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语文九下《16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语文九下《16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3 15:4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部编语文九下《16 驱遣我们的想象》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阅读课文,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2.
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
3.
培养学生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
1.
阅读课文,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2.
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
三、教学难点:
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
四、教学课时:
1
课时
五、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第四单元单元整体架构
人文主题:本单元的主题是读书与鉴赏,选取了《短文两篇》《山水画的意境》《无言之美》《驱遣我们的想象》这4篇文章进行编排。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警句迭出。通过学习,从读书求知、艺术鉴赏方面,感受作家对精神生活层面的思考,为丰富精神生活打下基础。
语文要素:阅读浅显的文艺论文,把握核心概念间的关系,理解作者的观点。梳理文章的论述思路,学习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提升思维品质。发现疑难问题,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拓展阅读相关资料,有自己的见解。
《驱遣我们的想象》解析
人文主题:领会作者鉴赏文学作品的思想方法,用于自己的鉴赏实践。培养爱阅读的良好习惯,体验阅读的快乐。
语文要素:阅读课文,把握核心概念,梳理概念间的关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过程
单元整体架构
参见上方。
课前预习
预习《驱遣我们的想象》全文,借助工具书梳理字音和词义。
导入新课
教师语言:同学们,你还记得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要求吗?——“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想象文中描绘的情景,领略景物之美……”那个单元的课文,像《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都描绘了优美的景物,唯有借助想象我们才能领略景物的美,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驱遣我们的想象》,核心问题也是想象,文章会论述什么呢?跟我们之前的学习是否有关联呢?请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阅读提示自主学习这篇课文。
梳理字词
教师语言:首先让我们来检查一下大家预习的情况。
课件展示:
1.
订正字音。
歌谣(yáo)     
桥堍(tù)
契合(qì)
驱遣(qiǎn)
怅然(chàng)
海啸(xiào)
萌生(méng)
苟安(gǒu)
拘泥(jū
nì)

zǎi
千载难逢
zài
怨声载道
2.
词语释义。
桥堍:桥两头地的地方。
契合:符合。
刻板:呆板没有变化。
苟安:只顾眼前,暂且偷安。
3.
词语辨析。
“拘泥”和“顽固”两个词都有“不知变通”的意思。“拘泥”指固执,不知变通。“顽固”指思想愚昧保守,不接受新事物或立场反动,不愿意改变,含贬义。
学生活动:根据课件提示,读准字音,解释词义。
梳理课文
教师语言:下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注意圈划以下内容,随后试着给全文分层。
课件展示:朗读课文,给全文分层。
提示:注意圈划以下内容

核心概念;②
主要观点;③
所用事例;④
得出结论。
学生活动:朗读或默读课文,随文批注,随后全班交流。
教师明确:第一部分(
1
-
4
段),展开主体论述前的知识铺垫,提出“文艺是文字的集合体”。
第二部分(
5
-
13
段)提出“文字是一道桥梁”,并分别从作者和读者两个角度论述观点。
第三部分(第
14
段)得出结论: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获得美感。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继续引导学生实践文艺论文的阅读方法,即通过关注核心的概念、主要的观点、所用的事例、得出的结论等理解文章内容,梳理文章结构。
探究问题
教师语言:大家已经大致把握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掌握的文章的结构。下面让我们探讨几个问题。
课件展示:
1.
作者要论述的是如何鉴赏文艺作品,为什么却在开篇大论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
2.
如何理解“文字是一道桥梁”?
3.
作者是如何利用王维的《使至塞上》和高尔基的《海燕》来证明自己观点的?
