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22张PPT)+ 导学案+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课件(22张PPT)+ 导学案+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3 22:37: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导学案
【学教目标】
1.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
2.
能标出丝绸之路的基本方向和路线,会描绘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3.
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的开辟、西汉对西域的管理等基本史实。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张骞出西域,两汉对西域的管理
难点:“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一、自主学习:初读教材、勾划要点、完成填空。
张骞通西域
范围
项目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任务
时间
结果
丝绸之路
项目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
交流内容
传出:
特点
传入:
意义
管理西域
西汉
事件
意义
东汉
事件
意义
二、课堂探究题
探究一:完成表格内容,并分析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政治、经济意义?





使
西
域(教材67-69页)
次数




结果/政治意义


探究二:丝绸之路的作用(试从经济、文明等角度思考)
三、练习巩固
1.
汉代丝绸之路兴盛的根本原因(

A.张骞通西域,使中西交通畅通
B.西域都护的设置保护了商旅往来
C.汉代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2.
通过丝绸之路,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A.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B.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
C.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
D.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
3.
西汉时开辟的横跨欧亚大陆的“丝绸之路”,给世界留下了“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遗产。这条“丝路”从东向西的走向是(

A.长安—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葱岭—安息—大秦
B.长安—今新疆地区—河西走廊—葱岭—西亚—大秦
C.长安—葱岭—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安息—大秦
D.长安—玉门关、阳关—河西走廊—葱岭—西亚—欧洲
4.公元97年,受班超派遣出使大秦的人是(

A.甘英
 
B.班固
C.窦固
D.窦宪
5.如果你生活在张骞通西域之前的汉朝,你不可能吃到的食物是(

A
水稻
B

C
葡萄
D

6.
“丝绸之路”是
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

A.汉朝的使者、商人沿路西行
B.朝鲜派遣大批使节来中国
C.中国的丝绸织品转运欧洲
D.西域的奇珍异宝不断输入中原
7.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于中央政权的标志是(

A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B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
D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
8.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是(  )
A联络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
B加强同西域经济文化交流
C寻找匈奴的去向
D恢复对西域的管辖
9.
汉代张骞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是在(

A.公元前2世纪初
B.公元前2世纪末
C.公元前1世纪初
D.公元前1世纪末
10.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子拜骞为中郎将,至乌孙,遣副使使大宛、康居、月氏、大夏,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然骞凿空,诸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
——摘编自班固《汉书·张骞传》
材料二:
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后汉书》
1.
古代称对未知领域的探索为“凿空”,结合材料一分析张骞出使西域被称为“凿空”的原因。
2.
请简述张骞出使西域在历史上的贡献。
3.
通过对张骞通西域的学习,请你谈谈张骞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呢?
4.
材料三中“宣帝改曰都护”指什么?有何意义?
参考答案:
1、
自主学习
张骞通西域
范围
今甘肃玉门关、阳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
项目
第一次出使西域
第二次出使西域
任务
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
加强同西域各国的联系
时间
公元前138年
公元前119年
结果
使汉朝了解西域情况
加强了友好往来
丝绸之路
项目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路线
长安-河西走廊-玉门关(阳关)-葱岭-西亚-欧洲
最远到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
交流内容
传出:丝绸、漆器、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
特点
手工业品和技术
传入:核桃、葡萄、石榴、香料、宝石、乐舞等
土特产品和文化
意义
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汉朝的兴盛;至今仍然在发挥重大作用
管理西域
西汉
事件
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
意义
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东汉
事件
班超父子经营西域
意义
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立联系
二、探究一:
公元前前138年;前119年;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及西域各族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经济: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探究二: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三、练习巩固
1.C
2.A
3.A
4.A
5.C
6.B
7.
C
8.A
9.B
10.
(1)
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使中原和西域各国开始友好往来,所以称为“凿空”。
(2)
张骞通西域,促进了汉朝和西域的友好往来;为“丝绸之路”开辟奠定了基础;为以后对新疆地区实施有效管辖奠定了基础。
(3)
勇于担当、不畏艰险、意志坚定、爱国精神等。
(4)
指西汉政府
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从此,今新疆地区开始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近代科学的创始人
现代科学之父
有力证明了新天文学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2张PPT)
新知导入
新知讲解
探路,张骞凿空丝绸之路
敦煌,丝绸之路上璀璨的明珠
春风不度玉门关
西出阳关无故人
新知讲解
玉门关
阳关
葱岭
狭义西域:玉门关和阳关以西,葱岭以东
广义西域:玉门关和阳关以西
李希霍芬《中国》“丝绸之路:汉代中国与中亚河中地区、印度直接以丝绸为主的贸易交通线”
狭义西域
广义西域
探路,张骞凿空丝绸之路
新知讲解
张骞原是一名郎官,汉武帝封其为博望侯。
司马迁称赞张骞出使西域为“凿空”。
张骞
(前164-前114)
张骞第一次打通了汉朝通往西域的南北道路,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所以称为“凿空”。


