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粤教版物理选修3—1第2章
电路练习附答案
粤教版选修3—1第二章
电路
1、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的横截面半径变为原来的,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则( )
A.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C.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D.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2、(双选)如图所示,为某一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象可知( )
A.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C.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0.5
Ω
D.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1
Ω
3、两个电源的U?I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 )
A.电池a的电动势较大,内电阻较大
B.电池a的电动势较小,内电阻较小
C.电池b的电动势较小,内电阻较大
D.电池b的电动势较大,内电阻较小
4、有一只电压表,它的内阻是100
Ω,量程为0~0.2
V,现要改装成量程为0~10
A的电流表,电压表上应( )
A.并联0.002
Ω的电阻
B.并联0.02
Ω的电阻
C.并联50
Ω的电阻
D.串联4
900
Ω的电阻
5、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读数一定减小
B.R0的功率一定增大
C.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的比值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6、在基本的逻辑门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中有一个为“0”时,输出信号为“0”的逻辑门电路是( )
A.与门电路
B.或门电路
C.非门电路
D.以上都不对
7、(双选)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B.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银材料的电阻率较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小
D.金属丝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电阻率变为原来的2倍
8、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 )
A.1∶2
B.2∶1
C.1∶4
D.4∶1
9、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通过灯L1的电流变大,灯L2变亮
B.电压表示数变小,通过灯L1的电流变小,灯L2变暗
C.电压表示数变大,通过灯L2的电流变小,灯L1变亮
D.电压表示数变小,通过灯L2的电流变大,灯L1变暗
10、如图所示,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U和电阻R,若红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正(+)插孔,则( )
A.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
B.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C.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
D.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11、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动平衡车,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其中标准里程是满电时在平坦路面以舒适速度行驶测试所得,则该电动平衡车( )
最大速度
20
km/h
充电器输出电压
63
V
舒适速度
15
km/h
充电器输出电流
1
100
mA
标准里程
22
km
电池组总容量
3.75
A·h
A.充电器的输出功率为700
W
B.充满电后以舒适速度能行驶3
h
C.以舒适速度行驶时百公里耗电能约1.1
kW·h
D.电池从完全没电到充满电所需的时间约2
h
12、下面为一逻辑门电路的真值表,试判断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逻辑门电路( )
输入
M
0
1
输出
N
1
0
A.与门 B.非门 C.或门 D.与非门
13、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
Ω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E=30
V,内阻r=1
Ω,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M=10
V,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RM=1
Ω,求:
(1)电源的总功率和电源的输出功率;
(2)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14、如图所示为两个非门和一个或门组成的一个复合门电路,请在下表填写该门电路的电路状态表.
输入
输出
A
B
Z
2020--2021粤教版物理选修3—1第2章
电路练习附答案
粤教版选修3—1第二章
电路
1、一根粗细均匀的导线,两端加上电压U时,通过导线中的电流强度为I,若将导线均匀拉长,使它的横截面半径变为原来的,再给它两端加上电压U,则( )
A.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B.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C.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D.通过导线的电流为
D [横截面的半径变为原来的,可知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由体积V=LS不变,可知长度变为原来的4倍.由电阻定律的表达式R=ρ,可得变化后的电阻为R′=ρ=16R,由I=可知,电流变为.故A、B、C错误,D正确.]
2、(双选)如图所示,为某一金属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由图象可知( )
A.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
B.该导体的电阻随电压的升高而减小
C.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0.5
Ω
D.导体两端电压为2
V时,电阻为1
Ω
AD [该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为曲线,但根据R=知,某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表示电阻,则U=2
V时,R=
Ω=1
Ω,且导体电阻随电压升高而增大,故A、D正确.]
3、两个电源的U?I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中可以看出( )
A.电池a的电动势较大,内电阻较大
B.电池a的电动势较小,内电阻较小
C.电池b的电动势较小,内电阻较大
D.电池b的电动势较大,内电阻较小
A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知U=E-Ir,故U?I图象中图象与纵轴的交点等于电源的电动势,由题图可知,a的电动势较大,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电源的内阻,a的斜率的绝对值较大,则a的内阻较大,故A正确.]
4、有一只电压表,它的内阻是100
Ω,量程为0~0.2
V,现要改装成量程为0~10
A的电流表,电压表上应( )
A.并联0.002
Ω的电阻
B.并联0.02
Ω的电阻
C.并联50
Ω的电阻
D.串联4
900
Ω的电阻
B [改装前电压表的满偏电流Ig==2×10-3
A,由电流表的改装原理可知,需再并联一个阻值为Rx的电阻,则Rx==0.02
Ω,故B正确.]
5、如图所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分别为E、r,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读数一定减小
B.R0的功率一定增大
C.电源的输出功率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的比值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C [由图可得电流表测量总电流,电压表测量路端电压;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左右两侧的电阻并联后与R0串联;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由a向b移动的过程中,并联电路的电阻先增大后减小,故并联电路和R0串联后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由欧姆定律可得:电压表与电流表读数的比值一定先增大后减小,故D错误;并联电路和R0串联后的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即电路总电阻先增大后减小,那么,总电流I先减小后增大,故电流表的读数I先减小后增大,R0的功率I2R0先减小后增大,故A、B错误;设外电路的电阻为R,那么R先增大后减小;故电源的输出功率P=I2R=R=E2=E2;由R先增大后减小可得:若R>r,则R+先增大后减小,故P先减小后增大,故C正确.]
