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练习(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 选择性必修3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课件+练习(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0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2-03 19:59:11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后篇巩固提升
1.有学者认为,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甲骨卜辞(  )
    
      
   
A.反映了我国早期社会的真实状况
B.促进了自然与人的和谐
C.影响了秦汉以后政治文明的走向
D.推动了中华文化的成长
答案D
解析由材料“甲骨卜辞的记载反映了早期人类身处的社会历史状况和思维特征。这种自然崇拜反映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以及人对社会的认识,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可知甲骨文中关于自然与人关系的探索和记录影响到后期天人思想的形成,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故选D项;甲骨文对研究历史有重要的意义,“真实状况”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早期自然崇拜对中国文化思想的影响而非自然与人和谐发展的关系,排除B项;由材料“影响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天人思想的发端与雏形”可知影响的是秦汉以后文化的发展,排除C项。
2.西周时期,周公将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加以整理、改造,确定了一整套典章、制度、规矩、仪节,成为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的“周礼”。这主要说明了“周礼”
(  )
A.旨在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B.出于加强皇权的需要
C.维护了社会治安稳定
D.具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
答案D
解析“周礼”是对远古到殷商的原始礼仪的整理、改造,为西周统治服务,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至深,这充分说明“周礼”具有现实导向和继往开来的特点,故D项正确。
3.西周文、武等先王注重“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春秋时期,孔子则从个体的人格修养出发,提出“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这反映了(  )
A.儒家伦理道德始于西周
B.个人道德修养的共同主张
C.仁政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D.重视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答案D
解析材料中“敬德保民”“明德慎罚”体现了西周先王崇尚德政、慎用刑罚、以民为本的思想,注重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修己安人”“泛爱众,而亲仁”是孔子的仁爱思想,体现了对和谐社会关系的追求,故选D项。儒家伦理道德始于春秋时期,排除A项;材料中的“敬德保民”“明德慎罚”是从治理国家的角度出发,并非强调个人道德修养,排除B项;仁政思想是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排除C项。
4.孔子曾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而董仲舒结合阴阳家学说创造性地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等学说。这一变化反映了(  )
A.董仲舒的学说背离儒家思想
B.儒学已不再适应时代的要求
C.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
D.儒学适应社会发展做出调整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吸收了阴阳家学说,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其目的是神化皇权,加强君主专制,维护封建统一,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故D项正确;董仲舒发展了儒家思想,没有背离儒家思想,排除A项;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尊崇儒术的建议,确立了儒学独尊的地位,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孔子的思想不被当时所认可,排除C项。
5.公羊学派是研究《春秋》的一个重要学派,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汉武帝要改变汉初以来的政策,他们就讲《春秋》有“新王必改制”。公羊学派的行为实际上反映了(  )
A.孔子著作遭受学者曲解
B.无为而治成为指导思想
C.法家学派占据统治地位
D.现实政治影响儒学发展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汉武帝要加强权威,他们就从《春秋》中发现了‘大一统’;汉武帝要抗击匈奴,他们就从《春秋》中释义‘尊王攘夷’”可知,公羊学派从《春秋》中寻找能分析和解释汉武帝政治行为的理论依据,故D项正确。
6.中国茶道讲究茶的自然、清新的特性,这有助于人们养成清新、恬淡的良好心态,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反映了中国茶道蕴含着(  )
A.天人合一思想
B.无为而治主张
C.知足常乐观念
D.以德治国理念
答案A
解析材料“自然、清新的特性……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无为而治主张,故排除B项;材料主旨并不是反映知足常乐观念,而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故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以德治国理念,故排除D项。
7.中华传统文化体现了家国同构的特点,父为家君,君为国父,这样也就有了“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在这种文化影响下产生的选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答案B
