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内能与热机》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章《内能与热机》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1-11-06 21:36:59

文档简介

温度与内能(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温度计的结构和测量原理。
2.学会正的确的使用温度计,学会摄氏度的读法和写法。
3.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4.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放出)热量,温度升高(降低),内能改变。
5.了解热量的概念,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6.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增加和减少的一些事例。
学时安排
本节用2学时,第一学时学习温度及测量,第二学时学习内能、改变内能的方式及热量。
第一学时
课前准备
1.家庭实验
自制空气温度计:
材料:带橡胶盖的玻璃瓶子(一些口服液的瓶子),废旧圆珠笔芯(或细玻璃管),自制红水(红墨水之类)。
方法:在瓶里装1/3左右的红色水;把废旧圆珠笔芯穿过橡胶盖;把笔芯插入瓶底塞紧瓶塞(最好用胶或蜡把管和塞之间封死,防止漏气);通过笔芯向瓶内轻轻吹气到红色水在管内的水位恰当为止;把制作好的装置的小瓶放到热水和冷水中观察管内红色水柱的变化。
2.收集信息
(1)用家里的函数表分别测出早上7:00、中午12:00和晚上17:00的气温并记录下来。(2)听取天气预报记录三个城市的天气预报。
3.自带物品
自制空气温度计
4.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温度活动1:春夏秋冬四季在不停的变换。春天,柳枝飞扬;夏天,酷暑难耐;秋天,层林尽染;冬天,银装素裹。想一想:冬天和夏天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冷到什么程度,热到什么程度,天气预报是如何表示冷热程度的?阅读课本22页温度部分及加油站。二、温度的测量活动2:桌子上有三只烧杯,分别装有热水、温水和冷水,把左右手的一只手指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稍停留一会,再同时把这两只手指放入温水中,两个手指的感觉是否一样呢?凭感觉能否判断温度的高低,是不是一定可靠呢?活动3:和周围其他同学展示自己制作的温度计,交流制作过程并进行相互评价,并讨论为什么你的“温度计”的小瓶放入热水中管内的液面会上升,放入冷水液面会下降呢?观察老师提供的几种液体温度计的机构特点,结合你的空气温度计讨论液体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呢?活动4:阅读下面表格思考、讨论为什么有的温度计中的液体用酒精而有的温度计用水银呢?物质熔点(℃)沸点(℃)水银-39357酒精-11778.5活动5: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阅读课本23页了解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并试着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说 明温度学生很熟悉了,本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要学生从自身体会了解到物理学中温度是表示冷热程度的,越热的物体温度越高,越冷的物体温度越低。(此活动以多媒体相配合效果更佳) 温度的单位学生在小学自然中以有基础可通过阅读自学完成,但要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读法。该活动主要是让学生体会到要准确判断温度需要测量。该活动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温度计的使用及示读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一定要通过学生的亲自测量牢固掌握。
第二学时
课前准备
1.复习回忆
(1)物质是由_________构成的,构成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______________;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______;分子间还有相互_____________。
(2)什么是动能,什么是重力势能,什么是弹性势能,什么是机械能?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三、内能活动6:把构成物质的分子与运动的足球相类比。空中飞行的足球由于运动而具有____能,构成物质的分子也做着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所以分子也具有____能;空中的足球由于有高度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而具有势能,分子之间有间隔而且相互之间有作用力,所以分子也具有______;足球所具有的动能和势能的和是机械能;那构成物质所有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但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在特定情况下有可能为零;物体的内能与物体内分子的运动有关,物体内所有分子都不停做无规则运动,所有的物体都具有内能。活动7:分别向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滴入一点红色墨水观察它们的扩散有什么不同?现象: ,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___________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的越 ;因此,物体内能的大小与_____有关,同一物体的温度越高内能越______。 四、改变内能的方法活动8:思考回忆:冬天手很冷时,你都是通过什么的方法使手暖和起来的?这些方法有什么不同?1、双手用力相互搓一搓,双手有什么感觉? 实验并观察: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后玻璃筒中放一团有乙醚的小棉花,用力把活塞迅速压下去。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向下压活塞时,活塞压缩玻璃筒内的空气,对筒内的空气______。棉花燃烧起来表明筒内的空气内能______,温度_____,达到棉花的着火点。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多次,铁丝弯折处就会发热,铁丝的温度______,内能______。这些实验都表明对物体做功可以使物体的内能________。2、实验并观察:在瓶内(或中号试管)装入少量的水,用带有玻璃弯管的塞子稍塞紧,用打气筒向管内充气,当塞子被冲出时观察管口发生的现象。瓶塞被气体冲出,气体对瓶塞_________,内能_______,温度_______,水蒸气遇冷凝聚成了小水滴。