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5张PPT)
忆读书
猜
人
物
闯关
PK
诸 葛 亮
g ě
《三国演义》
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他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巧施空城计,是智慧的化身;他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效力于蜀汉,是忠臣的典范。他造木牛流马、创孔明灯,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
他,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持羽扇,飘飘然有神仙之概,有时坐一辆四轮小车。他草船借箭、七擒孟获、巧施空城计,是智慧的化身;他六出祁山、鞠躬尽瘁、效力于蜀汉,是忠臣的典范。他造木牛流马、创孔明灯,还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
① ②
外貌 生得豹头环眼, 人称“豹子头” 髯长二尺,器宇轩昂,
人称“美髯公”
朝代 宋 三国
性格 安分守己、隐忍 勇而忠义、孤傲
事件 误入白虎堂、 棒打洪教头、 雪夜上梁山、 温酒斩华雄、
五关斩六将、
大意失荆州、
地位 曾是京城八十万禁军 在梁山排名第六
蜀汉五虎上将之首
关 羽
林 冲
《水浒传》
《三国演义》
h
1.他俩是生活在古代贵族家庭的一对青年男女,彼此互相爱恋。
2.他相貌英俊,出生时口含美玉,是家族寄予厚望的继承人,却性格叛逆,不愿走一般贵族子弟的为官之路。
3.她的才貌世间少有,却体弱多病,不到11岁就父母双亡。
贾宝玉
林黛玉
《红楼梦》
忆读书
26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人,诗人、现代儿童文学作家、散文家。笔名取自王昌龄的诗句“一片冰心在玉壶”。代表作品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小橘灯》《寄小读者》,小说《超人》《陶奇的暑假日记》等。
冰心
学习提示: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2.思考:
那些书与冰心奶奶有什么关系?
作者想用这些书告诉我们什么?
一谈到读书,我的话就多了!
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学习提示: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表示时间、书名的地方,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自主完成“学习单”中的“读书经历”部分。
温馨提醒:用相同的符号勾画同一类型的信息;重复的信息不再勾画;用符号(?)勾画出重点的或存疑的内容!!!
1.七岁时听舅父给他讲《三国演义》,听得津津有味。怀着对故事的无限期待,此后,开始自己一知半解地读,居然越看越明白。
2.接着读了人物性格极其生动的《水浒传》,觉得比《荡寇志》强多了。
3.十二三岁时,读……,中年以后再读,……。
4.八十岁以后,……
学习提示:
再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第2-10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关键语句,小组互助学习,完成“学习单”中的“感受或评价”和“好书的标准”部分。
温馨提醒:梳理信息时一定要全面、客观,选用的词语概括性要强!!!
梳理信息的方法:
(1)符号圈画:用不同的符号圈画出关键词,
方便、快捷。
(3)分条归纳:将信息分条列出批注在旁边,
条理清晰。
(2)借助图表:把找到的信息进行分类整理,
直观简洁,一目了然。忆读书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 师:孩子们,现在,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今天呢,又是咱们的第一次见面,大家对我一定很陌生。请你们先用两三秒的时间,看看这张图片,看从中能了解到有关我的哪些信息。
预设:(1)李老师工作的单位在哪里,教的是什么学科。好,请坐!
我们今天要讲的课文是26课《忆读书》。看的可真仔细!好,请同学们伸出手来,我们一起来认真地书写课题。请齐读一遍
师:那孩子们,除了刚刚从文字中提取信息外,你们再来看看我本人,还能了解到我的哪些信息呢?比如:我的性别、我的身高、我的年龄、我的外貌,等等等等。可见,信息与我们朝夕相处、形影不离,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所以,我们要学会发现信息、梳理信息、总结信息。
师:接下来,咱们来个闯关游戏。李老师给大家出示一些信息,请大家大胆地猜人物。那在猜之前啊,我想先问问大家,你们还记得我们第二单元学过的几种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吗?(出示三张课件)很好!那老师提要求了,我们马上要出示的每一组信息,阅读时间只有20s,希望大家集中注意力,快速阅读。准备好了吗?
