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学科教学设计
课题 名称 森林与小鸟 课型 新授课
教材 版本 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 课时 1课时
整体设计思路、指导依据说明 整体设计思路 通过对比每段音乐。拟出每段音乐的主题,每段音乐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同,给大家展现了一副什么样子的画面。
指导依据说明 主题在这首歌曲里很重要,所以要让给学生们听出这首歌曲的主题。
教学背景分析 学习者
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音乐感知能力,能够很好的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种声音,能够初步分辨出不同的节奏节拍了。本课通过对作品的学习,在提高学生本身具备的音乐能力的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
学习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整节课在师生、生生的热烈互动完成的。尤其是音乐表演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参与热情、以及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与想象,都有很好的发挥。
教
学
目
标
分
析 情感态度
目标 能感受《森林与小鸟》欢快、优美的情绪,并联想到安静的森林与小鸟不同的形象。
过程与方法
目标 能哼唱第一圆舞曲的旋律,在音乐活动中能大胆和其他同学合作,并初步体验到集体表现的快乐。
知识
与
技能目标 能根据音乐的变化分辨四个圆舞曲及三部分音乐结构。
教学
重点 1.聆听音乐,记忆主题,感受音乐情绪、速度的变化。
2.会唱主题旋律。
3.用体态声势、律动等参与音乐表现,大胆想象并表现作品的音乐形象。
教学 难点 准确分析每个乐段在旋律、速度、情绪等方面的特点。
教学 准备 教学光盘、多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 环节 时间
安排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教学
预设
导入
(一)聆听全曲
1.同学们好,今天的音乐课我们先来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之后告诉老师,你想到了什么?(播放全曲)
教师小结:同学们对这首乐曲都有自己不同的理解,你们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这首乐曲被作曲家取名为《森林与小鸟》 。(出示“森林与小鸟”标题) 学生聆听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初步整体感受音乐意境。
引出标题
过程
2.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作曲家的世界,听一听这首乐曲的引子部分,给了你怎样的感受?(播放引子)
教师小结:这段音乐描绘了美丽大森林的早晨。
(二)第一圆舞曲
1.我们先来听一听第一圆舞曲,好像表现了什么样的小鸟?(小鸟们纷纷苏醒了,去参加森林音乐会了。)
2.它在旋律、节奏上有什么特点(出示音乐表格)
旋律(连贯/跳跃)速度(稍快/稍慢)情绪(优美/热烈)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正确的音乐术语。
3.同学们看,老师做的动作位置变几次?比一比谁的眼睛最亮?每个位置代表一个乐句,这段音乐有几个乐句呢?4.老师拍手有规律吗?(在节拍时,强调3/4拍子的强弱规律,随音乐拍手)
5.同学们,老师拍手的位置有相同的吗?
一三句相同,二、四句哪里不同?看谱子当中出现字母f和p的部分,演奏时力度有什么不同?(再次看谱子聆听,跟老师一起做)
6.第一圆舞曲是整首乐曲的主题乐段,在乐曲中出现了很多次,这么好听的旋律,老师想唱一唱,你们想吗?我们用“la”来哼唱。同学们听一听,老师是怎样演唱这段旋律的。(填词唱,先唱一遍,再出示歌词歌谱)
教师引导学生听唱,并按教材上的力度记号演唱。
咱们来为第一圆舞曲起名字吧,联想到是“快乐的小鸟”,用字母A来表示。(贴A主题图片)
7.A主题四个乐句是一遍,现在听一听,A主题有没有重复?
(三)第二圆舞曲
1.我们来听一听第二圆舞曲,和第一圆舞曲有什么区别?(节奏 紧凑/舒展?)
2.第二圆舞曲情绪显得更加热烈了,小鸟们情不自禁的跳起舞来。
老师示范三拍子舞步。(同学们一二乐句逆时针走,三四乐句向后转顺时针走,老师在前面带领。)
我们也为这个圆舞曲起个名字吧,它表现的应该是什么样的小鸟呢?
教学提示:学生可以任意联想,最后教师可统一成“热烈的小鸟”,用字母B表示(贴B主题图片)
3.A、B两个主题,是《森林与小鸟》第一部分。
(贴“第一部分”)
4.我们来听一听第一部分一共出现了几次A主题?
