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江西赣州高三上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江西赣州高三上数学第二次月考试卷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05 19:00: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江西赣州高三上数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
1. 已知集合A={x|y=lg(3?2x)},B={x|x2≤4},则A∪B=(? ? ? ? )




A.{x|?2≤x<32} B.{x|x<2} C.{x|?2?
2. 设a→,b→是非零向量,则“存在实数λ,使得a→=λb→”是“|a→+b→|=|a→|+|b→|”的(? ? ? ?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分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
3. 已知a=ln23,b=2log223,c=(45)?0.2,则(? ? ? ? )




A.a?
4. 将5封不同的信全部投入4个邮筒,每个邮筒至少投一封,不同的投法共有(??????? )




A.120种 B.356种 C.264种 D.240种
?
5. 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a3a6=e2,则lna1+lna2+?+lna8=(? ? ? ? )




A.8 B.10 C.12 D.14
?
6. 已知函数f(x)=cos(2ωx+φ)(ω>0,?|φ|<π2)的最小正周期为π,将其图象向右平移π6个单位后得函数g(x)=cos2x的图象,则函数f(x)的图象(? ? ? ? )


A.关于直线x=2π3对称 B.关于直线x=π6对称
C.关于点(?2π3,0)对称 D.关于点(?5π12,?0)对称
?
7. 若奇函数fxx∈R满足fx+2=?fx,当x∈?2,0时,fx=x2+ln?x,则f2021=(? ? ? ? )




A.?1 B.0 C.1 D.2
?
8.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若c?acosB=(2a?b)cosA,则△ABC为(? ? ? ? )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
9. 曲线y=2sinx0≤x≤π与直线y=1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 ? )




A.23?4π3 B.23?2π3 C.23+4π3 D.23+2π3
?
10. 关于函数fx=|x?1|?ln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x)在1e,+∞单调递增 B.f(x)有极小值为0,无极大值
C.fx的值域为?1,+∞ D.y=fx的图象关于直线x=1对称
?
11. 在ABC中,|CA|=1,|CB|=2,∠ACB=23π,点M满足CM→=CB→+2CA→,则MA→?MB→=(? ? ? ? )




A.0 B.2 C.23 D.4
?
12. 已知函数fx=lnxx,gx=xe?x.若存在x1∈0,+∞,x2∈R,使得fx1=gx2<0成立,则x1x2的最小值为(? ? ? ? )




A.?1 B.?2e C.?2e2 D.?1e
二、填空题
?
13. 曲线C:y=xlnx在点Me,e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
14. 已知向量a→=1,2,b→=2,?2,c→=1,λ,若c→⊥2a→+b→,则λ=________.
?
15. 若x∈0,π2,sinx+π6=35,则sin2x+π12=________.
?
16. 在平面四边形ABCD中,连接对角线BD,已知CD=9,BD=16,∠BDC=90?,sinA=45,则对角线AC的最大值为________.
三、解答题
?
17. 甲、乙两个篮球运动员互不影响地在同一位置投球,命中率分别为12与p,且乙投球2次均未命中的概率为116.
(1)求乙投球的命中率p;

(2)若甲投球1次,乙投球2次,两人共命中的次数记为ξ,求ξ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
18. 已知椭圆C的左焦点坐标为?1,0,且过点P1,22.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直线l:y=kx+1与曲线C交于M,N两点,当|MN|=423时,求直线l的方程.
?
19. 已知函数f(x)=2|x?1|?|x?a|.