如:请看第一组,根据这段话中出示的信息,猜一猜,他是谁?
师:别慌!请认真读完这段话!有同学猜出来了吗?和大家说说,你是从哪条信息中猜到的?(你,是第一个、第二个、第三个、)从这些信息综合来看,我们确定了,这个人物就是:诸葛亮。他是《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个人物。(讲解“葛”,书空跟写)
如:接下来,提高点难度,一下子猜两个人物,时间依然只有20s。请大家仔细看表格中列出的种种信息。他们都是武将,共同的特点是骁勇善战,所向无敌。但是因为他们的外貌不同,生活的朝代不同、性格不同、事件不同,所以他们的社会地位也不同。猜一猜,他们是谁?来,请你!序号①指的是——,序号②指的是——。
师:那这两个人物分别出自哪部名著呢?
林冲出自《水浒传》,关羽出自《三国演义》。
如:好,我们再来猜第三组人物。这次,李老师为大家带来三条信息。请快速地、认真地看。第一条、第二条、第三条,这两个人是谁,有同学猜出来了吗?对,那他们俩出自哪一部名著呢?讲解“贾”,书空跟写)
师:好,请坐!看来大家读的书可真不少!看,通过寻找、梳理有用的、关键信息,很好地帮助到了你们。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个人物。对,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作者冰心奶奶。请看她的个人介绍,你从中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呢?~~~
预设:冰心奶奶的出生时间、著作有哪些、名字的由来。
师:孩子们,刚上课几分钟,你们就学会发现信息,并尝试着分类梳理信息了。了不起!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冰心奶奶的这篇回忆性叙事散文《忆读书》。(板书:忆字加点。)
二、学习课文
1.首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边读边思考:我们刚刚提到的那三本书与冰心奶奶有什么关系?作者想用这些书告诉我们什么?要求清楚了吗?开始读吧!
师:有人找到答案了吗?
④师出示三个句子,对,这三句话出现在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让我们清楚地了解了文章的结构框架是总分总,而且这三句话也是文中非常有用的三处关键信息,来,请大家齐读一下。读完了,赶快把这三处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画出来吧!
师:孩子们,我们再来看,课文的题目是忆读书,关键词是哪一个字?(忆)那作者围绕“忆”,都写了她的哪些读书经历呢?
出示“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边读边圈画出表示时间、书名的地方,梳理出作者的读书经历,自主完成“学习单”中的“读书经历”部分。开始吧!
温馨提醒:用相同的符号勾画同一类型的信息;重复的信息不再勾画;用符号(?)勾画出重点的或存疑的内容!!!
展示、交流 我看有的同学已经完成了,完成的可以先和自己的同桌交流一下你的学习成果。一会儿我们一起交流!谁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好,请你来,其他同学认真听,看看你写的和她的是否一样,大家还可以进行补充。
投影展示:①展示“表格法”
②师小结:这个同学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梳理出来了作者 的读书经历,看来你很会学习。谢谢你,请回!大家把掌声送给他!
孩子们,刚才,我们围绕忆,边读边圈画出了表示时间的词语,梳理出了作者在七岁时、十二三岁、中年时、1980以后,不同时期的读书经历,板书
③师扩展:(现在,我们再来一起试着分条说一说,作者在什么时间,读了什么书)看来大家都已经了解冰心奶奶的读书经历了。
④那孩子们,我们再来看这两列信息,“阅读时间”和“阅读书目”,他们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有小勇士要发言的吗(生答) 预设:冰心奶奶从小时候到老了,一生都在读书,读了很多书。
5.师过渡:是啊,万卷书陪伴了冰心奶奶的一生,那读了这么多书,
冰心奶奶对这些书的感受或评价又是什么呢?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呢?请同学们再次借助我们的学习提示:
6.出示“自学提示”:
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的第2-10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关键语句,之后,以四人小组展开互助学习,完成我们“学习单”中的“感受或评价”和“好书的标准”部分。李老师温馨提醒一下:每小组四个人,可以明确一下分工。组员中的三个人,每人分析一个阶段冰心奶奶的读书感受,剩下的一人负责汇总所有的信息,誊写到你的学习单上。清楚了吗?开始吧!
