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地球运动与宇宙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地球运动与宇宙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鄂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04 06:26: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地球运动与宇宙》2020年单元测试卷(3)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太阳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个能发光发热的恒星
B.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
C.太阳占太阳系总质量的一半
2.太阳系内有八大行星,下列不属于八大行星的是(  )
A.月球
B.土星
C.水星
3.人们常说“天外有天”,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后一个天是指河外星系
B.河外星系也称为总星系
C.总星系不过是宇宙的很小一部分
4.下列关于光年,说法错误的是(  )
A.光年是光一年走过的路程
B.光年是时间单位
C.光年是长度单位
5.下列关于星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不同的季节星空是不同的
B.星星的大小跟距离无关
C.狮子座是冬季的代表星座
6.1969年,美国(  )登陆月球。
A.神舟六号
B.阿波罗11号
C.嫦娥一号
7.中国首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叫(  )
A.杨利伟
B.袁隆平
C.哥白尼
8.关于太空育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太空育种是太空搭载科学实验的一种
B.太空育种是借助太空超真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线来改变种子
C.太空育种目前只是想象,还没实现
9.在中国有许多关于星座的美丽传说,牛郎和织女更是家喻户晓,那么牛郎星和织女星分别位于(  )
A.天琴星座和天鹰星座
B.天鹰星座和天琴星座
C.仙后星座和小熊星座
D.大熊星座和小熊星座
10.最早发明望远镜的科学家是(  )
A.牛顿
B.伽利略
C.哥白尼
D.张衡
11.天文学家已发现数十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我们统称为(  )
A.大阳系
B.地心系
C.河外星系
12.对于北半球的人类来说,(  )是唯一凭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
A.狮子座
B.牧夫座
C.仙女座
13.1969年,(  )“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
A.中国
B.美国
C.法国
14.在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A.地球
B.海王星
C.水星
15.地球面对太阳的那一半,形成(  )
A.昼夜交替
B.白天
C.黑夜
16.伴随我们每天度过的昼夜交替,这昼夜交替的成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公转
17.第一次科学论证了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  )
A.日心说
B.地心说
C.浑天说
18.对直射和斜射正确的说法是(  )
A.阳光直射物体和斜射物体温度一样高
B.阳光直射物体比斜射物体温度高
C.阳光斜射物体比直射物体温度高
19.直射时的温度与斜射时的温度不同,因为(  )
A.斜射时物体接受的光热多于直射的光热
B.直射光热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
C.斜射光热范围大,获得的热量多
20.昼夜交替的成因是(  )
A.地球公转
B.地球自转
C.月球公转
21.第一次科学论证了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这名科学家是(  )
A.张衡
B.牛顿
C.哥白尼
22.引起四季的变化的原因是(  )
A.月球公转
B.地球公转
C.太阳公转
23.太阳、星星随着天球转动,产生了昼夜变化。这种解释是(  )
A.日心说
B.地心说
C.浑天说
24.认为地球处于宇宙的中心,日月星辰围绕地球运转形成昼夜交替的是(  )
A.日心说
B.地心说
C.浑天说
25.地球公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
A.7天
B.30天
C.365天
2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形成冬季;这是南半球是夏季
B.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形成夏季;这是南半球是冬季
C.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形成春季;这是南半球是秋季
27.从夏天到冬天,北京竿影长度如何变化(  )
A.变长
B.变短
C.不变
D.先变长后变短
二、判断题
28.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能够发光发热的恒星。 
 (判断对错)
29.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木星、火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判断对错)
30.对于北半球的人来说,仙女座是唯一凭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它的直径是16光年。 
 (判断对错)
31.北极星位于小熊星座。 
 (判断对错)
32.16
世纪,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 
 (判断对错)
33.2005年,我国宇航员杨利伟遨游太空,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人”。 
 (判断对错)
34.20世纪初,雷诺发明了射电望远镜,人类开始接受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波。 
 (判断对错)
35.太空育种是太空搭载科学实验的一种。 
 (判断对错)
36.我国自1987年以来,先后进行了多种植物的空间搭载试验,培育出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小麦、番茄、青椒、芝麻等作物的新品种。 
 (判断对错)
37.“和
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最大、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 
 (判断对错)
38.距离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水星、火星。 
 (判断对错)
39.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地球。 
 (判断对错)
40.我国的“神州六号”载人飞船已经发射成功,杨利伟就是乘神州六号到太空中的。 
 (判断对错)
