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学期《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04 14:3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5章
一元一次方程
一.选择题
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1=3
B.x2﹣2x﹣1=0
C.3x﹣y=4
D.x﹣1=3x
2.下列所给条件,不能列出方程的是(  )
A.某数比它的平方小6
B.某数加上3,再乘以2等于14
C.某数与它的的差
D.某数的3倍与7的和等于29
3.若关于x的方程2x﹣(2a﹣1)x+3=0的解是x=3,则a=(  )
A.1
B.0
C.2
D.3
4.下列等式变形正确的是(  )
A.若﹣3x=5,则x=﹣
B.若,则2x+3(x﹣1)=1
C.若5x﹣6=2x+8,则5x+2x=8+6
D.若3(x+1)﹣2x=1,则3x+3﹣2x=1
5.解是x=2的方程是(  )
A.2(x﹣1)=6
B.
C.
D.
6.若方程3x+6=12的解也是方程6x+3a=24的解,则a的值为(  )
A.
B.4
C.12
D.2
7.若某件商品的原价为a元,提价10%后,欲恢复原价,应降价(  )
A.
B.
C.
D.
8.某车间28名工人生产螺栓和螺母,螺栓与螺母个数比为1:2刚好配套,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求多少人生产螺栓?设:有x名工人生产螺栓,其余人生产螺母.依题意列方程应为(  )
A.12x=18(28﹣x)
B.2×12x=18(28﹣x)
C.12×18x=18(28﹣x)
D.12x=2×18(28﹣x)
二.填空题
9.在①2x﹣1;②2x+1=3x;③|π﹣3|=π﹣3;④t+1=3中,等式有 
 ,方程有 
 .(填入式子的序号)
10.小强在解方程时,不小心把一个数字用墨水污染成了x=1﹣,他翻阅了答案知道这个方程的解为x=1,于是他判断●应该是 
 .
11.比a的3倍大5的数等于a的4倍用等式表示为 
 .
12.若(k﹣1)x|k|+3=﹣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k= 
 .
13.已知x=2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1﹣2ax=x+a的解,则a的值为 
 .
14.若关于的方程|1﹣x|=mx有解,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 
 .
15.若关于x的方程5x﹣1=2x+a的解与方程4x+3=7的解相同,则a= 
 .
三.解答题
16.已知是方程的解,求m的值.
17.阅读题:课本上有这样一道例题:“解方程:
解:去分母得:6(x+15)=15﹣10(x﹣7)…①
6x+90=15﹣10x+70…②
16x=﹣5
…③
…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得到①式的依据是 
 ;
(2)得到②式的依据是 
 ;
(3)得到③式的依据是 
 ;
(4)得到④式的依据是 
 .
18.解下列一元一次方程
(1)﹣3x+7=4x+21;
(2)﹣1=+x;
(3)9y﹣2(﹣y+4)=3;
(4)﹣=.
19.关于x的方程(m﹣1)xn﹣3=0是一元一次方程.
(1)则m,n应满足的条件为:m 
 ,n 
 ;
(2)若此方程的根为整数,求整数m的值.
20.定义: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ax=b的解为b+a,则称该方程为“和解方程”,例如:2x=﹣4的解为x=﹣2,且﹣2=﹣4+2,则该方程2x=﹣4是和解方程.
(1)判断﹣3x=是否是和解方程,说明理由;
(2)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5x=m﹣2是和解方程,求m的值.
21.“今有善行者行一百步,不善行者行六十步.”(出自《九章算术》)意思是:同样时间段内,走路快的人能走100步,走路慢的人只能走60步.假定两者步长相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1)今不善行者先行一百步,善行者追之,不善行者再行六百步,问孰至于前,两者几何步隔之?即:走路慢的人先走100步,走路快的人开始追赶,当走路慢的人再走600步时,请问谁在前面,两人相隔多少步?
(2)今不善行者先行两百步,善行者追之,问几何步及之?即:走路慢的人先走200步,请问走路快的人走多少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
22.“中国竹乡”安吉县有着丰富的毛竹资源.某企业已收购毛竹52.5吨.根据市场信息,将毛竹直接销售,每吨可获利100元;如果对毛竹进行粗加工,每天可加工8吨,每吨可获利1000元;如果进行精加工,每天可加0.5吨,每吨可获利5000元.由于受条件限制,在同一天中只能采用一种方式加工,并且必须在一个月(30天)内将这批毛竹全部销售.为此研究了二种方案:
方案一:将毛竹全部粗加工后销售,则可获利 
 元.
方案二:30天时间都进行精加工,未来得及加工的毛竹,在市场上直接销售,则可获利 
 元.
