事理说明文,学习本单元,激发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敢于质疑问难、自主思考的品格。学习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筛选主要信息,读懂文章阐述的事理。学习分析、推理,初步了解科学探索的方法。
《大自然的语言》解析
人文主题:了解“物候”,学习观察生活中的物候现象。
语文要素:筛选文章的主要信息,理解其中阐述的事理。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第一课时新课导入
教师语言:很多同学初读此文时,最大的疑问是到底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弄清楚这两个概念,是学习本文的大前提。请大家关注文章,找到其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筛选出信息。
学生活动:关注文章,找到其中的关键语句,进行圈点勾画,筛选出信息,进行交流分享。
明确:
1.“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2.“这样看来,花香鸟语,早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3.“这些自然现象,我们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结论:大自然的语言就是指的物候现象。而由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并发展出的一门科学,就是物候学。
【设计意图】?学生最大的疑问是到底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通过解决这一问题导入新课——事理说明文的教学。
梳理文章思路
教师语言:我们将梳理文章思路的工作分为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
学生活动:
(课件展示)
1.宏观:看整体结构,概括课文围绕“物候”都写了哪些内容。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接着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最后介绍说明物候学的意义。
2.中观:品段落结构,选择第三部分也就是六至十段进行分析,重点关注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系。
明确:这四段并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这四个因素对物候的影响程度大小不等,文章是遵循着从主要到次要的逻辑顺序进行说明的。
3.微观:析语句关联,分析第七段,重点关注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明确:第七段共八句话,逻辑关系严谨。第一句提出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是纬度。第二句话用我们熟悉的场景,写了纬度不同的具体表现现象,举出第一个例子解释了第一句话。第三句作者以“值得指出的是”引出“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是有不同的。这“不同”是“因季节的差别”造成的,是特殊的。为了把“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这个意思说明白,作者用四句和第五句来阐述。而且为了说明这种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的显现程度与存在,作者更近一步用第六句一个特殊情况中的特例,即早春和晚春的不同来强调,并用第七句举出了本段的第二个例子来解释第六句话。最后,第八句以人们平时心里所有的的感觉回扣。正因为在季节上南北有差异,所以“物候现象南北差异的日数因季节的差别而不同”。【课件出示加粗字即可】
教师小结:从全文到句句之间,逻辑顺序贯穿始终,表现出作者作为科学家的严谨性。
【设计意图】本文的逻辑极有特色,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的体会这一条,更清晰的梳理文章,分为了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逐层细化,确保学生能够更好的理清思路。
分析第8、9段的逻辑顺序。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运用课上所学进一步体会事理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第一课时课后活动改写和删减原文
教师语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理清了本文的逻辑顺序,其实本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语言的典雅。现在请对第一段最后一句话中的八个字“年年如是,周而复始”进行改写和删减,比较感受本文语言特点。
学生活动:改写和删减原文
明确:通过改写,关注四字词语的运用,简洁生动。同时可以抓住“周”和“是”这两个文言词语来体会其语言的雅致,文气扑面。同时,这些自然现象是具有周期性的,而这个周期是以年为单位循环的。由上述语言的雅致和典范,看出竺可桢先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
【设计意图】抓住第一段最后一句话中的八个字“年年如是,周而复始”,通过改写和删减,让学生关注到语言的典雅,在这里我将典雅两字分别解读为典范和雅致。通过删除,引导学生关注到“年年如是,周而复始”不仅是在总结上文的四季自然现象,更是在说这些自然现象是具有周期性的,而这个周期是以年为单位循环的。同时,在这句中的“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为所写的自然现象的变化给予了严格的地域性限制,让学生体会其语言的典范。
设计赏杏花路线图
教师语言:学习了本文的知识后,我们来迁移运用,看看是否能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生活动一:请你根据图中及本课所学物候学知识,设计赏杏花的路线图。
要求:
1.相似经度地区选择一个地方即可。
2.三月和四月各选三个地方。
3.最好可以观赏到不同开放时期的杏花。
明确:武汉???南京 ??济南 ??烟台 ??太原 ??沈阳
学生活动二:请你根据下图及本课所学物候学知识,说说太原和昆明刺槐盛开时间不同的原因。
?
