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宁德市高中同心顺联盟校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2-04 09:30:56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上)同心顺联盟校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选择题(1—10题,每小题2分,其余每小题3分,共38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A
C
D
D
A
D
B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7
20
答案
C
B
D
A
D
B
D
C
各小题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
答案:C
解析:A
ròng
xiāo
B
xiē
guān
D


2
答案:A
解析:B


C


D


3
答案:C
解析:A
去掉顿号,引号间不用顿号
B
“说道”后面的冒号改成逗号
D
“转不起来”
“栽跟头”后面的逗号都改成分号
4
答案:D
解析:A
“讌”通“宴”
B
“不”通“否”
C
“生”通“性”
5
答案:D
解析:A
韵:气质,情致
B
快:畅快
C
却:退回
6
答案:A
解析:B
宾语前置
C
定语后置句
D
判断句
A
被动句
状语后置句
7
答案:D
解析:D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见识明达,行动不犯错误了。
8
答案:B
解析:B
郭沫若不属于新月派。“三美”主张提出者是闻一多。
9
答案:C
解析:例句与ABD都是比喻句,C
选项是夸张。
10
答案:B
解析:B
选项,“奠定了乐观的感情基调”错,应该是感伤悲观的感情基调。
11.
D
以为:以之为,把上述的话作为
12、A【解析】根据句意断句。“为我言曰”指曾经对我说,句意完整,前后断句,排除
BD;“闻”的宾语是“介马数万骑驰过”,意思是听到披甲战马几万骑驰聘而过,要连在一起,排除
C.故选
A.
译文:前些年彭任跟随富弼公出使契丹,曾对我说:“出了国境之后,住宿在驿亭。听到披甲战马几万骑驰聘而过,宝剑和长矛互相撞击,整夜不绝于耳,跟随之使臣惊慌失色。
13、D【解析】夷,即古代中原对东方部落的统称,;狄指古代北部民族
14、B【解析】“壮志难酬之情”属无中生有。
15、(1)译文:我学习开始晚,又没有老师指导,虽天天作文,内心一直十分惭愧;等听到昌言的话后,于是颇为自喜。(日,中,及,各1分,句意1分)
(2)译文:大凡胡虏(契丹)用来向中原炫耀武力的手段,多为这类事情,中原的人(使者)不能看透这一点。(所以:用来……的;中国各1分,句意2分)
16.
(1)昌言听说我荒废了学习,虽然没有说我什么,而细察他的意思,是很遗憾的。
(2)后来在京城遇到昌言拿出文章十多篇,昌言看了很高兴,并且夸我写得好。(答对1点2分,满分3分)
参考译文:
昌言考进士科目的时候,我才只有几岁,还没开始学习。回忆当年我跟一群孩子在父亲身边嬉戏玩耍,昌言也在旁边,还曾拿来枣儿栗子给我吃;两家住得很近,又因为是亲戚的缘故,所以彼此十分亲昵。昌言应考进士科目,一天比一天出名。我后来渐渐长大,也稍稍懂得要读书,学习句读、对对子、四声格律,结果没有学成而废弃了。昌言听说我废弃了学习,虽然没有说我什么,而细察他的意思,是很遗憾的。后来过了十多年,昌言进士及第,考中第四名,便到各地担任官职,彼此也就不通音讯了。我日益成长壮大,能够感到悔恨了,便痛改前非而恢复学习。又过了几年,我游历京城,在汴京遇见了昌言,便彼此慰劳,畅叙平生以来的欢乐。拿出文章十多篇,昌言看了很高兴,并且夸我写得好。我学习开始晚,又没有老师指导,虽天天作文,内心一直十分惭愧;等听到昌言的话后,于是颇为自喜。到现在又十多年过去了,再次来到了京城,而昌言已经身居两制,他作为朝廷使者,要出使到万里以外的那些强悍不屈服的契丹朝廷,要树立大旌旗,跟随的骑士多达几百骑,送行的车辆有上千辆,走出京城大门情绪慷慨激昂。我自思忖,孩童时代见到昌言在先父身旁,那时怎么会料想他会走到这一步了?一个人富贵起来并不奇怪,而我对昌言的富贵特别有所感触啊!大丈夫活着不能当将军,能当名使臣,用口舌辞令在外交上战胜敌人就足够了。