问:是否存在第三种方案,将部分毛竹精加工,其余毛竹粗加工,并且恰好在30天内完成?若存在,求销售后所获利润;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3.如图,已知A、B、C是数轴上的三点,点C表示的数是6,点B与点C之间的距离是4,点B与点A的距离是12,点P为数轴上一动点.
(1)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 
 .点B表示的数为 
 ;
(2)数轴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和为16,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所表示的数;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点P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C点向左运动,点Q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从点B出发向左运动,点R从点A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它们同时出发,运动的时间为t秒,请求点P与点Q,点R的距离相等时t的值.
24.如图,已知点A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满足|a+3|+(b﹣2)2=0.
(1)求A、B所表示的数;
(2)点C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x,且x是方程2x+1=x﹣8的解.
①求线段BC的长;
②在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PA+PB=BC?求出点P对应的数;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5.已知数轴上三点A,O,B的数分别为﹣3,0,1,点P为数轴上任意一点,其对应的数为x.
(1)如果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那么x的值是 
 ;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比是5:1?若存在,请求出x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果点P以每分钟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O向左运动时,点A和点B分别以每分钟1个单位长度和每分钟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也向左运动,且三点同时出发,那么几分钟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解:A、分母中含有未知数是分式方程,故此选项错误;
B、未知项的最高次数为2是一元二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
C、含有两个未知数,是二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错误;
D、是一元一次方程,故此选项正确;
故选:D.
2.解:设某数为x,
A、x2﹣x=6,是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B、2(x+3)=14,是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C、x﹣x,不是方程,故本选项正确;
D、3x+7=29,是方程,故本选项错误.
故选:C.
3.解:把x=3代入方程得到:6﹣3(2a﹣1)+3=0
解得:a=2.
故选:C.
4.解:A、若﹣3x=5,则x=﹣,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若,则2x+3(x﹣1)=6,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C、若5x﹣6=2x+8,则5x﹣2x=8+6,错误,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若3(x+1)﹣2x=1,则3x+3﹣2x=1,正确,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5.解:将x=2分别代入题目中的四个选项得:
A、2(x﹣1)=2(2﹣1)=2≠6,所以,A错误;
B.=+1=2=X=2,所以,B正确;
C.==,所以,C错误;
D.==≠1﹣x=1﹣2=﹣1,所以D错误;
故选:B.
6.解:3x+6=12,
移项合并得:3x=6,
解得:x=2,
将x=2代入6x+3a=24中得:12+3a=24,
解得:a=4.
故选:B.
7.解:提价10%后价格为1.1a,设应降价为x,
则恢复原价,降价为1.1a﹣a,
降价为x=,
化简得:x=,
故选:C.
8.解:∵有x名工人生产螺栓,
∴有(28﹣x)名工人生产螺母,
∵每人每天平均生产螺栓12个或螺母18个,
∴螺栓有12x,螺母有18×(28﹣x)个,
故方程为2×12x=18(28﹣x),
故选:B.
二.填空题
9.解:等式有②③④,方程有②④.
故答案为:②③④,②④.
10.解:●用a表示,把x=1代入方程得1=1﹣,
解得:a=1.
故答案是:1.
11.解:根据题意得:3a+5=4a.
故答案为:3a+5=4a.
12.解:由题意可知:,
∴k=﹣1,
故答案为:﹣1.
13.解:把x=2代入方程得1﹣4a=2+a,
解得a=﹣.
故答案是:﹣.
14.解:|1﹣x|=mx,
①当x≥1时,x﹣1=mx,(1﹣m)x=1,m≠1时,x=,
∴≥1,解得:0<m<1;
②当x<1时,1﹣x=mx,(1+m)x=1,m≠﹣1时,x=,
<1,∴1+m<0或1+m≥1,
∴m<﹣1或m≥0;
综上所述:解集是:m≥0或m<﹣1.
故答案为:m≥0或m<﹣1.
方法二:利用图象法,讨论y=|1﹣x|和y=mx有交点即可得出结论:
m≥0或m<﹣1.
15.解:∵4x+3=7,
∴x=1.
∵关于x的方程5x﹣1=2x+a的解与方程4x+3=7的解相同,
∴方程5x﹣1=2x+a的解为x=1.
∴5﹣1=2+a,
解得:a=2.
故答案为:2.
三.解答题
16.解:根据题意得:3(m﹣×)+×=5m,
解得:m=﹣.
17.解:
(1)得到①式的依据是等式性质2: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等的非零的数或式子,两边依然相等.
(2)得到②式的依据是乘法分配律.
(3)得到③式的依据是等式性质1: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等的数或式子,两边依然相等.
(4)得到④式的依据是等式性质2.