(1)当a=2时,求不等式f(x)≥1的解集;

(2)若不等式f(x)≤a+1+|x?a|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2020-2021学年江西赣州高三上数学月考试卷
一、选择题
1.
【答案】
D
【考点】
并集及其运算
【解析】
先分别求出集合A和B,由此能求出A∪B.
【解答】
解:因为A={x|y=lg(3?2x)}
={x|3?2x>0}
={x|x<32},
B={x|x2≤4}
={x|?2≤x≤2},
所以A∪B={x|x≤2}.
故选D.
2.
【答案】
B
【考点】
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
【解析】
根据向量数量积的应用,结合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若|a→+b→|=|a→|+|b→|,
则平方得|a→|2+2a→?b→+|b→|2=|a→|2+|b→|2+2|a→|?|b→|,
即a→?b→=|a→|?|b→|,
即a→?b→=|a→||b→|cos=|a→|?|b→|,
则cos=1,
=0,
即a→,b→同向共线时,存在实数λ,使得a→=λb→,
反之,当=π时,
满足a→=λb→,
但cos=1不成立,
即“存在实数λ,使得a→=λb→”是“|a→+b→|=|a→|+|b→|”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故选B.
3.
【答案】
A
【考点】
对数值大小的比较
【解析】
利用指数对数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
【解答】
解:a=ln231,
则a故选A.
4.
【答案】
D
【考点】
排列、组合的应用
【解析】
由于有一个邮筒中要投入两封信件,其余各投入一份信件,所以要将5份信件中的2份当作一个整体,再利用分步计数原理可得结论.
【解答】
解:根据题意可得,有一个邮筒中要投入两封信件,其余各投入一份信件,
第一步,将5份信件中的2份当作一个整体,即C52,其余3份各作为1组,这样分成4组;
第二步,将第一步得到的4组信件分别投入4个邮筒,即A44.
根据分步计数原理可得共有C52×A44=5×42×1×(4×3×2×1)=240种不同的投法.
故选D.
5.
【答案】
A
【考点】
等比数列的性质
对数的运算性质
【解析】
根据等比数列的性质可得a1?a8=a2?a7=a3?a6=a4?a5=e2,再由对数的运算性质及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求解可得结果.
【解答】
解:等比数列an的各项均为正数.
因为a3a6=e2,
所以a1?a8=a2?a7=a3?a6=a4?a5=e2,
即lna1+lna2+...+lna8=lna1?a2?a8=lna1?a84=lne24=8.
故选A.
6.
【答案】
D
【考点】
函数y=Asin(ωx+φ)的图象变换
余弦函数的对称性
【解析】
求出函数f(x)的解析式,结合函数的对称性分别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
解:由题意得:将g(x)=cos2x的图象向左平移π6个单位后得到f(x),
即f(x)=cos2(x+π6)=cos(2x+π3),
∵ f(2π3)=cos(2×2π3+π3)=cos5π3≠±1,
f(π6)=cos(2×π6+π3)=cos2π3≠±1,
f(?2π3)=cos(?2×2π3+π3)=cos(?π)=?1≠0,
∴ A,B,C都不正确.
f(?5π12)=cos[2×(?5π12)+π3]=cos(?π2)=0,
则函数关于点(?5π12,?0)对称.
故选D.
7.
【答案】
A
【考点】
函数的周期性
函数奇偶性的性质
【解析】
根据题意fx+4=?fx+2=fx,故函数fx为周期为4的函数,则f2021=f505×4+1=f1,再根据函数fx为奇函数,可得f1=?f?1=?1.
【解答】
解:因为fx+2=?fx,
所以fx+4=?fx+2=fx,故函数fx为周期为4的函数,
所以f2021=f505×4+1=f1.
又因为x∈?2,0时,fx=x2+ln?x,
所以f?1=1.
又因为函数fx为奇函数,
所以f1=?f?1=?1.
故选A.
8.
【答案】
D
【考点】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余弦定理
正弦定理
【解析】
由正弦定理将已知化简为三角函数关系式,可得cosA(sinB?sinA)=0,从而可得A=π2或B=A或B=π?A(舍去).