前些年彭任跟随富弼公出使契丹,曾对我说:“出了国境之后,住宿在驿亭。听到披甲战马几万骑驰聘而过,宝剑和长矛互相撞击,整夜不绝于耳,跟随之使臣惊慌失色。等到天亮了,只见道路上的马蹄印了,心中的余悸还难平息,好像心要跳出来似的。”大凡契丹用来向中原炫耀武力的手段,多为这类事情。中原去的使者,没有识透他们这类手段。因之而有的人甚至震惊害怕到哑口无言,让外族人嗤笑。唉,这是多么的没有思考力啊!古代奉春君刘敬出使到冒顿去,壮士大马都藏起来不让看见,因此才有平城的战役。现在的契丹,我是深知他们没有什么能力与作为的。孟子说:“面对诸侯国君的谈话,就得藐视他。”更何况对待外族呢!请把上述的话权作临别赠言吧。
17
答案:
D
“尾联……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说法错误,尾联为“直抒胸臆”。故选D项。
18.①“迟”“重”二字用意精深: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帆来鸟去为动,但帆重犹不能进,鸟迟似不振翅,这又显出相对的静来。表现出离别之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②“漠漠”“冥冥”运用叠词,生动地展现了细雨朦胧的景象,渲染出浓浓的离愁别绪,更为诗歌增添音韵美,使感情更加缠绵浓重。
③作者使用寓情于景的手法,那冥冥暮色,霏霏烟雨,渲染出自己沉重的心境,帆的形象寄托作者的遥念,羽湿行迟的去鸟,也是远去行人写照。
19
答案
(1)烟涛微茫信难求
(2)譬如朝露
(3)浪遏飞舟
(4)金就砺则利
(5)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6)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7)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三、小说阅读(15分)
20.【答案】C
【解析】A项错在情节集中紧凑,顺子退伍后的人生也并不跌宕起伏;B项错在趋炎附势,口是心非;D项错在艳子理解顺子的这些行为,但不理解他为何沉默。
21.【参考答案】
(1)按主要性格1分+典型事例1分评分。例如:
?
顺子是一名业务精湛导弹部队标图员。服役期间,他荣立过个人一等功、集体一等功荣誉称号。(2分)
?
他敢于革新,专门设计出“近快战法”,把参数测算时间由之前的18秒压缩到8秒,大大提高了打击的准确度。(2分)
?
他吃苦耐劳,不畏艰难困苦,勇于承担责任,面对恶劣的环境、艰难的挑战从不退缩。(2分)
?
顺子是一名恪守诺言、尽忠职守的退伍军人。退伍之后,顺子严守部队的保密纪律,即使深陷流言蜚语,一辈子都没有向任何人透露过在部队的任何事情。(2分)
?
顺子是一名朴实勤劳的农民。退伍后选择回乡种地,返回家乡后,顺子劳动很勤快,因为多了他这个劳动力,家里的经济情况也有许多好转。(2分)
(2)非主要性格,只给1分。例如:
?
顺子是一个重情重义的丈夫。顺子曾经允诺艳子,等他回到枫树湾就娶她进门,退伍回村后,他和艳子成亲了,相守了一辈子。(1分)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作品文学形象,领悟作品艺术魅力的能力。能力层级D级。题干的核心词有一个:“人物形象”。可结合文中叙述性的语句,分析概括小说人物形象特点。本篇小说的时间跨度比较大,写了顺子的大半生,他有不同的身份,那么人物形象也不是一尘不变的,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22.【答案示例一】改后的结尾更好。

