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九下《3 短诗五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语文九下《3 短诗五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3 15:30:40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部编语文九下《3 短诗五首》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结合诗歌背景,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2.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3.对比阅读这几首诗,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二、教学重点:
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歌的主旨,体会诗歌情思、哲理。
三、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和画面感。
四、教学课时:2课时
五、教学方法:朗读法、赏析法、讨论法
第一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与九上一单元一样,都属于诗歌单元。编排有4首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梅岭三章》 《海燕》。通过学习,继续培养学生阅读诗歌的能力,在反复诵读中,感受诗人充沛的情感,和理性的光芒。
语文要素:学习本单元,关注诗歌的文体特征,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把握诗歌中的意象,对其内涵和艺术表现力进行赏析。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
《短诗五首》解析
人文主题:朗诵诗歌,揣摩诗中的情感,理解诗中蕴含的哲理。
语文要素:朗读诗作,体会凝练而含蓄的语言美。把握诗歌中的意象。感受诗歌的不同艺术风格,体会不同的诗味。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导入新课
教师语言:自1917年2月《新青年》刊登胡适的八首白话诗之后,白话诗迅速引起轰动,优秀的白话诗作不断涌出,本课选录的五首真是其中的佳作。让我们一起去感受早期白话诗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引入本课教学。
了解诗人和作品
教师语言:1917年,正是近代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混乱的年代,却也是思想和文化最迸发的时代。也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新诗诞生了。新诗之“新”首先在于其精神和灵魂的新,即思想的现代性。追求“科学”与“民主”, 人的个体的觉醒,思想解放、个性独立遂成为这一时代的普遍追求。
“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的沈尹默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
戴望舒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1912年生的现代诗人芦荻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等,亦有诗歌理论、鉴赏文章和著作行世。
学生活动:了解作家,积累常识。
读诗歌,谈感受
教师语言:我国传统诗歌中,是没有“我”(指独立存在的意识)的(除了屈原),只有在新诗中,“我”才大量出现。《月夜》不仅是新诗诞生的一个标志,也是真正的新文学诞生的标志。朗读《月夜》《萧红墓碑口占》《断章》《风雨吟》感受诗歌中我这一形象。
学生活动:朗读诗歌,借用句式表达阅读感受。
读《?????????》,我读出了一个?????????????????????????的“我”。
预设:读《月夜》,我读出了一个自强自立的“我”。
……
读《萧红墓碑口占》,我读出了一个内心伤感的“我”。
……
读《风雨吟》,我读出了一个无畏困难的“我”。
……
【设计意图】了解并积累相关文学常识,初步感受诗歌中“我”的形象。
深入理解诗歌
教师语言:对于每首诗中的“我”每个人可能有每个人不同的理解,其实诗歌的魅力也就在于此,但是每一种理解都恰切吗?下面我们分小组讨论交流,加深我们对诗歌的理解。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交流
1. 抓住《月夜》中霜风、月光、树、我等意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月夜》展现的月夜图景。
2. 《萧红墓碑口占》描述了一件什么事?
3. 结合《风雨吟》一诗中“卷”“奔”“海”“舟”“舵手”等等,想象出画面并做描绘。
预设:1. 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2. 写诗人长途跋涉走了六小时去萧红墓前祭奠她的事情。?
3. “风”“雨”从大地“卷来”“奔来”,气势十足,风雨中的大地看起来像是波涛起伏的海面,大地上的“房舍”,就像海面上飘摇不定的舟船;“我”面对“大地的海”,忧思满怀,就像一个缺乏出海经验的年轻舵手,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
【设计意图】把握诗歌内容,感受诗歌的画面感。
把握诗人情感
教师语言:阅读新诗,我们可以联系诗人的生平和创作背景,去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人的情感。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1. 《月夜》“并排立着”的状态说明什么?体现了怎样的精神?
2. 结合背景资料说说《萧红墓碑口占》中诗人怀着怎样的情感去萧红的墓前祭奠的?你是从诗中哪些语句能找到印证?
