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业精于勤 荒于嬉
行成于思 毁于随
1、屏幕中的两匹马,一定都是“千里马”。
2、大羊中学的学生,人人都是“千里马”。
东平县大羊中学 李鹤
韩 愈
1.能准确通畅地朗读课文,结合页下注释理解文意;
2.理清课文的思路体会作者情感,理解作品寓意;
3.讨论对人才的看法,树立价值观观念,争做“千里马” !
学习目标
走近韩愈
韩愈 (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思想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祖籍昌黎,世称韩昌黎。谥号“文”,又称韩文公。其散文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早年流离困顿,有读书经世之志。三考进士不第,多次被贬不得志。
“说”:是古代的一种议论体裁,是一些文人志士对事对物有感而发,宣泄心中郁闷,托物寓意的一种体裁。如:《师说》、《爱莲说》等。
读准字音,读得流畅,语速适当,节奏准确。
听节奏,悟语速。
(在文本上作出标注)
听读欣赏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lè
zhǐ
rǔ
pián
cáolì
shí sù dàn
sì
xiàn
yé
cè
槽 枥
一食或尽粟一石
食马者
外见
伯乐
祗
辱
骈
邪
策
听课文朗读,把握准确字音。
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疏通课文,找出重点词语,不理解的地方小组之间互相解决,再不懂得地方集中到小组长那里,稍后共同解决。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一同
辱没
辱
骈
一食
称
著称
吃一顿
是
才美
才能,美好的素质
见
这种,这样
等
等同
能
能
能够
“见”通“现”。
安
怎么
策
道
正确的方法
能力
材
执
拿着
临
面对
用鞭子打
其
难道
通“才”,才能
词语:
然后:然,这样。后,以后。
虽:即使。
才美:才,才能。美,美好的素质。
句子:
不以千里称也:不用千里马的称号称呼它。
才美不外见: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不能表现出来。
其真不知马也:其实真的不能够识别千里马。
1、概括三段文字的内容。
2、三段文字中写千里马遭遇的是哪些语句?
3、第三段那句话点名了全文的中心?
4、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样的人
5、本文借写千里马说明了什么问题?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概括三段文字的内容。
第一段:说明伯乐对千里马命运的决定作用。
第二段:揭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第三段:对执策者的“不知马”进行辛辣的讽刺。
2、三段文字中写千里马遭遇的是哪些语句?
第一段: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第二段:食不饱,力不足。
第三段: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3、第三段那句话点名了全文的中心?
其真不知马也。
4、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各比喻什么样的人
“伯乐”比喻能够识别人才的人。
“千里马”比喻人才。
“食马者”比喻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
5、本文借写千里马说明了什么问题?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对埋没人才的现状作了揭露。
6、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之情。
托物寓意
千里马
人才
伯乐
赏识人才的人
借千里马难遇伯乐,最终被埋没,揭露封建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象,也表达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意。
食马者
浅薄愚妄的统治者
如果你怀才不遇,你会学下列哪位古人?并说明理由。
A.韩愈 怀才不遇写文学
B.苏秦 悬梁刺股发愤
C.董邵南 另寻高就寻发展
D.陶渊明 归隐田园乐悠悠
1、解释下列词语:
①骈死于槽枥之间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③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④策之不以其道
2、翻译下列句子:
①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②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
(两马并驾)
(通“饲”,喂养)
(等同,一样)
(马鞭子,这里是用鞭子打的 意思)
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
想要跟普通的马相等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③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④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 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鞭策它,不按正确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
却不懂得它的意思。
看谁背得快
课后作业:
作者认为“伯乐”决定了千里马的命运,你同意他的观点吗?结合现今社会的状况及自己身边的情况,试着从多个角度,《假如我是千里马》写写你的想法。
在当今的社会,能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能够人尽其才。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掌握丰富的知识,将来都能成为一匹真正的千里马,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