老将军的这个军礼饱含了对顺子的无比敬意,更加突出了顺子的可贵品质,有助于人物的塑造(2分)。(从人物形象入手分析,两个人物身份对比悬殊,通过将军的敬意,更突出了顺子的平凡又不平凡的硬汉形象)

小说在老将军敬军礼的动作中结束,情节已经很完整了,不再需要过多的言语(2分)。(从情节角度考虑,意思到即可)
③老将军在顺子墓前的这一个军礼庄严肃穆,含蓄隽永,更能引发读者深思,起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表达效果(2分)。(从表达效果上说,意思到即可)
【答案示例二】原来的结尾的更好。
①老将军的这句话将“顺子”这位主人公忠诚守诺的高尚人格直接点明,有助于人物的塑造。(2分)
②老将军这句话告诉了读者一个重要的信息,顺子在过了解密期之后仍然坚守部队的秘密,这使得小说的情节更完整。(2分)
③老将军的这句话是小说的点睛之笔,歌颂了平凡人生的不同寻常(战士对国家的贡献),有利于小说主旨的表达。(2分)
注:只写好或不好,没有分析,不给分。写了好或不好,有分析,但没有分析正确,给1分。
【解析】本题所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能力层级为F级。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首先必须明确:第一,探究类试题的内容是有疑难的,甚至是有争议的,即答题指向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向的,不是单层次的而是多层次的。第二,试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甚至不是规定的,目的在于考查考生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是否对作品有独到的感受和创造性理解,是否具有批判质疑的能力等。观点式探究试题答题步骤: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其次分别列出支持自身观点的事实依据,最后回归文本。结合具体事例作合情合理的分析。本题比较两种结尾方式各自的长处,可以从结尾对人物塑造、情节叙述、主题表达等方面所起的作用来解答。
23.答案
①“精神力量”与“物质力量”位置互换;③“塑造”与“实践”不搭配,去掉“塑造和”;④“所”字去掉;⑤“不仅”放到“为”前面。
24.(1)构图元素:铁笼里戴着口罩的人、笼外的野生动物。(2分)
(2)寓意:人与动物(自然界)应和睦相处,否则必将受到自然界的惩罚。(2分)
25.【答案】(1)我国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研发成功
(2)射频芯片由我国自主研发
(3)下行速率快,能对标国际产品
(4)适应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
(5)覆盖广电频段,兼容共享室内频段。
【解析】
本题共五句话,第一句话的关键信息是“我国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研发成功”,第二句话的关键信息是“射频芯片项目是我们自主研发的”,第三句的关键信息是“射频基带芯片
下行速率快,完全可与国际巨头的同类产品对标”,第四句的关键信息是“能适应国内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第五句的关键信息是“不光覆盖广电频段,也兼容了工信部刚刚颁发许可的共享室内频段”压缩语段一般为陈述句,根据文段关键信息,首先可判断陈述对象是“射频芯片”,然后将上述关键信息作为谓语,概括合并,压缩在80字内即可。
五.作文
解析:“痕迹”可以是有形的,是实指,如脚印,伤疤,皱纹,一张照片,一本书等;也可以是虚指,如某一刻的感动,人生的某种经历等。只要围绕“痕迹”来写都是符合要求的。
参考立意:
1.
通过“痕迹”表现亲情,叙写亲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痕迹,表现亲人之间的深情
2.
通过“痕迹”表现友情,叙写朋友之间交往的痕迹,表现朋友之间纯真的友情
3.
通过“痕迹”表现成长,叙写自己成长的痕迹,表现自己的成长历程等。
其余参考高考作文评分标准。2020~2021学年(上)同心顺联盟校期中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2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峥嵘(ròng)
罅隙(xià)
三匝(zā)
红绡(shāo)
B.
百舸(gě)
揳入(qì)
剡溪(shàn)
纶巾(lún)
C.
方遒(qiú)
樯橹(qiáng)
讪笑(shàn)
蹩脚(bié)
D.
怅寥廓(chàng)
木讷(nà)
孱头(càn)
檄文(jī)
2.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张皇
斟酌
舞榭
无所顾忌
B.
谩江
纨绔
国萃
酣畅淋漓
C.
冠冕
沧茫
霹雳
不知所错
D.
缄默
怂勇
自栩
残羹冷炙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昌耀的《峨日朵雪峰之侧》内涵丰富,阅读时要注意发挥想象,体味“雪峰”、“太阳”、“蜘蛛”等意象营造出的凝重而又壮美的氛围,感受其中蕴含的谦卑而强劲的生命力量。
B.
“这都是为了我们……”那个担架员负罪地说道:“我们十多副担架挤在一个小巷子里,准备往前运动,这位同志走在我们后面……这时这位同志叫我们快趴下,他自己就一下扑在那个东西上了……”
C.
《论语》之后又出了《道德经》《庄子》《孟子》《吕氏春秋》和《中国民间童话》。
D.
打陀螺讲求技巧
(?http:?/??/?www.ks5u.com?/?"
\t
"https:?/??/?wenda.so.com?/?q?/?_blank?),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
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
4.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
契阔谈讌
B.
或师焉,或不焉
C.
君子生非异也
D.
故木受绳则直
5.下列加点词解释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少无适俗韵
(韵:韵律)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
B.遂命酒,使快弹数曲
(快:快速)
方宅十余亩
(方:四周围绕)
C.吾师道也
(师:学习)
却坐促弦弦转急
(却:表转折)
D.不耻相师
(耻:以……为耻)
余嘉其能行古道
(嘉:赞许)
6.下列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不拘于时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
何以解忧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草屋八九间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7.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译文:
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同粪土一样。
B.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译文:熊在咆哮,龙在长吟。声音震荡着岩石和泉水,使深林战栗,使层巅震惊。
C.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译文:老师,是依靠他来传授道、教授学业、解除疑惑的人。
D.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译文:君子学识渊博,而且每天参加反省自己,就知道明白而且行为没有错误了。
8.下面有关文学、文化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诗的种类很多,但从格律上来看,大致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古体诗写法较自由,不受格律限制,如《短歌行》;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受格律限制,如《登高》。