【解答】
解:∵ c?acosB=(2a?b)cosA,C=π?(A+B),
∴ 由正弦定理得:sinC?sinAcosB=2sinAcosA?sinBcosA,
∴ sinAcosB+cosAsinB?sinAcosB=2sinAcosA?sinBcosA,
∴ cosA(sinB?sinA)=0.
∴ cosA=0,或sinB=sinA,
∴ A=π2或B=A或B=π?A(舍去),
∴ △ABC为等腰或直角三角形.
故选D.
9.
【答案】
B
【考点】
定积分在求面积中的应用
【解析】
令2sinx=1,且0≤x≤π,解得x=π6或5π6,则y=2sinx与直线y=1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π65π62sinx?1dx,利用积分公式及导数的运算法则计算即可.
【解答】
解:令2sinx=1,可得sinx=12.
因为0≤x≤π,
所以x=π6或5π6,
所以y=2sinx与直线y=1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π65π62sinx?1dx,
又π65π62sinx?1dx=(?2cosx?x)|5π6π6=?2(?32?32)?(5π6?π6)=23?2π3,
所以y=2sinx0≤x≤π与直线y=1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23?2π3.
故选B.
10.
【答案】
B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解析】
去掉绝对值,求导,分别求出函数在(0,1)和(1,+∞)上单调性和极值,再由f(2?x)≠f(x)可知A,C,D均错误,进而得到正确答案
【解答】
解:f(x)=|x?1|?lnx函数定义域为(0,?+∞),
当x∈(0,1)时,f(x)=1?x?lnx,f?′(x)=?1?1x=?x+1x<0,
∴ f(x)在(0,1)上单调递减;
当x>1时,f(x)=x?1?lnx,f?′(x)=1?1x=x?1x>0,∴ f(x)在(1,+∞)上单调递增.
故f(x)在x=1时有极小值也是最小值为f(1)=0,无极大值.
又由于f(2?x)=|2?x?1|?ln(2?x)=|x?1|?ln(2?x)≠f(x),故A,C,D均错误.
故选B.
11.
【答案】
A
【考点】
平面向量数量积
向量加减混合运算及其几何意义
【解析】
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坐标表示向量,计算向量的数量积即可.
【解答】
解: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
由题意知,C(0,?0),B(2,?0),A(?12,?32),
∴ CB→=(2,?0),CA→=(?12,?32),
∴ CM→=CB→+2CA→=(1,?3),
∴ MA→=CA→?CM→=(?32,??32),
MB→=CB→?CM→=(1,??3),
则MA→?MB→=?32+32=0.
故选A.
12.
【答案】
D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解析】
本题主要考察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难度偏上.
【解答】
解:∵ f(x)=lnxx,
∴ f′(x)=1?lnxx2,x>0,
∴ 当1?lnx>0,即00,
f(x)在(0,e)上单调递增;
当x>e时,f(x)在(e,+∞)上单调递减.
∵ f(1)=ln11=0,即点(1,0)是f(x)的唯一零点,
∴ f(x)max=f(e)=1e.
∵ g′(x)=e?x(1?x),x∈R,
∴ 当1?x>0,即x<1时,g(x)单调递增;
当x>1时,g(x)单调递减,故g(x)max=g(1)=1e.
而g(0)=0,即原点(0,0)是g(x)的唯一零点.
画出f(x)与g(x)的图象如图所示:
∵ f(x1)=1x1lnx1,令lnx1=t=lnet,
∴ x1=et.
由图可知,t<0,
∴ f(x1)=tet=x2ex2=g(x2),
同理可知,x2<0,故t=x2,即x1=ex2,
∴ x2=lnx1,x1x2=x1lnx1.
令h(x)=xlnx,0故当lnx+1>0即1e0,
则h(x)在(1e,1)上单调递增;
当lnx+1<0,即x<1e时,h′(x)<0,
则h(x)在(0,1e)上单调递减.
故当x=1e时,h(x)在(0,1)上取得最小值h(1e)=1eln1e=?1e,
故x1x2的最小值为?1e.
