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教学方案
教材解析
《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这首诗是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而写的。诗歌通过两种人的对照,对“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人倾注了无限深情,表达了崇高的敬意;而对高踞在人民头上的人,则无情地揭露,表明了满腔的愤懑。诗歌的独特之处在于表现了具有哲理意义的主题:人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而活。教学本课时,教师应注意结合学过的课文,使学生在充分感受的基础上加深对诗句的理解和体会。对比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还可在理解整首诗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写了哪两类不同的人,他们的境遇又有什么不同,从中感受到要像鲁迅先生一样,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这首诗意蕴深厚,但教学时注意不要把本首诗的主题过分拔高,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让他们在加深对鲁迅的了解的同时真切感悟到做人的真谛。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培养鲜明的爱憎感情,懂得一心为人民的人将获得永生,与人民为敌的人必然灭亡的道理。
2.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运用这种手法的好处;理解课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悟本诗包含的深刻哲理,懂得“生”与“死”在本诗中的特殊含义。
教学难点
了解本文运用的对比手法,体会这种手法运用的好处。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词,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鲁迅先生自1936年10月19日离开我们已经很多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间风沙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
2.板书课题——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
二、初读课文
1.介绍作者。
臧克家(1905—2004):山东诸城人。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作家,忠诚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写作学会名誉会长。主要诗集有《烙印》《罪恶的黑手》《运河》《从军行》《一颗新星》《春风集》等。
2.自由读诗歌,把诗歌读通顺、读正确。
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如何把诗读出节奏呢?我们可以把要突出来的字标上着重号,把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竖线,然后再进行朗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3.思考:这首诗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节):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观点。
第二部分(第2—4节):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第5—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三、品读课文
1.读诗歌,思考: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对这两类人,作者表达的感情都是怎样的呢?
“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对比)
2.理解第2节与第5节诗。
(1)第2节诗中有两个动词体现了两种人的不同,请找出来,再加以体会。
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一个“俯”字,写出了鲁迅先生甘于俯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2)理解“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话。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
《自嘲》全诗为:“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做斗争,为人民勤恳工作。
(3)读一读:读出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的傲慢姿态,读出人民把他们“摔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觉。
3.合作学习第3节与第6节诗,第4节与第7节诗
(1)理解“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鲁迅先生有一本散文诗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题辞》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先生以野草作比,为了革命他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
(2)“烂”字在诗歌中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写出了什么?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流芳百世的人,其实早已臭名昭著,名存实亡,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
(3)“下场”是指谁怎么了?与此相对,“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人民会怎样看待他呢?
“下场”是指压迫人民的反动派,终会因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终将被人民摔垮,遗臭万年。对于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人民将永远崇敬并怀念他。
4.同学们,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了解了作者笔下的两种人。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诗歌的第1节,在这一节诗中,两个“活”与两个“死”的意思一样吗?
这里的两个“死”与两个“活”的意义都不相同。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这些人不过是肉体和生命还存在罢了,相当于行尸走肉;第二个“活”字是指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的意思是精神已经消亡了,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的意思是肉体与生命已经消亡了,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5.通过上面的交流,我们明白了“活”与“死”不仅仅指个体的生命,更关系到个体的精神与价值。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虽生实死,什么样的人虽死犹生呢?
①碌碌无为者虽生实死,拼搏进取者虽死犹生。
②卖国求荣者虽生实死,精忠报国者虽死犹生,比如秦桧和岳飞就是典型的例证。
③贪官污吏虽生实死,清正廉洁的人虽死犹生,后者如孔繁森。
6.这首诗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你们发现了吗?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诗中却没有提到鲁迅先生的名字。但你们一定能从诗篇中找到鲁迅先生的影子,请大家找出相关诗句读一读。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7.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写出鲁迅的名字?而是以“有的人”代替呢?