(四)第二部分
1.我们来听听第三圆舞曲,(画图型谱)看一看谱子,对比图形谱,找出连音线,并说出情绪。(小鸟们跳累了,张开翅膀,自由飞翔起来)
2. 播放第三圆舞曲,请同学们说出连音线的作用。(连音线使旋律更加的连贯、优美)
我们给第三圆舞曲起个名字吧?“优美的小鸟”,用字母C表示。(贴C主题图片)
3.这时候音乐会来了一只调皮的小鸟,东倒西歪的跳起舞来。教师播放第四圆舞曲,并出示乐谱。
4.同学们来看看老师是怎样配合这只轻快、活泼的小鸟的呢?(老师示范节奏)
我们用小手/音乐凳,随音乐演奏吧。
出示节奏谱,指导学生按节奏型随音乐演奏,全体同学做声势。
X 0 0 | X 0 0 | X X X | X 0 0 |
5.我们来给第四圆舞曲起一个什么主题名字呢?引导学生联想这段音乐表现的是“轻快的小鸟”用字母D来表示。(贴D主题图片)。
C、D两个主题是乐曲的第二部分。
(六)第三部分
我们来听听乐曲的第三部分跟前面哪个主题一样呢?
(七)尾声
这是乐曲的尾声,尾声是在什么样的力度中结束的呢?
(八)完整欣赏
1.这首乐曲总共由三部分,ABCD四个圆舞曲组成,现在我们试着来把乐曲的演奏顺序排一排,把你听到的主题用字母说出来。
2.正确的音乐顺序是
引子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尾声
A A B B A C C D D A B A
(九)表演小结
师:同学们都听对了。这首乐曲通过四个不同性格的圆舞曲,表现了既欢快又优美的情绪,最后让我们一起加入到森林与小鸟的音乐会当中吧。
同学们,可以跟老师一起配合吗?一组同学来演唱主题A《快乐的小鸟》,二组同学来舞蹈主题B《热烈的小鸟》,三组同学你们跟随主题音乐C用小手画图形谱,四组同学用声势来为主题D伴奏,有信心吗?老师来当咱们这场音乐会的指挥家,希望我们合作成功,加油! 学生聆听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学生聆听音乐选择合适的术语
随音乐打节拍
变化了四次
四个乐句
体会f强,p弱
一三句强,二、四弱。
演唱主题旋律
按力度记号,有情绪的演唱A主题
学生回答“紧凑”
学生感受第二圆舞曲的旋律及情绪上的变化,跟着学跳三拍子舞步。给主题起名字。
三次
“把音连起来”等等
学生体会第二部分两个圆舞曲的旋律变化,并给主题起名字,会画图形谱和为乐曲伴奏。
第一部分AB
强的力度中
学生听到不同主题说出来,进行排序
小组合作,随音乐的变化,每组同学做不同反应。
对第一圆舞曲的初步感受,为后面做铺垫。
再次聆听主题旋律,体会A主题的情绪,感受圆舞曲的三拍子特点,体会力度的变化。
欣赏的同时,熟记A主题旋律
会演唱A主题旋律,夯实主题A
让学生随着律动感很强的三拍子音乐律动起来,感受三拍子的舞蹈性。
理解“连音线”的作用及音乐效果。
感受音乐的优美情绪。
加入声势伴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互动中感受乐曲的变化。
感受第四圆舞曲的情绪变化,体验轻快的节奏,锻炼学生的节奏感
感受乐曲的顺序性,初步感知回旋曲式。
进一步发挥想象力,体会结束感。
完整欣赏乐曲,了解整首乐曲的演奏顺序。
此过程充分体现了《新课标》所倡导的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新型学习方式,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合作意识和协调能力
结束
(十)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的曲子名字叫什么?第一部分有几个主题?主题A有几个乐句?(太棒了孩子们,你们都能当小小音乐家了)
(如果时间来得及再拓展)今天,我们参加了《森林与小鸟》带给我们的快乐、热烈、优美、轻快的音乐盛宴,美丽的大自然环境也需要我们一起来保护,给自然界的生灵们一个美丽的家园。
板书设计: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