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定远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安徽省定远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3 15:01:16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
及评分细则
项.以偏概全,原因除具
历史意义
还有“文化意涵”。C项,“享乐主义”属于无中生有
国民众”应为“年轻人
条件关系不当,“就能”应为“才能”。)
端午”属于当今传承文化节日形式;其余三项均属于原本就有的纪
午节是多年以来约定俗成的、每年的五月初五、以纪念屈原殉国为依扎
粽子为形式、富有爱国内涵
传统
共4分,酌情赋分)
文化遗产,理解传统节日文化中所蕴含的历史意义、文化内涵
象征性场

物品,并以
活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感受传统节日文化的魅力,赋予其当代表达。(每点3分
历程来写的
D“钢刀利剑”和“羊毫软笔”是借
8.“把栏杆拍遍
现了辛弃疾拍栏杆的力度和气势,(
分)文章以此为题刻画了一个内心充满郁积,报国无门的失意英雄的形象。(2分)(酌情给分)
9.①宋朝特定的历史背景;②辛弃疾特殊的人生历程;③辛弃疾的才能和思想
确的标点为: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
谧,即谧号,是对死
侯、大臣以及其他地位很高的人,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或褒或
C(白居易因第一个上书要求倾全力追捕刺杀武元衡的凶手而让宰相不高兴,不久就传言“白居易之母是坠
井死的,但他却写了《新井篇》的诗
没有德行,不能在朝中任职”,于是他被派出为江州剌
天下人所敬仰的,没有
望和显赫功勋
以授任。(“具瞻
授职则朝廷纲
不授予他们,则待
亲疏,事情处理得一不适当就不能再挽
厚薄”“迫”各1分,句意
所赐,魏征孙子不能守成;②陛下买来还赐予魏征的孙
李师道是
该抢占这样的美名。(每点1分,酌情给
文言文参考
白居易字乐天,他的祖先大概是太原
聪明过
顾况。顾
禁不住说:“我以为有才
拔萃科都考
授校书
元年,召为翰林学士,后为左拾遗。元和四
年,天子因
严重
且赋有所宽免,赈减灾害
江淮两赋,来
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试题参考答案第1页
赈救离散贫瘠的
宪宗有所采纳。李师
易上奏
征担任宰相时,太
以他们是贤臣子孙,从而赎买后还赐给他们。李师道是人臣,不应掠取美
采纳了他的建议。河东王李
敬仰的,没
赫功勋的
以授任。李锷
多方搜括民财,不体恤民生疾
财物称为‘羡余’而
果给予他
和职务
方闻
知,将都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授他宰相职位
私下想:谁还不如李
要求自己想
职。如果授职则朝廷纲纪大坏;如不授予他
待臣子有亲疏,事情处理得一不
适当就不能再挽回了。”第二年,因母丧解职守制。服满复职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这时,刺客刺杀宰相武
衡,京都震扰。白居易第一个上疏
倾全力捕捉凶犯,以洗刷朝廷之耻,务必全部缉摘归案
他超越职权,以
《新井篇》的
诗,言辞
能在朝中任
江州刺史
说居易不宜任刺史
于是白居易再被贬为江
居易能顺应这种遭
志于佛道生
好像忘记了形
骸。过了很久,调升忠州刺史。又调回都
尚书退休
逝世,享年七十五岁,追赠尚书右仆射,宣宗写诗吊唁他。他留下遗嘱要求薄葬,不必
对李白的思念
诗歌的喜爱和赞
③对再次相聚的期盼之情
点2分,酌情给分
博学而日参省乎
过矣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每空1分,错字
该空不得分)
C(文中没有借代、夸张。
原句运用了拟
手法,将语
更加细腻生
2分)如“满怀爱意”“欢悦”“舞蹈
顾着亲爱
句语序不当,将“我从小就是自然科学的最爱”改为“从小自然科学就是我的最爱”;(2)④句不完
述为“在课上还回答过想要做达尔文
科学家的问题”,或者“在课上还表达过想要做达尔文一样
愿填学生物不被家人看好
填学生物却不被家人看好”;(4)⑧句“获得了一名博士后”搭配不当,可以改为“获得了博士后学位”,或“成
4
能项目签约,④总投资额
亿元人民币;⑤疫情加快了人工智能产业化步伐。(每点1分,酌情给
参考立意:略
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第2页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定远二中高一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时间150分
題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淸楚
考生作
将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选择题每小題选出答案
题卡
上对应题目的答案
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
各题的答题区城内作答