这首诗并不只是在赞扬鲁迅一个人,更是在赞美那些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而活的人,是以小见大,“鲁迅”成了一种精神的代名词,如黄继光、雷锋……
8.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怎样活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呢?从鲁迅先生的事迹和精神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我也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做一头勤奋的“耕牛”,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学完这首诗,我想到了另外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鲁迅的精神就重于泰山,我也想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
……
四、总结感悟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与鲁迅先生有关的课文,本课《有的人》作为这一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深化了我们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但它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多阅读一些鲁迅先生的文章,继续走近鲁迅先生,感受他精彩的文笔,感受他不朽的精神。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反反复复朗读了诗歌,大家的朗读也从最初的平淡,到最后读出了作者情感的强烈对比。诗歌,就是要在反反复复地朗读中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更深的体会。尽管这篇文章创作于1949年,但是我们读来却丝毫不觉得“古旧”,在当今的社会,依然有着现实的意义。通过大家的课堂交流,我很高兴大家理解了做人的真谛——做有价值的人。是的,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永远是最可爱的人,鲁迅精神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五、作业布置
1.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写鲁迅先生、赞美鲁迅先生的诗歌有很多,自己上网搜索一下,选自己喜欢的抄写下来,认真读一读。
3.完成本课对应的课时训练。(共26张PPT)
第八单元?第27课
有的人
——纪念鲁迅有感
谈话导入
同学们,自鲁迅先生自1936年10月19日离开我们,已经过去很多年了。这么多年的时间,岁月的风尘并没有把这个名字掩埋在历史深处,相反,他的名字就像沙里的珍珠,随着时间风沙的流逝而更加光彩夺目。这节课,我们再走进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在1949年参加完鲁迅先生逝世十三周年纪念活动以后,挥笔写下的经典诗篇《有的人》。
作者简介
生平简介
文学成就
主要作品
臧克家(1905一2004),山东诸城人。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1925年首次在全国性刊物《语丝》上发表作品,署名少全。1929年,在青岛《民国日报》上第一次发表新诗《默静在晚林中》,署名克家。
近代杰出诗人、作家,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开山人之一。
《难民》《老马》《罪恶的黑手》等。
名言佳句
读书好似爬山,爬得越高,望得越远;读书好似耕耘,汗水流得多,收获更丰满。
初读课文
诗歌本身有一定的节奏,像音乐一样。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它更讲究朗读时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如何把诗读出节奏呢?我们可以把要突出来的字标上着重号,把要停顿的地方画上斜竖线,然后再进行朗读。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初读课文
思考:这首诗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第1节):作者开门见山,提出了对生与死的不同观点。
第二部分(第2—4节):从两种人对待人民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热情赞颂鲁迅为人民鞠躬尽瘁的伟大精神。
第三部分(第5—7节):从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态度的对比中,抒发了作者及人民永远怀念鲁迅的深厚感情。
品读课文
1.读诗歌,思考:本诗写了两类人,是哪两类?对这两类人,作者表达的感情都是怎样的呢?
“虽死犹生”和“虽生犹死”;前者是歌颂,后者是批判。(对比)
品读课文
2.理解第2节与第5节诗。
(1)第2节诗中有两个动词体现了两种人的不同,请找出来,再加以体会。
一个“骑”字,深刻地揭露了反动统治者骄横的形象,凶暴的本质。一个“俯”字,写出了鲁迅先生甘于俯下身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而感人的形象。
品读课文
(2)理解“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话。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化用鲁迅《自嘲》诗中的“俯首甘为孺子牛”一句。
《自嘲》全诗为:“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在最艰苦的生活和最险恶的环境中,不管是“冬夏”还是“春秋”,鲁迅先生始终爱憎分明,与敌人顽强做斗争,为人民勤恳工作。
品读课文
(3)读一读:读出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反动派的傲慢姿态,读出人民把他们“摔垮”后痛快淋漓的感觉。
品读课文
3.合作学习第3节与第6节诗,第4节与第7节诗。
(1)理解“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鲁迅先生有一本散文诗集叫《野草》,他在《野草》的《题辞》里说:“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我憎恶这以野草作装饰的地面。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于是并且无可朽腐。”
鲁迅先生以野草作比,为了革命他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乃至于生命。
品读课文
(2)“烂”字在诗歌中是什么意思?这个字写出了什么?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流芳百世的人,其实早已臭名昭著,名存实亡,他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这里一个“烂”字,既写出了反动派恶贯满盈,又显示了人民的心愿和力量。
品读课文
(3)“下场”是指谁怎么了?与此相对,“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人民会怎样看待他呢?