该实验现象说明了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_。上述实验表明可以通过___________的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物体对外做功,内能________,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______。活动9:阅读课本25页探究2及加油站,并说出我们冬天常采用的取暖方式,讨论改变内能的另一种方法热传递。五、热量 阅读课本25页热量部分。 说 明内能比较抽象,恰当的运用类比的方法引入内能的概念帮助学生接受、理解内能的概念,注意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先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来初步认识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不同的方法。这两组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分析本质,要注重学生的知识的相互链接。热传递在生活中比较常见,重要的是要学生多举例,加深印象。
作 者:魏国俊(任城区廿里铺中学)
统稿人:李志强(任城区教研中心)
填一填
⑴温度表示物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温度的常用单位是:_______读作:_____,温度的国际单位制是:____ ,字母:_______。
⑶热力学温度(T)和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______ _____。
⑷人的正常体温是37 C 左右,读作 ;北京一月份的平均气温是“-4.7 C”,读做 或_____________。
填一填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填一填
1.使用温度计时,首先要看清它的 ,然后看清它的 。在测量液体温度时:
1)温度计的玻璃泡 浸入 中,不用 到 或 。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温度计的 稳定后再 。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 在 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 上表面 。
填一填:
1.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这两种方法是______。
2.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是能量的_____,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的_______,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要有______;能量从________向_______传递。
2.物体通过热传递方式所改变的内能称为________。热量的单位是_____。热量通常用字母_______表示。第三节 内燃机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内燃机是热机的一种,通过模型或挂图了解汽油机、柴油机的构造及工作原理,了解汽油机和柴油机的主要区别。
2.能用文字或口头表述内燃机各冲程的工作状态和能量转化。
课前准备
1.家庭实验
在家中用水壶烧水,观察水烧开时壶盖的情况。思考:是谁把壶盖顶起的?能量是如何转化的?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热机与内燃机活动1:下图是使用热机作为动力的现代交通工具,通过对四幅图的分析你认为热机应具备什么特点?热机: 活动2:讨论:为什么有的热机叫内燃机?最常见内燃机有哪几种?二、汽油机及工作原理1、认识汽油机活动3:看教材图12—21,认识汽油机各部分的构造,并将主要部件的名称填在左图中。2、了解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动4:看教材图12-22讨论:这四个冲程中能量是如何转化的?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如何点火的?并将四个冲程的名称及各冲程的特点填在下图中。三、柴油机及工作原理 1、认识柴油机活动5:看教材图12-23,指认柴油机各部分的名称。和同学交流柴油机与汽油机的构造相同点和不同点。2、了解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活动6:看图12—24通过讨论和交流,了解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并将汽油机与柴油机的不同点填入下表。(可根据交流情况再补充内容)课堂小结: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用到了哪些方法?你还有哪些疑惑的地方 说 明交通工具中的发动机就是热机。“内”指热机的气缸理论联系实际学会看图关注能量的转化注意进气门、排气门的开关和活塞的运动情况。重点关注与汽油机不同的部分学会用对比法学习物理知识给学生发挥的空间
作 者:谢福安(济宁市第十四中学)
统稿人:李志强(任城区教研中心)
填一填
燃料直接在发动机 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叫做内燃机。
最常用的内燃机分为 和 。
请再举几个利用内燃机工作的交通工具:
甲: 冲程
乙: 冲程
丙: 冲程
丁: 冲程
特点:
特点:
特点:
特点:
填一填
1、一个工作循环:四冲程汽油机的四个冲程分别是: 冲程、 冲程、 冲程和 冲程,这四个冲程叫做一个工作循环。
2、能量转化:压缩冲程: 能转化为 能;
做功冲程: 能转化为 能。
3、点火方式:汽油机的点火方式 。
填一填
不同点 汽油机 柴油机
构造
吸气气体
点火方式
使用范围
…第四节 热机效率和环境保护
学习目标
1.从生活中体会不同燃料燃烧释放热能的本领不同,建立燃料热值的概念。
2.能利用燃料的热值表计算一定质量的燃料完全燃烧所释放的热量。
3.了解热机工作时能量的主要流向,对热机效率有初步的认识,大致说出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
4.能从生活中体会到燃料燃烧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同时还要注意到燃料燃烧所产生的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培养学生自觉的环抱意识。
课前准备
1.收集信息
