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3 23:03: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地球是我们的母亲,保护地球就是保护母亲。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iān

huánɡ
yīnɡ
jīnɡ
yínɡ
bāo
ɡuǒ
yáo
lán

ɡé
méi
kuànɡ
kǎi
tàn
jìn
ɡonɡ
làn
yònɡ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颠簸(bō
bǒ)
山郭(ɡuō
ɡōu)
菜畦(wā
qí)
铁锹(qiāo
qāo)拄着(zǔ
zhǔ)
拐杖(zànɡ
zhànɡ)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刘禹锡是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2.《青山不老》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

3.《只有一个地球》从地球的渺小、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一直无法移居其他星球三个方面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4.《三黑和土地》表现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5.交流意见时,要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A.漫游;游历。(遨游)
B.光亮而透明。(闪亮)
C.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慷慨)
D.任意残杀或迫害。(肆虐)
2.下列对《江南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抓住了莺、树、花、村寨、城郭、酒旗、庙宇、楼台、烟雨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B.
诗的前两行,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描绘晴天的景象。
C.
诗的后两行写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D.“南朝四百八十寺”是说南朝有四百八十个佛寺,直言佛寺数量之多,增添了深邃厚重之感。
3.《只有一个地球》从几方面介绍了有关内容,下列哪一项不是课文所写的内容。(

A.
地球美丽而渺小,不会再长大。
B.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C.
地球距离太阳很遥远。
D.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其他星球。
4.下列对《青山不老》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B.“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这句话是说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C.“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这句话是说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D.“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句中“另一种东西”,就是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
5.下列关于倡议书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标题要鲜明,能够清楚地表达倡议的主题,使阅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把握倡议的主要观点。
B.称呼语要依据倡议的对象来写,一般写在标题下方顶格处。
C.正文是倡议的主体,要把倡议的内容写清楚。
D.倡议书的最后是署名和日期,也可以不写。
六、填空题。(30分)
1.查字典填空。(5分)
“滥”字是
结构,按部首查字应先查
?
部,再查
画;“滥”的音序是
,音节是
,含有“滥”字的成语是
。“滥”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不加选择,不加节制。②流水漫溢。为下面词语中的“滥”选择恰当的解释。
粗制滥造(

泛滥(

滥用(

2.比一比,再组词。(5分)
莹(

裹(

篮(

揭(

踞(

营(

褒(

蓝(

竭(

据(

3.选词填空。(3分)
设想
幻想
理想
(1)即使这些(
)能够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2)人类早就(
)着飞向太空,登上月球。
(3)我们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
)。
4.解释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8分)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

簸:

诗句的意思:
.
.

(2)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苔:
。畦:

诗句的意思:
.
.

5.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大自然是多么美丽神奇,在刘禹锡笔下,波涛滚滚的黄河裹挟黄沙、蜿蜒千里的诗句是:
;在杜牧笔下,美丽如画的江南春意盎然、花红柳绿的诗句是:
。(4分)
(2)《只有一个地球》介绍了地球在宇宙中是
的,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
的,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
星球,说明了
.
.
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2分)
(3)日积月累。(3分)
五行:金、


、土.
五谷:

、黍、
、稷.
七、阅读理解。(15分)
(一)课内阅读。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选段号召我们
。(1分)
2.“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强调了地球的两大特征:地球既有
的一面,又有容易
的一面。这句话提醒人们,如果不珍惜资源,可爱的地球就有可能走向
,突出了
地球的重要性、紧迫性。(2分)
3.选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
)。(2分)
A.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
B.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不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
C.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的可能性很大。
D.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的可能性很小。
4.写一句关于保护地球的宣传语。(2分)
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二)课外阅读。(8分)
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1.本文第2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在


三个方面。(3分)
2.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上文画线句子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是

。(2分)
3.请你另举一个利用动物本能或运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3分)
.
.
九、习作展示。
生活中你一定见过很大浪费水的现象吧,请你和同学们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节约用水。
【参考答案】
2020年秋统编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
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力求匀称、美观。(2分)
略。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tiān

huánɡ
yīnɡ
jīnɡ
yínɡ
bāo
ɡuǒ
yáo
lán
天涯
黄莺
晶莹
包裹
摇篮

ɡé
méi
kuànɡ
kǎi
tàn
jìn
ɡonɡ
làn
yònɡ
资格
煤矿
慨叹
进贡
滥用
三、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3分)
颠簸(bō
√bǒ)
山郭(ɡuō√
ɡōu)
菜畦(wā
qí√)
铁锹(qiāo√
qāo)拄着(zǔ
zhǔ√)
拐杖(zànɡ
zhànɡ√)
四、判断下列说法,对的打“√”,错的打“×”。(5分)
1.刘禹锡是唐朝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2.《青山不老》选自梁衡的“新闻四部曲”之一——《没有新闻的角落》。(√)
3.《只有一个地球》从地球的渺小、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一直无法移居其他星球三个方面说明了“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4.《三黑和土地》表现了农民丰收后的喜悦心情。(×)
5.交流意见时,要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五、选择正确答案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词语与意思不对应的一项是(
B

A.漫游;游历。(遨游)
B.光亮而透明。(闪亮)
C.充满正气,情绪激昂。(慷慨)
D.任意残杀或迫害。(肆虐)
2.下列对《江南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这首诗抓住了莺、树、花、村寨、城郭、酒旗、庙宇、楼台、烟雨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B.
诗的前两行,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描绘晴天的景象。
C.
诗的后两行写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D.“南朝四百八十寺”是说南朝有四百八十个佛寺,直言佛寺数量之多,增添了深邃厚重之感。
3.《只有一个地球》从几方面介绍了有关内容,下列哪一项不是课文所写的内容。(
C