解析汉代察举制重点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然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符合材料中“求忠臣于孝子之门的说法”,故B项正确;军功爵制是以军事功劳的高低来选官,体现不出忠臣孝子的特点,故A项错误;九品中正制最初根据家世、道德和才能选才,后只看家世,不看道德才能,与题意不符,故C项错误;科举考试主要以考试成绩来选官,没有侧重忠臣孝子的标准,故D项错误。
8.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这反映出
(  )
A.小说《三国演义》影响百姓历史认知
B.理学有助于正确历史认知的形成
C.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
D.封建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日益强化
答案C
解析从材料中苏东坡描写的涂巷小儿听三国事可以看出民间明显的“尊刘抑曹”倾向。刘备的宅心仁厚、求贤若渴等诸多做法符合儒家的美德,在中国传统伦理观念中曹操是奸臣、枭雄的代表,说明儒家伦理观念影响人物民间形象形成,故C项正确。
9.相较于程朱理学,王阳明提出“良知”说,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此外,他还提出了人人皆可为圣人的“成圣”论,一定程度上消解了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界限。据此可知,王阳明的心学(  )
A.摆脱儒学思想束缚
B.彰显人的自我意识
C.维护纲常伦理道德
D.批判君主专制统治
答案B
解析王阳明反对教条主义的束缚,提出人人皆可为圣人,这彰显了人的自我意识,故选B项;王阳明的“心学”是对传统儒学的更新,是继承发展,仍是儒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人的自我意识,与维护纲常伦理道德无关,排除C项;心学是儒学的表现形式,继承了儒学思想,其本质是维护专制统治的工具,而非批判,排除D项。
10.明清时期“文学妨业”观念盛行,诗歌、散文被认为是“文人名成寄兴之事,少年习学,正业必疏”,与“小说俚唱”一起被列为学生禁止阅读的“闲书”。这说明当时
(  )
A.雅俗文学相互交流融合
B.科举推动经世致用思潮
C.理学统治地位已经动摇
D.八股取士不利于文学发展
答案D
解析由材料“明清时期‘文学妨业’观念盛行,诗歌、散文被认为是‘文人名成寄兴之事,少年习学,正业必疏’”可知明清时期受科举制的影响,读书的目的在于做官,可见八股取士不利于文学的正常发展,故选D项;材料强调明清时期科举制对文学的影响而非雅俗文学的交融,排除A项;明清时期科举僵化,阻碍经世致用思潮产生,排除B项;明清时期理学居于主导地位,排除C项。
11.学者一般认为,道是中国文化之根基,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所在;儒是让中国人掌握中国文化的老师,道之所存,师之所在;佛是从外国请来的一个新鲜产物,是中国文化的调味品;三者都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以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正确的是
(  )
答案D
解析儒家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汉武帝时期取得正统地位,A项时间有误,排除;道家思想没有成为主流思想,排除B项;佛教“改造了儒家文化并为中国人广泛接受”的说法太过绝对,排除C项;在宋代,道、儒、佛已经三位一体形成了理学,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选D项。
1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  )
A.勤劳勇敢的精神
B.耕读情怀
C.艰苦奋斗的精神
D.家国情怀
答案D
解析材料“哀民生之多艰”“王师北定中原日”“一寸丹心图报国”“苟利国家生死以”这些诗句表明中华民族历来具有提倡爱国的家国情怀,故D项正确。
13.中国许多大学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出自《周易》;中国农业大学校训“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出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出自《论语》。这表明(  )
A.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
B.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
D.儒家思想传统影响着教育发展
答案A
解析从材料“中国许多大学校训出自古代文化典籍”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教育有深远的影响,这表明传统价值追求具有旺盛生命力,故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也不是儒家思想的影响,故B、C、D三项排除。
14.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
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答案D
解析20世纪30年代,面对日益紧张的国际形势,为建设国家、增强抵抗外敌入侵的信心,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思潮,故D项正确。
15.“当代中国人若要在思想上安身立命,不得不面对两类强大的资源:一是传统,二是西方。在全球化的语境下,领悟古典命题的现代意义,使过去的智慧在今天的生活空间中依然有力地延伸,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或是一类艺术常识。”对材料最恰当的理解是(  )
A.领悟古典文化的现代意义是艺术常识
B.融入全球化已是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
C.弘扬传统文化只能与现实意义相结合
D.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融入世界
答案D
解析材料中的“而古典新意的思维方式便成为我们认识自己,融入世界的一种可能性”,说明探讨的是继承传统文化对于融入世界的重要性,即继承传统文化精华才能更好地融入世界,故选D项。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时期,“国”为诸侯的封地,至春秋战国时代则为各争霸国,自秦统一六国,“国”即为王朝国家,直至清王朝灭亡。就“天下”而言,周时,天子之治域谓“天下”;至于秦汉一统,“天下”意味着凡朝政所及,无所不包。随着中国统治实体的扩大和国家政治影响范围的扩展,“天下”所涵盖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就地理概念而言,如果将各王朝直接或间接统辖的区域理解为古典的中国,那么在中国以外的地方,诸如朝贡国、藩属国、西汉丝绸之路所及之地、佛教的发源地等虽不属王朝所辖区域,却构成“天下”的一部分。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国”得到了扩展,对“天下”的认知和界定也得到进一步拓展。
