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课教案
课题
12.1二次根式
教学
目标
了解二次根式的概念,初步理解二次根式有意义
的条件;
通过具体问题探求并掌握二次根式的性质:当时,;能运用性质进行一些简单的化简和计算。
重点
难点
重点:灵活应用二次根式的意义并确定被开方数中
字母的取值范围
难点:利用公式并能利用公式进行一般的二次根式的化简
教学
流程
一、温故而知新
问题:9的平方根是____,9的算术平方根是___
回顾: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尝试:用根号的式子表示下列问题中的数量:
(1)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对角线的长;
(2)面积为S的圆的半径;
(3)直角边长分别为a、b的直角三角形斜边的长;
(4)一个物体从静止状态自由下落的高度h(m)
与所需的时间t(s)满足关系式h=(1/2)gt(^2),试用
h表示t(g=10)
观察—思考—辨别
观察式子:
思考:(1)它们有何共同特征?能用字母表示吗?
(2)它们与平方根和算术平方根有何联系与区别.
知识新授:一般地,式子(a≥0)叫做二次根式,a叫做被开方数
双重非负性:①被开方数a≥②
活学活用
利用下列代数式作为被开方数构造二次根式
自主学习反馈
(得分率53.5%)下列各式:①;②;③;④;⑤,其中属于二次根式的有:________(填序号)
(得分率86.8%)当为怎样的实数时,下列各式有意义?
①_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_
④_______
⑤_______⑥_____
要求:1.独立订正;2.组内释疑;3.代表发言
放飞思维
1.函数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2.已知,则x+y=______
3.若与的值互为相反数,则=___
六、交流—归纳
的意义是什么?=____
若将2换成a,的意义是什么?=___
性质:当a≥0时,=a
学习反馈
1.(得分率93.4%)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计算:(自主学习反馈)
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⑤=________⑥=______
快速抢答:计算:①
②
③
④
八、例题讲解: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得分率72.1%自主学习反馈)
①
②
九、白板展示
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①
②
十、思维导图“话”二次根式
(
我的收获
思想方法
知识
策略
易错点
)
教学
反思
本次教研课借着“智慧校园”的推动,将预习任务设置成极课作业的形式,获取数据让我更有底气、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教学是学生在犯错中不断改进,不断前进的过程。以往苦恼数学的预习学生是回家完成,粗略的浏览一遍课本就过了,效果不显著。通过极课自主预习反馈学生要解题必须先认真看书,然后带着问题来课堂,效率也就会有提升。本节课让我清晰的看到学生的预习情况,知识梳理两个知识点的得分率是96.5%和88.4%,可见学生回家是阅读课本了。在二次根式定义的时候得分率是53.5%,说明二次根式的概念不是非常清楚,于是我在讲解完概念后来了一组“活学活用”,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被开方数的条件的认识。学生自己订正组内答疑并讲解,让学生更好的合作解决问题。在实数范围内因式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完成练习的时候没有意识到运用这一性质的逆运用解决问题,通过课堂上的释疑启到“悟”的效果。最后的白板展示也很好的说明了学生掌握了该知识。因为实录教室没有展台,最后的思维导图话小结未能很好的呈现,还是有点遗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