粤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地球运动与宇宙》2020年单元测试卷(3)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分析】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排列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解答】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八大行星围绕太阳公转,AB观点正确,C观点错误,太阳的质量占据了整个太阳系总质量的99.85%。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太阳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2.【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排列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月球属于八大行星。
故选:A。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太阳系,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3.【分析】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要掌握宇宙知识的相关内容。
【解答】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是一个从有限到无限的过程,人们常说“天外有天”,后一个天是指河外星系,总星系不过是宇宙的很小一部分,AC观点正确;总星系是宇宙内所有星系的总和,包括银河系以及保守估计在1000亿以上的河外星系,B观点错误。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4.【分析】光年是长度单位,用来计量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的距离,一般被用于衡量天体间的时空距离,其字面意思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线传播了一年时间所经过的距离,为9,460,730,472,580,800米,是时间和光速计算出来的单位。
【解答】光年一般是用来量度很大的距离,如太阳跟另一恒星的距离。“年“是时间单位,但“光年“虽有个“年“字却不是时间单位,而是天文学上一种计量天体时空距离的单位。光年不是时间单位。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光年的概念。
5.【分析】人们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星空,把星空分成许多区域,这些区域被称为星座,全天共
88
个星座。
【解答】星座变化说明宇宙中的天体都是运动变化的,狮子座是秋季北方星空中最醒目、最重要的星座,AC观点正确,B观点错误,星星的大小跟离我们的距离有关。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星空,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6.【分析】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2号”在同年10月7日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号”则是第一艘在月球软着陆的登陆器,它于1966年2月3日传回由月面上拍摄的照片。
【解答】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21日登上月球,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故选:B。
【点评】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的主旨是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根据所学知识,对选项逐一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7.【分析】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5时乘“神舟“五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在太空中停留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旅行了约60万公里的航程。
【解答】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8.【分析】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要掌握人类探索宇宙知识的相关内容。
【解答】太空育种与其他诱变方法在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引起基因突变,产生新的性状,太空育种是太空搭载科学实验的一种,太空育种是借助太空超真空、微重力及宇宙射线来改变种子,AB观点正确,C错误,太空育种已经实现。
故选:C。
【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太空育种的相关知识点。
9.【分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
【解答】在我国民间传说中,流传着“牛郎织女”的美丽故事,牛郎星位于天鹰座,织女星位于天琴座。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星座,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0.【分析】伽利略是意大利的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发现了摆的秘密、设计制造了天文望远镜、酒精温度计等多个发明,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让伽利略名声大噪。
【解答】最早发明望远镜的科学家是伽利略,并用来观察太空。
故选:B。
【点评】掌握望远镜的发明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分析】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
【解答】银河系以外还有类似银河系一样庞大的恒星集团,我们统称为河外星系。比如:仙女座星系、猎犬座星系、大麦哲伦云星系,目前人类已经发现了超过100亿个河外星系。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对宇宙的探索,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12.【分析】银河系中由大约1000亿到2000亿颗恒星组成的,直径约10万光年,仙女座星系和猎犬座星系属于河外星系,目前发现这类星系大约10亿个。
【解答】对于北半球的人来说,仙女座是唯一凭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它的直径是16万光年,有4000亿颗恒星,距离我们达250万光年之遥。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河外星系,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13.【分析】第一件到达月球的人造物体是前苏联的无人登陆器“月球2号”,它于1959年9月14日撞向月面。“月球2号”在同年10月7日拍摄了月球背面的照片。“月球9号”则是第一艘在月球软着陆的登陆器,它于1966年2月3日传回由月面上拍摄的照片。
【解答】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1号于1969年7月21日登上月球,首次实现了人类登上月球的梦想。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14.【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故选:C。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太阳系,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选出正确答案。
