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整合课家国情怀
教案
一、教材分析
部编版五上第四单元以“家国情怀”为主题编排课文,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培养学生在叙述中,详略得当地表达情感。本组课文通过不同的形式,表达相同的情感。《古诗三首》中,陆游、林升、龚自珍三位诗人分别通过对愿望的描写、对现实的描绘、对统治者的希望等方式来表达自己忧国忧民、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操;《少年中国说》则通过表明中国与少年的关系以及少年前途光明、远大来表说明中国的希望寄托于青年一代人的身上。这两篇课文有着种种内在的联系,因此将两课内容进行有机整合,互为补充,同时补充老师整理的课外文本《陆游诗四首》,充实课堂,增加课程容量,同时辅助学生理解课文,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并能正确书写《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节选)》中要求会写的字。
2.流利且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三首》,有气势有层次有激情地背诵《少年中国说(节选)》,能默写《示儿》。
3.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阅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走近作者所在的时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流利且有感情地背诵《古诗三首》,有气势有层次有激情地背诵《少年中国说(节选)》,能默写《示儿》。
教学难点:通过课外资料的补充阅读,充分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走近作者所在的时代,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感受强烈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齐读单元导语。这两句诗出自艾青写于1938年的《我爱这土地》这首诗。这一单元的课文向我们展示了不同时期的人们,他们的家国情怀。
检查预习
检查背诵《古诗三首》。
从预习单反馈入手,指导书写。“乃”字形简单,笔顺易错,“祭”向神灵或祖上献上供品,表示崇敬,祈求保佑。手拿着肉放在祭祀台上。“疆”:古代用弓尺丈量土地,分割田界。本意为地域、领域,后来引申为极限、止境。如:万寿无疆。练习本上练写两个。
(三)学习《古诗三首》
这三首都是表达爱国情感的诗。哪一首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注释谈感受。
1、《示儿》:陆游85岁临终前写给儿子的绝笔诗,相当于遗嘱。结合注释来看:示:把事物拿出来或指出来使别人知道。把这首诗写下来让儿子们知道。元:同“原”原本的原字,表示“本来”的意思。古时候没有这么多字,所以古人常常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使用。
陆游出生于北宋与南宋朝代更替的时候(出示地图)北宋北部西部大片土地包括都城在内都被金人所占领。对于收复故土,陆游有着难以磨灭的执念。把作者的这份遗憾、遗恨以及对国家统一仍抱有希望的种种情感融入到诗文中去,学生再背诵这首诗。
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复国,留下许多爱国诗词,请大家拿出我们的拓展文本——《陆游诗四首》,预习的时候已经让大家读熟,再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自己再读一读。请学生自选背诵。其他同学课下把这四首诗背诵下来。
这四首分别作于陆游52岁,62岁,68岁,69岁,了解了这些你有什么想法?陆游一生追求为国效力献身,老病僵卧之时仍在梦中亲临前线,杀敌报国,但致死也壮志未酬,读了这些诗篇,我们更加能够理解陆游悲从何来。在南宋的统治下,遗民泪尽胡尘,朱门内却歌舞不休。
2、《题临安邸》同处宋代的诗人林升,面对豪门贵族的笙歌燕舞,也发出同样的感慨,写下了《题临安邸》一诗,结合注释谈谈读懂了哪些。
(1)题:题写。临安:南宋都城,今天的浙江杭州。邸:旅店。题写在临安旅店的墙上,这是一首“墙头诗”。古代文人墨客常这么干,没有报纸网络,写在墙上可以让更多人看到。
这首诗作于北宋灭亡后,南宋初年。看似写景其实背后另有深意。“暖风”自然界的春风,其实说的是享乐之风。“游人”游客,游玩的人,暗指那些对家国仇恨麻木的人。“熏”原本是“熏烤”的意思,这首诗里表示享乐之风侵袭人心,消磨了人们抗金的斗志。“直”:竟然把杭州当成北宋的都城一样,对于复国大业,置身事外。正因为当权者不思收复失地,只贪图享乐。因此林升才会在诗中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在这样的境遇下,再看这美景,别有一番滋味。体会作者当时的感受再背。
(3)《己亥杂诗》
最后一首,学生谈想法。
读了注释我们知道这首诗写于1839年己亥年间。今年是庚子年。这是古代中国的一种纪年法,叫干支纪年法。十个天干符号与十二个地支符号顺序相对,六十年是一个轮回。按照这个对应关系明年2021年是什么年,辛丑年,辛丑条约签订120周年。
哪句话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感?