历史为何会给张骞如此高的美誉呢?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是“凿空”?
探路,张骞凿空丝绸之路
新知讲解
探路,张骞凿空丝绸之路
匈奴占领
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
——《汉书·张骞传》
夹击匈奴
汉家争地抗匈奴,奉命出使历万苦
新知讲解





使
西
域(教材67-69页)
次数




结果/政治意义


公元前
前138年
联络大月氏,
夹击匈奴
使汉朝了解到西域的具体情况,
及西域各族想与汉朝往来的愿望。
前119年
访问西域各国,
建立友好关系。
西域各国纷纷派使节来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政治、经济意义?
丝绸之路
没有张骞通西域,就没有丝绸之路的开辟。—张岂之
了解西域
沟通西域
经济:张骞出使西域,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
探路,张骞凿空丝绸之路
新知讲解
探路,张骞凿空丝绸之路
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为什么说张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
然张骞凿空(探索未知的领域),其后使往者(后来的使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以此来取信于外国),外国由此信(信任)之。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第一次开辟出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新知讲解
假如你是26岁的张骞,请你结合下列图片与文字信息谈谈西行路上遇到哪些困难?是你身上哪些精神让你完成使命?
张骞
(前164-前114)
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
自述西域之行
句式:我
年从
出发,带着
人,打算去
,中途可能会遇到
但是我

精神让我完成使命。
精神:坚持不懈
不屈不挠
忠于祖国
开拓进取
探路,张骞凿空丝绸之路
新知讲解
筑路,中西架起贸易之路
出土的敦煌遗书记载:敦煌商人李富贵想把长安的丝绸卖往大秦。请你根据
长安
河西走廊
玉门关
阳关
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
长安
河西走廊
今新疆地区
西亚
欧洲
地图为他写出商品销售渠道示意图。
陆上丝绸之路
新知讲解
筑路,中西架起贸易之路
石榴
苜蓿
核桃
葡萄
良种马
乐器、
歌舞、佛教
西方输入中国
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
丝绸、漆器等
中国传向西方
铁器
丝绸
中国输出品是以手工业品和技术为主。
西方输出品是以动植物品种和宗教文化为主
假如你是长安的一名富商,现在去西域做生意,你会带什么物品去贩卖,又带回什么东西呢?
新知讲解
商业之路
文明之路
开拓之路
友谊之路
探究:丝绸之路的作用(试从经济、文明等角度思考)
…………
桥梁
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筑路,中西架起贸易之路
新知讲解
筑路,中西架起贸易之路
阅读地图,丝绸之路沟通了古代哪几个文明区域?
中华文明
印度文明
西亚文明
欧洲文明
“世界上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
——季羡林
地位: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
丝绸之路:友谊之路——贸易之路——文明之路
新知讲解
筑路,中西架起贸易之路
汉武帝与海上丝绸之路有怎样的关系?它的路线是怎样的?
东南沿海
马来半岛
马六甲海峡
孟加拉湾
印度半岛
海上丝路的路线
从山东沿岸出发,穿过黄海,可以到达朝鲜、日本
海上丝绸之路
新知讲解
守路,数代精神坚持守之路
【西汉:设置西域都护,
标志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思考:对比秦汉两朝的疆域,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新知讲解
守路,数代精神坚持守之路
西汉末年匈奴重新控制了西域。为恢复对西域的管辖,东汉明帝时,

出使西域。
开辟通往西亚路线。
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
班超
东汉:对西域的管理,重建西域各国与汉朝的联系
甘英
新知讲解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
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
伟大构想。
守路,数代精神坚持守之路
板书设计
西域的地理概念
丝绸之路
对西域的管理
张骞通西域
西域都护的设置
陆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张骞通西域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班超经营西域
当堂训练
A
B
1.张骞出使西域带来的直接结果是(

A.丰富了汉族的经济生活
B.促进了西域的经济发展
C.开辟了东西交通的重要通道
D.设置了管理西域的行政机构
2.丝绸之路是从长安出发,所经地点的先后顺序是(

①西亚
②河西走廊
③欧洲
④今新疆境内
A.①②③④  B.
②④
①③
C.③④①②
D.
④②①③
当堂训练
3.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A.大秦
B.西域
C.安息
D.新疆
B
C
4.
丝绸之路的开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它(

A.使中国和欧洲直接交流
B.使天山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连成整体
C.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的交流
D.使世界连接成整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