(课件出示背景资料):
太平洋战争爆发之际,萧红因病死在极度混乱中的香港。这对当时同样在香港坚持抗日的友人戴望舒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刺激,可是当时要埋葬萧红谈何容易,戴望舒“他们多方设法,托日本《朝日新闻》的一位记者,弄到一张证明,几个朋友,搞到一辆板车,自己拉着,走了六、七个小时,将萧红的遗体拉到了浅水湾理葬并且只插了一块写有‘萧红之墓’ 的木签。”萧红生前是那样坎坷不幸,而身后又偏偏是那样寂寞、凄楚。
死者是如此,活者也是如此。戴望舒曾因宣传抗日而被日本宪兵投入监狱,受尽了折磨。出狱以后,原先在香港宣传抗日的大批作家和文化人经过党组织的帮助,早已纷纷离港潜返内地,戴望舒孤身一人,只好苦苦地、寂寞地等待、等待……过了很多年,诗人才得以前来凭吊萧红。
3. 《风雨吟》中有哪些常见的意象?象征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什么样的时代风貌?“我”在这首诗中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明确:1. 《月夜》中“并排立着”的状态说明“思想的并立”,体现了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2. 诗人是怀着痛苦、寂寞、痛惜等情感去萧红的墓前祭奠的。
(1)从“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中体会到诗人“寂寞的心情”。“六小时”强调时间之长,“长途”强调距离之远, “寂寞” 既是诗人其时其地的实际感受,又是诗人长期以来心境的真实写照。作者跋山涉水凭吊萧红墓,可见诗人对已故者友谊的深厚和诚挚。
(2)从“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一句可以感受到“痛惜”之情。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3)“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3. 《风雨吟》中有风、雨、大地等常见的意象。它们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遭遇。这里遭受“风雨”侵袭的“大地”指的是当时风雨如晦的中国局势。“我”作为一个有志向的敢于像舵手一样乘风破浪的有为青年,面对苦难中的祖国,产生了强烈责任感、使命感与对中国社会前途、对民族命运的深深的担忧。
【设计意图】结合写作背景,分析语言,提炼象征意义,理解作者情感。
课堂活动
《月夜》中“顶高的树”,《萧红墓碑口占》中的“红山茶”,《风雨吟》中的“海”和“舟”,在诗歌氛围的营造上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传达了怎样的诗意?任选一个简要分析。
明确:1. 《月夜》中“顶高的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用“顶高的”来修饰“树”,与“我”的形象形成了对照:一大一小,一高一低,一强一弱。但这种反差或者说不对等,“我”没有“靠”(倚靠、依仗)着,而是“并排”地“立”着。对于并排而立的“我”与“树”的关系:一是对立的双方,那么可能与阶级、贫富、权势有关了;二是非对立的两者。总之,“我”是以一种平等的独立的、意志的精神的姿态存在着。
2. 当时的时局紧迫,萧红的墓处于军事禁区,山茶花,《萧红墓碑口占》中更是一种希望强烈的象征。同时“红山茶”也是一种隐喻,表达了对萧红由衷的赞美、欣赏与缅怀,红山茶之花性花品,所蕴含的意义正是萧红一生品性风采的写照一凌寒高洁、冷艳不群、坚忍不屈、执着奔放。采摘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戴望舒这样一位情深意笃的诗人心目中对亡友最好的缅怀与祭奠,放置一束鲜艳的红山茶,这是对萧红这样一位生前爱花写花的诗人最好的告慰与祭奠。
3. “郊原如海,房舍如舟”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把“郊原”比喻成“海”,把“房舍”比喻成“舟”,不仅写出了无边无际、没有尽头、汹涌澎湃的茫茫大地中“房舍”的渺小,更写出了“房舍”在风雨中的飘摇不定,象征着中国局势的动荡不安,表现了一幅气势磅礴,意境雄浑的壮阔图景。一望无际的平原如汹涌澎湃的大海,正酝酿着更激烈的风暴,一个个分散的基层单位――房舍,被汹涌波浪所激,如一叶叶扁舟,摇晃不定,前景难测,凶险无比。大与小的强烈反差,给人造成极为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品味诗歌语言,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积累文学常识
1. 诗人简介: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建国前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和《鱼目集》,另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园集》。解放后出版诗集《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
智利著名诗人聂鲁达。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自此登上智利诗坛。聂鲁达的一生有两个主题,一个是政治,另一个是爱情。
2. 诗作趣闻:《断章》这首诗选自《鱼目集》,写于1935年10月。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独立成篇,故名《断章》。”不料这首诗竟成了诗人流传最广、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诗,成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文字简短、然而意蕴丰富而又朦胧的著名短诗,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学生活动:阅读,了解作家及作品。
【设计意图】了解并积累相关文学常识。
读诗歌,究问题
教师语言:朗读《断章》和《统一》小组合作探究下列问题。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1. 《断章》一诗中“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别人”“梦”。这八个意象组合成的四个之间又有什么联系呢?你从这四副交织的画面中悟出了怎样的哲理?
