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神奇的肥皂粉
教学目标:
1.通过体验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上肥皂粉所产生的特殊画面效果拓宽学生对绘画领域的认知,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根据制作好的彩色底板所产生效果进行取舍设计制作一幅抽象装饰画。
3.通过尝试体验皂粉撒点作画,体会创作过程带来的乐趣,激发学生美化生活的愿望。
教学重点:
如何在未干的上色画纸上撒肥皂粉,造成特殊的画面效果。
教学难点:
能根据彩色底版所产生的画面特殊效果进行剪裁和创意想象,设计制作一幅有个性的装饰画。
教学过程
变魔术
师:上课前请同学们看我变一个魔术。
教师演示:
1.教师用已经准备好的水粉颜料快速用水涂抹在纸上,然后在魔术盒中故作神秘地拿出一些白色粉末,撒在未干的彩色纸上,你发现刚刚涂好颜色的画面有什么变化?
2.向学生展示产生特殊效果的彩色画面,请学生猜猜这种白色粉末是什么?(学生兴奋猜测,回答:盐、苏打粉、味精、面粉、洗衣粉……)
在现代绘画中,一些媒介材料经常被用来制作画面的特殊效果,使作品耐看而又有情趣,用肥皂粉撒点作画不仅有趣,还让我们发现了绘画艺术有许多表现艺术美感的方法。
引出课题:神奇的肥皂粉 通过变魔术的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通过教师演示让学生初步感受肥皂粉画的绘画步骤及方法,渗透本课重点,让学生在欣赏观察中了感受神奇的肥皂粉的特有的艺术魅力。
分析制作步骤
1.准备材料和裱好的纸板。
2.图上有色调的水彩色。
3.在水彩未干时撒上干肥皂粉。
根据肥皂粉画的绘画步骤尝试制作。 通过多媒体欣赏比尔-杰克林的作品再次感受这种特殊艺术形式的魅力,通过观察分析让孩子自主学习自主发现其中的绘画方法,巩固已知为下一步创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观察感受 展示自己的作品同桌之间交流
你喜欢他作品的哪部分?为什么?
你觉得在制作肥皂粉画时遇到了什么困难?有哪些好的想法。(水分少,干得快的肥皂粉撒在上面变化不明显。撒肥皂粉时应该一点一点撒,不然会破坏整个画面。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打底色。) 通过尝试制作,学生能从实践体验中,分析肥皂粉画制作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感知分析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欣赏分析 欣赏抽象或半抽象图形相结合的作品:小松鼠的世界,提出问题:
这幅画与刚才我们的作品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它的制作步骤是什么?
用肥皂粉撒点的方法制作地板。
色块剪贴组织画面。
抽象或半抽象图形相结合。 通过欣赏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了解组合绘画的艺术魅力及抽象与半抽象图形组合肥皂画的绘画方法及步骤,为下一步完成自己作品打下基础,既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又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联想创造 学生通过想象用皂粉撒点的方法,创作一幅抽象装饰画。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作品新颖,有意思,制作过程中还能添加有趣的想法,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及审美能力。
自评互评 教师请学生展示最后完成的绘画作品,并请学生说说对自己作品的想法。其他同学给他好的建议,教师做最后指导评价。 通过学生实践创作,提高学生绘画能力及动手能力,解决本课重难点。
《神奇的肥皂粉》教学反思
《神奇的肥皂粉》是五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课。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肥皂粉的肌理效果来体验抽象艺术带来的审美感受,并在兴趣的带领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活动之中。通过亲自练习,体验不同色彩技法能产生的不同的色彩感觉,感悟人工肌理的变化,了解肥皂粉在画面中出现的特出效果。从而使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审美能力。
此课制作难度较低,有一定的趣味性,符合五年级学生爱自主探究、动手操作的心理特点。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是想像中的那么容易。一开始,学生就在操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色彩浓度的把握、肥皂粉的撒法等等。在课堂中通过对比和讨论解决了操作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掌握了操作的要点,就是水要饱、手要快、粉要少。也为今后的肌理创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