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
年级
《
化
学
》期中试卷
相对分子质量:H
1
C
12
N
7
O
16
Na
23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4×20=80分)
1.某化学反应其△H=
-250
kJ/mol,?S=18
J/(mol·K),则此反应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自发进行(
)
A.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B.在任何温度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C.仅在高温下自发进行
D.仅在低温下自发进行
2.在HNO2溶液中存在如下平衡:HNO2
H++NO2-
,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下列物质后,能使电离平衡向右移动的是(
)
A.水
B.硫酸
C.NaNO2固体
D.NaHSO4固体
3.在一密闭烧瓶中,在25
℃时存在如下平衡:2NO2(g)
N2O4(g) ΔH<0,将烧瓶置于100
℃的水中,则下列几项性质中不会改变的是( )
①颜色 ②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③质量 ④压强 ⑤密度
A.①和③
B.②和④
C.④和⑤
D.③和⑤
4.一定条件下,在2L密闭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FeO和CO,发生下列反应
FeO(s)+CO(g)Fe(s)+CO2(g),在T1、T2温度下,物质的量n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内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始终不变
B.平衡时,其他条件不变,取出适当铁可提高CO的转化率
C.该反应的△H<0,K1<K2=1.5
D.当反应进行到t1时刻仅改变一个条件,可能是通入了氮气
5.
当1
g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吸收2.72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①N2(g)+3H2(g)2NH3(g) ΔH=-92.4
kJ/mol
②N2(g)+3H2(g)2NH3(g) ΔH=-46.2
kJ/mol
③NH3(g)N2(g)+H2(g) ΔH=+46.2
kJ/mol
④2NH3(g)N2(g)+3H2(g) ΔH=-92.4
kJ/mol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全部
6.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A(?)B(g)+C(s),达到化学平衡后,升高温度,容器内气体的密度增大,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
B.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A为非气态
C.在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C,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改变压强对该平衡的移动一定无影响
7.2.0mol
PCl3和1.0molCl2充入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PCl3(g)+
Cl2(g)
PCl5
(g)
达到平衡时,PCl5
为0.4mol,
如果此时移走1.0molPCl3和0.5molCl2,在相同温度下再次达到平衡时,PCl5
物质的量是( )
A.0.2mol
B.小于0.2mol
C.大于0.2mol,小于0.4
mol
D.无法确定
8.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
A.图甲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乙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图丙表示弱电解质在水中建立电离平衡的过程
D.图丁表示强碱滴定强酸的滴定曲线
9.已知可逆反应
aA(g)+bB(g)cC(g)中,物质的含量R%(A%和C%)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在T1、T3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B.该反应在T2温度时达到过化学平衡
C.该反应的逆反应是放热反应
D.升高温度,平衡会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0.
下列有关仪器使用方法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洗净的锥形瓶和容量瓶必须放进烘箱中烘干才能开始实验
B.用容量瓶配溶液时,若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液体
C.酸式滴定管装标准溶液前,必须先用该溶液润洗
D.酸碱滴定实验中,用待滴定溶液润洗锥形瓶以减小实验误差
11.将浓度为0.1
mol·L-1HA溶液(pH=3)加水稀释100倍,下列各量保持增大的是(
)
A.c(H+) B.Ka(HA)
C.c(OH-)
D.c(HA)
12.已知:t℃下的某一气态平衡体系中含有X(g)、Y(g)、Z(g)、W(g)四种物质,此温度下发生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有关该平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升高温度,平衡常数K变大
B.
增大压强,W(g)物质的量分数变大
C.
升温,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则正反应放热
D.
增大X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13.下列有关电解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比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强
B.强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的分子只有溶剂分子
C.强电解质都是离子化合物,而弱电解质都是共价化合物
D.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因此Na2O是非电解质
14.