“下场”是指压迫人民的反动派,终会因自己的所作所为受到应有的惩罚,他们终将被人民摔垮,遗臭万年。
对于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人民将永远崇敬并怀念他。
品读课文
4.
同学们,我们通过反复朗读了解了作者笔下的两种人。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诗歌的第1节,在这一节诗中,两个“活”与两个“死”的意思一样吗?
品读课文
这里的两个“死”与两个“活”的意义都不相同。第一个“活”字充满了作者的鄙夷和轻蔑,这些人不过是肉体和生命还存在罢了,相当于行尸走肉;第二个“活”字是指精神永存,是作者对鲁迅先生伟大一生的充分肯定和赞美。第一个“死”字的意思是精神已经消亡了,充满了作者的痛恨和咒骂;第二个“死”字的意思是肉体与生命已经消亡了,表达了作者的惋惜和怀念之情。
品读课文
5.通过上面的交流,我们明白了“活”与“死”不仅仅指个体的生命,更关系到个体的精神与价值。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虽生实死,什么样的人虽死犹生呢?
品读课文
①碌碌无为者虽生实死,拼搏进取者虽死犹生。
②卖国求荣者虽生实死,精忠报国者虽死犹生,比如秦桧和岳飞就是典型的例证。
③贪官污吏虽生实死,清正廉洁的人虽死犹生,后者如孔繁森。
品读课文
6.这首诗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你们发现了吗?副标题是“纪念鲁迅有感”,诗中却没有提到鲁迅先生的名字。但你们一定能从诗篇中找到鲁迅先生的影子,请大家找出相关诗句读一读。
“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品读课文
7.既然是纪念鲁迅的文章,为什么不写出鲁迅的名字?而是以“有的人”代替呢?
这首诗并不只是在赞扬鲁迅一个人,更是在赞美那些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而活的人,是以小见大,“鲁迅”成了一种精神的代名词,如黄继光、雷锋……
品读课文
8.学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收获?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悟出了一个道理: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怎样活才能使自己的人生有价值呢?从鲁迅先生的事迹和精神中,我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人生的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我也想像鲁迅先生那样,做一头勤奋的“耕牛”,做一个无私奉献的人。
学完这首诗,我想到了另外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鲁迅的精神就重于泰山,我也想成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贡献、有价值的人。
……
总结感悟
这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几篇与鲁迅先生有关的课文,本课《有的人》作为这一单元的最后一篇文章,深化了我们对鲁迅先生的认识,但它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多阅读一些鲁迅先生的文章,继续走近鲁迅先生,感受他精彩的文笔,感受他不朽的精神。今天的这节课,我们反反复复朗读了诗歌,大家的朗读也从最初的平淡,到最后读出了作者情感的强烈对比。
结构图示
内容概括
主要内容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作者通过两种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
总结感悟
诗歌,就是要在反反复复地朗读中读出作者的情感,读出更深的体会。尽管这篇文章创作于1949年,但是我们读来却丝毫不觉得“古旧”,在当今的社会,依然有着现实的意义。通过大家的课堂交流,我很高兴大家理解了做人的真谛——做有价值的人。是的,为人民无私奉献的人永远是最可爱的人,鲁迅精神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一)博大胆识铁石坚,刀光剑影任翔旋。
龙华喋血不眠夜,犹制小诗赋管弦。
(二)鉴湖越台名士乡,忧忡为国痛断肠。
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
拓展延伸
毛泽东赞美鲁迅的诗歌
作业布置
1.摘抄、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写鲁迅先生、赞美鲁迅先生的诗歌有很多,自己上网搜索一下,选自己喜欢的抄写下来,认真读一读。
3.完成本课对应的课时训练。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