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质 量
学习目标
1.通过比较不同物体所含物质的多与少,建立质量的初步概念。通过具体事例认识到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空间位置、状态的改变而变化。
2.知道质量的单位,对质量单位形成感性认识,会粗略估计常见物体的质量。
3.通过观察实物和阅读教材,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
课前准备
收集信息
查看方便面、火腿肠、袋(盒)装奶、米面、洗衣粉、药片等物品的包装袋(盒),了解它们的质量是多少克(或千克、毫克),并记录下来,准备课上与同学交流。
2.预习记录
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
合作探究
一、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活动1:观察下图,思考讨论后面的问题:阅读课本理解其含义: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活动2:观察教材第116页图7-1、7-2、7-3,并阅读图下面的文字,思考下列问题:1.图7-1冰化成水, 变了,质量变了吗?结合“质量”的定义,说明你判断的理由。2.图7-2中,泥团的 变了,质量变了吗?说明你的理由。3.图7-3,航天员的 了,他的质量变了吗?说明你的理由。4.你还能举出类似的实例吗?二、质量的单位活动3:阅读教材第116页“质量的单位”知识栏目中的内容,然后完成下列填空:1.国际单位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 ,用符号 表示。2.人们把保存在巴黎国际计量局中的国际千克原器的质量作为___________的标准。3.质量的常用单位还有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t= kg,,1kg= g,1g= mg。3.把你课前收集的一些物体质量的数据与同学交流。如果这些数据的单位是“克”,请换算成“千克”和“毫克”。4.估计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如:估计一枚硬币的质量约为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三、测量质量的工具活动4:观察托盘天平(实物),对照教材图7-7,认识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把天平各主要部件的名称填在下图中:平衡螺母有几个?自己标出底座和刀口。在底座上固定的有哪些部件?能随横梁可动(转动)的有哪些?可调的有哪些?你还能列举哪些在生产、生活中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编者:金乡县金曼克中学 周岩 编审:李素娟) 说 明理解物体、物质、物质多少的含义让学生说“理由”,既是对刚学习的质量概念的巩固,又能加强对“质量是物体属性”的真正理解。此图各部件名称的标注位置与教材不同,可避免学生按课本照抄名词。
普通的篮球和乒乓球中充有什么物质?____________。
两物体内充的是同一种物质吗?___________。
两物体内充的物质多少相同吗?谁的多?
_____________。
按照相同的思路,对下面两图中的液体和固体你能给同学提出问题吗?
一碗水比一盆水少
汽车轮胎用的橡胶比自行车轮胎用的橡胶多
填一填
物理学中把物体 叫物体的质量。
填一填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 ,与物体的 、 、 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