明确:太原与昆明的纬度不同,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太原在昆明以北,比昆明纬度高,因为越往北气温越低,因此太原的刺槐比昆明的刺槐开得迟,开花盛期不同期。
【设计意图】结合图示,让学生实际运用刚刚学到的物候学知识,进一步体会说明文的实用性。
阅读练习
阅读练习《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
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
佚?名
???????????????????????????????????????????????????????????????????????????????
???????????????????????????????????????????????????????????????????????????????
???????????????????????????????????????????????????????????????????????????????
一、气味语言
一位昆虫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试验:把一头新羽化的天蚕雌蛾,装进一只用纱布缝制的口袋里,然后在桌上放一夜。翌日清晨发现竟有四十多万头同种雄蛾闯进了这间房子,将那头雌蛾团团围住。天蚕雌蛾既无声音语言,又无色彩和运动语言,它是靠什么和雄蛾取得联系的呢?原来,许多昆虫都是靠释放一种有特殊气味的微量物质(即气味语言)进行通信联系的。这种微量物质被称为传信素。目前,人们已查明一百多种昆虫传信素的化学结构,并根据这些气味语言物质的作用进行了分类:借以吸引同种异性个体的性引诱剂,通知同种个体对劲敌采取防御和进攻措施的警戒激素,帮助同类寻找食物或在迁居时指明道路的示踪激素,以及维持群居昆虫间的正常秩序的行为调节剂等。??  
据报道,最近已研制成功一种香味浓郁的“假激素”,蚊子、蛾子和小甲虫等害虫闻到之后,便会大倒胃口,停止吃食和排泄,中断发育周期,并不再繁殖后代了。一旦这些研究成果得到广泛应用,人们对于使用农药的后顾之忧,也就可以彻底解除了。
二、???????????????????   
在我国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螯,在寻求配偶时,雄蟹便高举这只大螯,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蟹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螯,直至雌蟹伴随着一同回穴。像这种小蟹一样,使用动作作为语言的动物也有一些。??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  
蜜蜂的运动语言可算是登峰造极了,它能用独特的舞蹈动作向自己的伙伴报告食物(蜜源)的方向和距离。蜜源的距离不同,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的舞蹈次数也不一样。有人因此提出了一个诱人的设想,派人造的电子蜂打入蜜蜂之中,指挥蜜蜂的活动。这样,不但可以按人的需要收获不同的蜂蜜,还可以帮助植物传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真是一举两得!??  
三、??????????????????  
孔雀是以华艳夺目的羽毛著称于世的。雄孔雀所以常在春末夏初开屏,是因为它没有清甜动听的歌喉,只好凭着一身艳丽的羽毛,尤其是那迷人的尾羽来向它的“对象”炫耀雄姿美态。?  
现在已经知道,善于运用色彩语言的动物不光是鸟类,爬行类、鱼类、两栖类,甚至连蜻蜓、蝴蝶和墨鱼也都能充分利用色彩。观察一下背上长有三根长刺的刺背鱼的体色变化,是十分有趣的。这种鱼体呈青灰色,貌不惊人。在交配前夕,雄鱼各自划分势力范围,同时腹部出现了红色,以警告旁边的雄鱼,赶快回避。当它追求雌鱼时,随即披上了绚丽的婚装—腹部泛红,背呈蓝白,煞是好看。待到鱼卵孵化后,雄鱼便再度恢复婚前的色彩—红色的腹部和青灰色的鱼体,日夜看守着幼鱼。  
四、声音语言
人们发现,每当敌害来到白蚁的巢穴时,整群白蚁常常已逃得无影无踪,只留下空“城”一座。为了揭开这个奥秘,昆虫学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原来,担任哨兵的白蚁能从很远的地方,就发出敌情“报告”,用自己的头叩击洞壁,通知巢中的蚁群立即撤退。?  
