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试用本)八年级上册物理专题讲义二 常见的力(学生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沪教版(试用本)八年级上册物理专题讲义二 常见的力(学生版+教师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2-04 11:02:34

文档简介

常见的力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学员编号:

级:初二


数:
学员姓名:
辅导科目:物理
学科教师:
课程主题:力的概念及常见的力
授课时间:
学习目标
1.力的概念及力的三要素;
2.重力和弹力概念;
3.摩擦力的概念;
教学内容
课前检测
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拉拖车时,汽车总是施力物体,而拖车总是受力物体
B.脚踢球时,脚先对球施力使球飞出,然后球对脚施力使脚疼痛
C.物体之间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D.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2.
从手中推出的铅球,在空中飞行时,若不计空气阻力,它受到的力是(???????)?
A.?重力和推力?
?B.?重力??????C.?冲力?
?D.?惯性力
3.
关于弹力,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
?
C.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伸长的越长?
D.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4.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的过程,受到的力有(

A.
下滑力、摩擦力
B.
重力、下滑力、摩擦力
C.
下滑力、摩擦力、重力、支持力
D.
重力、支持力、摩擦力
5.
下列各种摩擦中,不是有利的摩擦是(?)
A.
手握瓶子,手与瓶子之间的摩擦
B.
机械运转时,各部件之间的摩擦
C.
自行车刹车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D.
吃饭时,筷子与食物之间的摩擦
课堂导入
94170592075
内容精讲
知识点一:力
【知识梳理】
1.
力的概念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一定有物体存在。
任何一个力,至少要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只有施力物体或只有受力物体,力都不存在。
(3)直接接触的物体间可以发生力的作用,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能发生力的作用,例如磁铁间的吸引力。
2.
力的单位
国际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托起两个鸡蛋的力大约是1N,中学生的重力约500N。
3.
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2)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4.
相互作用力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同时增大,同时减小,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没有先后之分。
【例题精讲】
例1.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两个物体接触时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B.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C.
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
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时,不一定要接触
例2.
足球前锋队员面对已封住角度的守门员,轻轻地将球一挑,足球在空中划过一条弧线进入球门.若不计空气阻力,足球离开脚面后使其在空中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施力物体是
(
)
A.前锋队员
B.足球
C.地球
D.守门员
例3.
在下面图(a)、(b)、(c)所示的三个情景中,
其中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选填“(a)”、或“(b)”】;图???
主要表示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而图(c)则表示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
有关。
29210053340
例4.
力的作用都是相互的,下列现象中没有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A.向前划船时,要用桨向后拨水???
B.人向前跑步时,要向后下方蹬地
C.火箭起飞时,要向下方喷气???
??
D.头球攻门时,要向球门方向用力顶球
【课堂练习】
1.
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D.马拉车前进,同时车也用力拉马
2.如图4所示,其中与其它三个力所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的是(
?

30924540640
3.奥运会的许多比赛项目都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知识有关,假如“力的作用不是相互的”,在
①篮球;②跳水;③跳远;④皮划艇;这些项目中,将无法进行的是(???

