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检测题及答案
(2020年秋季版)
(分值:70分
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的赠礼”的含义是(
)
A.尼罗河哺育了古代埃及文明
B.尼罗河是古埃及的内河
C.有了埃及文明就有了尼罗河
D.古埃及建立在尼罗河畔
2.文字对一种文明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公元前525年,古埃及文明因外族的入侵而衰亡,而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工具的识读方法失传,致使古埃及文明一度湮没无闻。这里提到的记载古埃及历史的文字指的是(
)
A.象形文字
B.甲骨文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3.如图所示建筑物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它反映的是(
)
A.古巴比伦文明
B.古埃及文明
C.古印度文明
D.古代中国文明
4.诗句“高塔巍巍数千寻,二百万方石砌成”描绘的历史文化遗产是(
)
A.埃及金字塔
B.《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C.大运河
D.故宫
5.某石碑刻有“此为确立真正福祉及仁政于国内的常胜之王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等文字。下列有关该石碑文字内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反映了古代埃及建造金字塔的情况
B.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
C.反映了古代印度严格的等级制度
D.证明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的大一统
6.当你漫步卢浮宫时,解说员指着一黑色的石柱说:“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请你判断,此文物应产生于何处(
)
A.黄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
7.古巴比伦王国的一部法典规定:杀死或伤害奴隶不算犯罪,只须向主人赔偿损失,就算了事;盗窃或隐藏他人奴隶者处死;消灭他人奴隶标记者断指或处死;殴打自由民或反抗主人的奴隶处割耳之刑。这说明该法典的实质是(
)
A.体现自由平等
B.体现“君权神授”
C.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D.规定严格的等级制度
8.“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而那里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和渊源。”“那里”是指(
)
A.尼罗河流域
B.两河流域
C.印度河流域
D.黄河流域
9.下图所示的制度来自(
)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代中国
10.“种姓”一词在印度的梵文中叫“瓦尔那”,就是颜色或品质的意思。因此,种姓制度又叫瓦尔那制度。这种制度反映了古代哪一文明的社会状况(
)
A.古代埃及
C.古代印度
B.
D.古巴比伦
11.印度的男女青年纵使青梅竹马,相互爱慕,但如果双方等级不同,最终也成不了眷属。
造成这种悲剧的根源是历史上印度实行(
)
A.《汉谟拉比法典》
B.种姓制度
C.人权未普及
D.佛教的规定
12.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力图在宗教领域内破除种姓之间的严格界限。他认为,种姓之间没有贵贱之分,看人不应分种姓出身,应看其行为和才能。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道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3.小明同学在图书馆查阅历史资料时,编写了以下资料,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
A.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
B.古代印度的民主政治繁荣
C.《汉谟拉比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
D.佛教提出“众生平等”
14.古印度人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作为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有多样、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下面属于古印度文明相关内容的是(
)
①象形文字
②阿拉伯数字
③佛教
④种姓制度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5.亚非大陆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以下表述能正确反映亚非文明的是(
)
A.金字塔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标志
B.《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
C.古代印度等级制中的首陀罗享有崇高地位
D.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启建立的
二、辨析改错(8分)
16.古代亚非地区的文明古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成果。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
】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1)图特摩斯三世颁布的《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
】改正:
(2)拉丁字母是我们研究、了解古代西亚历史的重要工具。
【
】改正:
(3)孔雀王朝的统治时期是古代印度文明的鼎盛时期。
【
】改正:
(4)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分封制”。
【
】改正:
三、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材料一图中所示是哪一文明古国的遗存?它们分别是什么?它们在古代世界文化中的地位如何?请再举出一个这个古国的文明成果。(2分)
材料二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被任意杀死,凶手只要赔偿奴隶主的财产损失,无须偿命。
(2)材料二反映的是世界古代历史上的哪部法典?这部法典是由谁制定的?这是古代哪一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献?从法典内容看,它维护的是谁的利益?法典中体现了该王国的一大特征是什么?该文明成果在世界法制史上有何重要地位?(6分)
材料三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首陀罗。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难以忍受的歧视和凌辱。
(3)材料三反映了古印度的什么制度?是什么人制定了这一制度?他们制定此制度的目的是什么?这一制度有何影响?(2分)
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可以用来抵债……法典严格保护奴隶主的利益,规定:奴隶打自由民的嘴巴或不承认自己的主人,要处以割耳之刑。法典中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1)材料一中的法典是什么?依据材料一分析当时的社会状况。(4分)
材料二
古代某国的法律条文:杀害婆罗门者应损毁自己,并3次投入火中。杀1个刹帝利,(应立誓)守戒6年,并交出10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吠舍,(应同样立誓)守戒3年,并交出100头母牛和1头公牛。杀1个首陀罗,(应同样立誓)守戒1年,并交出10头母牛和1头公牛。
(2)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分别是哪些阶层。(2分)