在大自然中,用声音作为通信工具的动物是最多的。许多鸟都有着清甜多变的歌喉,它们是出色的歌唱家。据说,全世界的鸟类语言共有两三千种之多,和人类语言的种类不相上下。有些动物学家对鸟类的各种语言进行了研究,并编成了一本《鸟类语言辞典》。这本辞典是很有用处的。举个例说,空中的飞鸟对飞机是个很大的威胁,因为飞鸟虽小,但却能像子弹一样击穿飞机,使飞机坠毁。现在有的机场已设立了鸟语广播台,播送鸟类的惊恐叫声,以便驱散它们,使飞机安全起飞和降落。??  
心有灵犀一点通。有些动物的警报声,不仅本家族的成员十分熟悉,就连其它动物也都心领神会。例如,当猎人走进森林时,喜鹊居高临下,叽叽喳喳地发出了警报,野鹿、野猪和其它飞禽走兽顿时便明白了:此地危险,于是它们不约而同地四处逃窜了。
五、????????????????  
有些动物,如螽斯、蟋蟀、蝗虫和老鼠等,他们不仅有一般的声音语言,还可以用超声波进行通信联系的。螽斯有三种鸣声:“单身汉”螽斯唱的大多是婚曲,其他“单身汉”听到后,会此呼彼应地对唱起来。雌螽斯闻乐赴会,并选中歌声嘹亮者。两只雄螽斯相遇,就高唱“战歌”,面对面地摆好阵势,频频摇动触角,大有一触即发之势。当周围出现危险时,螽斯就高奏“报警曲”,闻者便噤若寒蝉,溜之大吉。?  
海豚的超声语言是颇为复杂的。它们能交流情况,展开讨论,共商大计。1962年,有人曾记录了一群海豚遇到障碍物时的情景:先是一只海豚“挺身而出”,侦察了一番;然后,其它海豚听了侦察报告后,便展开了热烈讨论;半小时后,意见统一了—障碍物中没有危险,不必担忧,于是它们就穿游了过去。?  
现在,人们已听懂了海豚的呼救信号:开始声调很高,而后渐渐下降。当海豚因受伤不能升上水面进行呼吸时,就发出这种尖叫声,召唤近处的伙伴火速前来相救。有人由此得到启发,认为今后人们可以直接用海豚的语言,向海豚发号施令,让它们携带仪器潜入大海深处进行勘察和调查,或完成某些特殊的使命,使之成为人类征服海洋的得力助手。
???????????????????????????????????????????????????????????????????????????????——摘自《奇闻怪事》??
1.请为文章添加合适的小标题。
2.文章分为五部分,但是顺序被打乱了,请你将其调整成正确的顺序,并说明理由。
3.请为文章补写生动的开头和结尾,使其更生动,更完整。
明确:
1.二、运动语言;三、色彩语言;五、超声语言。
2.声音语言 ??超声语言 ??色彩语言 ??运动语言 ??气味语言
理由:先介绍有声语言(声音语言、超声语言),再介绍无声语言(色彩语言,运动语言和气味语言)。两种语言的内部排序也是根据文段内的过渡句来排序的:《超声语言》中的第一句中说到“他们不仅有一般的声音语言,还可以用超声波进行通信联系的”,可见超声语言应排在声音语言之后;《气味语言》中第三句说到“天蚕雌蛾既无声音语言,又无色彩和运动语言,它是靠什么和雄蛾取得联系的呢?”,可见无声语言中先是色彩语言,再是运动语言,气味语言应排在最后。
3.开头:动物也有着自己的语言。它们不光有声音语言,还有许多无声的语言,例如美妙的舞姿、绚丽的色彩和芬芳的气味,甚至连超声波也被用来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
结尾:略
【设计意图】筛选主要信息;抓住关键词,梳理说明文的逻辑顺序;锻炼表达,语言的生动、典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