——摘编自刘凤雪《“民族国家”观念在近代中国的生成》
材料二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严复认为:“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孙中山在1905年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在1912年《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提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章太炎在1907年发表的《中华民国解》一文中表示:“‘中华’之名词,不仅非华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
——摘编自陈茁
《清末民初中国知识精英的国家观念转型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国”与“天下”观念的演变,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自明末清初到辛亥革命前后,“天下”“国”“民族”“中华”等被赋予的新的内涵,并分析这些观念变化产生的重要影响。
参考答案(1)演变:西周时,“国”为诸侯的封地,秦以后为“王朝国家”;西周时,“天下”为周天子统治区域,秦以后为政治辖区及影响力所及的地域,并不断扩展。
原因:分封制的瓦解,统一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疆域的开拓,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
(2)内涵:顾炎武思想中的“天下”,已经不再具有传统意义,而是包含了民众之天下;严复的“国”,体现了主权在民思想;孙中山推动了民族平等、统一观念发展;章太炎强调了“中华”是一个文化共同体。
影响:改变了传统的君主专制下的国家观念,建立了富有近代色彩的、具有民主、平等理念的国家观念,有利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推动近代民主革命与民族复兴。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社会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中国传统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性是惊人的,但它与变革性却并不对立。中国传统文化在发展历史中较早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体系。考古资料证明,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本土文化源于远古时代。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发展又不是毫无关联的,它对许多外来文化又有着很强的吸纳和融会贯通性。
——摘编自张应杭、蔡海榕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
参考答案示例一
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多样性和统一性结合的特点。
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性和多样性结合的特点。一方面,在传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统一思想贯穿其中,从秦朝采用法家思想到汉武帝时期尊崇儒术,再到宋明理学成为官方哲学;另一方面,在统一性中则包含着多样性,例如董仲舒新儒学吸收了道、法、阴阳家思想,程朱理学则吸收了佛道思想,同时每个时期都存在着多个学派。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华文明长期处于领先地位;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的传承、积累;农耕经济占主导地位。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又有利于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
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统一与多样性辩证存在的特点,是中华民族政治、经济、地理、文化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中华文明正是在这种多元文化的碰撞中不断发展的。
示例二
论题:中国传统文化发展呈现连续性与变革性的统一。
阐述:首先,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体现了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过程中始终贯穿着“仁政”、民本、忧患意识、以德教化等基本核心思想,例如孔子创立儒家思想提出了“仁”的哲学理念;孟子在其基础上,将之发展为“仁政”的政治构想,董仲舒新儒学则进一步充实并发展了“仁政”的理论。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并不是简单的继承,而是在发展的过程中与时俱进、发展创新,例如董仲舒的天道理论、君权神授,宋明理学完成了思辨化和哲学化;明清之际的活跃的儒家思想,提出了经世致用等符合时代的新思想。其次,出现这样特点的主要原因有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具有延续性;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和自我不断发展完善;政治开明、对外开放使中华传统文化兼收并蓄;农耕经济占主导;先进人物的不断探索。这一特点既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文明的延续,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与时俱进,为世界文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总结: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不是简单重复,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兼收并蓄,不断突破自我实现传统文化的发展创新。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惊人的连续性,同时也有变革性。而同时期的世界文化是多样的,中国传统文化又吸纳和融会贯通了众多外来文化。因此可从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来提炼观点,也可从多样性和统一性(或多样性与交融性)等角度来提炼观点,然后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阐述即可。最后应进行理论升华性的总结。(共48张PPT)
