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八下《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扫清生字词障碍。
2.?根据作者的游览过程,理清文章的脉络。
3.?欣赏本文优美抒情的语言,学习其表达技巧。
4.?在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的同时,体会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理清全文思路,整体把握文章。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景物,抓住重点,有序地描写景物特征。
三、教学难点:在阅读中品味作者丰富而细腻的情感,感受冰塔林的壮美,体会作者热爱西藏的情感。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引导法、质疑探究法
第五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是游记单元,编排了《壶口瀑布》《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登勃朗峰》《一滴水经过丽江》4篇风格、写法各异的游记。它们或表现黄河壶口瀑布的奇景,或记述“游览”冰塔林的经历,或以散文笔法和小说笔法分别写景和记录经过,或以“水”的视角串起丽江的景物、建筑、人文、地理等。通过学习,感受不同景物的美好,感受作者游览过程中的人生感悟。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了解游记的特点,把握游记的基本要素,熟悉游记的写法和多样的风格。感知文章所写的景物的特点,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悟与思考。揣摩品味课文的语言,欣赏、积累精妙的语句,领会游记多样化的语言风格。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解析
人文主题:欣赏作者笔下的各种景物,感受其雄伟、圣洁、瑰奇的特点。
语文要素:把握课文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体会本文把对景物的描写与身体状况、内心体验、邈远思绪融为一体的写法。仔细品味本文看似随意实则精巧的语言。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
1.?查找资料,了解各拉丹冬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想一想,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长江的源头?
2.?朗读课文,感受雪域高原的壮美景色,体会作者细腻而丰富的情感。
3.?搜集作者相关资料。
导入新课
教师语言:同学们,去过雪域高原吗?喜欢那茫茫高原的雄壮吗?我们先来看一组图片,感受一下雪域高原的雄壮美吧(展示图片)这组图片就来自雪域高原的格拉丹东。如果想更多地了解各拉丹东,我们就随着当代女作家走进各拉丹东吧。
(课件出示图片)
【设计意图】用图片引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走进作者与文本
学生活动:
学生交流课下搜集到的资料后,大屏幕展示
1.?走近作者。马丽华,当代女作家,山东济南人,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曾于 1992 年、 2001 年两次获得西藏珠穆朗玛文艺奖, 1997 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2011 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2.?资料链接。各拉丹冬突耸于青海省西南部青藏边境,由一大片南北长达 50 余公里,东西宽约 30 公里,攒聚约 50 余条巨龙般的山岳冰川群所组成,位于东经 91°,北纬 33.5°,海拔 6621 米。各拉丹冬雪山是长江的发源地,也是我国最具特色的冰川雪山之一。同时,各拉丹冬雪山冰川的伸缩变化,非常明显地揭示了当地乃至青藏高原和全球气候的变迁。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了解作者经历和各拉丹冬的自然环境,有助于学生走近作者,走近文本。
提取关键信息
教师语言:?
请同学通读全文,从文中找出关于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思考:
1.?第 1 自然段写到“各拉丹冬有阴阳二坡,西北阴坡尽是冰雪,景色单调,东南阳坡才好看”。你认为“我”游览的是哪里呢?
