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版(2015)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6.神奇的画笔--多层嵌套循环结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大连版(2015)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 6.神奇的画笔--多层嵌套循环结构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大连理工版
科目 信息技术(信息科技)
更新时间 2020-12-03 13:37: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神奇的画笔
——多层嵌套循环结构
一、概述
《多层嵌套循环结构》是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七年级下教材第一单元第六课,需1课时。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
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主要介绍运用多层嵌套循环结构绘图的方法。通过程序设计的方式,运用循环嵌套和变量来实现绘画图形的炫酷,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本节课内容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
1、学会更改画笔颜色的方法
2.学会通过滑杆输入变量的数值
3、掌握用多层嵌套循环结构绘图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能力、探究问题的兴趣与能力。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探究,并在教师适当地引导讲解下,学生能够掌握循环语句的使用方法。
3、通过在Scratch中,引导学生尝试解决同一问题的多种方法中,哪种脚本编写得更精练,哪种脚本呈现得效果更好,哪种程序运行的方式更便捷,来培养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欣赏评价自己和他人的scratch作品,加深对scratch的理解,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思维。
教学重点:借助流程图理解运用多层嵌套循环结构绘制M个N边形的原理和方法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多层嵌套循环结构进行创作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是scratch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在经过了前几节课的学习之后,学生们已经对scratch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能熟练操作Scratch软件,已经学会了基本Scratch文件操作。可以通过引导学生探索循环语句简化程序设计,进而发现画正多边形图形的规律,达到能力提升、开拓思维的目的。拓展层次性的微课运用,极大地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这样个性化的课堂,让学生在Scratch中学习不再是机械地、同一进度地模仿操作,而是全面调动了自主能动性,充分挖掘潜力,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本节课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任务驱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自主性。通过对比建立起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知识的连贯性。同时我尝试以“微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组织学生进行教学活动,指引学生,给予正确的方向,让学生自己去创造和实践。Scratch编程时,教师的角色不再是引领学生按部就班地编写程序,而是对学生遇到的问题做适当的提示和指引,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在实践中,学生们可以做他们感兴趣的程序,可以将被动地学变为主动地学,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创作欲望,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智慧,让学生在创作中获取灵感,体验到创作的快乐,在创作中获得成功。
采取合理的激励机制,小组组内合作、组间竞争贯穿始终。通过对学生的这种激励,在Scratch学习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力争创造性地做出优秀的作品。当其他学生看到好的创意时,会为此而鼓掌,也会从中汲取经验,创造性地完成自己的个性作品。
本课采取多种先进手段,用班级优化大师实时记录小组竞赛成绩、用IPAD随时拍照传到黑板上给学生展示、用白板让学习记录讲解、用广播教学软件展示欣赏学生作品,便于交流评价。
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
硬件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1人1机)
软件环境:广播教学软件、Scratch软件、网络学习环境、微课、班级优化大师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内  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入 首先请同学们欣赏几幅图片,它们漂不漂亮?你们想不想也能做出来呢?上一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绘制正多边形和正奇数角星形的方法,了理解了循环结构在Scratch中的运用。有了这个基础,本课再学习一些知识,你就能轻松做到,看看谁做出的图片更精彩,那让我们马上开始吧!
引导学生欣赏图形
演示、设疑

观看
思考
回答
复 习

知 绘制正方形
流程图
脚本
绘制正多边形,外角度数=360/边数
三、N角星,当N为奇数时,外角度数=180-180/N
布置任务
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知识,为新知学习做铺垫
纠错 
回忆
倾听
思考
回答

小试牛刀,
自主探究 任务一:绘制6个正六边形的组合
寻找规律
绘制一个正六边形
绘制6个正六边形
步骤1、2
教师演示正确的程序脚本:
图6.5
展示图形
讲解任务筹划的方法
讲解
演示
展示一名学生脚本
引导学生自己完成
观察
分析
理解
学生独立完成
操作
任务二、绘制12个正十二边形的组合
用这种方法,我们可以继续增加正多边形的个数以及旋转图形的个数,让整个图形更为复杂、精美,也可以通过改变颜色,使图形的边线颜色也发生变化,绘制更为奇妙的图形。
画笔颜色变化的方法:在Scratch中,不同的画笔颜色的数值不同,通过        ,可以控制渐变的程度,使图形更为奇妙精美。
练一练
先引导学生自己制作正十二边形
讲解
引导 
请两名学生展示
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分析图片的构成。
在六边形的基础上修改脚本
继续修改
思考、完成
任务三、绘制M个N形的组合
如果希望边长和图形颜色变化由我们自由调整,可以新建关于“边长”“颜色变化”等的变量来实现。这样,不需要修改脚本就可以直接控制绘图的过程了。
大屏幕展示6个正六边形组合和12个正十二边形组合的脚本,比较两个脚本的差别,引出变量的使用
步骤1、2
教师演示正确的程序脚本:

引导学生由对比完成绘制M个N形的组合的转换
答疑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按老师说的方法自主探索,如有困难,可以借助微课学习
小组间也可以互相帮助
学生观察分析两个脚本的差异,自主探究M个N边形的脚本
智慧点拨,创新发现 任务四、利用滑杆形式修改变量
现在程序已经可以满足我们的设计要求了。不过,现在四个变量显示的形式都是“一般读出器”,每次修改变量仍然比较麻烦。我们还可以进一步修改变量的更改方式,利用滑杆来改变变量数值。
步骤1、2、3
问:加变量后,在演示模示中移动滑杆,结果不变怎么处理?
学以致用:请你用多层嵌套循环结构的方法,绘制出M个N角星的组合图形。

进一步引导,层层深入
讲解
答疑
设疑
引导
答疑
倾听
思考
借助微课
思考
操作
自主探究
小组合作
讲解
演示
神来之笔,个性创作 三、创作多层嵌套循环结构图形
要求:
运用多层嵌套循环结构绘图的方法进行自主创作,看谁绘制出的图片更精彩!

布置任务
提出要求
巡视、指导、答疑,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检查学生的学习及完成情况
给学生以展示自我的空间,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看谁做得既快又好。
学生探索完成任务
小组成员间互相配合
制作作品
交流评价 四、评价
要求:
1、学生保存作品。
2、学生的作品展示、点评。
以竞赛的方式开展
标准:
1、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2、图片精美
3、小组内互相帮助、合作好
展示学生作品
一起与学生欣赏作品并给出评价
选出最好的两个作品给小组加分
选出最好的一个大家共同去模仿,给最先完成的两组加分
按照要求保存作品
赏析
验证
操作
探索
总结提升 五、总结
本课我们在掌握循环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多层循环的功能和用法,并且利用以前学习的有关变量知识修改了程序,使程序可以绘制多种奇妙精美的图形。在使用它的时候,应当注意防止死循环结构的出现。
引导学生完成
补充完善

谈学习收获
知识扩展 六、观察下面的图形,你能做出类似的来吗?

设疑
思考
探究
七、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注重引导,设计的任务环环相扣,难度逐渐加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突破障碍,获得了一个个成功的喜悦,兴趣高涨,从而乐于探寻。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
教师在学生制作时,不断地巡视、指导。比如在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给予技术指导,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引导其制作个性化作品。
从作品中看出,绝大部分学生均已掌握所学知识,他们兴趣深厚,创作欲望强。创作中学生学会了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Scratch自主设计的过程中,学生们非常愿意动手去实践,学习的热情也很高。他们可以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程序的编写呈现出来,最终通过自己的实践和努力,体验到成功的快乐。Scratch趣味编程可以让课堂更加活跃,让学生的创新思维得以施展,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