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1一元一次方程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3.1.1一元一次方程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2-04 11:5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3.1.1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方程的解的有关概念,熟练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并学会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目标:经历解一元一次方程和列一元一次方程解
3.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明确解一元一次方程和列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初步树立数学建模思想和体会化归思想的运用。
4.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会数学的应用
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和运用
难点: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
同时从A地出发
沿同一公路方向行驶,
客车的行驶速度
是70km/h,
卡车的行驶速度
是60km/h,
客车比卡车早
1h经过B地,
A、B两地间的
路程是多少?

【情景1】
1、请同学们观察下面这些式子,看看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活动1.定义方程
回顾举例
归纳:
1、像这种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等式。
2、像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这些方程之间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是1
判断方程的两个关键要素:
①有未知数
②是等式
方程小史
“方程”一词来源于我国古算书《九章算术》.在这部著作中,已经会列一元一次方程.
宋元时期,中国数学家创立了“天元术”,用天元表示未知数进而建立方程.这种方法的代表作是数学家李冶写的《测圆海镜》书中所说的“立天元一”相当于现在的“设未知数x”.
清代数学家李善兰翻译外国数学著作时,开始将equation一词译为“方程”,至今一直这样沿用.
问题
你能比较一下算术方法和方程解决问题的不同之处吗?
算术方法解决问题时在列算式时只能用已知数;而方程是根据问题中数量关系列出的等式,其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知数.
在一个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χ(元),并且未知数的指数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我国古代称未知数为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叫做一元方程。)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哦!

纳:
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
列方程
方程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4x=24.)
(2)一台计算机已经使用1700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h?(150x+1700=2450.)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52%x-48%x=80.)
思维拓展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练习1:
(1)2x+1;
(2)2m/+15=3;
(3)3x-5=5x+4;
(4)x2+2x-6=0
(5)-3x+1.8=3y;
(6)3a+9>15.
概念辨析,巩固延伸
本节课学了哪些内容?
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列一元一次方程
归纳总结
巩固发展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指出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环形跑道一周长400m,沿跑道多少周,可以跑3000m?
(2)甲种铅笔毎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支,两种铅笔各买了多少支?
(3)一个梯形的下底长比上底长多2cm,高是5cm,面积是40cm2,求上底长?
(4)用买10个大水杯的钱,可以买15个小水杯,大水杯比小水杯的单价多5元,两种水杯的单价各是多少?
想一想,议一议
课后作业
课本:
教科书习题3.1第1,
5,6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