6、在基本的逻辑门电路中,当输入信号中有一个为“0”时,输出信号为“0”的逻辑门电路是( )
A.与门电路
B.或门电路
C.非门电路
D.以上都不对
A [输入信号有一个为“0”时,与门电路的输出信号为“0”;或门电路输出什么信号要看另一个输入信号为什么,若另一个输入信号为“1”,那么或门电路输出信号为“1”;非门电路输入“0”时,输出“1”.]
7、(双选)关于材料的电阻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阻率是反映材料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电阻率越大的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
B.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银材料的电阻率较锰铜合金的电阻率小
D.金属丝拉长为原来的两倍,电阻率变为原来的2倍
BC [电阻率是材料本身的一种电学特性,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D错误;金属材料的电阻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正确;合金的电阻率比纯金属的电阻率大,电阻率大表明材料的导电性能差,不能表明对电流的阻碍作用一定大,因为电阻才是反映对电流阻碍作用大小的物理量,而电阻除跟电阻率有关外还跟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所以A错误,C正确.]
8、电阻R1与R2并联在电路中,通过R1与R2的电流之比为1∶2,则当R1与R2串联后接入电路中时,R1与R2两端电压之比U1∶U2为( )
A.1∶2
B.2∶1
C.1∶4
D.4∶1
B [并联时,I1∶I2=R2∶R1=1∶2,串联时,U1∶U2=R1∶R2=2∶1,故选项B正确.]
9、如图所示电路中,开关S闭合,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示数变大,通过灯L1的电流变大,灯L2变亮
B.电压表示数变小,通过灯L1的电流变小,灯L2变暗
C.电压表示数变大,通过灯L2的电流变小,灯L1变亮
D.电压表示数变小,通过灯L2的电流变大,灯L1变暗
D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上滑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减小,外电路总电阻减小,由I=知总电流增大,通过L2的电流增大,L2变亮;由U并=E-I(RL2+r)知,滑动变阻器与L1并联部分电压减小,示数变小,L1变暗,D正确.]
10、如图所示,用多用电表测量直流电压U和电阻R,若红表笔插入多用电表的正(+)插孔,则( )
A.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
B.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C.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
D.前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出多用电表,后者电流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
B [题图中所示是多用电表的示意图,无论是测电压U还是测电阻R,电流都是从红表笔流入多用电表,从黑表笔流出多用电表,选项B正确.]
11、如图所示是某品牌电动平衡车,其部分参数如表所示,其中标准里程是满电时在平坦路面以舒适速度行驶测试所得,则该电动平衡车( )
最大速度
20
km/h
充电器输出电压
63
V
舒适速度
15
km/h
充电器输出电流
1
100
mA
标准里程
22
km
电池组总容量
3.75
A·h
A.充电器的输出功率为700
W
B.充满电后以舒适速度能行驶3
h
C.以舒适速度行驶时百公里耗电能约1.1
kW·h
D.电池从完全没电到充满电所需的时间约2
h
C [1
100
mA=1.1
A;充电器的输出功率P=UI=63×1.1=69.3
W.故A错误;满电时在平坦路面以舒适速度行驶的标准里程为22
km,舒适速度为15
km/h,则满电后以舒适速度能行驶t=
h≈1.5
h,故B错误;由表格内的数据可知,电池的容量是3.75
A·h,充电的电压为63
V,则充电消耗的电能E0=qU=3.75
A·h×63
V=236.25
W·h,满电时在平坦路面以舒适速度行驶的标准里程为22
km,所以以舒适速度行驶时百公里耗电能约×236.25≈1
100
W·h=1.1
kW·h,故C正确;由表格内的数据可知,电池的容量是3.75
A·h,即q=3.75
A·3
600
s=13
500
C,充电器输出电流为I充=1
100
mA=1.1
A,所以充电的时间为t===12
273
s≈3.4
h,故D错误.]
12、下面为一逻辑门电路的真值表,试判断这是一个什么类型的逻辑门电路( )
输入
M
0
1
输出
N
1
0
A.与门 B.非门 C.或门 D.与非门
B [由该逻辑门电路的真值表可以看出输出端与输入端是相反的关系,故选B.]
13、如图所示,一直流电动机与阻值R=9
Ω的电阻串联在电源上,电源电动势E=30
V,内阻r=1
Ω,用理想电压表测出电动机两端电压UM=10
V,已知电动机线圈电阻RM=1
Ω,求:
(1)电源的总功率和电源的输出功率;
(2)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和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解析] (1)由E=UM+IR+Ir得
I==
A=2
A
电源的总功率P总=EI=30×2
W=60
W
电源的输出功率P出=EI-I2r=60
W-22×1
W=56
W.
(2)电动机消耗的电功率
P电=UMI=10×2
W=20
W
电动机输出的机械功率
P机=P电-I2RM=20
W-22×1
W=16
W.
[答案] (1)60
W 56
W (2)20
W 16
W
14、如图所示为两个非门和一个或门组成的一个复合门电路,请在下表填写该门电路的电路状态表.
输入
输出
A
B
Z
[答案]
输入
输出
A
B
Z
0
0
1
0
1
1
1
0
1
1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