第一单元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1.抓住两条线索:(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特点及价值;(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两大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2.明确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及规律:梳理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先秦到民国初年的曲折发展历程;理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内涵到特点再到价值的逻辑规律;理解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在开放中外传的基本规律等。
3.掌握四个学习要点:(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三个方面的丰富内涵;(2)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身独特的特点;(3)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理解中华文化的价值;(4)从人类文明发展和当今世界发展两个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时空坐标
学法指导
4.重点理解两个难点:一是准确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特点可从本土性、多样性、包容性、凝聚性、连续性等角度来分析;价值可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来分析,如从未中断的中华文明对形成和巩固中国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也可以为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二是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如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文学创作、科技发明等,都在历史上对世界文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当今世界发展的进程中,我们应向世界展现中华文化的魅力,把中华文化中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传播到世界,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
第1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课标定位
素养解读
(1)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2)从人类文明发展和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通过本课教材的图文材料,立足于时空观念,探究中华文化从勃兴到衰落再到复兴的发展历程,继而从历史解释的角度理解中华文化对不同历史时期产生的重大影响
(2)通过史料实证,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并理解其影响
(3)运用唯物史观的相关原理,全面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通过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培养家国情怀
一、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特征
时间
表现
中华文化的勃兴与奠基
远古
无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与辽河流域,还是北方草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天山南北,都是孕育中华文明的摇篮
中原华夏族率先成为核心,并向四周辐射,推动着
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形成
春秋
战国
内迁的戎狄蛮夷逐渐融入华夏族,初步形成了共同的血缘和文化认同
孔子对西周礼乐文明进行多方面阐述,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形成
战国时期,一大批思想家纷纷著书立说,“百家争鸣”局面出现
特征
时间
表现
中华文化的形成与繁盛
秦汉
秦朝建立起统一多民族的国家
汉武帝尊崇儒术,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从此,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华传统文化的主流
随着佛教传入和道教兴起,中华传统文化呈现出儒、佛、道交汇融通的景象
魏晋
玄学盛行
隋唐
唐朝佛学繁荣,传统儒学受到挑战,同时也促进了儒学的创新与发展
中华传统文化辉煌灿烂
宋元
宋代,吸收佛、道思想阐释儒学的新学派理学形成。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提倡“格物致知”。理学丰富了中华文化的理论思维,但它宣扬的封建礼教,严重束缚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科技、史学、文学、艺术高度繁荣
特征
时间
表现
中华文化的传承与转折
明清
明清之际,提倡个性自由的思想出现。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等批判理学,抨击封建专制,倡导
经世致用
康雍乾时期,君主专制高度发展,文字狱愈演愈烈,思想受到钳制,也禁锢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衰落与复兴
近代
鸦片战争爆发后,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向西方学习以救亡图存逐渐成为近代中华文化的潮流
20世纪初期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抨击封建思想,科学与民主成为中华文化追求的价值目标
五四运动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推动了中华文化的进步
知识归纳在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儒家思想兼容别派学说的几次大发展分别是什么?