A.只有①②③???
B.只有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都是
4.
运动员用网拍击球时,球和网拍都变了形。这表明两点:一是力可以使物体???????
????
,二是力的作用力是???????
?????
。此外,网拍击球的结果,使球的运动方向和速度大小发生了变化,表明力还可使物体的??????
??????
发生改变。
5.
卵击石,石头没有损伤而鸡蛋破了,这一现象中,石头对鸡蛋的作用力______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鸡蛋对石头的作用力。
知识点二:力的三要素和力的测量
【知识梳理】
1.
力的三要素
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统称为力的三要素。
2.
力的示意图和力的图示
(1)力的示意图:分析受力时只需标明物体受力的大致情况,即只画力的方向、作用点、不用画标度和大小。
(2)力的图示: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三要素都表示出来的方法,叫做力的图示法。
3.
力的测量
测量力的仪器叫做测力计。
常用的是弹簧测力计,它是利用弹簧在一定范围内,所受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得越长的原理制成的。
使用弹簧测力计前应注意:了解量程;了解分度值的大小;校正零点。
【例题精讲】
例1.
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则课桌可能会翻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方向有关
C.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
例2.
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c)、(d)
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那么,能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的图是(
)
760095163830
576580093345
A.
图()和()
B.图()和(c)
C.
图()和(d)
D.图()和(d)
例3.
如右图所示为实验室里常用的测量仪器,请你仔细观察该仪器,则该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该仪器的测量范围是_________牛,最小刻度是________牛,此时,该仪器的示数是__________牛。
例4.
在水平桌面上的小车,受到大小为80牛,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这个力。
【课堂练习】
1.
“疾风知劲草”,从某种意义上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跟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A.力的大小
B.力的方向
C.力的作用点
D.力的单位
2.
力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的三要素会影响力的____________。
3.
如图实验中,(a)图表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_有关,(b)图所示用扳手拧螺钉,手握在扳手的末端比握在扳手的中部省力,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_____________有关。
4.
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箱,受到一个与水平面成30?角、大小为30牛的向右的拉力。请用力的示意图画出这个拉力。
知识点三:常见的力
【知识梳理】
1.
重力
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1)重力的大小
4123690639445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可以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关系式为:g=G/m
或G=mg,g=
9.8牛/千克,意义是: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所受到的重力是9.8牛。在粗略计算时,g
的值也可以取10N
/kg。在考试时如果有特别说明g取10N
/kg,则可以取10N
/kg。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则只能取9.8牛/千克。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3)重力的作用点
重力在物体上的作用点叫做重心。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注意:重心不一定全部在物体上,可能在物体外。(如环形铁圈,其重心在环所在圆的圆心,而不在铁圈上)
(4)悬挂法确定重心
2.
弹力
发生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跟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作用,这种力叫弹力
(1)物体发生的形变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拉力、压力、支持力都属于弹力。
(2)弹力方向:指向施力物体恢复形变的方向
3.摩擦力
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当发生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在接触面上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1)静摩擦力:
(a)概念:物体在有相对运动趋势时,接触面阻碍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力叫做静摩擦力。
(b)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相反,但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反(阻力)也可以相同(动力),还可以成任意角度。
(c)判断静摩擦力大小的方法:静摩擦力可以在0到最大静摩擦力之间变化,其大小由外界条件决定,因此它是被动力。
(2)滑动摩擦力: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方向: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测量:利用弹簧测力计可以粗略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滚动摩擦力:
(a)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例如滚动轴承中的滚珠在轴承内滚动时的摩擦。车轮在地面滚动时车轮与地面间的摩擦;
(b)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小得多。
(4)摩擦的利用与防止:
(a)增大有益摩擦:增大压力;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b)减小有害摩擦: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粗糙程度;用滚动代替滑动。
(5)要点诠释
(a)滑动摩擦力产生条件:接触面粗糙;接触挤压;在接触面上相对运动。
(b)运动方向和相对运动方向的区别,f滑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但与运动方向可以相反(阻力)也可以相同(动力),注意:滑动摩擦力可以是阻力,也可以是动力。
(c)“假设法”判断静摩擦力的有无和方向。静摩擦力的方向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但有些情况相对运动趋势很难判断。我们可以用假设法判断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假设接触面光滑,物体若会相对滑动,则说明原来有静摩擦力,且相对滑动的方向就是相对滑动趋势的方向。
【例题精讲】
例1.
下列有关重力概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支持面
B.重力不随物体位置变化而变化
C..粉笔在使用时,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D.空中向上飘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
例2.
关于物体的重心,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一切物体的重心都在它的中间位置
B.
一切物体的重心都是该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
C.
物体的重心不一定都在物体上
D.
质地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例3.
关于g
=
9.8N/kg所表示的物理意义,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1kg
=
9.8N[]
B.
9.8
kg
=
1N
C.
质量1kg
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9.8N
D.
质量是9.8
kg
物体所受的重力是1N
例4.
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产生弹力
B.弹力仅仅是指弹簧形变时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
C.弹力是指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接触它的物体产生的力
D.压力、支持力、拉力都属于弹力
例5.
关于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
B.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
C.圆珠笔写字时,与纸面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D.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例6.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的质量为5kg,用1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下面的说法哪种正确:(

A.物体受到向左49N的摩擦力
B.物体受到向左10N的摩擦力
C.物体受到向右10N的摩擦力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等于零
【课堂练习】
1.
下列事例中,属于运用了重力方向的是(

2.
有一块砖先平放在地面上,然后再将砖块侧放在地面上,最后竖直放在地面上.则其重心位置和重力大小(
)
A.
重心高度不变,重力大小不变
B.
重心高度减小,重力大小减小
C.
重心高度增加,重力大小增加
D.
重心高度增加,重力大小不变
3.
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仪两次放置于某桌面上时的情形,则该桌面(

A.
左面低右面高,前面低后面高
B.
左面高右面低,前面低后面高
C.
左面高右面低,前面高后面低
D.
左面低右面高,前面高后面低
4.一个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关于物体和地面受力情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B.
地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物体重力
C.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地面发生了形变
D.
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5.
如图所示,一个同学用水平力推停在水平地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车时水平力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一定小于
B.可能小于
C.一定等于
D.可能大于
49117252381256.
如图所示,一重为20牛的物块,在F=25牛的压力作用下,紧贴墙匀速下滑,则物块受到墙壁的摩擦力为(

A.
竖直向下、大小20牛
B.
竖直向上、大小20牛
C.
竖直向上、大小25牛
D.
水平向左、大小25牛
7.
如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8.
自行车是我们熟悉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涉及到不少有关摩擦的知识。以下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脚踏凹凸不平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来增大摩擦的
B.轮胎上制有花纹是通过改变接触面粗糙程度来减小摩擦的
C.刹车时用力捏刹车把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的
D.在转动的部分加润滑油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来减小摩擦的
课堂检测
1.关于力的概念,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没有物体就没有力
 