15.【分析】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又不透明的球体,地球上就出现了昼夜之分,太阳在任何时候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被照亮的一半就是昼半球,不能照亮的一半就是夜半球。
【解答】根据地球自转与昼夜变化的认识,地球面对太阳的那一半,因为被太阳照亮,是白天,照不到的另一边是黑夜。
故选:B。
【点评】掌握昼夜变化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解答】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且地球不停自转,产生昼夜。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学生记忆掌握昼夜交替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
17.【分析】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533年,哥白尼完成了《天体运行论》的写作。推翻了“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他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普通行星,自身又绕地轴自转。
【解答】波兰著名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的理论,第一次科学地论述了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学生记忆掌握第一次科学论证了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是日心说。
18.【分析】地球在公转过程中,由于地轴的倾斜,导致阳光有规律性地直射或斜射某一地区,因此气温也有规律地变化,形成四季。
【解答】太阳能够直射的纬度范围只能是南北回归线之间,不可能直射到南北回归线更高的纬度,所以阳光直射物体比斜射物体温度高。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直射和斜射,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19.【分析】同样一束太阳光,直射地面时所照射的面积要比斜射地面时小,因此,受太阳光直射的地方,单位面积所得到的热量必定大于受太阳光斜射的地方。
【解答】一个地方气温的高低与太阳光的直射、斜射有关。太阳光直射时,光热集中,单位面积获得热量多,斜射时,地面接受的光热就要少。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直射与斜射,分析题意,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20.【分析】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一天。我们每天经历的昼夜更替,看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解答】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且地球不停自转,产生昼夜。昼夜交替是由于地球的自转运动形成的。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熟练掌握昼夜交替现象形成的原因,是回答此题的关键。
21.【分析】哥白尼创立了“日心说”,是近代天文学的奠基人。1533年,哥白尼完成了《天体运行论》的写作。推翻了“地心说”,创立了“日心说”。他认为,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而是围绕太阳运行的一颗普通行星,自身又绕地轴自转形成昼夜更替。
【解答】第一次科学论证了昼夜变化是由地球自转引起的,这名科学家是哥白尼。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学生记忆掌握创立“日心说”的是哥白尼。
22.【分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人们在生活中所感受到的四季冷暖差异、昼夜长短变化,主要是由于地球公转运动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解答】地球绕着太阳不停的旋转叫地球公转,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学生记忆掌握地球公转引起四季变化。
23.【分析】“地心说”认为地球牌宇宙的中心静止不动,月球、水星、金星、太阳、木星和土星等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太阳围绕地球运转形成了昼夜交替。
【解答】太阳、星星随着地球转动,产生了昼夜变化。这种解释是地心说。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学生记忆掌握地心说。
24.【分析】古希腊天文学家、地理学家和光学家托勒密于公元2世纪提出了自己的宇宙结构学说,即地心说。
【解答】地心说最初由米利都学派形成初步理念,后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然后经亚里士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托勒密认为,地球处于宇宙中心静止不动。从地球向外依次有月球、水星、金星、太阳、火星、木星和土星,在各自的轨道上绕地球运转。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地心说”,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25.【分析】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在地球的公转过程中,地轴总是倾斜的,而且方向不变。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时间。四季就是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形成的。
【解答】地球公转是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地球公转一周需要一年时间。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地球公转的认识。
26.【分析】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春秋季阳光直射点在赤道地区,赤道地区最热,南北两半球阳光是斜射的,所以春秋季气温适宜。北半球夏天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北半球,南半球在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北半球地夏天南半球是冬天。北半球是冬季时阳光的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阳光是斜射的,阳光要弱,所以南半球是夏天,南北两半球的季节正好相反。
【解答】地球上之所以有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是因为地球倾斜着身子不断地围绕太阳公转的结果。当太阳光直射北半球时是夏季,这时南半球是冬季;当太阳光直射南半球时是夏季,这时北半球是冬季。B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掌握四季形成的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分析】日影永远朝向背离太阳的方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的日影全年朝向正北(北极点除外),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