(3)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两则材料所反映的古代文明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四、活动与探究(12分)
19.九年级(4)班要出一期“大河流域文明古国成就展”的壁报,请你一起参与筹备工作。
(1)他们找到了一幅标注了四大文明古国位置的空白地图,准备在展览中做互动活动时使用,请帮他们在贴纸上写出对应的四大文明古国名称及其所处的大河流域。(4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布置“大河流域文明古国成就展”的壁报时,粗心的同学忘了在几张打印好的图片上标注名称,也分不清该把这些图片归类到哪个古国的成就里,请你在对应的图片下标注名称,并注明是哪个文明古国的成就。(4分)
成就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明古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还想在壁报的最后部分总结一下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共同点,你能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帮他们梳理一下共同点吗?(4分)
第一单元检测答案解析
1.A【解析】本题考查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的关系。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尼罗河哺育了古埃及。故选A。
2.A【解析】本题考查象形文字。古代埃及人最早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它用图形表示事物,通常被刻在庙墙、宗教纪念物和纸草上。A符合题意。故选A。
3.B【解析】本题考查古埃及文明的代表。题干图片中的建筑很明显是狮身人面像和金字塔,二者是古埃及文明的代表作。故选B。
4.A【解析】本题考查金字塔。由诗句中的“高塔”“二百万方石”可知描述的是金字塔。故选A。
5.B【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抓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汉谟拉比所制定的公正的法律”“石碑”,联系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被刻写在一块巨大的石柱上,石碑文字内容反映了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面貌。故选B。
6.B【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产生的区域。根据题干给出的“这是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可知是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文明的代表—《汉谟拉比法典》。故选B。
7.C【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汉谟拉比法典》的规定表明它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维护奴隶主利益的工具。故选C。
8.B【解析】本题考查《汉谟拉比法典》的影响。根据题干材料“希腊人从那里学到了数学、物理学和哲学……而那里最重要的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和渊源”可知,“那里”是指两河流域。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制定了《汉谟拉比法典》。它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的宝贵文化遗产。故选B。
9.C【解析】本题考查种姓制度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题干给出的是古印度种姓制度的示意图。故选C。
10.C【解析】本题考查种姓制度。瓦尔那制度,即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反映的是古代印度文明的社会状况。故选C。
11.B【解析本题考查种姓制度。种姓制度下各等级之间高低贵贱有别,下一等级的人没资格从事高一等级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故选B。
12.A【解析】本题考查佛教的创立。由题干材料“公元前6世纪时,释迦牟尼创立宗教,反对婆罗门种姓的优越地位,提出‘众生平等’”等可知,这是对佛教的描述。故选A。
13.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古代印度的民主政治繁荣”这个表述是错误的。故选B。
14.D【解析】本题考查古印度文明的代表。象形文字是古埃及文明的成就,阿拉伯数字、佛教、种姓制度都是古印度文明的体现。故选D。
15.B【解析】本题考查亚非文明。金字塔是尼罗河流域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重要遗产;古代印度种姓制度中的首陀罗属于第四等级,地位低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禹建立的。故选B。
16.(1)×把“图特摩斯三世”改为“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
(2)×把“拉丁字母”改为“楔形文字”。
(3)~√
(4)×把“分封制”改为“种姓制度”。
17.(1)古埃及;狮身人面像、金字塔;反映古埃及人的智慧和力量,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象形文字。
(2)《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古巴比伦王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家庭奴隶制;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种姓制度;雅利安人;为了维护雅利安人的特权利益;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的影响。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亚非文明成果。第(1)问,识读图片可知是古埃及文明,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另外三小问。第(2)问,根据材料二描述可知反映的是《汉谟拉比法典》,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本问中的其他问题。第(3)问,根据材料三中“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可知反映的是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本问中的其他问题。
18.(1)《汉谟拉比法典》。奴隶制盛行,奴隶主阶级利益得到保护,商品经济活跃。
(2)婆罗门、刹帝利是统治阶级,吠舍、首陀罗是被统治阶级。
(3)都是奴隶社会的产物,都是统治者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将社会秩序固定下来,都是为了维护统治者的利益。
19.(1)A.古埃及;尼罗河流域。B.古巴比伦;两河流域。C.古印度;印度河、恒河流域。D.中国;黄河、长江流域。
(2)成就名称:象形文字;《汉谟拉比法典》;楔形文字;甲骨文。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巴比伦;中国。
(3)地理环境:都处于大河流域;政治制度:都是中央集权国家;经济生活:都以农耕经济为主(或都从事农业生产);思想文化:宗教思想占重要地位。
【解析】本题考查对大河流域文明古国的探究能力。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是古埃及,处于尼罗河流域;B是古巴比伦,处于两河流域;C是古印度,处于印度河、恒河流域;D是中国,处于黄河、长江流域。第(2)问,较为简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3)问,从地理环境、政治制度、经济生活、思想文化等方面回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