提示第一次是战国时期的荀子,将儒家和法家相结合,提出礼法并施、以礼教为主的主张;第二次是西汉的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道、法、阴阳等各家学说相糅合,提出了新儒学;第三次是宋明时期的朱熹和王守仁等人,将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相融合,提出并发展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将儒学发展到哲学化阶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角度
内涵
表现
影响
核心
思想
理念
以人
为本
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并制礼作乐,建立了以人为中心的礼乐制度
后世儒学思想家大多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
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人”
民本
思想
春秋时期,管子提出君主治理国家要顺应民意
历代思想家继承了先秦民本思想。民本思想发展为系统的理论学说,并在一定程度上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对推动中国历史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孔子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战国时期,孟子提出了“仁政”说,其中“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闪耀着民本思想的光辉
角度
内涵
表现
影响
核心
思想
理念
天人
合一
夏商时期,人们相信上天和鬼神。商朝人每遇事必祭天地、祖先
他们以朴素的唯物观解释自然,摒弃了天命的绝对权威。天人合一思想,将天、地、人视为一个整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
春秋时期,老子提出“道”的概念,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万物都是由道而产生,自然而然
战国时期,荀子更提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角度
内涵
表现
影响
传统
美德
家国
情怀
孔子、墨子、孟子等均有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孟子的“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
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是家国情怀的体现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说的精髓
角度
内涵
表现
影响
传统
美德
崇德
尚贤,
天下
为公
西周初年,周朝统治者主张“明德”“敬德”
这些思想不仅在各国掀起了人才使用革故鼎新的大变革,也对历史上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
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为政以德”,主张以德治国,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要求人人都应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战国时期,墨子认为“夫尚贤者,政之本也”,主张“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孟子主张“尊贤使能,俊杰在位”。《礼记》记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角度
内涵
表现
影响
传统

自强
不息,
厚德
载物
《周易》中写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战国时期,孟子强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气概;屈原提出“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这些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境界
人文
精神
和而
不同
西周末年,太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和”的思想作为认识与处理事情的方法,对中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孔子、孟子视“和”为人性中应有的美德,提出了“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等思想
对比说史你知道从“天地君亲师”到“天地国亲师”的变化缘由吗?
提示“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祭祀和尊奉的对象,充分表现出民众对天地的感恩、对君师的尊重和对长辈的怀念之情。民国后,君主专制制度被废除,民间遂将“君”字改为“国”字,成为“天地国亲师”。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价值
1.特点
(1)本土性: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具有本土性。
(2)多样性: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领域广阔,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
(3)包容性:中华文化博采众长,兼收并蓄,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具有很强的包容性。
(4)凝聚性: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特质的体现,具有强大的凝聚性。
(5)连续性:中华文化绵延不绝,传承至今,体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具有连续性。
2.价值
(1)历史价值: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和精神动力。它蕴含着丰富的道德伦理,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2)现实价值:从未中断的中华文化维护着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维系着统一多民族的大家庭,推动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为
治国理政和道德建设提供了有益借鉴。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博大精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史料实证
材料一 他(孔子)①以“仁”作为礼乐精神的内核,“对中国文化而言,是承先启后的一大开创”。……②礼乐的推行对个体而言,是为了道德的完善,成为仁德之人;对群体而言,是为了“爱人”,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摘编自赵玉敏《以“仁”释礼,援“仁”入乐》
材料二 ③宋明理学又进一步把社会秩序的“礼”等同于“天理”。……④具有浓厚宗教性的“礼”与统治者所宣扬的“天命信仰”“王权神授”相结合,同时也就上升为论证君主专制的合理性,从精神上对人们进行思想控制的官方意识形态。