在298
K、100
kPa时,已知:①2H2O(g)===O2(g)+2H2(g)
ΔH1
②Cl2(g)+H2(g)===2HCl(g)
ΔH2
③2Cl2(g)+2H2O(g)===4HCl(g)+O2(g)
ΔH3
则ΔH3与ΔH1和ΔH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A.ΔH3=ΔH1+2ΔH2
B.ΔH3=ΔH1+ΔH2
C.ΔH3=ΔH1-2ΔH2
D.ΔH3=ΔH1-ΔH2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与c(OH-)乘积为10-28的溶液中:K+、NO、Fe2+能大量共存
B.常温下,c(H+)=10-12
mol/L的溶液中:Na+、S2-不能大量共存
C.在测定中和热的实验中,用0.5
mol·L-1
NaOH溶液分别与0.5
mol·L-1的盐酸、醋酸溶液反应,如所取的溶液体积相等,则测得的中和热数值相同
D.纯水在25℃比100℃时的pH大
16.
室温下,下列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一定大于7的是(
)
A.0.1
mol·L-1的盐酸和0.1
mol·L-1的氢氢化钠溶液
B.0.1
mol·L-1的盐酸和0.05
mol·L-1的氢氧化钡溶液
C.pH=4的醋酸溶液和pH=10的氢氧化钠溶液
D.pH=4的盐酸和pH=10的氨水
17.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18.
某温度下,在一个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4molA和2molB进行如下反应:
3A(g)+2B(g)4C(?)+2D(?),反应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测得生成1.6molC,且反应的前后压强之比为5:4(相同的温度下测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B.此时,B的平衡转化率是35%
C.增大该体系的压强,平衡向右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D.增加C,B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19.浓度均为0.10
mol·L-1、体积均为V0的MOH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OH的碱性强于ROH的碱性
B.ROH的电离程度:b点大于a点
C.若两溶液无限稀释,则它们的c(OH-)相等
D.当lg=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增大
20.25
℃时,在含有Pb2+、Sn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
Sn(s)+Pb2+(aq)
Sn2+(aq)+Pb(s),体系中c(Pb2+)和c(Sn2+)变化关系如图22所
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2固体后,c(Pb2+)变小
C.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增大,说明该反应ΔH>0
D.25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21.(10分)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化学反应:
CO2(g)+H2(g)
CO(g)+H2O(g),其化学平衡常数K和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
T/℃
700
800
850
1000
1200
K
0.6
0.9
1.0
1.7
2.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能判断该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依据是________。
A.容器中气体压强不变
B.混合气体中c(CO)不变
C.v正(H2)=v逆(H2O)
D.c(CO2)=c(CO)
(2)
800
℃时,向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混合物,起始浓度分别为
c(CO)=0.01
mol·L-1,c(H2O)=0.03
mol·L-1,
c(CO2)=0.01
mol·L-1,c(H2)=0.05
mol·L-1,
则反应开始时,H2O的消耗速率比生成速率________(填“大”“小”或“不确定”)。
(3)
和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的溶液中随的变化如图所示(线上每一个点均为平衡时的关系)。
①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中的转化反应
。
②
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的平衡转化率_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___。
22.(10分)已知某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H3OCH3)c(H2O)/[c(CH3OH)]2,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400℃,K=32;500℃,K=44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
)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标出各物质状态)
。
(2)已知在密闭容器中,测得某时刻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①
此时系统温度400℃,比较正、逆反应速率的大小:υ正
υ逆(填“>”、“<”或“=”)。
②
平衡时,若以甲醇百分含量为纵坐标,以温度为横坐标,此时反应点在图象的位置是图中
点,比较图中B、D两点所对应的正反应速率B
D(填“>”、“<”或“=”),理由是
。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
高二
年级
《
化
学
》期中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4×20=80分)
1.A
2.A
3.D
4.C
5.B
6.A
7.B
8.A
9.B
10.C
11.C
12.C
13.B
14.A
15.D
16.D
17.D
18.D
19.D
20.D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21.(共10分,每空2分)
(1)BC
(2)小
(3)①2CrO42-
+
2H+
Cr2O72-
+
H2O
②增大
1.0×1014
22.(共10分,每空2分)
(1)
2CH3OH(g)
CH3OCH3(g)+H2O(g)
(无可逆号或不标状态均不得分)
(2)①>
②A
<
D点温度高于B点,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所以D反应速率也大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