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包下载 共2份】语文最新教学资料(精品课件+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22陋室铭

文档属性

名称 【打包下载 共2份】语文最新教学资料(精品课件+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5.22陋室铭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11-06 16:29:37

文档简介

《陋室铭》教学实录
师: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著名诗人,后因参与王叔文的“永贞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革新失败后,他被贬郎州司马,中途一度奉召回京,又因《戏赠看花诸君子》一诗中有“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六郎去后栽”之句触犯当朝新贵,又被降为连州刺史,再贬安徽和州通判。
按当时体制,这位诗人应在衙门内享受三间三厅的居室。但和州知县策某认为刘是被贬之官,就看人下菜碟,将这位诗人安排在县城南门外临江的三间小房居住。对此这位诗人不以为意,见住地风景不错,反倒写了幅对联贴于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策知县得知后很恼火,马上又将这位诗人移居历阳镇德胜河边,面积减少了一半。这位诗人见新驻地周围山清水秀,仍然感到满足,他怡然自得地又在门上贴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
策知县闻讯更加恼怒,再次下令将这位诗人赶至城中一间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小破房。
短短半年光景,策知县逼这位诗人三次搬家。经过三次“折腾”,这位诗人气愤己极挥毫写下一篇文章赞美这小破房,他请人将文,刻在石碑上,立于门前。此文千古流芳,文坛飘香,而策知县则由此而成为狗眼看人低的丑陋典型,遗臭万年。
同学们,你们知道老师讲的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对了,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陋室铭》的者这位诗人。同学们预习中了解到哪些有关作者的知识呢?请说一说。
生:刘禹锡(公元772-824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因是汉代中山王刘胜后代,又称刘中山,晚年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生:文学上与白居易齐名刘禹锡留下诗文800多篇。前期刘柳(宗元)相知、诗文互递,时称“刘柳”;后与白居易诗文唱和,时称“刘白”,堪称“四海齐名白与刘”。
师:刘禹锡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散文家、诗人和朴素唯物论者。
师:文题中的“铭”是一种文体,谁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文体呢?
生:刻在器物上用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章。一般用韵。
师:幻灯片出示,同学们识记。
师:我们这节课就结合这篇短文来学习铭文的特点。
下面请听朗读录音,边听边标注易读错的字音,划节奏。
生:听读、标注、划节奏。
师:请同学们自由练读。
生:自由练读。小组内赛读。
师:下面请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后说说他们读的有哪些优点和不足。
生读。评议(从是否洪亮、是否准确、节奏把握、是否有感情等方面评价)
师: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下面我们边理解句意边分析,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思考、踊跃发言。
师:作者是由陋室而引发感慨,哪一句是主旨句?那他是怎样引出自己的主旨的呢?
生:我认为主旨句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由“山”和“水”引入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应该叫类比吧。意思是……
师:这种由另外一种或几种类似的现象而引出主要内容或观点的写法,叫做“比兴”,《诗经》中的很多诗歌都是用这种方法,引起下文的。希望我们以后的作文中尝试着运用这种方法。
比如:《周南·关雎》一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这是一首爱情诗,诗歌欲写所思之“女”,先以雎鸠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诗经·卫风·氓》两章的开头即用了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
师:作者认为自己品德高尚,不管住在什么样的地方,都不简陋,那这种观点怎样才能让人信服呢?我们看看作者是怎样证明自己的观点的?
生:我认为作者首先是描写了他的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看到了他的高雅的、富有情趣的生活。