“天公”是谁?老天爷。这首诗末还有一段自注,交代了龚自珍写这首诗的背景(师解释)
1839年鸦片大量输入中国,使清朝的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西方列强入侵,加上清政府统治无能,人民生活在屈辱之下,都不敢发声。龚自珍借这次民间祭祀活动,以自然界的事物做比喻,比如“风雷、马、天公”等,表达了自己想对当朝者说的真心话,他急切希望巨大的社会变革迅速到来,来改变死气沉沉的社会局面。作者什么心情?急迫、焦急、担心等等。体会情感背。
(四)学习《少年中国说》
千万匹的马群竟然喑哑无声,巨大的沉寂笼罩于天地之间——这是龚自珍那个时代的悲哀,然而物极必反,六十年之后的1900年,我们听到了梁启超对“少年中国”的呼唤。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全文共3805字,课本上为我们呈现的是文章的节选,共184字。
《少年中国说》原文中提到:日本人称中国为老大帝国,如同一位老人,念旧保守怯懦,我们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老大民族要如何摆脱腐朽,像青年人一样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中国的青年一代又应该怎么去做,这正是梁启超所面临的问题。
题目中的“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表示就一件事或一个物,抒发自己的感想、发表议论。大家今后会学到《师说》《爱莲说》《捕蛇者说》等等。
这篇课文读起来与我们平时学的课文有所不同,它的原文同时被收录在我们五年级的课外教材“给孩子系列”丛书中《给孩子的古文》这本书当中。中国古代诗词使用的文字正是从古文中提炼出来的。《给孩子的古文》这本书正向我们展示了古人阅读的书籍是什么样子,有兴趣的同学下课可以翻阅,相信它会给你带来发现的惊喜和意外的收获。
(1)正音
课文大家读熟了吗?
第一段读起来很简单,先不说。第二段有一些字音不好读,我们来看。特别注意红色的是本课的生字,同学们注意读准字音。(带着对中国古老灿烂文化的无限自豪,读出来)
(2)这篇课文要求全文背诵,有同学说第一段太好背了。
①为什么好背?句式相同。②“少年……则国……”少年与国的关系。③老师把第一段重新排列一下,按照句子长短可以分为几个层次?④顺序打乱可以吗?层层递进。儒家思想的体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养自身品行——而后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家族——而后才可谈治国——国家繁荣安定了天下才可平定。层层递进的关系⑤用朗诵表现递进的层次。独诵、齐诵(中声,不要喊)。
(3)①第二自然段作者写了很多不同的事物,请默读第二段,同时用笔圈画出这些事物。②题目是写少年中国,这些东西有什么特点?跟少年中国有什么关系?少年中国就像这些充满无限生命力的新生事物。
怎样通朗诵语气的变化表现出勃勃的生命力,学生试读。师指导。师生对读。
我们把少年中国的美好气势放进去,一起读读这七个比喻,齐读,指导。
(4)文章一泻冲天,迫不及待要把后面的内容读出来(第三段)。
师指导,师范读。放慢速度去体会少年中国的美好与雄壮。
(5)可是,在120年前梁启超这样畅想中国的时候,那时的中国是什么样的境况?
英法美等八个国家想瓜分中国,城市弥漫着硝烟,人们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许多人对国家的前途感到悲观,甚至感到绝望,在这样的情况下,梁启超毅然拿起笔洋洋洒洒写下了《少年中国说》,给大家以信心,共同振奋国家。(音乐起)现在请你们站起来,挺胸抬头,以你的朗读,点燃大家的信心。
配乐齐诵。
(五)布置作业
课下请大家将《少年中国说(节选)》背诵下来。
我们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共24张PPT)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艾青
第四单元
乃
祭
疆
乃:注意笔画
顺序
疆:用弓尺丈量土地,分割田界。领域;极限,止境。
死去元知万事空,
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示
儿
【宋】陆游
南
宋
元:同“原”,表示本来。
关山月
(1177年)
和戎诏下十五年,
将军不战空临边。
朱门沉沉按歌舞,
厩马肥死弓断弦。
戍楼刁斗催落月,
三十从军今白发。
笛里谁知壮士心?
沙头空照征人骨。
中原干戈古亦闻,
岂有逆胡传子孙!
遗民忍死望恢复,
几处今宵垂泪痕。
书愤(1186年)
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1192年)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193年)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诗四首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宋】林升
题
临
安
邸
熏:有火烟冒出
;熏黑,烟火熏炙;
引申为烧灼之意,也表示气味
浸润、侵袭。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清】龚自珍
己
亥
杂
诗
干支纪年法:
天干:甲
乙
丙
丁
戊
己
庚
辛
壬
癸
地支:子
丑
寅
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
(wù)
(rén)
(guǐ)
(sì)
(yǒu)
(xū)
(hài)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清】龚自珍
己
亥
杂
诗
注: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
少年中国说
(节选)
【清】梁启超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表示就一件事或一个物抒发自己的感想,发表议论。如《爱莲说》、《捕蛇者说》等。
“给孩子系列”丛书
——《给孩子的古文》
少
年
中
国
说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
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
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
少
年
中
国
说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年智则国智,
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
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
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少
年
中
国
说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少
年
中
国
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鹰隼试翼,风尘吸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作业:
《少年中国说》熟读成诵。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第四单元
汴州
少
年
中
国
说
少
年
中
国
说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
年
中
国
说
作业:
《古诗三首》、《少年中国说》背熟,
默写《示儿》。
少
年
中
国
说
爱国诗篇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宋】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shù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过零丁洋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liáo
chán
紫丁香不单独开放,而是几十朵紧簇在一起开放。
dān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单
雁
yàn
chán