学生活动:在文中圈点勾画,形成自己的答案。随后全班交流。
教师明确(课件展示):
问题
1
:要论述如何鉴赏文艺作品,首先要认识到文艺作品的本质,即什么是文艺作品。以文字为载体,作者想要传达的所见所感,读者想要接触的作者的所见所感,就是文艺作品的本质。因此,论作者、读者以及文字之间的联系是为了明确文艺作品的本质,这是表达中心观点的前提。问题
2
:这一说法形象生动地将文字比作桥梁。这座“桥梁”一头连着作者,一头连着读者,读者想要了解作者的意图,就必须通过文字这座桥梁,才能到达目的。
问题
3
:王维《使至塞上》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述了四种意象,传出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诗人用一个“直”字写出了沙漠里渺无人烟的意境;一个“圆”字,把落日的浑圆柔和描写得惟妙惟肖。读者通过这些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壮美的山河图。
  高尔基的散文诗《海燕》通过语言文字,将无惧无畏的海燕形象在读者面前展现得淋漓尽致,而读者通过这些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文字,仿佛自己置身其中,激发了读者的情感共鸣。文字是一道桥梁。通过了这一道桥梁,读者与作者实现了会面。
  两个例子证明了“文字是一道桥梁”,既然作者是通过想象来安排文字的,我们也要驱遣想象去鉴赏文字。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设置的三个问题,分别引导学生理解了主要概念之间的关系,理解文中核心概念的含义,同时关注作者所作的示范,看看作者是如何引导我们驱遣想象去欣赏作品的,为下一环节“学以致用”做出了铺垫。
欣赏文学作品
教师语言: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明白了欣赏文艺作品不仅要理解文字的表层含义,更要驱遣想象,透过文字进入到作品的意境中,体验阅读的愉快。下面就让我们用这种方法,试着欣赏其他文艺作品吧。
课件展示:
1.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朱自清《背影》
2.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学生活动:任选其中一个,进行分析。随后小组交流,全班展示。
教师明确:
1.
在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中,“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往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颔,显出努力的样子”,这句描述父亲攀爬月台的文字,能因我们的想象力变得更生动。他的身体微微发胖,两手向上攀爬时一定费了不少劲,甚至青筋凸起;因为胖,我们可以想象腿并不是缩了一次,而是挣扎着缩了好几次;更是因为胖,身子微微倾斜,这形象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父亲的形象就更加真切起来,打动了读者的心灵。
2.
这首元曲在脑海中我们可以形成一幅画面:
太阳缓缓落下,红色的光晕染红了周围一片片云朵,一棵干枯的藤蔓缠绕着的老树上,不时飘下来几片叶子,乌鸦已经飞回了老巢。不远处小桥下面的流水潺潺作响,清澈见底,几户人家的烟囱里冒出了缕缕炊烟。在崎岖不平的古道上,一个形容枯槁的诗人正牵着一匹同样骨瘦如柴的老马,西风卷起落叶,诗人不由裹紧衣襟。远处夕阳垂下,将这一人一马的影子拉得更长,诗人浑浊的眼中闪着泪光,那是思乡的泪吗?
教师语言:同学们的想象都很丰富,在大家的想象中,两段文字也显得更加真实,情绪更加饱满。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一下,如何驱遣我们的想象,欣赏文艺作品。
课件展示:总结驱遣我们的想象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
学生活动:根据上一环节的内容,小组合作进行总结。
教师总结: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驱遣自己的想象去寻味语言文字背后的美感:一种是调动自己形象思维将景物想象成为一幅画;另一种则是调动自己的情感经验,实现情感的共
鸣。
课件展示:如何驱遣自己的想象去寻味语言文字背后的美感:一种是调动自己形象思维将景物想象成为一幅画;另一种则是调动自己的情感经验,实现情感的共鸣。
教师小结:文学作品的意蕴绵长,如果单从文字表面理解,很难得其精髓。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调动想象力,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中都能够驱遣自己的想象,从而获得更多美的体验。
【设计意图】本文既是训练学生阅读文艺论文的范本,同时也教授了学生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九年级学生应该具有迁移能力,具有发散思维,应该能够把课堂所学在平时的阅读中迁移运用。这一环节训练学生欣赏文艺作品,并引导学生总结方法,授之以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