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章节检测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章节检测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2-04 14:2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章
满分68分
一、单选(本部分共有8道题,共24分)
1.?(3分)下列措施不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生锈的是(??? )
? A.?在金属表面涂油或刷漆
? B.?在金属表面镀上一层耐腐蚀的铬
? C.?制成耐腐蚀的合金
D.?用砂纸擦去铝制品表面的氧化膜
2.?(3分)下列关于回收铁饮料罐说法错误的是(??? )
? A.?回收铁饮料罐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 B.?回收铁饮料罐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 C.?回收铁饮料罐可以节约能源
D.?回收铁饮料罐没有任何价值
3.?(3分)下列关于混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分类完全正确的是(??? )
4.?(3分)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2年2月4日~20日在中国北京市和张家口市联合举行,冰上运动场馆的外墙将采用新型的塑料膜材料聚氟乙烯(C2H2F2)n。它美观耐用,使用寿命达15年以上。关于聚氟乙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属于有机合成材料
? B.?聚氟乙烯难溶于水
? C.?化学性质稳定
D.?它是易降解的新型塑料,不会形成白色污染
5.?(3分)如图,给出了三种物质可能存在的转化关系,根据所学的物质性质及化学变化规律,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不能一步实现转化的有①②
? B.?实现③转化,可通至氯化钠溶液
? C.?实现⑤转化,可加入碳酸钙粉末
? D.?实现⑥转化,可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6.?(3分)在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时,老师给大家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铜片表面始终没有明显变化
? B.?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铜,可能有硝酸银
? D.?通过实验现象推测银和硫酸铜溶液也可以反应
7.?(3分)向AgNO3和Mg(NO3)2溶液中加入一定量Zn粉和Cu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蓝色滤液。关于该滤渣和滤液说法正确的是(??? )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可能有气泡产生
B.?滤液中一定有Cu(NO3)2、Mg(NO3)2和Zn(NO3)2
? C.?滤渣中一定有Ag,可能有Cu和Zn
? D.?滤液中一定无AgNO3,可能有Zn(NO3)2
8.?(3分)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在准备实验时,甲同学配制了Na2SO4、K2CO3、BaCl2、稀盐酸四种溶液,但没有及时贴标签。乙同学在使用时为区分四种无色溶液,将溶液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并进行如下表所示实验,由此推断①、②、③、④依次是(??? )
? A.?稀盐酸、Na2SO4溶液、K2CO3溶液、BaCl2溶液
B.?K2CO3溶液、BaCl2溶液、稀盐酸、Na2SO4溶液
? C.?BaCl2溶液、K2CO3溶液、Na2SO4溶液、稀盐酸
? D.?Na2SO4溶液、BaCl2溶液、K2CO3溶滚、稀盐酸
二、填空(本部分共有1道题,共6分)
9.?(6分)海绵铁是多孔隙的块状固体物质,主要成分是铁单质,常用于除去工业循环冷却水中的溶解氧,当含有氧气的水通过海绵铁时,其中铁单质跟氧气等物质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氢氧化物。回答:
(1)写出上述生成红褐色氢氧化物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海绵铁除去溶解氧的反应中,氧气表现了__________性(填“氧化”或“还原”),跟成分相同的普通铁块相比较,海绵铁除氧效果要好得多,原因是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有3道题,共38分)
10.?(10分)“嫦娥飞天”“中国高铁”等“中国制造”,展现了“中国智慧”,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自豪感。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嫦娥四号”探测器悬梯等关键部件采用铝合金而不采用纯铝,原因是______________。
(2)建造铁轨需要大量钢铁,钢铁属于_________。(填“合成材料”、“复合材料”或“金属材料”)。
(3)建造铁轨所需要的钢铁通常用还原铁矿石制得,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中,a处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装置中存在明显不足,改进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8分)市售塑料袋有的是用聚乙烯[(CH2CH2)n]制成,有的是用聚氯乙烯[(CH2CHCl)n]制成,通过查阅
资料可知:
其中n是上千或上万的数值;HCl气体极易溶于水,有刺鼻气味,其水溶液即是盐酸;鉴别盐酸的方法是加入AgNO3溶液,观察是否产生白色沉淀。
(1)通过点燃的方法可以鉴别聚乙烯和聚氯乙烯。如果塑料袋点燃时有强烈的刺鼻气味,这种塑料袋可能是由___________制成的。
(2)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图所示实验来探究塑料燃烧的产物。
若A瓶燃烧的是聚氯乙烯塑料,在B瓶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C、D两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若A瓶中用的是聚乙烯塑料,则在C瓶中能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12.?(20分)学习合金知识后,知道了不锈钢中含有金属铬。小明同学想:铬与常见铁、铜相比,其金属活动性强弱如何呢?于是,他和同学们一起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①铬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在空气中,像铝一样,其表面能产生致密的氧化膜:②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铬(CrSO4)。
【知识回顾】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_____Sn Pb( H)______ Hg Ag Pt Au(在
横线上填写对应金属的元素符号)
【做出猜想】猜想①Cr>Fe>Cu;猜想②Fe>Cu>Cr;猜想③_______________。
【设计与实验】(1)张明同学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未经打磨就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
(2)李红同学也取大小相等的铁、铜、铬三种金属片,先用砂纸打磨后再分别放入等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记录如下:
【讨论交流】为什么张明和李红两个同学记录的铬与稀硫酸反应开始的现象截然不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
【实验验证】将打磨过的两块铁片分别放入硫酸亚铬(CrSO4)溶液和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到在硫酸亚铬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而在硫酸铜溶液中有明显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万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拓展迁移】写出铬与稀硫酸反应,生成CrSO4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满分68分
一、单选(本部分共有8道题,共24分)
1.?(3分)D
2.?(3分)D
3.?(3分)B
4.?(3分)D
5.?(3分)A
6.?(3分)C
7.?(3分)B
8.?(3分)B
二、填空(本部分共有1道题,共6分)
9.?(6分)(1)4Fe+3O2+6H2O==4Fe(OH)3 (2)氧化;海绵铁中多空隙,增大了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了反应的速率
三、解答题(本部分共有3道题,共38分)
10.?(10分)(1)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硬度大(2)金属材料(3)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3CO+Fe2O3=高温2Fe+3CO2;将尾气点燃
11.?(8分)(1)聚氯乙烯(2) 试纸变红, 瓶内壁有水雾(或瓶内有白雾)产生;HCl+ AgNO3==AgCl↓+HNO3 3CO2+Ca(OH)2==CaCO3↓+H2O;溶液中没有白色沉淀产生但有气泡冒出
12.?(20分)Fe,Cu;Fe>Cr>Cu;Cr;FeCuCr片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铁片表面变红,溶液从蓝色变为浅绿色;Fe+CuSO4==FeSO4+Cu? Cr+H2SO4==CrSO4+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