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与刻的乐趣》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尝试雕刻一件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各类雕刻作品,认识雕刻的种类。寻找并运用身边的媒材,引导学生将平面的内容用雕刻的形式表现出来。 
情感与态度:初步了解什么是雕刻艺术,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体验雕刻过程中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雕刻的相关知识,对雕刻作品的设计。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雕刻的刻制方法。 
三、教学策略 
在本课的学习中,多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雕刻制作的过程,提高对雕刻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本课内容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在雕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激发其创作灵感和动手实践的欲望,让学生逐步掌握雕刻的方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认同感。 
教学准备 
课件、课堂演示用具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环节 
展示图片,你见过雕塑作品么?见过什么样的雕塑作品?在什么地方见过? 
学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板书课题:雕与刻的乐趣。 
2.新授 
师:什么是雕塑? 
学生思考回答: 
师:你都见过什么材料的雕塑作品? 
生:…… 
师:我们一起欣赏传统材料的雕塑作品,看一看都是什么材料的作品?观察比较,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师小结:雕塑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欣赏佳作,激发创作欲望。 
3.直观演示,教师示范肥皂雕塑作品,并讲解注意问题。 
4.制作过程: 
①绘制图案,浅浅的勾出图案。 
②进行粗刻,刻出大体形状、轮廓。 
③处理细节,细致刻画。 
制作过程注意用刀安全,制作过程教师指导问题。 
6.作品展示、评价: 
对在制作过程中表现积极的同学给予表扬。 
学生自评,介绍自己的雕刻作品,谈谈最得意的地方。 
学生互评,最喜欢谁的雕刻作品,为什么? 
教师点评,对学生作品进行肯定,指出雕刻优点及部分可改进之处。 
6.课堂总结: 
对本课学生表现给予积极评价,延伸课堂内容,鼓励学生多拓展材料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