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四时
晋·陶渊明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
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清少纳言,(约966--1025),平安时代中期女作家。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她通汉学,是日本散文的鼻祖,有很高的文学造诣。《四季之美》选自其代表作《枕草子》。
春天最美是黎明。
夏天最美是夜晚。
秋天最美是黄昏。
冬天最美是早晨。
春天:黎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春天:黎明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春天最美是黎明。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
自主学习
1、默读课文,画出你认为优美的词句;
2、从动静结合的角度,写出你的感受;
3、练习有感情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
夏天: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夏天:夜晚
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
夏天:夜晚
夏天最美是夜晚。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这情景着实迷人。
点点归鸦
。
秋天:黄昏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去。
比翼而飞
。
秋天:黄昏
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中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
冬天:早晨
落雪的早晨当然没,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也要生起熊熊的炭火。
冬天:早晨
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的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
课堂练笔
陶渊明的四时之美凝练简洁,景物典型;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景致独特,语言唯美。让我们回到生活中来,在你眼中最美的景致是什么,运用动静结合,写几句话,写出你眼中最美的风景。
课后拓展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
------林文月
译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语境和图片,理解“比翼而飞、心旷神怡、夜幕降临”等词语的意思。(重点)
体会景物的动态之美,动静结合。感受作者笔下四季之美的独特韵味。(难点)
学习景物动态描写的方法,进行练写。
课前交流:
指生读陶渊明的《四时》,引导学生概括诗人抓住了春夏秋冬哪些景色入诗的。
预设:春天写了水,夏天写的云,像婀娜多姿挺拔的峰,秋天写的月亮,冬天写的岭上的寒松。
小结:他用了短短20个字非常明显的写出了四个季节典型的景色。
四时
春水满四泽,夏云多奇峰。秋月扬明辉,冬岭秀寒松。
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散文也是写四季的。齐读课题。
了解作者:出示作者清少纳言的简介,引导学生读出姓之后的停顿(清
少纳言)。
二、初读感知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思考她是按什么顺序描写四季之美的?
引导学生概括春夏秋冬四季作者抓住了四个不同的时间段,可见她视角独特。引生齐读四句话(春天最美是黎明;夏天最美是夜晚;秋天最美是黄昏;冬天最美是早晨),相机评价。
聚焦春的部分,体会动态描写
1.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为首,我们先走入春天,默读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想从哪感受到春天黎明的美?
预设:春天美在颜色(你可真会读书,都有哪些颜色?)
预设:鱼肚色,红晕,红紫红紫。这种色彩美给你怎样的感受?指生谈感受。(出示图片)三种颜色,这是一种色彩上的美,这种美让我们一眼看上去它是静态的,谁能静静的读一下这种美?适时点拨引导生读句子,相机评价。
2.这是一种静态的美,但事实上三种颜色是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从哪看出它的变化?引导学生找到泛着,染上,飘着。指生谈感受。
小结:作者就是用上这几个动词把天空颜色的变化之美写了出来。我们把这种描写称作为动态描写。
3.想不想亲眼看下这样的动态之美呢?(播放黎明天空颜色变化的短视频)谁能用朗读把这种动态之美表达出来呢?先自由练习一下,再指生读句子,点拨评价。指生齐读这一段。
小结:作者虽然没有写日出,但写到了云,用几个动词把描写云色彩的词语串联起来,就把日出的变化也表现了出来。像这样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结合就把春天黎明的美感写了出来,把这种画面感送到了我们的面前。这就是动静结合描写的语言魅力。(板书:动静结合)
自学夏秋冬三个部分,交流学习收获
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么体会到春天黎明的美呢?生谈方法(借助关键词、体会动态静态的描写、朗读),(师相机板书:抓关键词、想象画面、体会朗读),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剩下三个部分,想想景色美在哪里,这种景色给你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写出自己的感受。
2.夏天:夏天的夜晚美在哪里,作者是如何表达的?
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漆黑漆黑的暗夜,萤火虫翩翩飞舞),谈感受,进一步体会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
夜本是万物归巢的时间,非常静态的,可作者敏锐的眼睛却发现了夜的精灵—萤火虫(放萤火虫翩翩起舞的动图)。漆黑的暗夜中有了翩翩起舞的萤火虫,一静一动给你怎样的感受,生谈感受,指生带着感受朗读。
点点荧光翩翩飞舞又给寂静的夜带来一丝的动感。还有雨声在伴奏。作者视角独特,她爱明亮的月夜,更爱这漆黑的雨夜。让我们一起再来感受一下。齐读夏天的部分。
秋天:夏夜是多么的迷人,可有人说“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在诗人的笔下多是凄凉,悲凉的。在清少纳言的笔下秋天又是怎样的呢?谁来谈谈秋?
预设一:点点归鸦急匆匆地飞回窠里,可能干嘛去了呢?给自己的孩子喂食,给自己的父母送食物……
刚才我们谈的这些正好应了我们的一句古话,叫“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孝”
这就是点点归鸦(出示图片)。乌鸦回家不光是喂养自己的孩子还有奉养自己的父母,所以作者说这是动人的。动人的不光是画面,还有画面背后的恩情,带着感受,女生齐读。
这段还有动态描写么?
预设二:什么叫“比翼而飞”?用来形容关系好,结伴而飞(出示图片),这就是比翼而飞。大家猜一猜比翼而飞的大雁可能是什么关系?(朋友、家人、刚刚认识的等等)朋友之义,夫妻之爱,家庭温暖使他们组合了整齐的雁阵,让我们感动的是这背后情感的美。男生齐读这句话。
预设三:虽然他们是鸟儿,感情却不亚于我们人类。看到这样的场景,伴着风声和虫鸣,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所以作者说听起来也越发的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冬天哪里让你觉得美?
预设一:铺满白霜的早晨是静态描写,熊熊的炭火是动态描写,一动一静,一冷一热,对比鲜明,可作者却觉得很和谐,谁能把这种和谐之美读出来?
预设二:冬天屋外白雪茫茫,屋内炭火正旺,这一冷一热,一对比还能让我们感受到冬天的寒冷么,有什么样的感受,作者此时什么样的心情?生带感受读句子。
这份闲适、温暖早已融入到作者的心里。在冬天的描写中,作者有没有展开写雪?后面描写的是什么?(火)对,就是以动衬静,写出了冬天的美。
小结:春之黎明,夏之夜,秋之黄昏,冬之晨,在作者的笔下是多么的美,美得迷人,美得独特。让四位学生配乐读四季再次感受四季之美。
四、小练笔: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描写自己眼中最美的景致。
陶渊明的四时之美凝练简洁,景物典型;清少纳言的四季之美,景致独特,语言唯美。让我们回到生活中来,在你眼中最美的景致是什么,运用动静结合,写几句话,写出你眼中最美的风景。
五、课后作业:对比阅读林文月翻译的《四季之美》,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春,曙为最。逐渐转白的山顶,开始稍露光明,泛紫的细云轻飘其上。-----林文月
译。这是另一位作家林文月对清少纳言这篇文章的一个翻译,也很美。课下,请大家对比的读一读,写下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22
四季之美
春天
黎明
动静结合
夏天
夜晚
抓关键词
秋天
黄昏
想象画面
冬天
早晨
反复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