 B.有受力物体时,一定有施力物体
  C.有施力物体时,却不一定有受力物体 
 D.只有一个物体时,不会有力
2.
在图5所指出的四个力中,使受力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是


3.
小明对重力有以下四种认识,其中正确的是(

A.重力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B.重力不随物体的位置变化而变化
C.粉笔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变小,重力变小
D.空中上升的气球,没有受到重力作用
4.
如果地球上的物体没有重力作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河水不能向低处随意流动
B.水壶里的水无法倒入人口中
C.人一跳就可能离开地球
D.物体失去了质量
5.
关于弹簧测力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测力计上的刻度不是均匀的
B.弹簧测力计只能测力,不能测物体受到的重力
C.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在撤去外力时,才能读数
D.弹簧测力计的不仅能竖直方向上使用,而且有时也可以在倾斜方向使用
6.
下列关于摩擦力认识正确是


A.摩擦力总是在物体运动时产生的
B.摩擦力在生产和生活中总是有害的
C.增大物体间的接触面积,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D.常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力
7.
如下图所示,重为6
N的物体A静止在斜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A受到的重力。
8.
一本书放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桌面的
力;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
.同时这本书对桌面产生
,这个力的施力物体是
,受力物体是________.
9.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
,力可以使物体发生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是指物体运动
的改变或运动
的改变或它们同时改变,要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就必须对物体

10.
某一个登月宇航员为探究不同星球对物体吸引作用的大小关系,他用弹簧测力计分别在地球和月球上,测出不同质量的几个物体所受到重力的大小,他测得的数据如表一和表二所示:
91440013970表一
(地球表面)
表二
(月球表面)
表一
(地球表面)
表二
(月球表面)
2860675106680实验序号
质量(千克)
重力(牛)
4
0.5
0.815
5
2
3.26
6
3
4.89
实验序号
质量(千克)
重力(牛)
4
0.5
0.815
5
2
3.26
6
3
4.89
231775106680实验序号
质量(千克)
重力(牛)
1
0.5
4.9
2
1
9.8
3
2
19.6
实验序号
质量(千克)
重力(牛)
1
0.5
4.9
2
1
9.8
3
2
19.6
(1)分析比较1、2、3或4、5、6的有关数据,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比较实验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数据,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物体的质量相同时,在不同星球上受到的重力是不同的,在地球上重力比月球上要大。
(3)该宇航员进一步综合分析表一和表二中的有关数据得出结论是:在不同星球上物体的重力与质量的比值是不同的。请判断,该宇航员的分析结论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错误”、“合理且结论完整”或“合理但结论不完整”)。
(4)该宇航员发现了在不同星球上重力与质量的比值的大小不同,这一比值的大小反映了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
1.
关于对力的认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B.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C.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只有相互接触的物体才会产生力的作用
2.
关于力的作用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可以改变物体速度的大小
B.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C.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方向
D.可以改变物体的状态
3.
下列关于重力说法正确的是(

A.向空中上抛一只篮球,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竖直向上的重力作用
B.汽车在下斜坡时,受到的重力方向垂直于坡面
C.物体的重.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质量大小
D.地面的附近的物体在没有其他物体支持的时候,会落向地面,是受到重力的原因
4.
如图所示中的小孩正在玩蹦蹦杆游戏。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437197531750
A.
压缩弹簧,弹簧缩短,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B.
弹簧伸长,小孩上升,这是因为力改变了物体的形状
C.
下降时小孩对弹簧有力的作用,弹簧对小孩没有力的作用
D.
上升时弹簧对小孩有力的作用,小孩对弹簧没有力的作用
5.
下列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A.自行车车闸皮与轮圈之间的摩擦
B.火箭升空中火箭与空气的摩擦
C.圆珠笔的笔珠与纸面之间的摩擦
D.手拿物体时手与物体之间的摩擦
6.
在下图中,一个铅球重30N,在图中用所给的标度画出它所受的重力.
1395095276860
390969596520
7.
在上图中,木箱受到水平向右且偏向上方30°的75N拉力作用,试在图上画出拉力.
8.
用手拍桌子,桌子受到手施加给它的力,同时手也感到痛,这是因为手受到了____________的作用力.大量的事实表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9.
当用铅笔写字时,笔尖与纸面的摩擦是
摩擦,用转笔刀削铅笔是,笔刀与铅笔之间的擦擦是
摩擦。圆珠笔写字时,笔尖与纸的摩擦是
摩擦。
10.
在“研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做匀速运动,这时木板对木块的摩擦力才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实验次数
接触面材料的性质
压力
摩擦力

木块与木板
3N
0.6N

木块与木板
5N
1.0N

木块与毛巾
5N
1.2N
下表是某同学实验时,记录的数据:
(1)比较第1、2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较第2、3次实验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