——摘编自蒋传光《略论中国古代社会的“礼治”秩序》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读史技巧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绵延与发展的根系所在,其传承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息息相关,而“礼”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材料一中的①体现了孔子将“仁”作为礼乐精神的内核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大创新;②则阐释了礼乐精神对个体和群体各自的重要意义。材料二中的③指出了宋明理学对“礼”的发展——将“礼”等同于天理;④则阐释了这种发展对君主统治和儒家思想的两方面影响。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互动探究(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是如何丰富“礼”的内涵的,并归纳“礼”的价值追求。
(2)材料二中的宋明理学家是如何解释“礼”的?这样解释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1)丰富:“仁”成为礼乐精神的内核。
价值追求:“克己复礼”,完善道德;“仁者爱人”,和谐社会关系。
(2)解释:将“礼”等同于天理,认为天理就是“三纲五常”。
目的:为君主专制提供合理性,维护和巩固封建统治;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加强思想控制。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历史解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
(1)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的历史中,将自身的丰富经验凝聚成具有丰富内涵和深刻理论思维的理念,它们是民族文化精华的写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灵魂。其核心理念主要有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居安思危、自强不息、诚实守信、厚德载物、以民为本、尊师重道、和而不同等。
(2)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传统美德应从人与自身、人与他人、人与群体的关系三个方面来把握,具体包括以下十大传统美德:仁爱孝悌、谦和好礼、诚信知报、精忠爱国、克己奉公、修己慎独、见利思义、勤俭廉正、笃实宽厚、勇毅力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3)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①在处世方式上,强调“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②在教化思想上,主张“文以载道、以文化人”;
③在美学追求上,要求“形神兼备、情景交融”;
④在生活理念上,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典例剖析
例题1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后来人们常把“天地君亲师”连成一句话,挂在厅堂中央供奉。这反映了中华传统文化(  )
A.主张和而不同、美美与共
B.推崇天下为公、崇德尚贤
C.提倡道法自然、以人为本
D.强调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题目立意本题从中国古代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语句入手,旨在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同时也考查了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美美与共,指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优秀文化互相包容、互相学习,排除A项
B
材料没有体现天下为公的相关信息,排除B项
C
根据材料“天、地、君、亲、师是中国古代对主要祭祀和尊奉对象的概括”,祭祀天地,体现了崇尚自然,尊奉君、亲、师,体现了以人为本(不以鬼神为尊奉对象),故C项正确
D
“天地君亲师”体现了古代的祭祀和尊奉对象,与和谐共生无关,排除D项
答案C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源远流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征
史料实证
材料一 ①董仲舒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②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统治起了重要作用,对于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
——摘编自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等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材料二 理学家们为了建立儒家的形而上学,③他们一方面借鉴佛教和道教在哲学本体论方面的成果,一方面在传统儒学中寻找能够用来构筑哲学形而上学的因素……
④传统儒学经由理学家们的改造,道德信条式的理论体系终于变成由哲学形而上学作基础的哲学理论体系。就此而言,它体现着理学家们融合创造的哲学智慧。
——摘编自李乾夫等《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读史技巧材料一中的①体现了董仲舒通过杂糅其他学派学说,开创了儒学发展的新阶段;②阐释了董仲舒的新儒学对巩固汉代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统治和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起到的重大作用。材料二中的③体现了理学将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相融合,进而形成独特的哲学理论体系;④则指明了哲学理论体系的基础是哲学形而上学。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互动探究(1)材料一是如何分析评价董仲舒新儒学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儒学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和宋代儒学发展的共同特征。
提示(1)评价:董仲舒开创新儒学,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使其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促进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心理特征的形成。
(2)特点:以伦理道德为核心;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完成了哲学化、思辨化的过程。
(3)共同特征:杂糅其他学派学说,将儒学发展到新阶段。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历史解释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特征