B.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新诗团体,代表人物为郭沫若、徐志摩、闻一多等,他们不满足于新诗的过于自由,努力追求新的格律。尤其是徐志摩主张的新诗要讲究“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新格律理论,对中国新诗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C.“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句子中“出官”是指京官贬黜往地方任职,“迁谪”是指官吏因罪降职并流放。
D.婉约,即婉转含蓄。其特点主要是内容侧重儿女风情,音律婉转和谐,语言圆润清丽,代表词人有柳永、晏殊、秦观、周邦彦、李清照等。
9.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句是(
)(2分)
例句: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A.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B.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C.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D.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10.
下列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百合花》中有不少意蕴丰富的意象,如“百合花”,一方面指被子上的百合花图案,预示新婚夫妻百年好合;另一方面又象征了年轻媳妇的朴实美丽与纯洁无暇。
B.
《琵琶行》小序扼要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也交代了自己被贬以及琵琶女的不幸,为全诗奠定了乐观的感情基调。
C.
《致云雀》中,雪莱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热情地赞颂了云雀,表达了他对自由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以及他勇于为伟大理想牺牲的决心。
D.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上片借孙权和刘裕两个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迹隐约讽刺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下片用刘义隆、佛狸祠、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为朝廷所用的激愤。
二、古诗文阅读(42分)
(一)文言文阅读(23分)
昌言举进士时,吾始数岁。未学也。忆与群儿戏先府君侧,昌言从旁取枣栗啖我;家居相近,又以亲戚故,甚狎。昌言举进士,日有名。吾后渐长,亦稍知读书,学句读、属对、声律,未成而废。昌言闻吾废学,虽不言,察其意甚恨。后十余年,昌言及第第四人,守官四方,不相闻。吾日以壮大,乃能感悔,摧折复学。又数年,游京师,见昌言长安,相与劳问如平生欢。出文十数首,昌言甚喜称善。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今十余年,又来京师,而昌言官两制①,乃为天子出使万里之外强悍不屈之虏庭,建大旆②,从骑数百,送车千乘,出都门,意气慨然。自思为儿时,见昌言先府君旁,安知其至此?富贵不足怪,吾于昌言独有感也。大丈夫生不为将,得为使,折冲口舌之间,足矣。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③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及明,视道上马迹,尚心掉不自禁。”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故或至于震惧而失辞,以为夷狄笑。呜呼!何其不思之甚也!昔者奉春君使冒顿,壮士健马,皆匿不见,是以有平成之役。今之匈奴,吾知其无能为也。孟子曰:“说大人,则藐之。”况于夷狄?请以为赠。
(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
【注】①两制:宋指翰林和中书两部门。②大旆(pèi):大旗。③介马:披甲的战马。
1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又以亲戚故,甚狎
狎:亲近
B.
吾始数岁,未学也
始:才
C.说大人,则藐之
藐:轻视
D.请以为赠
以为:认为
1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B.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C.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D.往年彭任从富公使/还为我言曰/既出境/宿驿亭/闻介马/数万骑驰过剑槊/相摩终夜有声/从者怛然失色/
13.下列文化常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昌言”是苏洵朋友石杨休的字。古人对人称呼时可称姓名、字、谥号、斋名、官爵、籍贯等。
B.“进士”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科举殿试时录取为三甲:一甲3人,赐进士及第;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及第后称考官为座主、恩门。同科及第的人互称同年。
C.“句读”是进入文言文体系的方式,俗称“断句”,也称为句逗。文言文辞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韩愈《师说》中“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三字经》中“凡训蒙,须讲究,详训诂,明句读”等均有记录。
D.“夷狄”常用以泛称除华夏族以外的各族,异族。夷,即古代中原对西方部落的统称,后裔分布在安徽、山东、江苏一带;狄指古代南部民族,后裔广泛分布在今华南与华东地区。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是篇赠序,有临别赠言的性质。作者在文中表现出了对石昌言官场有为及出使虏庭的赞叹。
B.作者在文中描写石昌言出使虏庭出京时“从骑数百,送车千乘”的隆重场面,流露自己壮志难酬之意。
C.文章前半部分着重叙述了石昌言与作者家的渊源,及几十年来他对作者学业上的关心、勉励和影响,流露出作者的感激之情。
D.文章回顾了历史情况,剖析强虏的本质,提醒石昌言不要被虏廷的气焰所惑而有辱使命。
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吾晚学无师,虽日为文,中甚自惭;及闻昌言说,乃颇自喜。(4分)
(2)凡虏所以夸耀中国者多此类,中国之人不测也。(4分)
16.
昌言对苏洵学业的关心体现在哪里?(3分)
(二)古代诗歌鉴赏(19分)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17-18题。(9分)
赋得暮雨送李胄
[唐]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这是一首咏暮雨的送别诗。首联写送别之地,紧扣“雨”“暮”的主题。
B.诗中的雨虽是微雨却下得细密,以致船帆涨满,鸟儿飞缓。
C.暮雨中航行江上,鸟飞空中,海门不见,浦树含滋,意境开阔渺远。
D.尾联中将沾襟的别泪与散丝般的密雨交融在一起,十分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的送别之情。
18.诗中“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两句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赏析其中的妙处。(6分)
19.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0分,每空1分)
(1)海客谈瀛洲,