故选D.
二、填空题
13.
【答案】
y=2x?e
【考点】
利用导数研究曲线上某点切线方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由于y′=lnx+1,
所以y′|x=e=2,
故曲线y=xlnx在点e,e处的切线方程为y?e=2x?e,
即y=2x?e.
故答案为:y=2x?e.
14.
【答案】
?2
【考点】
数量积判断两个平面向量的垂直关系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2a→+b→=(4,2),
∵ ?c→⊥2a→+b→,
∴ 1×4+2λ=0,
解得λ=?2.
故答案为:?2.
15.
【答案】
17250
【考点】
二倍角的正弦公式
二倍角的余弦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公式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解析】
根据已知x+π6∈π6,2π3,由因为sinx+π6=35<32,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π6【解答】
解:因为x∈0,π2,
所以x+π6∈π6,2π3.
又因为sinx+π6=35<32,
根据正弦函数的性质可得π6故cosx+π6=45,
所以sin2x+π3=2sinx+π6cosx+π6=2425,
cos2x+π3=2cos2x+π6?1=725,
则sin2x+π12=sin2x+π3?π4=sin2x+π3cosπ4?cos2x+π3sinπ4
=2425×22?725×22=17250.
故答案为:17250.
16.
【答案】
27
【考点】
正弦定理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解析】
根据题意,建立坐标系,求出D、C、B的坐标,设ABD三点都在圆E上,其半径为R,由正弦定理计算可得R=10,进而分析可得E的坐标,由于sinA为定值,则点A在以点E(?6,?8)为圆心,10为半径的圆上,当且仅当C、E、A三点共线时,AC取得最大值,计算即可得答案.
【解答】
解:画出图像如下图所示,
由于 sinA=45,?BD=16 为定值,
故A在以BD为弦的圆上运动,由正弦定理得
2R=1645=20,R=10
故圆心的坐标为(8,?6),AC的最大值即CA′的值,
也即是CO+R的值,
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有CO+R=82+152+10=27.
故答案为:27.
三、解答题
17.
【答案】
解:(1)根据乙投球2次均未命中的概率为116,两次是否投中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设“甲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A,“乙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B,
由题意得(1?P(B))2=(1?p)2=116,
解得p=34或54(舍去),
∴ 乙投球的命中率为34.
(2)由题设和(1)知P(A)=12,P(A?)=12,P(B)=34,P(B?)=14,
ξ可能的取值为0,1,2,3,
P(ξ=0)=P(A?)P(B??B?)=12×(14)2=132,
P(ξ=1)=P(A)P(B??B?)+C21?P(B)P(B?)P(A?)
=12×(14)2+2×34×14×12=732,
P(ξ=3)=P(A)P(B?B)=12×(34)2=932,
P(ξ=2)=1?P(ξ=0)?P(ξ=1)?P(ξ=3)=1532,
∴ ξ的分布表为
∴ Eξ=0×132+1×732+2×1532+3×932=2.
【考点】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及性质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解析】
(1)根据乙投球2次均未命中的概率为116,两次是否投中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写出乙两次都未投中的概率,列出方程,解方程即可.
(2)做出甲投球命中的概率和乙投球命中的概率,因为两人共命中的次数记为ξ,得到变量可能的取值,看清楚变量对应的事件,做出事件的概率,写出分布列和期望.
【解答】
解:(1)根据乙投球2次均未命中的概率为116,两次是否投中相互之间没有影响,