独创性
中华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是独自创发、逐渐形成的,在其开创和形成的过程中自成体系,与其他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
绵延性
人类文明诞生后的数千年间,诸文明民族创造的文化,生灭消长,此起彼伏。唯独东亚大陆的中华传统文化,始终未曾中断,成为世界史上“连续性文化”的典范,与那些时有中断的“突破性文化”迥然有别
兼容性
首先表现在对诸家学说采取兼容并蓄的学术主张;其次是儒、释、道三者长期并存,同时还以宽厚的心态容纳了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其他宗教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多元性
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积淀过程中,一是不同地域形成了各自的区域文化;二是这些文化通过兼容、渗透和互补,汇合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三是中华文化还包容吸收乃至同化国外文化
伦理性
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华文化体现了惩恶扬善、仁爱忠孝、尊君重民等伦理性观念,相比之下,法律的作用和威力显得不那么突出
人文性
中华文化自成一种重人生、讲入世的人文传统,将人与天地等量齐观;而且将个体融入集体,强调人对宗族和国家的义务
统一性
数千年来,中国维持统一之局而不衰,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华文化的统一性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凝聚性
中华文化的凝聚性包括自然凝聚性和社会凝聚性两个方面,其中在优秀民族文化精神基础上升华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维护独立和统一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之魂
整体性
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天人合一,把人、社会与自然看成一个整体;同时中华传统文化自身结构也具有整体性,如儒、释、道的融合,书画同源等;中华传统文化还注重从整体上看问题,重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发展,含有朴素辩证法的要素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典例剖析
例题2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守护与传承“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  )
A.价值观念日益趋同  
B.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
C.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D.儒学影响力不断扩大
题目立意本题以中华元典“六经”对先秦时期儒家学者的影响的角度入手,旨在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延续性特点,同时也考查了历史解释等学科素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解题指导
选项
分析
A
先秦诸子皆从“六经”中获取养料,不能反映先秦时期价值观念日益趋同,儒家重视伦理道德,法家重视法治、变革,道家主张无为而治等,排除A项
B
依据材料“‘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守护与传承‘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可知先秦时期著作所蕴含的价值观仍然得到先秦诸子的重视,所以这一现象反映了文明的发展具有延续性,故B项正确
C
材料中的现象反映在“百家争鸣”的时代,诸子仍然从先秦典籍中获取养分,不能体现这一时期统一的趋势,排除C项
D
材料反映先秦典籍“六经”对诸子思想的影响,而非儒学影响力的扩大,排除D项
答案B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1.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求助外在的传统礼仪,主张“克己复礼”。这表明孔子的思想(  )
A.重视宣传三代成就
B.具有浓厚传统色彩
C.注重借鉴外来成果
D.形成完整系统体系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答案B
解析通过题干中孔子思想“充分吸收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并且主张“克己复礼(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符合周礼的要求)”,可知孔子思想有比较浓厚的传统色彩,故B项正确;孔子“对传统文化抱有深深的敬意”,不等同于其重视宣传夏、商、周的成就,排除A项;夏、商、周三代的“典章制度和思想成果”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属于外来成果,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子的思想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系统体系,排除D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2.与孟子“民贵君轻”的君民关系思想不同,荀子力主“尊君爱民”,认为人性恶,需要外力教化。这反映出当时(  )
A.儒家民本思想得以丰富
B.君权神授思想遭到批判
C.君民平等成为儒家共识
D.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
答案A
解析荀子强调通过礼法并用加强对民众的教化,同时注重爱民,是民本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故A项正确;汉代董仲舒将君权神授的思想融入儒家学说中,排除B项;荀子提倡礼法并用,强调社会秩序,没有提倡君民平等,排除C项;荀子的思想体现了战国时期儒家和法家思想的融合,不等同于法家思想为儒家所接受,排除D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3.宋代张载力主恢复三代政治,尤以井田、封建和制度复古为主要手段;朱熹在奏议中经常提及要“变科举、均田产、振纲纪、罢和议”。宋代知识分子的这些主张(  )
A.力图弘扬儒学强化伦理的传统
B.成为解决时代弊政的有力武器
C.深化了民本思想中的平等观念
D.对君主权力的合法性提出挑战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答案C
解析题干提及张载、朱熹主张“均田产”、复古井田等,蕴含爱民、平等等民本思想,故C项正确;题干未提及儒学加强伦理关系,排除A项;题干提及的主张有些是不符合时代的,如复古井田、实行分封制等,排除B项;张载、朱熹的思想都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排除D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4.下图所示是新疆出土的东汉蜀锦“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五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护臂。该护臂工艺精美、文字激扬、意蕴丰富,它(  )
