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1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前检测
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轮胎爆炸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白玉为床金做马
D.爆竹声中一岁除
2、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其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冰淇淋融化
B.风油精挥发、动植物的呼吸
C.粉笔折断、纸张燃烧
D.
菜刀生锈、苹果腐烂
D
D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
2.联系生活实际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
自学指导
阅读课本8—9页内容,回答下列问(3分钟)
1.什么是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有哪些?
2.什么是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
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导电性、导热性、溶解性、挥发性、延展性、吸附性等。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酸碱性、氧化性、还原性、毒性等。
自学检测
试着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
体,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
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
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
思考一下
铁生锈
铁会生锈
酒精挥发
酒精易挥发
讨论:如何区分变化与性质?
小试身手
1、下列物质的性质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
A稳定性
B酸碱性
C还原性
D挥发性
2、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了化学
性质的是(
)
A
用氢气填充气球
B用铜丝做导线
C用铁铸成锅
D用酒精作燃料
D
D
①水蒸发
②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
③食物发霉
④钢铁会生成铁锈
⑤煤燃烧,变成一堆灰烬
⑥蔗糖易溶于水
⑦氧气无色无味
⑧酒精易燃烧
⑨铜能导电
⑩镁条能与稀盐酸反应
以上属于物理变化是
;(填序号)
以上属于化学变化是
;
以上属于物理性质是
;
以上属于化学性质是
;
?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2)
单元
一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
学习目标
1.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知道二者的区别,并能正确加以辨别2.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3在实验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并进行简单的实验现象的描述,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重点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判断
难点
变化与性质的区分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物质的性质。
讲授新课
一、【温故知新】1.
课前检测①、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轮胎爆炸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C.白玉为床金做马
D.爆竹声中一岁除②、下列是日常生活中的变化,其中均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植物的光合作用、冰淇淋融化
B.风油精挥发、动植物的呼吸
C.粉笔折断、纸张燃烧
D.
菜刀生锈、苹果腐烂
二、【自主学习】1.
自学指导阅读课本8—9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3分钟)什么是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有哪些?什么是化学性质?(教师补充化学性质有哪些,学生补充在课本上)自学检测
试着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不易溶于水,在室温下,1L水中只能溶解约30mL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和氧化性。三、【合作探究】1、认真观察氧气和二氧化碳,结合实验,尽可能多的描述它们的性质。(教师写在黑板上)2、判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3、通过例子讨论变化与性质如何区分?
铁生锈
铁会生锈
酒精挥发
酒精易挥发
{教师点拨总结表示性质的关键词:能、会、可以、易、不易、难}四、【检测提升】①水蒸发
②水能蒸发变成水蒸气
③食物发霉
④钢铁会生成铁锈
⑤煤燃烧,变成一堆灰烬
⑥蔗糖易溶于水
⑦氧气无色无味
⑧酒精易燃烧
⑨铜能导电
⑩镁条能与稀盐酸反应
(PPT展示)以上属于物理变化是
;(填序号)以上属于化学变化是
;以上属于物理性质是
;以上属于化学性质是
;
提问学生对上节课掌握情况。学生依照教师的问题,阅读课文,自行解决,疑难问题可与同桌交流解决,最后还不会的做好标注。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形成共识,然后在班里进行成果展示,不足之处,其他小组补充,再有教师归纳订正。当堂训练,
温故知新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全员参与学习参与度。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通过口答,归纳总结、补充完善本节课的知识体系。
学生跟随教师思路进行课堂知识小结
强化巩固
板书
课后作业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整理四个概念,各举两例。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