2. 《统一》这首诗又是如何体现“万物互联”这一思想的?
明确:1. (1)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桥上”“楼上”这两个地点,表面看来似乎互不相关,却因为“看风景”这个动作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十分耐人寻味。
(2)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别人的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互关联、互相依存的,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有可能产生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2. 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朵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它们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与“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是作者在此用“是”字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了“统一”的思想。
读古诗,说新诗
教师语言:与我们所熟悉的古诗进行对比阅读,结合这五首短诗,举例说说新诗的“新”体现在哪些方面。
学生活动:完成表格,将古诗与新诗对比,指出新诗的“新”处。
?
【设计意图】对比阅读这几首诗,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共同特点。
课后活动
教师语言:起始于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新诗有许多流派。阅读了解早期新诗主要流派,摘录10首自己喜欢的新诗与本课所学5首一起集结成一本属于自己的新诗集,并给自己的新诗集起一个名字。
早期新诗主要流派:
湖畔派——因该流派诗人多聚集在西子湖畔而得名,是中国新诗最早的一个流派。爱情,是湖畔派吟唱的主要内容。代表诗人是冯雪峰、汪静之、应修人、潘漠华等。代表作品:冯雪峰《伊在》《卖花少女》,汪静之《蕙的风》《我是死寂的海水》,应修人《含苞》,潘漠华《离家》等。
新月派——提倡为艺术而艺术的唯美写作。代表诗人是徐志摩、方令儒、朱湘、陈梦家、闻一多、林徽因等。代表作品:徐志摩《沙扬娜拉》《再别康桥》,闻一多《死水》《静夜》,朱湘《采莲曲》等。
象征派——早期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更具有独立的象征主义特征。代表诗人是李金发、王独清、穆木天、冯乃超、胡也频、蓬子等。代表作品:王独清《但丁墓旁》,李金发《弃妇》《我背负了……》《里昂的车中》,胡也频《旷野》,穆木天《落花》《烟雨中》等。
现代派——这一流派的诗歌成就较大,对后世的影响也比较深远。他们坚持“纯诗”的概念,主张借鉴西方现代艺术手法,重视诗的思维、情绪,但并不注重诗的音乐性和外在的格律形式。代表诗人有卞之琳、戴望舒、何其芳、废名、徐迟、林庚、金克木、玲君、施蛰存、路易士等。代表作品:卞之琳《断章》,戴望舒《雨巷》《我用残损的手掌》,何其芳《预言》《花环》,废名《十二月十九夜》等。
七月派——这一流派的诗人大多经历过人生的重大起落沉浮,深陷政治冤狱几十年,新时期得以“鲜花重放”,是跨越了三个时代的诗歌流派。代表诗人有牛汉、艾青、罗洛、曾卓、绿原、鲁藜、彭燕郊、邹荻帆、胡风等。代表作品:牛汉《我的家》《半棵树》《华南虎》,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礁石》,邹荻帆《花与果实》《走向北方》,曾《栏杆与火》《悬崖边的树》,胡风《为祖国而歌》,绿原《惊蛰》,鲁藜《泥土》,彭燕郊《冬日》等。
九叶派——顾名思义由九位诗人组成。他们努力融合中国古典诗歌和西方现代诗歌的语言风格,追求诗歌的现实性、象征性和哲理性,注重诗人内心独特的感受。代表诗人有辛笛、陈敬容、郑敏、杜运燮、唐祈、穆旦、袁可嘉等。代表作品:陈敬容《珠和觅珠人》,穆旦《赞美》《森林之魅》等。
现实浪漫派——这个命名有些牵强,也许源出于毛老人“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写作原则吧。从建国后到七十年代末期,遵循的是一条专制文学道路,即所谓的遵命文学或革命文学,文学主体地位退位给了政治或集团利益。在近三十年的历史跨度里,诗歌的调式惊人的统一。代表诗人有郭小川、闻捷、贺敬之、张志民、田间、李瑛、李季、严辰等。代表作品:郭小川《甘蔗林,青纱帐》,贺敬之《桂林山水歌》,李瑛《酒肆》《鲁迅》,闻捷《苹果树下》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等。
此外,民主革命时期诗歌流派或诗群还有早期写实派(冯至、冰心、刘半农、胡适等)、早期浪漫派(郭沫若、田汉等)、中国诗歌会(芦荻、王亚平、蒲风等)、晋察冀诗派(田间、陈辉等)等,这些流派影响不是很大,或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诗学主张。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对新诗的体验,深入了解早期白话新诗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