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2课 和妈妈在一起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第12课 和妈妈在一起 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2-04 12:09: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和妈妈在一起》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12课《和妈妈在一起》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刺猬不是很了解,安排学生提前上网查阅相关资料。学生对捏塑很感兴趣,捏塑很熟练。
三、学习目标
1.了解刺猬的相关知识和形象特点。
2.用泥塑的方法塑造一只小刺猬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表现出母子间的亲情。
3.培养爱小动物的意识,以及热爱、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用泥塑的表现方式,运用水滴形的造型方式完成一只刺猬。
难点:添加果子以增加趣味性。
五、教学方法
1.谈话引入法。
2.直观教具和信息技术运用辅助教学相结合 。
3.操作实践法。
六、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橡皮泥、牙签、剪刀、
七、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
师:在讲课之前,老师想先问大家几个问题,你们和妈妈在一起都会做些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小动物们和妈妈在一起都做些什么呢?接下来就跟着老师一起来看看小动物《和妈妈在一起》的精彩瞬间。教师板书课题。
2、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默读,带着任务学习。
3、出示小动物和妈妈一起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动物的大小比例,动物的神情,所处的环境,以及小动物和妈妈之间的动作感受亲情。
4、深入了解刺猬
(1)师检查学生查阅刺猬的生活习性状况。
总结:杂食动物,白天睡觉,夜晚行动。
(2)展示刺猬全身照片和头部特写图片,指导学生总结出刺猬的外形特征。
①整体外形。滚圆的身体,尖尖的脑袋,尖锐的棘刺(刺猬身上的剌是纯防御性的,也是它运输食物的有力工具),短小的四肢。
②头部特征,炯炯有神的黑眼睛,嗅觉灵敏的大鼻球,椭圆形的小耳朵。
5、布置作业。
同桌分工,合作捏塑完成一只小刺猬和妈妈在一起的场景,表现出母子间的亲情。
6. 观看刺猬捏塑视频,师同时示范,指导学生逐步完成刺猬捏塑。
板书捏塑步骤:身体(水滴状)--头部—四肢—刺
7、学生进行刺猬组合,添加场景,教师巡视。
8、作业展示。
优秀作业学生上台,简述场景和刺猬母子亲昵举动设计。
9.拓展。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知道刺猬是森林的保护者,一晚上能吃掉200克的虫子,因此有利于农业,呼唤朋友一起保护小刺猬!
八、板书设计

和妈妈在一起
身体(水滴状)--头部—四肢—刺


《和妈妈在一起》教学反思
学生从小和妈妈在一起,很容易理解动物母子之间的亲情,用泥工进行表现,相对而言,难度不是太大,整节课上下来,总体感觉不错。
一.达到预先设计的目的,环节相扣。如: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查阅刺猬的生活习性及相貌特征相关资料,学生在课前就对刺猬有了印象,课堂上结合课件观察,脑海里加深对刺猬的印象。
二.视频展示、教师示范相结合,解决重难点。本课重点是用泥塑方法完成一组刺猬,通过视频播放捏塑,加上老师示范,学生看的更直观,印象更深刻,捏塑效果比较理想。
三.小组合作,情景展现。作业布置是小组合作完成一组刺猬母子的亲情,编成简短的故事进行讲述。通过展示、表演,加深记忆,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