师:你的分析概括能力很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证明的。
生:我认为首先是从他们家的环境来证明的“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作者描写了门前台阶附近的景象,用对偶句整齐地描写了“苔绿”“草青”的清幽景色。写出了环境的幽雅。
生:还写了他的交往的不俗。来的都是有学问的人,没有不识字的粗人。
师:你觉得他的这种交往态度可取吗?
生:我认为这样做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和有学问的人在一起,才有共同语言,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生:我认为不全对。人各有所长,“三人行,必有我师”。只有虚心学习,才能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没学问的人身上照样有可学之处。
师:你们能够有见解并且能用理论来证明观点很好。作者生活在古代,他们的见解难免有偏差。从今天的社会发展来看,“行行出状元”,和不同的人交往向不同的人学习会让自己博学多才。要学会尊重别人,才能让我们有更多的朋友。
生:还写了他平时的爱好情趣。弹弹素琴,看看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和官府的公文。从而表现了生活的闲适的爱好的高雅。
师:这些是从环境、交往、爱好三方面来证明了“陋室不陋”的。看一看作者还怎样来证明的?
生:运用类比的方法证明陋室不陋的,把我的陋室同诸葛草庐、与西蜀杨子云的亭子相类比,突出了我的陋室因“我”的德行高尚而不显简陋的道理。
生:还引用了孔子说的话。
师:你知道这句话是孔子在什么文章中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吗?
生:老师我从网上查的:
师:你能够运用网络来搜集知识这种好的习惯能让你学到更多的知识,希望能够保持。
师:这篇铭文表达了作者身居陋室却不改其志,这种坦然面对困境的态度值得我们大家学习。从文中能看出作者有怎样高尚的情操呢?
生:安贫乐道、高洁傲岸的情操。
师:作者借陋室表达志向情操,这种写法叫……
生:托物言志。
师:你还学过哪些托物言志的文章?
生:回答。
师:我们同学理解得很透彻。下面说说你学习本文有怎样的收获。
生:我知道了比兴手法。能够巧妙地类比引出要写的内容,感到自然亲切。
生:我学会了类比的方法,这种方法有说服力,通俗易懂,更有说服力。
生:我还知道“铭”是刻在器物上的,可能写警戒自己也可以称述功德。而且要押韵、对偶句也多,读起来也特别流畅。
生:我还明白了人不应该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精神上的充实才是最主要的,我们应该不断提高的修养。
生:我还明白了一个人应该和周围所有人处好关系向大家学习,和别人各睦相处。这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工作、生活。
……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不仅学到了语文知识,还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希望同学们永远保持虚心好学的态度,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
师:老师布置今天的作业:
翻译背诵课文。积累文中好的句子。(必做)
搜集一两篇铭文,体会铭的特点。(选做)
试着给自己写一篇铭。(写作爱好者选做)
师:刘禹锡正直、博学多才,却被贬又遭小人欺凌,可是他却不改志向、安贫乐道,用聪明才智让小人自取其辱,最终美名远扬,我们应该以他为榜样,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让自己成为一个受人敬佩的人。(共30张PPT)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本文选自《全唐文》。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宫接监察御史。他热心赞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他与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刘宾客集》。这篇《陋室铭》是他贬为和州刺史时在任上写的。
作家作品简介: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做“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座右铭
写出来放在座位旁边的格言。
墓志铭
写在墓碑上称颂死者功德的文字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
xīn
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hén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
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
dú shǔ
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
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
孔子云:何陋之有?
闻名,出名