18.解:(1)移项得:﹣3x﹣4x=21﹣7,
合并得:﹣7x=14,
系数化为1得:x=﹣2;
(2)去分母得:2(x+4)﹣10=5(x﹣2)+10x,
去括号得:2x+8﹣10=5x﹣10+10x,
移项得:2x﹣15x=﹣8,
系数化为1得:x=;
(3)去括号得:9y+2y﹣8=3,
移项合并得:11y=11,
系数化为1得:y=1;
(4)方程可变形为﹣=4﹣8x,
去分母得:9(30x﹣15)﹣2(20x﹣10)=18(4﹣8x)
整理得:270x﹣135﹣40x+20=72﹣144x
移项合并得:374x=187
系数化为1得:x=.
19.解:(1)根据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
m﹣1≠0,n=1,
即m≠1,n=1,
故答案为:≠1,=1;
(2)由(1)可知方程为(m﹣1)x﹣3=0,则x=
∵此方程的根为整数,
∴为整数.
又m为整数,则m﹣1=﹣3,﹣1,1,3,
∴m=﹣2,0,2,4.
20.解:(1)∵﹣3x=,
∴x=﹣,
∵﹣3=﹣,
∴﹣3x=是和解方程;
(2)∵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5x=m﹣2是和解方程,
∴m﹣2+5=,
解得:m=﹣.
故m的值为﹣.
21.解:(1)设当走路慢的人再走600步时,走路快的人的走x步,由题意得
x:600=100:60
∴x=1000
∴1000﹣600﹣100=300
答:当走路慢的人再走600步时,走路快的人在前面,两人相隔300步.
(2)设走路快的人走y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由题意得
y=200+y
∴y=500
答:走路快的人走500步才能追上走路慢的人.
22.解:由已知得:将毛竹全部粗加工后销售,则可获利为:
1000×52.5=52500(元).
故答案为:52500.
30天时间都进行精加工,未来得及加工的毛竹,在市场上直接销售,则可获利为:
0.5×30×5000+(52.5﹣0.5×30)×100=78750(元).
故答案分为:78750.
由已知分析存在第三种方案.
设粗加工x天,则精加工(30﹣x)天,依题意得:
8x+0.5×(30﹣x)=52.5,
解得:x=5,30﹣x=25,
所以销售后所获利润为:1000×5×8+5000×25×0.5=102500(元).
23.解:(1)由题意得: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10,点B表示的数为2,
故答案为:﹣10,2;
(2)∵AB=12,
∴P不可能在线段AB上,
所以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当点P在BA的延长线上时,PA+PB=16,
∴PA+PA+AB=16,
2PA=16﹣12=4,
PA=2,
则点P表示的数为﹣12;
②如图2,当点P在AB的延长线上时,同理得PB=2,
则点P表示的数为4;
综上,点P表示的数为﹣12或4;
(3)由题意得:t秒P点到点Q,点R的距离相等,则此时点P、Q、R所表示的数分别是6﹣t,2﹣2t,﹣10+5t,
①6﹣t﹣(2﹣2t)=6﹣t﹣(﹣10+5t),
t=,
②6﹣t﹣(2﹣2t)=(﹣10+5t)﹣(6﹣t),
t=4,
答:点P与点Q,点R的距离相等时t的值是或4秒.
24.解:(1)∵|a+3|+(b﹣2)2=0,
∴a+3=0,b﹣2=0,
解得,a=﹣3,b=2,
即点A表示的数是﹣3,点B表示的数是2;
(2)①2x+1=x﹣8
解得,x=﹣6,
∴BC=2﹣(﹣6)=8,
即线段BC的长为8;
②存在点P,使PA+PB=BC,
设点P的表示的数为m,
则|m﹣(﹣3)|+|m﹣2|=8,
∴|m+3|+|m﹣2|=8,
当m>2时,解得,m=3.5,
当﹣3<m<2时,无解,
当m<﹣3时,m=﹣4.5,
即点P对应的数是3.5或﹣4.5.
25.解:(1)由题意得,|x﹣(﹣3)|=|x﹣1|,
解得x=﹣1;
故答案为:﹣1;
(2)由题意得,|x+3|=5|x﹣1|,
x+3=5(x﹣1),x+3=﹣5(x﹣1),
解得x=,x=2,
答:当x=或x=2时,存在点P,使点P到点A,点B的距离之比是5:1;
(3)设运动时间为t,点P表示的数为﹣3t,点A表示的数为﹣3﹣t,点B表示的数为1﹣4t,
∵点P到点E,点F的距离相等,
∴|﹣3t﹣(﹣3﹣t)|=|﹣3t﹣(1﹣4t)|,
∴﹣2t+3=t﹣1或﹣2t+3=1﹣t,
解得t=或t=2.
答:或2分钟时,点P到点A,点B的距离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