A.
地球美丽而渺小,不会再长大。
B.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
C.
地球距离太阳很遥远。
D.
目前人类无法移居其他星球。
4.下列对《青山不老》语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D
)。
A.“我们盘腿坐在土炕上,就像坐在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作者用比喻的方法,描写了漫山遍野绿意盎然,林间松涛阵阵、叶间微泛绿波的画面,喻示着老人投身山林、为改造山沟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B.“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这句话是说面临享福与吃苦的抉择,老农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吃苦,选择了开辟山沟、改造山林的艰苦之路,他愿意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这山沟,将自己的生命都奉献给这青山。
C.“是的,保住了这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守住了这片土。”这句话是说黄土和绿树是互依互存,不可分割的。黄土提供了绿树成长所需的养料,而绿树的根则扎紧、牵绊着黄土,使之不至于流失。这正如老农与青山是息息相关、不可分离的。这片青山养育了老农,而老农用自己一生的努力,创造了这片绿色的奇迹,作为对青山的回报。
D.“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句中“另一种东西”,就是指的是老农创造的这片绿洲。
5.下列关于倡议书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D)
A.标题要鲜明,能够清楚地表达倡议的主题,使阅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把握倡议的主要观点。
B.称呼语要依据倡议的对象来写,一般写在标题下方顶格处。
C.正文是倡议的主体,要把倡议的内容写清楚。
D.倡议书的最后是署名和日期,也可以不写。
六、填空题。(30分)
1.查字典填空。(5分)
“滥”字是
左右
结构,按部首查字应先查
?氵部,再查
10
画;“滥”的音序是
L
,音节是làn,含有“滥”字的成语是
滥竽充数
。“滥”在字典中的解释有:①不加选择,不加节制。②流水漫溢。为下面词语中的“滥”选择恰当的解释。
粗制滥造(①

泛滥(②)
滥用(①)
2.比一比,再组词。(5分)
莹(晶莹)
裹(包裹)
篮(花篮)
揭(揭开)
踞(盘踞)
营(营业)
褒(褒奖)
蓝(蓝色)
竭(枯竭)
据(占据)
3.选词填空。(3分)
设想
幻想
理想
(1)即使这些(设想)能够实现,也是遥远的事情。
(2)人类早就(幻想)着飞向太空,登上月球。
(3)我们要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
4.解释诗句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并写出诗句的意思。(8分)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巨浪淘洗。
簸:颠簸。
诗句的意思:弯弯曲曲的黄河中裹挟的无数砂砾,随同滔滔河水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冲洗和狂风簸荡,从天边一直来到这里。
(2)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苔:青苔。畦:这里指种有花木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土地,周围有土埂围着。
诗句的意思:茅草房的庭院因经常打扫,所以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花草树木成行,都是主人亲手栽种的。
5.按课文内容填空。(9分)
(1)大自然是多么美丽神奇,在刘禹锡笔下,波涛滚滚的黄河裹挟黄沙、蜿蜒千里的诗句是: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在杜牧笔下,美丽如画的江南春意盎然、花红柳绿的诗句是: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4分)
(2)《只有一个地球》介绍了地球在宇宙中是渺小的,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地球是适合人类居住的唯一星球,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2分)
(3)日积月累。(3分)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谷:稻、麦、黍、菽、稷.
七、阅读理解。(15分)
(一)课内阅读。
“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是宇航员遨游太空目睹地球时发出的感叹。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选段号召我们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1分)
2.“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强调了地球的两大特征:地球既有
可爱
的一面,又有容易破碎
的一面。这句话提醒人们,如果不珍惜资源,可爱的地球就有可能走向
破碎
,突出了
保护
地球的重要性、紧迫性。(2分)
3.选文中画“
”的句子的意思是(
B
)。(2分)
A.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可以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
B.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不能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
C.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的可能性很大。
D.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从其他地方得到补充的可能性很小。
4.写一句关于保护地球的宣传语。(2分)
精心保护地球,造福子孙后代。
(二)课外阅读。(8分)
蜜蜂与排雷
有些动物天赋的生理机制和特殊本领,可利用来造福人类。
科学家发现,经过特殊训练的蜜蜂可以在污染控制和环境监测上大显身手。美国蒙大拿大学研究人员还发现,蜜蜂在寻找地雷以及其他爆炸物方面同样具有非凡的能力。与警犬相比,蜜蜂除了容易训练且工作起来更吃苦耐劳外,在寻找“猎物”(各类爆炸物品)的准确性方面也显得高出一筹。
目前世界各地约有1.1亿颗地雷等待排除,每年约有2.6万人因触雷而死或致残。小小蜜蜂可以为搜寻这些重大隐患开辟新路并做出贡献。
为什么蜜蜂能有这种本领?因为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的嗅觉十分敏锐,可以识别出狗无法分辨的许多种细微气体。加之这种昆虫经常是群体出动,因此在搜索同样面积的情况下,它们的工作远远比狗更有效。科学研究表明,这些“探雷蜜蜂”只需要接受短短几天训练,就可以适应搜索地雷的要求。
1.本文第2段告诉我们,蜜蜂探雷比警犬探雷“高出一筹”表现在容易训练(训练)、吃苦耐劳
(工作)、准确性高(准确性)三个方面。(3分)
2.善于捕捉关键词语,有助于把握主要信息,快速理解语意。上文画线句子中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关键词语是嗅觉
和敏锐。(2分)
3.请你另举一个利用动物本能或运用仿生学造福人类的事例。(3分)
示例①利用猪的灵敏嗅觉来缉毒示例
②运用蝙蝠超声波定位的原理,研制出雷达,应用于军事、气象等领域。(3分)
九、习作展示。(25分)
生活中你一定见过很大浪费水的现象吧,请你和同学们写一份倡议书,号召大家节约用水。
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