散发很远的香气
大学问家
使……劳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蜀子云亭。
翻译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5、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成了名山。
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只是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简陋了)。
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翻译句子:
6、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可以弹奏古朴的素琴,浏览珍贵的佛经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9、何陋之有?
没有(嘈杂的)声音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有什么简陋呢?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这两句在文中起什么
作用?深刻含义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题。“德馨”二字统领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强语气。这两句包含两层意思,一层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却了室陋;另一层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而为陋室增光添采。
德馨
(中心)
环境幽雅
交往文雅
情趣高雅
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高洁傲岸的节操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这两句写什么?
诸葛庐
子云亭
以古代名贤自况,说明自己也有象古代名贤一样的志趣和抱负(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何陋之有?
呼应开头,画龙点睛
孔子云:“何陋之有?”
语见《论语·子罕》:“子欲居
九夷,或曰:‘陋,如之何?’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
有?’孔子认为,九夷虽
然简陋,但是有君子住
在那里,就不简陋了。
问题探究:孔子云:“何陋之有?”的含义?
人应该以高尚的品德修养为目标,一旦有了高尚的道德修养,不管物质方面如何的简陋,你也不会以为简陋。
本文采用了( )的
写法,借陋室表达了(

托物言志
居室主人高洁
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主题
练习:
1、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哪句?
2、描写环境清新幽雅的句子是?
3、《陋室铭》中表现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语句是:
4、文中引古贤之名室证实陋室不陋,意在表明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以古代名贤自况,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以“陋室”比古贤居室,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趣和节操?
文中从哪三方面写陋室不陋,各自特点是怎样的?
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第一方面: 特点:
第二方面: 特点:
第三方面: 特点:
陋室环境
景色之雅
室中人
交往之雅
室中事
情趣之雅
写作“铭”
写不在多,有字则灵,词不在好,能用则行。斯是作文,惟吾真心。段落巧安排,构思有创新,叙写中外事,感慨古今情。可以用记叙,抒真情。无文体之规范,无语法之束缚。议论说明文,叙事抒情篇,学子云:好文妙文。
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貌不在美,心仁则灵。斯是好友,唯吾真情。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可以同生死,共患难。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好友云:“君交如水。”
华 室 铭
官不在高,有威则名;职不在大,有权则灵。斯是别墅,唯我独尊。茅台千盏绿,龙井一杯青。谈笑有高官,往来无下层。可以卧高枕,醉太平。无国法之逆耳,无群众之呼声。东阁暖气管,西厢电视屏。嘻嘻乎,何罪之有?
陋笔铭
价不在高,能用就行。钱不在贵,可写就行。斯是陋笔,唯吾爱惜。
行书写得快,楷书笔画匀。作画线流畅,行文泣鬼神。可以作歌赋,录诗经。无笔尖之挂纸,无墨斑之浊痕。
古时羊狼毫,今日签字笔。学子云:何陋之有?
网络“铭” (之一)
网速不在快,能上就行。游戏不在多,好玩则灵。斯是网络唯吾尽情。网站进的多,游戏打的勤。琢磨发信息,寻思看视频。可以发图片,看电影。无唠叨之乱耳,无家务之劳形。虽非天堂,堪比学堂。网客云:"好玩好玩。"
网络“铭”(之二)
级不在高,有钱则名。练不在久,有号就行。斯是游戏,惟吾独尊。“药水”吃得快,绝招发得勤。琢磨哪打怪,升级怎么灵。可以用外挂,看情形。无父母之教诲,无题目之劳心。虽非真世界,里面有真情。玩家云:“好玩好玩。”
妆扮“铭”
衣不在贵,合身就行。穿不在多,遮羞则灵。斯是妆扮,惟吾闲情。上衣里无扣,裤腿上有洞。化妆讲技巧,整理有花样。可以染头发,穿耳洞。无胖瘦之忧心,无高矮之困扰。江南美容院,塞北理发厅。帅哥云:“好酷好酷。”
乞丐“铭”
衣管它破,遮羞就行。钱不在多,够花就赢。斯是乞丐,唯我爬行,钱钞丢得快,硬币滚得勤。琢磨填饱肚,寻思博同情,可以入宾馆,吃大餐。无家事之烦闷,无债务之劳形。虽非公务员,胜过打工仔。乞儿云:"何人能比。"
检查铭
  事不在大,有差则成;路不怕远,有玩就行。背手扬脸,架子哄哄。走路腆小肚,袋装一本子。遇人斜眼看,逢问鼻子哼。闻香流口水,举杯论英雄。八两白干下肚,吹、许、封。汇报皆未入耳,看啥全没记清。拎足土特产,摆手就回城。众人云:“官僚典型”。
幻灯片 3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龙(居住)就有灵气了。这间简陋的房子,好就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藓给石阶铺上绿毯,芳草将帘内映得碧青。说说笑笑的是学问渊博者,来来往往的没有粗鄙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浏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耳朵,没有(成堆的)公文劳累身心。(它好比)南阳诸葛亮的茅庐,西蜀扬雄的玄亭。孔子说:(虽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简陋的呢?
译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