A.证实了汉代丝织技术的西传
B.体现了汉代的天人感应思想
C.展示了汉代蜀锦的工艺流程
D.反映了汉代长途贩运的兴盛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五星出东方(注:金、木、水、火、土五星汇聚于东方的天文现象)利中国”,可知将天文现象与国家兴衰结合起来,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故B项正确;该蜀锦在新疆被发现,可能是丝绸之路上的货物,无法证实丝织技术西传,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蜀锦的工艺流程,排除C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长途贩运兴盛,而非东汉时期,排除D项。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5.从汉代到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总趋势是(  )
A.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B.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C.根植自然经济,重视科技发展
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
答案A
解析从汉代到明清,儒家思想经过董仲舒、朱熹、王阳明等人的发展,适应了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始终是主流思想,故A项正确。春秋时期,孔子的思想中就含有民生的观念,故B项错误;儒家思想重视的是人文社会,不重视科技发展,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儒家思想已落伍于世界发展潮流,故D项错误。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6.周先慎在其《明清小说》里说:“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走进了千家万户。”据此,明清小说能够走进千家万户的主要原因是(  )
A.科举考试的公正性
B.自身较强的适应性
C.对传统文化的包容
D.君主专制的强制性
答案B
解析题干中提到明清小说通过包容传统文化精华,进行世俗化图解,从而走进千家万户,说明明清小说具有较强的适应性,故B项正确。题干中没有提到科举考试的相关信息,故A项错误;题干中提到的是明清小说对传统文化中精华部分的包容,而不是包容整个传统文化,C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明清小说经过世俗化图解后走进千家万户,与君主专制无关,故D项错误。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7.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这主要说明(  )
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
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C.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
D.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答案C
解析材料“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表明,中国传统文化为了适应近代中国空前的民族危机,不得不在原来的基础上作出了适应时代潮流与历史使命的改变,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发展,并没有提及西方思想、政治变革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故A、B两项均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传统文化在获得新的诠释之前,不仅没能指导中国近代的革命,反而在一定程度上成了中国近代改革与革命的阻力,故D项错误。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8.民族精神是在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先秦时期是古代中国民族精神构建的时代。《礼记·礼运》语谓:“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义,明于其利,达于其患,然后能为之。”《周易·乾卦·象传》语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人们从天象而感悟人道,认为人应当像自然的运行那样生生不息,不断前进。《礼记·中庸》所谓“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种精神,在先秦时期常常被称为“中和”或“和合”。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材料二 宋儒在学术上坚持求新,张载认为“学贵心悟,守旧无功”。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熔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反求诸六经”的过程,显示了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以上材料摘编自郑师渠、史革新主编
《历史视野下的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所构建的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宋明理学为例说明“中华文化的包容与创新的民族特色”。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参考答案(1)内涵: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求同存异的和谐精神)。
(2)包容:融合先秦以来中国的民族精神,接受外来佛教思想的精华,以佛道思想解释儒家经典;包含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等学术观点不同的流派。
创新:形成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将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继承先秦以来民族文化的内核和灵魂,坚持学术的不断创新,使儒学更具思辨化、哲学化。
探究点一
探究点二
随堂演练
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一中“圣人耐(能)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然后能为之”能够概括出天下一家的统一精神,依据“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以概括出自强不息的开拓精神,依据“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可以概括出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第(2)问,宋明理学是宋明时期儒学家吸收佛道思想来解释儒家经典,形成的以理为核心的新的儒学体系,实现了儒学的理论化、思辨化和哲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