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了解,收集各种燃料的名称。如:汽油、煤炭、天然气、煤气、干木柴、植物秸秆等,并了解这些燃料时如何被使用的?将这些信息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燃料的热值活动1:观察下列图片,交流回答问题1.以上材料具有哪些共性的特征?2.你能将它们根据一定的标准分类吗?如何分类?3.若想将一壶水烧开,你有哪些燃料可以选择?4.在这些燃料中,你认为利用哪种原料用量最少?为什么?活动2:阅读教材燃料的热值知识栏目中的内容,完成下面的问题二、热机效率活动3:认真阅读教材图12-27,回答下列问题1.热机工作时,主要的能量损失表现在哪些方面?2.你有几种表达热机效率的方法?写出来与同学交流。3.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做工作来提高热机效率?4.在家庭中,我们经常用天然气灶来烧开一壶水。你能否仿照教材中的事例,画出这一过程的能流图。三、环境保护 活动4: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为减少燃料燃烧所造成的污染,你知道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2.你亲身经历过因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生活不便或不适想象吗?说出来,让大家感受一下。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对 “环境”做出贡献? 说 明比较是归纳和总结的精髓。通过同中求异和异中求同的思维训练,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利用生活事例,有意识地让学生感受 “热值”、走进“热值”。图示法是最原始的思想表达方式之一,也是有效表达和直观表达的重要手段。通过训练,可以拓宽学生的说理渠道。
作 者:金宝昌(济宁市第十三中学)
统稿人:李志强(任城区教研中心)
植物秸秆
汽油
煤炭
煤油灯
填一填
⑴为了研究燃料释放能量的能力,人们把 Kg某种燃料 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用字母 表示,单位是 ,气体燃料热值的单位符号是 。质量为m的燃料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Q= 。
⑵烟煤的热值是 ,它的物理意义是 。
(3)利用热值表,试计算4Kg的柴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填一填
热机转变为 的能量与 所释放的能量的比值,称为热机效率。
城市街道严重的汽车尾气
燃煤机车上空浓浓的黑烟
酸雨对树木的危害
酸雨对建筑的危害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学习目标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自然现象。
3.能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学时安排
本节用2课时,第1学时认识比热容,用比热容解释简单自然现象,第2学时根据比热容进行简单的热量计算。
课前准备
1.收集信息
(1)在家中观察:同样烧开一壶水和半壶水,哪个需要的时间长?
(2)加热同一壶水,让水温升高10℃和升高20℃需要的时间一样吗?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探究物质吸热多少与物质质量的关系活动1 回忆收集的信息,同样烧开一壶水和烧开半壶水哪个时间长?填一填物质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有关,________越大,吸收的热量越多二、探究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升高温度的关系活动2 回忆收集的信息,让同样质量的水温度升高10℃和20℃,哪个吸热多?填一填物质吸热的多少与_______有关,_______越高,吸收的热量越多。(温度变化用△t表示)三、探究物质吸热的多少是否与物质种类有关?活动31 提出问题你认为物质吸热的多少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2 猜想与假设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提出你的猜想3 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1)讨论:要探究物质吸热的多少是否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应保持_______和_______不变,改变_______,比较_______。(2)根据以上思路,设计实验 器材:两个相同的加热器 、两支温度计、两个大烧杯、搅拌器、水、煤油思考讨论(1)实验中,为什么要用相同的加热器?吸热的多少通过什么来体现?(2)在实验中要测量哪些物理量?怎样测量?1.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序号液体名称液体初温(℃)2min4min6min温度(℃)△t(℃)温度(℃)△t(℃)温度(℃)△t(℃)1水2煤油2.分析论证,得出结论填一填相同质量的同种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_______相同质量的不同物质,吸收相同的热量,升高的温度是_______四、比热容概念的建立活动41.概念:(1)查表:水的比热容是_______ (2)物理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其他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比热容的在生活中的应用活动5讨论::(1)冬天为什么用热水袋取暖?汽车冷却剂为何用水?(2)你知道为什么沙漠地区昼夜温差大吗? 说 明用转换法表示吸热的多少加热时间长吸收的热量多少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能提出吸热多少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学生分组合作进行实验,教师进行指导让学生类比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建立得出比热容的概念应用两个练习加强学生对概念的应用
第二学时
课前准备
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 公式推导活动11. 水的比热容是多少?物理意义是什么 2. 1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3. 2kg的水温度 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4. mkg的水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是多少?5 . 1kg的水温度升高2℃吸收的热量是多少?6 . 1kg的水温度升高△t℃吸收的热量是多少?7 . mkg的水温度升高△t℃吸收的热量是多少?8. 如果换用其他的物质呢?填一填 热量的计算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各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 热量的计算 活动2 要把2kg的水从20℃加热到100℃,至少需供给多少热量?活动3 质量是100kg的钢锭,温度从1.3ⅹ103℃降到30℃,放出多少热量? 说 明本节安排的活动较少,留出适当时间让学生做一些巩固练习该问题的引入通过双边活动进行
作 者:白文刚(任城区南张中学)
统稿人:李志强(任城区教研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