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组织材料的?找出第一天游览中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
学生活动:
1.?默读课文,圈点勾画时间推移,地点转换的词语。
2.?完成思考题,发言交流。
明确:
1.?“我”游览的是东南阳坡。从第3自然段“在各拉丹冬以东几公里处有牛粪可捡的草坝子上”可知游览的是东南阳坡。
2.?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来组织材料(也是以“我”的游踪为线索组织材料的)。叙述了“我”游览各拉丹冬雪山的所见所感。词语有:草坝子——冰河砾石堆上——走下砾石堆,接近冰山——此地海拔已超过六千米。
【设计意图】熟悉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提取关键信息,来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整体感知感受雪山壮美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画出让你感受到雪山壮美的句子,赏析它的妙处。
学生活动:分组交流,分享阅读感受。
明确: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融雪处裸露出大山黧黑的骨骼,有如刀削一般,棱角与层次毕现,富有雕塑感。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将白雪覆盖下的各拉丹冬雪山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赋予雪山以生命,“变化多端”一词,又写出了这里自然环境严酷,天气恶劣。
(2)频频小震酝酿着某一两次大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得不敢活动,连夜高烧,不思饮食,……活动时只能以极轻极慢动作进行,犹如霹雳舞的“太空步”。
明确: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把身体不适应高山气候比作“地震”,“手背生起冻疮,肩背脖颈疼痛”比作小震,“连夜高烧”比作大震;把“动作的缓慢”比作“太空步”,写出了各拉丹冬雪山海拔高,气候条件的严酷。
(3)我双手合十,面向各拉丹冬威严的雪峰行了跪拜大礼。
明确:“行了跪拜大礼”这一动作描写,传神地写出了“我”的虔诚及对各拉丹冬雪山的崇敬。
(4)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明确:“白色金字塔”,暗示雪山犹如帝王一般,“统领”一词又赋予雪山以帝王的行为,表现了各拉丹冬雪山的高大威严,令人敬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有目的地进行精读。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便于鼓励学生大胆展示、发表独特的阅读体验。通过深层理解文意,感受作者的情感,生生讨论、师生对话中,深刻了思想,丰满了语言,加深了对内容的理解。
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作者在写景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想想象,请标画并品读联想想象的句子。
【设计意图】品味写景,体会作者情感,为下节课做铺垫。
导入新课
教师语言:上节课我们跟着作者一起感受了各拉丹冬雪山的神异壮美,我们也感受到了造物主的伟力,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下这篇文章语言的魅力,以及作者面对如此的美景,内心所生发出的怎样的情感震撼。作者在写景时,自然而然地产生了联想想象,请同学们品读课文,标画联想想象的句子。
理解作者情感
学生活动:
寻读课文,标画联想想象的句子,思考这些联想和想象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
1.?作者在观赏雪山时,产生了哪些联想和想象?
(1)这一派奇美令人眩晕,造物主在这里尽情卖弄着它的无所不能的创造力。
(2)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裂纹,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冰川的前进和后退,冰山的高低消长,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
(3)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
2.?这些联想和想象中分别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
第(1)句,“眩晕”的意思是“感到本身或周围的东西旋转”,这里是被眼前的奇伟的景象所折服。赞美造物主的伟大神奇的创造力,长江源头的各拉丹冬雪山就是大自然的杰作。
第(2)句,由冰山的裂纹和波状皱褶联想到树的年轮,赋予各拉丹冬雪山以生命,赞颂雪山的神奇,历史久远,如同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一般。
第(3)句,“演绎”是“铺陈,发挥”的意思,这里是说坚冰之下的流水,是圣洁的,是长江的生命源头,从这里开启了长江的生命之旅,长江从此开启了孕育生命,造福人类之旅,这流水,也是中华民族的生命之源,中华民族的历史也同长江一样源远流长。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层层深入的提问,既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又给学生提供了独立活动、独立思考的机会,尽力调动了学生与作者的情感达成共鸣。
分析主题思想
教师语言:作者通过游历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有怎样的人生感悟?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问题。
明确:作者随电影摄制组再次来到长江源头各拉丹冬,见到了著名的长江奇观之一——冰塔林,欣赏到晶莹洁白、挺拔、敦实、奇形怪状的冰塔林,表现了作者对高原雪域雄奇壮美景色的热爱之情,感悟到在静止的冰塔林下生命的躁动,在坚冰之上感受到生命的颤动及冰川无限的生命力量。
【设计意图】这篇游记的主旨十分深刻,在前面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提出这一问题,分析文章主题思想。
分析写作手法
教师语言:回顾课文,分析本文的写作手法。
学生活动:自主思考,回答问题。
明确:
1.?由远及近,移步换景,展现冰塔林的雄奇与壮美。
各拉丹东山脚——富有雕塑感。
冰河——鲜有人迹的冰雪世界。
冰塔林——神奇、壮美(“坚冰丛莽”“巨大的冰谷”“冰雪劲旅”“冰的庄园冰的院落”“琼瑶仙境”)。
2.?边叙边悟,思考人生。
由静止的冰塔林这一罕见的自然奇观中,看出了宁静中生命的躁动,面对美丽璀璨的冰川,感受到生命的颤动,因而赋予看似死寂的冰川以生命无限生长的力量。作者由这奇美的景致引发对人生和生命的感悟,写法值得借鉴。
【设计意图】通过总结写作手法,对全文作收束。同时,有助于开拓视野,感受游记的别样风格。
课后活动
课后活动:就自己印象最深的一次旅行,写一篇游记。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学写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