(2)
,去日苦多。
(3)曾记否,到中流击水,

(4)故木受绳则直,

(5)曹操在《短歌行》中运用典故,以周公自比,说自己也有周公那样的胸襟,一定会热切殷勤地接待贤才,使天下的人才都心悦诚服地归顺的诗句是:


(6)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______
_,
____
___。”
(7)杜甫在《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三、小说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沉默的英雄
钟兴
当乡亲们敲锣打鼓送顺子出去当兵时,就断定顺子走出了枫树湾,定会吃上“国家粮”,不再回来了。
但艳子坚信他会回来。因为顺子答应她,等他立功退伍回到枫树湾就娶她进门。
顺子服役3年,部队又留了他3年。听说顺子在部队还立了大功。听人说,顺子立功后变了心,继续留部队。慢慢地,艳子也有了些担心,好久没收到顺子的信了,他还回枫树湾吗?
然而,顺子回来了——在一个黄昏,突然就回来了。冷冷清清、独自背着军用背包就回来了。
让乡亲们觉得奇怪的是,回来后顺子似乎变了一个人似的——原来活泼多话的顺子现在沉默寡言了。
先前退伍的旺财就断定,顺子一定是犯了错误、一定是受了处分才回来的。
无聊的枫树湾,都热闹地传播着这消息。之前一直以顺子为荣的村民,现在对他似乎唯恐避之不及。虽然,表面上还是客气而平静地应付。
父亲问了顺子好几次,顺子也沉默以对。只是顺子出去劳动还算勤快……因为家里多了个劳动力,经济情况也有许多好转。后来,父亲也不再问了。
对部队的好奇,对顺子突然回来的不理解,乡亲们会忍不住问,实在问急了,顺子只好含糊着说:“没啥好讲的,在部队,我只是炊事班做饭的……”
最矛盾的当然是艳子了。是否要嫁给顺子呢?他真的是受了处分回来吗?要是这样,该怎么办呢?
但这个事情可不是小事呀。她约顺子单独出来,专门问他。但他还是沉默,只是告诉她,他没有受处分。
那为何会不明不白就退伍回来了呢?
你不是希望我回来娶你吗?
说完后,他又沉默。
艳子没词了。她只好选择相信他,不相信他,又能怎样呢?
于是,他们结婚了!
过日子,平淡的日子,沉默的日子。
寒来暑往,冬去春来,一年又一年。他们有了儿子,到后来,儿子也有了儿子。
村里有了电视,顺子最喜欢看军事频道。但他还是不谈部队的任何事情。好像他从来没有当过兵,从来没有在部队待过。他甚至几乎从来不参加任何战友聚会……自然,也从来没有战友来看望过他。
于是,艳子也不再追问,她觉得,他是否立功、是否是英雄都不重要了。反正能够相守一辈子也是不错的。
只是顺子的沉默,让艳子觉得这一辈子太难受了。
一辈子很长,一辈子很短。一年秋天,顺子去了。
他的坟头就在他戴着红花出去当兵的路边那个山坡上,面向南方,似乎一直默默地注视着从山外进山的客人,也默默地关注着从枫树湾走出去的人。
就在顺子去世半年后的一天,《沉默的英雄》电视摄制组开进了枫树湾……之后,村民从电视上看到顺子的事情。其中有一张合影照,顺子一身戎装,英姿飒爽。介绍说:这张照片拍摄于1964年7月23日,吴立顺与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人民大会堂与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某营全体官兵的合影。
原来,顺子在部队通过选拔,成为空军地空导弹部队的一名标图员。标图员是部队的关键岗位,他专门设计出“近快战法”,把参数测算时间由之前的18秒压缩到8秒。“标图就是在和飞机赛跑,迟标1秒、错标1厘米,空中目标就会偏出很远。”
这支部队进西北、下江南、战荒漠、斗山川,顺子和战友们在无人区开辟阵地,在大山中挑战生存极限……该部队有着严格的保密纪律。工作性质、部队驻地等都不能对任何人讲,包括父母妻儿……退役前,保密干事再次对他宣布纪律: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泄露军事机密。
