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20
地球的近邻——月球
遥望月球
你听到过哪些关于月球的传说?学到过哪些关于月球的诗词?
地球的近邻——月球
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课本和自己收集的资料,说说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又有哪些重大的事件?
肉眼观察
161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伽俐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
走近月球
无人月球探测飞行器
1959年至
1976
年,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向月球发射了80多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45个取得成功。
底图:登月小艇登陆月球
1959年9月,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走近月球
1969年7月20日,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美国宇航员奥尔德林站在
插在月球表面的美国国旗旁留影。
个人的一小步,
人类的一大步。
走近月球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
中国为登月走出了第一步。
走近月球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的“嫦娥工程”。工程共分“绕”、“落”、“回”三个阶段。这标志着中国为探索月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7年10月24日“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2010年10月1日,嫦娥二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2013年12月2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发射,于12月14日成功着陆(我国第一个月球软着陆无人探测器)
嫦娥四号探测器是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备份,继续对月球展开探测。预计2018年发射。
合作学习:
1、小组内将课前收集的月球资料进行交流、整理。(要求:小组成员轮流发言,发言者要说明信息的来源;有冲突的地方要记下来,然后分类整理。)
2、各组派代表,在班上汇报本组收集到的信息。
月球基本数据: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38.4万千米,直径3476千米,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千米,质量为7350亿吨。
月球的运动
月球在绕地球运动的过程中,还要跟着地球一起绕太阳运动。这就是说,月球绕地球运动一周后,再回到的空间位置已不是原出发点了。由此可见,月球在运动过程中还要参与多种系统的运动。月球的运动和其他天体一样,月球也处于永恒的运动之中。
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月海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是无一滴水的“海”;环形山为数众多,直径超过1千米的就有33000多个。
制作我的“月球卡”
作业:
请大家课后继续收集月球的有关资料,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月球卡”,我们下节课进行评比。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