【解答】夏天太阳对北半球是直射,北半球影子长度短,冬天太阳对南半球是直射,北半球影子长。北京属于北半球的地区,竿影冬至日日影最长,夏至日日影最短,从夏天到冬天,北京竿影长度变长。
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北半球夏天到冬天影子的变化。
二、判断题
28.【分析】太阳照耀着大地,给地球带来了光和热。太阳每分钟向地球传输的确能量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放出的热量。
【解答】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一颗发光发热的恒星,它以巨大的质量吸引着其他成员按照一定的轨道,环绕自己运动。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考查的太阳,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29.【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太阳系,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30.【分析】银河系中由大约1000亿到2000亿颗恒星组成的,直径约10万光年,仙女座星系和猎犬座星系属于河外星系,目前发现这类星系大约10亿个。
【解答】对于北半球的人来说,仙女座是唯一凭肉眼可见的河外星系,它的直径是16万光年,有4000亿颗恒星,距离我们达250万光年之遥。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仙女座星系,运用所学,准确作答。
31.【分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
【解答】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的方向,因此北极星始终在地轴北端的延长线上,因此北极星才可以用于辨别方向;北极星位于小熊星座,是小熊星座的一颗亮星;只有北半球能看到北极星。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星座,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32.【分析】地心说是长期盛行于古代欧洲的宇宙学说。它最初由古希腊学者欧多克斯提出,后经亚里多德、托勒密进一步发展而逐渐建立和完善起来。到了16世纪,哥白尼在持日心地动观的古希腊先辈和同时代学者的基础上,终于创立了“日心说”。从此,地心说便逐渐被淘汰了。
【解答】16
世纪,哥白尼创立“日心说”,日心说,也称为地动说,是关于天体运动的和地心说相对立的学说,它认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而不是地球。哥白尼提出的“日心说“,有力地打破了长期以来居于宗教统治地位的“地心说“,实现了天文学的根本变革,奠定了现代天文学的基础。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日心说,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33.【分析】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5时乘“神舟“五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在太空中停留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旅行了约60万公里的航程。
【解答】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中国对宇宙的探索,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34.【分析】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
【解答】伽利略利用自制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观察月球。20世纪初,雷诺发明射电望远镜,人类开始接受来自宇宙的无线电波。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天文望远镜,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35.【分析】太空育种即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是将作物种子或诱变材料搭乘返回式卫星或高空气球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培育作物新品种的育种新技术。
【解答】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
故答案为:√。
【点评】该题考查太空育种的概念。
36.【分析】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培育方式﹣﹣太空育种。它是搭载科学实验的一种,是将农作物的种子搭载于返回式地面卫星接着太空超超真空。
【解答】自1987年以来,我国科学工作者胜利用返回式地面卫星,先后进行了多种植物的空间搭载实验,培育出了一系列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小麦,番茄,青椒,芝麻等作物的新品种。太空育种已得到一定程度的应用,从太空带来的果实,它的重量和外形都发生了变化,比在陆地上培育的果实要大得多,好吃的多。
故答案为:√。
【点评】科技改变生活,时代在渐渐发生变化,科学在不断进步。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息息相关。
37.【分析】总体来说,人类对宇宙的探索是由模糊到清晰、简单到复杂、迷信到科学、肤浅到精深的过程,而且还有向宏观和微观发展两个极端的态势。
【解答】“和平号”空间站是当今世界上最大,飞行时间最长的空间站,它既是人造天宫,也是第一家太空工厂,宇航员在这里生产出了优质半导体材料和高纯度的农药。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人类对宇宙的探索,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38.【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两颗行星是金星、火星。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太阳系,然后依据课本内容作答即可。
39.【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
【解答】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排列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木星是体积最大的行星,也是最重的。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太阳系,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40.【分析】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5时乘“神舟“五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出发,在太空中停留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旅行了约60万公里的航程。
【解答】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属基础知识题中国对宇宙的探索,根据教材知识,结合所学判断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