设“甲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A,“乙投球一次命中”为事件B,
由题意得(1?P(B))2=(1?p)2=116,
解得p=34或54(舍去),
∴ 乙投球的命中率为34.
(2)由题设和(1)知P(A)=12,P(A?)=12,P(B)=34,P(B?)=14,
ξ可能的取值为0,1,2,3,
P(ξ=0)=P(A?)P(B??B?)=12×(14)2=132,
P(ξ=1)=P(A)P(B??B?)+C21?P(B)P(B?)P(A?)
=12×(14)2+2×34×14×12=732,
P(ξ=3)=P(A)P(B?B)=12×(34)2=932,
P(ξ=2)=1?P(ξ=0)?P(ξ=1)?P(ξ=3)=1532,
∴ ξ的分布表为
∴ Eξ=0×132+1×732+2×1532+3×932=2.
18.
【答案】
解:(1)由题可知c=1,又1a2+12b2=1?,a2=b2+1,
∴ 1a2+12a2?1=1,
∴ 2a4?5a2+2=0,
∴ a2?22a2?1=0.
又a2>1,
∴ a2=2,b2=1,
∴ 椭圆C的方程为:x22+y2=1.
(2)设直线l与椭圆的交点为:Mx1,y1,Nx2,y2,
由?y=kx+1,x22+y2=1,?
消y并化简,得1+2k2x2+4kx=0,
∴ x1+x2=?4k1+2k2,x1x2=0.
由|MN|=423,
得x1?x22+y1?y22=329,
∴ 1+k2x1?x22=329,
∴ (1+k2)[(x1+x2)2?4x1x2]=329.
即1+k2?4k1+2k22=329,
化简,得k4+k2?2=0,
∴ k2=1,
∴ k=±1.
∴ 所求直线l的方程是y=x+1或y=?x+1.
【考点】
与椭圆有关的中点弦及弦长问题
直线与椭圆结合的最值问题
椭圆的标准方程
【解析】
此题暂无解析
【解答】
解:(1)由题可知c=1,又1a2+12b2=1?,a2=b2+1,
∴ 1a2+12a2?1=1,
∴ 2a4?5a2+2=0,
∴ a2?22a2?1=0.
又a2>1,
∴ a2=2,b2=1,
∴ 椭圆C的方程为:x22+y2=1.
(2)设直线l与椭圆的交点为:Mx1,y1,Nx2,y2,
由?y=kx+1,x22+y2=1,?
消y并化简,得1+2k2x2+4kx=0,
∴ x1+x2=?4k1+2k2,x1x2=0.
由|MN|=423,
得x1?x22+y1?y22=329,
∴ 1+k2x1?x22=329,
∴ (1+k2)[(x1+x2)2?4x1x2]=329.
即1+k2?4k1+2k22=329,
化简,得k4+k2?2=0,
∴ k2=1,
∴ k=±1.
∴ 所求直线l的方程是y=x+1或y=?x+1.
19.
【答案】
解:(1)当a=2时,f(x)=2|x?1|?|x?2|=x,x≥2,3x?4,1≤x<2,?x,x<1,
当x≥2时,显然f(x)≥1,所以x≥2;
当1≤x<2时,令3x?4≥1,得53≤x<2;
当x<1时,令?x≥1,得x≤?1.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1]∪53,+∞;
(2)由不等式f(x)≤a+1+|x?a|恒成立,
即2|x?1|?|x?a|≤a+1+|x?a|,
即2|x?1|?2|x?a|≤a+1,
即2(|x?1|?|x?a|)≤a+1.
由于|x?1|?|x?a|≤|a?1|,
所以2|a?1|≤a+1,
解得13≤a≤3,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3,3.
【考点】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与证明
其他不等式的解法
【解析】


【解答】
解:(1)当a=2时,f(x)=2|x?1|?|x?2|=x,x≥2,3x?4,1≤x<2,?x,x<1,
当x≥2时,显然f(x)≥1,所以x≥2;
当1≤x<2时,令3x?4≥1,得53≤x<2;
当x<1时,令?x≥1,得x≤?1.
因此不等式的解集为(?∞,?1]∪53,+∞;
(2)由不等式f(x)≤a+1+|x?a|恒成立,
即2|x?1|?|x?a|≤a+1+|x?a|,
即2|x?1|?2|x?a|≤a+1,
即2(|x?1|?|x?a|)≤a+1.
由于|x?1|?|x?a|≤|a?1|,
所以2|a?1|≤a+1,
解得13≤a≤3,
即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3,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