答案无效,在试题卷
答无效
卷命题
人教版必修上册第
现代文阅读(35分)
)现代文阅读I(本题
题,19分
读下面的
完成1~5题
材料
城市的商场等公共场所,龙舟、菖蒲等为节日平
仅为
展了文化内涵,也对端午节背后的传统文化进行了具有当代意识的阐释,让人们近
体验
有“文化味”的端午
语有云,“慎终追远,民德归厚
作为文化的重要载
统节日集
民族
传统亻
理道德、价值
为规范等
在端午
000多年前的爱
其伟大,传承其精神。又因为农历五月


被称为“端
丰富的历史意义、文
予中华民族传统
大魅力,并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中华民族的精神操


端午
内的许多传统
度被

人索性将端

除了吃粽子再无别的含义。过年吃饺
秋吃月饼
过饮食


着时代的进步

越来越
多元
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怎样才能让传
更好
引年轻
更好地体
验传统节日背后的传统文

好地与当代生活
成了新的
课题
事实上,随着近年来人们对传统
趣逐渐提升
传统节日的关注度越来越
应当代生
表现方式、传
纷涌现。对传统文化的新表达、新诠释,很好
传统节日中蕴含的传统文
动着传统节日融入当代中国人的生活。这些尝试表
传统节日
久,某网络视听平台播出纪录片《佳

《秋思》和《冬聚》3集,展现了中华
表性传统节日庆典是如何从农耕社会发展

老的传统又是
中国快速的发展中伴随人们的生
具进的,赢得大量观众
其承栽的传统文化在今夭得以更妤地涵养和传承,既要借助一些看
摸得
着的象征性场景、仪式性物品,也需要适应当代生活的表现形式和表
传统文化通过当
代的表达方式和传播渠道呈现在人们面前。比如,在年轻人聚集的网络平
动传统文
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
共6页)
新的网络视听方式相结
仅能为网络视
作带来更有分量的题材和内容,也
有助于
及其
传统文
传播,为传统习俗更好走近年
建平
我国地域辽阔,人们庆祝
中蕴含的文化认
价值观是相
传统
像一条纽带,连结着生活在广袤中华大
们,传
民族共同
文化基因。期待出现更多适应当代社会的表达方式、传播形
及其承载的传统文
化融入
的日常生活,让全世界更好领略中华文明的多姿多
摘编
代表达》

化,体悟文化意涵、民族品格

如何更好涵养和传承传统文化。比
段时间,多地通过网络直播端午
开设网
展演和培训课
俗走近更多年
为吸引游
地方推动端午民俗文化与旅游业相融合,为景区注入
素、文化
实了内涵、提升
从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
播渠道,到充
传统文化资源的现代经济价值,越来
越多的努力汇聚
在助推传统文化“活起来”“火下去
意义上,我们每一次庆祝传统
是在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使其在时
濯新的光
宵闹花灯,端午赛龙舟,月下穿
重阳赏菊登

传统节日习俗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已经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栽

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
保护好传
够为亿万人民
厚的精神滋养。创
富形式、有效传承,不
新的时代内涵
传统节日有机融入现代生活,真正激
藏在节日中的文化基
节动,莒蒲酒美淸尊共
如同一条
将人们联
共赴一场
化的宴会。让我们珍视祖辈留下的文化遼产

文化的魅力,更好守护传统文
摘编自张凡《赋予传统节日新的时代内涵
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
当今的端午节富有意蕴:一是为公共空间拓展了文化内涵;二是在时间层面上传承了传统
文化,赋予传统节日文化以当代内涵
民族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够在潜移默化
民族的精神操守、道德
就是因为其具有丰富的历史意义
有些人将端午节称为“粽
究其原因是他们没有理解节日的真正文化内涵,是
享乐主义的体现,应当批
D.近段时间,多地通过现代化的
段让传统习俗走近更多
民众,形式多样,效果
良好,这助推了传统文化的复活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

因为传统
蕴含着相通的文化认同感和价值观
传统
会因为我国地域辽
阔、庆祝方式存在差异而受到影响
涵养传承传统节日及其承载的传统文化,应借助象征性场景、仪式性物品,并适应当代生
的表现形式和表达方式,两者相互结
C.如果我们每一次庆祝传统节日,都能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那么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就会
永远富有生命力,经久不衰
D.通过创新方
富形式等让传统节日注入时代内涵,就能让传统
现代生活融合
来,激活蕴藏在其中的文化基因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属于当今“传
文化”形式的一项是(3分
龙舟
穿针
重阳
赏菊登
材料内容,给端午
简要定义。(4分
当下,我们如何让传统节日文化更好地传承下去?请结合材料加以概括。(6分
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
共6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