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条形统计图》信息窗一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2011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例1
【学情分析】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数据的方法。在学生以往的学习过程中,早已在课本或是练习中接触过条形统计图。在课前调查中发现,学生基本上能够根据统计图的内容回答简答的问题。
【课前思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统计与概率”部分内容做了较大调整,第一学段主要是学会分类,会进行简单的数据收集与整理;第二学段正式学习各类统计图。“认识条形统计图”,其核心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那么什么是数据分析观念呢?史宁中教授指出:“数据分析观念”是在亲身经历统计活动的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一种感受,一种思维方式,其核心是“通过数据分析问题”。
显而易见,四年级学生要想全部做到是有一定困难的。《标准》中指出:“素材的选用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这些素材应当在反映数学本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贴近学生的现实,以利于他们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因此本节课我选用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班级近视情况”“课余活动”“早餐情况”等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并在解决问题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目标】
1.创设情景,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读懂简单的条形统计图,理解1格表示1个单位,学会制图。
2.经历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条形统计图,理解1格表示1个单位
教学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的数据,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前调查学生的早餐情况、课后锻炼情况以及近视情况,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和统计;准备课堂学习单。
【教学过程】
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谈话引入主题.
师: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帮助校医整理同学们的体检档案时,发现我们学校有不少近视的同学。课前我们对几个班的近视情况进行了调查,你们想知道调查的结果吗?
2.出示课前收集的信息作业.
让我们一起看看同学们收集的状况。这是老师把大家收集的信息进行了摘录。
【设计意图:创设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生活情景,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的关系。】
二、 探究学习,建立数据分析观念.
(一)整理数据,唤起学习经验
(课件出示比较繁琐、未经整理的数据)
1.你看懂这个表格了吗?从表格中你懂到了哪些信息?
2.你们有办法分别统计一下四个班级近视学生的人数吗?可以怎样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出示活动建议:
①学习单(一)中统计“四个班级近视学生各有几个?”
②想办法,把统计表中的数据清楚的表示出来。
③完成后,和你的同伴说一说,你们是怎样统计这些数据的。
3.汇报环节,对比学生作品:
①统计表。
统计表中统计的数据结果正确吗?说一说你们都是怎么进行统计的。
②象形图。
师:这个图表示的是什么意思呢?
生:一个圆片代表一人,有几人就给几个圆片涂上色。
师:用这样的图来表示各班近视的人数,有什么好处?
3.展示条形统计图
师:在我们的学习单中还出现了一种新的统计方法,你看懂了吗?
(学生作品进行展示,师一边在投影仪上用红笔修改学生的作品,一边介绍条形统计图:横轴、纵轴、1格代表1人等统计图的组成部分)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学习单自主探究用图表示数据的方法复习旧知,呈现学生的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用统计表和象形图整理数据,能让调查结果更加清晰、直观。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三种整理数据方法,经历了观察数据、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二)理解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1.介绍条形统计图
(课件出示一幅完整的条形统计图)(微课介绍条形统计图特点)
师小结:根据数量的多少,用长度不同的直条表示,像这样的统计图,就是条形统计图。完整的统计图还需要有制图日期,表示作图的时间。
【设计意图:教材虽不要求学生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定义,利用微课生动有趣地介绍什么是条形统计图,言辞准确,体现了数学的科学性。认识条形统计图的各部分的构成,再让学生继续观察统计图,挖掘内部的信息,培养学生描述信息的语言表达能力。】
2. 观察统计图,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1.让学生说一说,从这条形统计图中,看到了什么?
2.观察统计图中的数据,你们都知道了哪些信息?
3.结合信息,谁愿意提出一个有价值的数学问题。
师:是的,三年级近视的人数多,你们分析分析有哪些原因?
生分析原因
师:老师觉得你们分析的都有道理。如果根据这4个班级的调查数据,你们认为5班和6班的近视情况,结果可能是怎样?
生说依据,师表示肯定,并出示调查后结果。
4. 出示三个信息,呈现学校和家庭采取的护眼措施.
师:每年的学生体验情况,校医都会进行整理把数据信息及时反馈给学校.这几年学校引起高度的重视。采取一些措施,我们来看看。
师:了解到了这些信息,现在请你预测一下,到了四年级,各班的近视情况可能是怎样的?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设计意图:根据相关信息,让学生对未知结果进行合理性的预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同时结合相关信息,利用统计图中的数据,一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无形对学生进行了道德教育。】
3. 对比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看来同学们不仅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会画统计图,还能从统计图中自己发现信息并进行数据分析,真的特别了不起。对比一下统计表,他们各有什么优点呢?
小结:统计表能够很清楚的表示出数量,统计图除了能表示出数量,还能更加直观的看出各个数量之间的差异,方便比较。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同时自己发现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回顾总结
师:回顾一下我们今天是如何研究条形统计图的?
生:要先收集数据,然后把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进行整理。
师:除了收集数据和整理数据,学会描述图中的信息,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预测也是我们学会统计的一个重要过程。
三、经历统计过程,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能进行统计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同学们课后最喜欢的活动项目,我们也可以进行统计。你打算怎样统计?
1.出示同学们课后最喜欢的活动调查统计表
师:课前老师已经做了调查,并提前将数据整理在这张统计表中,你能结合表中的内容,绘制成条形统计图吗?请同学们拿出学习单,自己独立完成。
【设计意图:完成本节课另一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绘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2.分析数据,提出建议.
师:绘制完成了吗?得到这样的统计数据,你有什么想法?
3. 出示本班早餐调查的统计图
师:课前老师还调查了我们班同学吃早餐的情况,并且也把调查到的数据用条形统计图进行了整理, 你发现了什么?(横式)
生小组讨论: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
师:一天的健康从早餐开始,我们小朋友正要长身体,每天都需要很多营养。有专家建议,小学生合适的早餐是一杯牛奶或豆浆,一个新鲜水果,一个鸡蛋和一点干粮,就是馒头或者面包等。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自己的早餐,饮食均衡。
【设计意图:介绍横式条形统计图,通过学生自己对数据的分析和感受又再次联系到了近视的话题。注重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展示未来将继续学习的各类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拆线图、扇形统计图.
2.说一说本节课你的收获。
【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继续认真学习数学的兴趣。】
板书设计:
认识条形统计图
收集 直观
整理 便于比较
描述
分析、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