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生物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生物 7.2.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12-04 08:1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教案

一、教材分析
随着生物科学的迅猛发展,有关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正成为公民应当具备的重要科学素养之一。本节课是《遗传和变异》一章的第二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第一节《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的进一步探究,又是后面学习遗传规律和生物变异的理论基础,是学好本章的关键所在。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有感性认识,但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及基因传递规律等内容对他们来说仍然比较复杂、抽象。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用各种模型展示出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描述说出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描述说出基因经生殖细胞在亲子间的传递规律。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分析图片资料、视频资料,引导学生理解性状的遗传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结果。
2、教给学生把基因传递的复杂问题转化成研究染色体传递的简单问题,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介绍科学家发现生殖细胞中染色体减半的事实,对学生进行科学史的教育。
教学重点和难点:
1、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四、教学策略
创设情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标检测----延伸迁移
五、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自我建构的教学思想,采用启发引导合作探究式教学。
【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展示点评法。
六、教学主要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自主学习,探求新知
3.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4.达标反馈,延伸迁移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
首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姚明一家三口和曾宝仪父女的照片,学生一眼就能认出而且情绪高昂。我则利用问题进行引导:姚明与父母长得像不像?曾宝仪父女长得像不像?从表面看他们的性状非常相似,但亲代传递给子代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说明:明星的出现,让学生一上课就充满了热情,对我提出的一连串问题迫不及待地进行回答。
短暂的交流后,我提出:那么,基因是如何从亲代传递给子代,中间具体的过程到底是怎样的哪?
今天,我们这节课就来探究这个课题……
首先,让我们通过齐读的方式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然后,让我们来回忆一下有性生殖的过程,并提出:基因通过什么途径从亲代传递给了子代哪?谁是基因在亲子间传递的“桥梁”哪?基因在哪里哪?
视频回顾:白鼠的梦
接着设疑:转基因灰鼠的获得,说明基因在细胞的什么结构里?
那么,基因是怎么从亲代传递给了子代哪?
说明:视频中的动画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学生对已学过知识的理解,还让学生认识到基因是通过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的。
我们先来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进行自学。
学习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展开了。
(二)自主学习,探求新知(约3至5分钟)
第一板块:学生通过学案和课本进行自学。
内容:1. 总揽课本内容
2. 完成《学案》自主学习
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订正答案。
第二板块:自主学习内容
1、基因在细胞里大多有规律地集中在 内的 上,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 和 是一定的。
2、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 存在的,基因也是 存在的,分别位于 的染色体上。
3、人的体细胞中有 ?对染色体, 一条染色体上有__个DNA分子,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上就包含 个DNA分子,含有 基因。
4、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__ ___,而且 任意的 ,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 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第三板块:全班交流,订正答案。
“仅仅通过自学,我们对这些知识理解了吗?
团结就是力量,让我们一起,就本节课内容进行合作探究,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些知识。”
(三)、合作探究,交流展示 (重点,约25分钟)
第一板块:出示活动要求及活动内容
1. 我把这节课中你们可能有疑问的地方,总结成六个问题,以六个活动的形式呈现在你们的学案上,请同学们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活动,把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可利用各种准备好的材料。
活动一:数一数人体细胞内有多少条染色体?
想一想,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
其它生物体细胞内的染色体情况哪?
活动二:根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图,展示染色体、 DNA、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活动三:用一根长绳和颜料表示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的是什么?
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样子?
活动四:每条染色体上有几个DNA分子?为什么?
每条染色体上有几个基因?
成对染色体上的基因有什么关系?
活动五:阅读课本P30页最后一段;
用合适的方法来表示体细胞内和生殖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关系。
活动六:完成课文P31页的图表,并说明基因是如何随染色体遗传的。
2.由于任务较多,把这些活动进行分配。请各组迅速将本组任务标示于自己的学案上。
3.活动要求及点评要求:
A.本小组重点探究本组分配的活动,任务解决后可探究其它感兴趣的活动。
B.5分钟后每组派两人上讲台展示。
C.点评小组在自己座位起立点评,主要点评答案是否正确,对展示过程进行评价、
质疑、拓展、补充。说完自动坐下。
第二板块: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活动,老师巡查指导。
学生合作探究,使学生对基因、染色体、DNA之间的关系,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有了具体的感性认识。而小组合作的方式,既锻炼了合作探究交往能力,又培养了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
第三板块:展我风采
活动一(1组展示、2组点评)学生展示点评后老师小结、补充。
活动二(3组展示、4组点评)学生展示点评后老师小结、补充。
活动一(5组展示、6组点评)学生展示点评后老师小结、补充。
活动一(7组展示、8组点评)学生展示点评后老师小结、补充。
活动一(9组展示、10组点评)学生展示点评后老师小结、补充。
活动一(11组展示、12组点评)学生展示点评后老师小结、补充。
这一活动,给学生充分地施展各种才华的机会。既锻炼了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动手能力、组织能力等各种素质。
(四)、达标反馈,延伸迁移
1.通过前面同学们精彩的展示和活动,大家是不是感觉知识变得简单好懂了,对本节课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下面让我们来检验一下你对这节课的学习效果。
2.要求及规则:小组竞争额方式,前两名完成者,举手示意,允许后迅速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全对者小组每人加1分
3.延伸迁移:
材料:15岁的初中生胖胖是个孤儿,一直在寻找亲生父母,最后在“DNA亲子鉴定技术”的帮助下,找到了亲生父母。
问题:为什么检验DNA能鉴定出亲子代间的亲缘关系哪?
原理分析:
因为同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一对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
检测某些DNA位点的基因,每对中的一个与母亲相同,另一个就应与父亲相同。否定的话就没有亲缘关系了。
(五)课堂小结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悟,进行课堂小结。
预设的结束语是:牛顿说,从巨人的终点开始攀登,能登得更高。现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前人给我们留下了无数智慧的结晶,也留下了无数还未实现的梦想,努力吧,同学们,也许,下一个梦想的实现者就是你!
教学反思
1.本节课自始至终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2.用活动代替枯燥的讲解,使学生融入教学环节,培养并展示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