电视上介绍说,该部队曾3次击落美制U-2高空侦察机,吴立顺直接参与过标图。中央军委与国防部授予他个人一等功、二营全体官兵集体一等功荣誉称号。
顺子果然是立过大功的英雄呀,顺子大名就叫吴立顺呢。
电视播出后不久,从山外来了许多军人,据说,那是顺子的战友,带队的是一位将军。
军人们在顺子的坟头上插满了香烟,再浇了3瓶当地烧酒。
将军郑重地给他敬了军礼。
(原载《花都湖》2018年第4期,有删改)
20.
下列对小说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小说情节集中紧凑,在短小的篇幅里书写了顺子退伍后三十多年的跌宕起伏的人生,结尾处写战友们前来祭奠顺子是小说的高潮。
B.顺子参军时,很多村民都以他为荣,等他退伍时却只是对他表面客气,实则唯恐避之不及。这体现了村民的趋炎附势,口是心非。
C.小说很多细节前后照应,如前文顺子当兵时极少与艳子联系,后文写顺子所在部队有严格的保密纪律,这体现了构思的巧妙之处。
D.顺子一直挂念着部队,但他决口不谈部队的任何事情,也从不和战友来往。妻子艳子无法理解他的这些行为,却理解他为何沉默。
21.
请简要赏析“顺子”这一人物形象。(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小说原来的结尾是“当敬礼的手缓缓地放下,将军老泪纵横,喃喃自语:‘老班长,三十年的保密期,而您却坚守了一辈子!’”你觉得哪种结尾更好?请结合小说具体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文字运用(13分)
23.
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
①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②《我和我的祖国》《攀登者》《中国机长》等影片通过有道德、有温度、有筋骨的故事,③塑造和反映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实践,④深受广大观众所欢迎,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⑤不仅三部影片为新中国70华诞营造了热烈浓郁的文化氛围,⑥也进一步提振了中国电影产业持续健康稳步发展的信心。⑦三部影片诠释了献礼片的新内涵,掀起了国庆期间新的观影热潮。

”修改为:

”修改为:

”修改为:

”修改为:
24.
阅读下面这幅图,写出构图元素和寓意。要求:语言通顺、准确。(4分)
(1)
构图元素(不超过25个字);
(2)
寓意(不超过25个字):
2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80个字。(5分)
2020年3月3日我国首个5G微基站射频芯片研发成功,目前正在进行封装测试。5G微基站射频芯片项目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有线射频宽带芯片组的拓展。射频基带芯片组可实现600兆每秒的下行速率,完全可与国际巨头的同类产品对标。在中国广播科学研究院进行的标准测试中,相比对标的国际巨头同类产品,抗衰减能力提升了10dB左右,这使其更能适应国内复杂、恶劣的网络环境。射频芯片不光覆盖广电频段,也兼容了工信部刚刚颁发许可的共享室内频段,可以说是为5G时代室内共享微基站量身定做的芯片。
五.作文(60分)
英国作家约翰.罗金斯的一首诗《痕迹》是这样写的:“把每一个黎明看作生命的开始,把每一个黄昏看作生命的小结,让每一个这样短短的生命,都能为自己留下一点可爱的事业的脚印,和你心灵得到充实的痕迹。”痕迹是一种经历,是一种见证。
请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选材,以“痕迹”为话题,题目自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