展示交流:
哪个小组愿意给大家展示一下?好,你们小组来,其他同学认真听,有不同意见的一会我们再举手补充!一人说,一人负责根据其他组员的补充,进行完善。
①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滋味。恩,很好!同学们,他写了这么长,看得出这个同学学的很认真,他是有感受的,那我们就来看他写的这个长句子,如果再让你们从中抓关键词语,你会挑出哪些词语呢?(尝出滋味)那为什么作者在小时候体会不到,甚至使他厌烦,可到了中年以后,才能尝到这种滋味呢?(生答)对,因为随着他年龄的增长,作者的生活阅历也丰富了,他尝过了生活的酸甜苦辣,当他再读这本《红楼梦》时,也就能尝到其中的滋味了。所以啊,一本好书,是能让我们越读越有滋味,能体会到作者情感的,这就是耐人寻味。看啊,当我们从文中捕捉关键信息时,我们可以直接从文中摘录,也可以用自己理解到的,提炼出一个词语来进行概括。
②师:讲解“无病而呻”:没有生病,在装着很痛苦的样子,呻吟。现在常比喻矫揉造作。没有真情实感。
我看到很多同学都没有写这个词语,那你给大家说一说你为什么写“无病而呻”这个词?(生答:文中出现的,读出句子)那你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来,你来大胆地猜一猜,说说看!对,没有病却在装病,在小声地呻吟。那我们把这个词放入文中,你读给大家听,发音很标准!那我们再来看,像这类的堆砌了“无病而呻”文字的作品,你觉得它缺少了什么?联系上下文,找找看!对,缺少了真情实感!看,这才是真正的学习,这也就告诉我们,孩子们,当我们捕捉到关键信息时,不能机械地、随意拿出来摘抄上去就完事了,我们需要有自己真正的理解,真正的思考,只有这样,我们的发现才会是有价值的发现,我们的学习才是真正的学习!
⑤现在,我们再来看梳理好的这两列信息,“阅读感受”和“评价标准”,你们又有什么发现?(生答)冰心奶奶对不同时期的书,有不同的感受,因此她选书的标准也就不同。
说的好!看啊,孩子们,在你们的相互补充、相互完善下,共同整理好了这个表格。那冰心奶奶想用她一生的读书经历、读书感受和选书的标准,告诉我们什么呢,对,要:(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板书后,齐读)
三、扩展延伸,总结梳理方法
孩子们,这节课上到这里,你们有没有发现,有一个词反复出现在李老师嘴边?对,信息。这也是第八单元的语文要素:梳理信息,把握内容要点。那么,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中,对你有帮助的,你印象深的梳理信息的方法有哪些呢?(让学生思考,自由说)
首先,我们边读边用各种符号在文中圈画出了表示时间、书名、及作者评价感受的词语,既方便又快捷;
然后,老师又让大家借助图表将信息进行分类,直观简洁、一目了然;
最后,老师又让你们按时间顺序整理,分条把信息归纳表述出来。就像我们写作文一样,条理清晰。
包括我们在“猜人物”时,老师呈现三组信息的方式也不同:有符号圈画、借助图表、分条归纳。当然,梳理信息的方法还有很多,比如:像老师的这个板书,列个时间轴,串出作者一生的读书经历,也可以像其他学生这样,画个思维导图、树状图、鱼骨图,等等,但所有的这些梳理信息的方法也都是为了帮助你们,让你们更好地学会学习!
最后,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下作业:
课后将自己的学习单补充、做到尽善尽美,还可以用你喜欢的一种梳理信息的方法,和家长一起梳理一下你的童年读书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